7.《包身工》课件(共42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包身工》课件(共42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资源简介

(共42张PPT)
黑心砖厂非法雇工事件
“民间打拐英雄”上官正义2025年6月5日发文称,湖南省岳阳临湘市一砖厂,有多名智障男子,被砖厂内的工头控制多年,从事搬砖打包作业,每天苦力12小时,全年无休。
6月25日晚间,上官正义在微博举报称,在山西吕梁市临县大禹乡鑫宇建材砖厂违法行为。这些砖厂现场燥热难耐,极度嘈杂,没有专业防高温防尘的保护措施,甚至连隔热的手套都没有。这些工人都是云南贵州附近的,从十多年前就在这里跟着工头工作……
长沙违法代孕事件
2025年5月,上官正义接到知情人举报称,在湖南省长沙市下辖一村庄有非法代孕的手术室和实验室,暗地开展地下代孕业务,非法进行取卵手术和受精卵培育等交易。
记者和上官正义来到涉事地点附近蹲守多日,5月12日,9点10分,上官正义分别向长沙县公安局及长沙县卫生健康局举报安沙镇这处自建房内部或存在非法取卵等违法行为。9点30分左右,民警抵达自建房并立刻控制司机等相关人员。记者再次在自建房及安沙大道红绿灯路口处蹲守,再次发现包括白色无牌商务车在内多辆车向自建房内运送多名女性……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一课时
包身工
夏衍




1
了解夏衍及作品时代环境,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
2
了解包身工悲惨命运的新闻性,揭示包身工制度覆灭的必然性。
3
赏鉴报告文学艺术性,抓典型的细节和典型的场景,各种修辞以及点面结合的手法。
4
认识历史,理解中国革命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人权意识。
难点
重点
猪猡(luó)
弄堂(lòng)
执拗(niù)
揩地板(kāi)
贿赂(huì lù)
噩梦(è)
船舷(xián )




惺忪(xīng sōng)
褴褛 (lán lǚ)
簿子(bù)
莴苣(wō jù)
露骨(lù)
欺侮(qī wǔ)
轧坏 (yà)
焦灼(zhuó)
水门汀(tīng)
舀水(yǎo)
轧票处(gá)
譬如(pì)
锭壳(dìng)
谄媚(chǎn mèi)
骷髅(kū lóu)
怔住了 (zhèng)
夏衍(1900年10月30日-1995年2月6日),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州人,中国著名文学、 电影、 戏剧作家和社会活动家, 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开拓者、 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
曾公费留学日本。留学期间接触日本共产党,参加日本工人运动和左翼文化运动。1927年夏衍被日本驱逐回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夏衍同鲁迅筹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成立后任执行委员,后发起组织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国家有杰出贡献的
电影艺术家




著作:《心防》《法西斯细菌》。
话剧剧本:《秋瑾传》《上海屋檐下》。
出版的选集:《夏衍剧作选》《夏衍选集》。
报告文学《包身工》。
创作改编的电影剧本有《狂流》《春蚕》《祝福》《林家铺子》等。
一生被家国情怀萦绕
历经磨难而不悔








《包身工》反映的是“一 二八”前后到抗日战争前夕这一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社会的黑暗。
中国农村在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日益贫困,东部沿海地区大批破产农民涌向城市,又为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提供了廉价劳动力;靠近上海的苏北地区,每年都有大批无法生活的农家女子,被诱骗到上海做“包身工”。




作者为了写《包身工》,选择了一家日本工厂“三井系”,当时作者通过厂里的一位朋友帮忙,以“外头工人”的身份混进工厂,并且对包身工的生活进行观察。他每天早上四点半左右出发,从上海郊县步行至三井系工厂。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他总是早工房周转来周转去,引起了带头工人的注意,认为他是来挑乱的,戒备森严,夏衍只好终止对包身工的观察。
概念: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以文学手段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本质是散文的一种,兼有新闻和文学特点的散文。
表达特色:通过生动的情节和典型的细节,迅速及时地“报告”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同时必须充分地形象化,使读者感同身受。
特征:写真纪实 。兼有文学性、新闻性和政论性三种特点。








任务一
通读文本,整体感知
报告文学极重视标题, 力争产生一种吸引力和震撼力。快速通读文本,整理内容完成以下三个问题。
什么是包身工?
为什么会雇佣“包身工”?
“包身工”长期存在的原因是什么?




