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五石之瓠》课件(共31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五石之瓠》课件(共31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目 录

文学常识

巩固练习

文本研读
文学常识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被称为为“老庄哲学”。
著有《庄子》一书。
一 关于庄子
《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
《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7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15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11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
《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
二 关于《庄子》
三 标题解说
五石之瓠
“瓠(hù)”是葫芦的一种。
“五石之瓠”指可容五石的大葫芦。作者借“五石之
瓠”来说明道理。
“石(shí)”,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五石”是指容量。
文本研读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任务1
解释加红的字
明确
贻:赠送
种:种子
成:长成
以:用
坚:硬度
举:承受
以为:把它做成
瓠落:宽大空廓
呺然:内中空虚而宽大
为:因为
一 梳理词语
任务2
分析加黄字的词类活用现象
明确
树:名----动 种
实:形----动 装得下
任务3
分析加【】句子的句式特点
明确
【以 盛水浆】------省略句,省略“之”
【不能自举】------宾语前置,否定句代词作宾语。
任务4
翻译本段文字
明确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我一颗大葫芦的种子,我种植它结出能容得下五石的东西(的果实),用来盛水,它的坚固程度却经不起自身所盛水的压力。把它剖开来做瓢,则瓢宽大而没有什么可盛受的东西。不是不够空虚而宽大。我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击破了。”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
任务1
解释加红的字
明确
固:本来
拙:不善于
洴澼:漂洗
絖:同“纩”丝绵絮
事:职业
客:外地人
谋:商量
一朝:一旦
鬻:卖
与:给予
任务2
分析加黄字的词类活用现象
明确
龟:动---使动 使---龟裂
任务3
分析加【】句子的句式特点
明确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定语后置句,“者”定语后置标志
【请买其方 百金】----------省略句,省略介词“以”
【今一朝而鬻技 百金】-------省略句,省略谓语“得”
任务4
文中两个加绿的“请”含义一样吗?
明确
不一样,
第一个“请”是“请求”的意思
第二个“请”是谦辞“请允许我”的意思
任务5
翻译本段文字
明确
庄子说:“这是你本来就不善于使用大的东西啊。宋国有一个善于制作防止手冻裂的药物的人,他家世世代代把漂洗丝絮当作职业。有一个客人听说了这件事,请求用百金购买他的药方。宋人聚合家人商量说:‘我们家世世代代漂洗丝絮,所得不超过数金,现在一旦卖出药方就可得到百金,还是卖给他吧。’。
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任务1
解释加红的字
明确
说:同“悦”,取悦。或者劝说。
难:发难,这里指越人发兵侵吴
将:动词,带兵打仗
封:封赏;
一:相同,一样
或:有的人;
所用:使用的地方
子:你
虑:用绳结缀
樽:盛酒器。此指大瓠形似酒樽,缚于身,可使人漂浮渡水。即腰舟。
乎:于,在
而:表转折,却
蓬之心:比喻不通达的见识。
任务2
分析加黄字的词类活用现象
明确
水:名---状 在水上
裂:动---使动 使----分裂
任务3
分析加【】句子的句式特点
明确
【以 说吴王】--------省略句,省略“之”
【 与越人水战】-------省略句,省略主语“客带兵”
【 裂地而封之】--------省略句,省略“吴王”
【或以 封】-------------省略句,省略“之”
任务4
翻译本段文字
明确
客人得到药方,用它来取悦吴王。越人发兵侵吴,吴王派他带兵。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使越军大败,吴王划割土地来封赏他。能防止手冻裂的药方是一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不能免于漂洗丝絮,这是使用它的方法不同。现在你有五石容量的葫芦,为什么不用绳结缀把它当做大樽,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却担忧它宽大空廓无处可容呢?可见你还是有不通达的见识啊。” 。
二 文本赏析
任务1
明确
庄子与惠子围绕着“五石之瓠”的问答,有什么寓意?
大瓠
惠子
庄子
盛水、为瓢
腰舟
龟手之药
宋人
防手皲裂、鬻技百金

大败越人 、受王封地
无用
有用
小用
大用
万物皆有所用,同样一件东西,由于人们的眼光和见识不同,它所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
惠子,名施,战国中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名家(名家近儒)学派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庄子的至交好友(有趣的辩友)。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
庄子曰:“鲦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濠梁之辩
补充资料
任务2
《五石之瓠》是如何体现庄子散文浪漫主义特点的?
明确
(1)借寓言故事化抽象为具象。
短短的一篇文章竟然讲了两个寓言故事:一个是“五石之瓠”的故事,
一个是“龟手之药”的故事,而且这两个寓言故事还是采用双层寓言嵌套结构 :
外层围绕五石大瓠的功用争议,内层嵌套不龟手之药的故事,形成“以故事
证论点”的复合说理体系,增强了说理的生动性,避免了枯燥说理,
化抽象为具象。
(2)夸张手法增加故事的奇幻色彩。
将葫芦容量描述为“五石”(约500升),这是现实生活中没有的,
通过超现实意象打破日常经验,暗示突破常规认知的必要性。
(3)对比凸显价值判断差异 。
宋人“不免于洴澼絖”与客商“裂地而封”的结局对比;
惠子认为葫芦无用与庄子建议“浮乎江湖”的视角对比,形成强烈反差论证。
巩固练习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红的字
(1)魏王贻我大瓠之种,
(2)其坚不能自举也
(3)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4)客闻之 ;
(5)今一朝而鬻技百金,
(6)请与之。
(7)吴王使之将
(8)或以封
(9)今子有五石之瓠,
(10)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二分析下列句中加红字的通假或词类活用现象并翻译
(1)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2)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3)我世世为洴澼絖
(4)以说吴王
(5)与越人水战
(6)裂地而封之
三、一词多义

以盛水浆。
剖之以为瓢

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

请与之
与越人水战

请买其方百金
请与之
裂地而封之
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而忧其瓠落无所容

四、分析下列句式特点
(1)以 盛水浆
(2)不能自举
(3)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4)或以封
(5)裂地而封之
(6)今一朝而鬻技百金
答 案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红的字
(1)魏王贻我大瓠之种,
(2)其坚不能自举也
(3)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4)客闻之 ;
(5)今一朝而鬻技百金,
(6)请与之。
(7)吴王使之将
(8)或以封
(9)今子有五石之瓠,
(10)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赠送