原文:她们的身体,已经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包给了叫做“带工”的老板。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东洋厂里有“脚路”的带工,就亲自或者派人到他们家乡或者灾荒区域,用他们多年熟练了的可以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的嘴巴,去游说那些无力“饲养”可又不忍让他们的儿女饿死的同乡……
①包身工是一群年龄十五六岁,因生活贫穷困苦,受包工头的诱骗,由父母签署“包身契”并收三年包身费,由代工者供给住食并全权操控,生死疾病一听天命的无偿女性劳动者。
原文:包身工的身体是属于带工老板的,所以她们根本就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她们每天的工资就是老板的利润,所以即使在她们生病的时候,老板也会很可靠地替厂家服务,用拳头、棍棒或者冷水来强制她们去做工作……
②包身工是没有“结合力”的“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身体是属于带工老板的,“管理”上有利,工价低廉。
“包身工”长期存在的原因:
(1)廉价(工资不及同类男工的三分之一)
(2)安全(“罐装了的劳动力”,可以“安全地”保藏,自由地使用,绝没有因为和空气接触而起变化的危险。)
(3)可靠(有自由生杀的权利)
(4)主观原因:家庭困境
(5)根源: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勾结起来压榨剥削的背后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反动统治。
包身工是旧中国工厂中实行的一种定期卖身的雇佣制度。首先实行于日商在华的纱厂,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残酷的奴役制度。在 1925 年“五卅”运动中,纱厂工团结起来进行斗争,资本家害怕工人,企图用包身工来代替成年工,欺侮他们年纪小没有斗争经验。据统计,1937年上海共有包身工达七、八万人之多,占上海纱厂女工三分之一左右。




包老板是流氓地痞,与厂家、工头(拿摩温)及农村恶霸勾结。他们到农村或灾区去诱骗农民,将他们的未成年儿女骗去城中当工。
在包身期间所得的工资全归包老板所有,包老板只供食住。工资比一般工人低40%左右。大多集中在纺织厂工作。没有人身自由,受到严重剥削,不少被迫致死。新中国建立后,废除了包身工制。








包身工
(1-6)包身工起床情景(叙述、描写)
(7-11)包身工制度的产生(议论抒情)
(12-14)包身工早餐情景(叙述、描写)(15-22)包身工制度的发展(议论抒情)
(23-47)包身工劳动情景(叙述、描写)(34)包身工制度的罪恶(议论抒情)
(48-50)总结全文:控诉野蛮吃人的制度,指出黎明必将到来。
血泪史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任务一
通读文本,形成人物档案
信 息 档 案 卡 片 年龄: 性别: 绰号: 工作单位: 居住条件: 工作环境: 饮食条件: 工作时间: 来历:
工作薪酬: 外形: 小组合作,完成信息档案卡片,初步感知包身工的形象。
年龄:十五六岁 性别:女 绰号:芦柴棒、猪猡、娼妓等
工作单位:上海东洋纱厂
工作环境:自然恶劣(音响、尘埃、湿气);人为危险(殴打、罚工钱、停生意、两点一线严密监控)
工作时间:12个小时以上
劳动待遇:每天三角八分(成年人的三分之一)
居住条件:密集狭小异味——蜂房格子铺,鸽子笼大小,交织汗臭、粪臭和湿气
饮食条件:营养稀缺,两粥一饭(豆腐渣熬成的稀粥和烂菜叶)
外形:破烂蹒跚(穿着短衣,上面是褪了色的油脏了的湖绿乃至青莲的短衫,下面是无色或是柳条的裤子。长头发,很多还梳着辫子。破脏的粗布鞋,缠过而未放大的脚,走路也就有点蹒跚的样子。)




包身工
第一部分:(1-6)四点一刻的起床场景;
第二部分:(12-14)四点半后的吃早饭场景;
第三部分:(23-47)五点开始的劳动场景。
凄苦压迫




任务二
细读文本,分析文本真实性




强调了时间之早,才清晨四点过一刻,更令人心惊的是,那里面不是“人”,
“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在蠕动了”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包身工们的住所比喻为蜂房,将她们的活动喻为生物的蠕动,一方面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她们住宿条件的拥挤、恶劣,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她们社会地位的低下,没有了人的尊严。
1.“已经是旧历四月中旬了,上午四点过一刻,晓星才从慢慢地推移着的淡云里面消去,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在蠕动了”这句话强调了哪些因素?
文章第二段“芦柴棒,去烧火!还躺着,猪猡!”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何作用?
这句话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芦柴棒”形象地再现了小女孩瘦弱的形象特征,表明了其受摧残、剥削之严重;
“猪猡”这一称呼更是对包身工们的侮辱,表明资本家根本不把包身工当作人看待,写出包身工地位的低贱卑微。
描写了包身工起床时的情景:疲倦,拥挤,昏沉,杂乱,连一点羞耻心都没有,这
真实显示出包身工们所过的非人的生活,她们已被摧残成没有知觉的“生物”了。
2.文章第三段集中描写了怎样的情景?有什么作用?
3.作者在第3、4段列举的一系列数据有什么作用?
“七尺宽、十二尺深、十六七只、离别人头不到一尺、不足两尺宽”等这一系列有代表性的、很有说服力的数据,体现了报告的真实性,说明了日本帝国主义靠敲骨吸髓般的榨取来积累财富的罪恶本质。
场景一
七尺阔
十二尺深
(9.32m )
十六七个(人均居住面积0.55m )




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包身工的饮食条件差?
1.没营养。【食用的粥是乡下人用来喂猪的豆腐渣混上少得可怜的碎米和锅巴如同浆糊一样的薄粥,根本粥菜】
2.条件恶。【饭堂里一人一碗稀粥,随便找个角落或蹲或立地】
3.量少。【那些负责擦地板或倒马桶的,往往吃不上饭,老板娘将刮下来的残留锅巴和少许粥,重新拿到自来水龙头边上放上一些冷水,直接用脏兮兮的手搅拌一下,然后就是她们的一顿早餐了】
细节描写。“一窝蜂地抢”表现的是饥不择食的惶急,是人多粥少的恐惧;
“歪着头用舌舔着”“捧着一只空碗”表现了包身工食不果腹的辛酸;
“四散地蹲伏或者站立在路上和门口”则写出了她们乞丐般的生活;
老板娘“刮”“锅焦、残粥”,“冲”“清水”,用手“搅拌”,“气哄哄地放”等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了老板娘视包身工如同“生物”的极端可恶。
这些细节描写写出了女孩子们的可怜,衬托出了那些黑心老板的可恨,透露出作者对包身工的同情。
4.读包身工吃饭的场面的文段,思考作者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有什么作用
“红砖墙严密地封锁”“像鸽子笼”写出环境的封闭压抑,如同监狱一般。
“两千个左右”“专替别人制造衣料”强调包身工数量众多且完全成为生产的工具,揭示包身工制度下剥削的规模和程度
5.读包身工工房描写文段,思考作者有什么用意?




通过细致描绘“外头工人”和包身工穿着、外貌的差异,对比鲜明地突出包身工生活的困苦与窘迫。
“外头工人”的心理描写,揭示出她们与包身工之间的隔阂,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包身工被束缚的命运,连最基本的自由选择工作的权利都没有。
6.“五点钟,上工的汽笛声响了……”,思考作者有什么用意?
①将工厂比喻为“红砖头的怪物”,“张着嘴巴等待滋养物”,形象地写出工厂对包身工的吞噬,突出包身工所处环境的恐怖。
②详细描述入厂凭证的相关信息,既展现了东洋厂对工人管理的严格,也暗示了工人反抗带来的影响,以及包身工在这种管理下更艰难的处境
7.写“红砖头的怪物”文段,思考作者有什么用意?
通过“穿衣服”的舒适与“制成纱线”过程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引出下文对包身工在工厂恶劣工作环境的描写,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包身工工作的艰辛。
“音响、尘埃和湿气三大威胁”简洁地概括出她们工作环境的恶劣程度
8.为什么要描写“三大威胁”文段,思考作者有什么用意?
“野兽一般的铁的暴君”形象地描绘出工头们的凶狠残暴,如同暴君般监视着包身工。“毒骂和殴打”体现包身工在工作中稍有差错就会遭受惩罚。对比外头工人和包身工在面对工头暴力时的不同情况,突出包身工孤立无援的悲惨境地,进一步揭示包身工制度的残酷
9.为什么还要写“野兽一般的铁的暴君”文段,思考作者有什么用意?
直接点明包身工在工厂中处于最底层,遭受各方的欺侮。分析带工老板偏爱殴打作为惩罚方式的原因,“打死不干事”暴露了带工老板的冷酷无情,将包身工的生命视为草芥,只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凸显包身工所受压迫的沉重
10.“什么人都可以欺侮,什么人都看不起她们,她们是最下层的一类人”思考作者有什么用意?
以小福子的遭遇为例,具体展现包身工遭受的残酷惩罚。拿莫温为讨好“东洋婆”而加重殴打,“揪住耳朵”“扯到”“叫她顶”等动作描写,生动地刻画了包身工所受折磨的惨烈,“东洋婆”和拿莫温的言行,体现出他们对包身工的肆意欺凌和侮辱
11.为什么要写小福子的遭遇,思考作者有什么用意?
对比外头工人和包身工面对拿莫温时的不同情况,外头工人虽也受压迫,但还有一定的周旋空间,而包身工连送礼自保的权利都没有,只能任人宰割。“羡慕”一词深刻地体现出包身工处境的悲惨与无奈,进一步强化了对包身工制度的批判
12.为什么要写外头工人做工情况呢?思考作者有什么用意?
对于包身工,还有哪些其他称谓,这些称谓反映了包身工怎样的特性?
明确:生物(4次) 懒虫(3次) 猪猡(6次) 奴隶(2次) 没有锁链的奴隶 赚钱的“机器” 廉价的、不需要更多维持费“机器” 试验工 养成工 乡下姑娘 小姑娘 滋养物 死娼妓 饲养物 罐装了的劳动力
反映特性:自然身份 非人待遇 赚钱工具




本文以大量真实触目惊心的描写,真实展现了“包身工”这一制度下的中国人民的凄惨情景。
以【 时间 】为序,交错运用议论、描写、抒情、补叙和插叙等手法,主线将包身工起床-吃早饭-劳动一天的生活形象地表现出来,以问题剖析为副线,穿插一些包身工制度的产生、发展和作者的议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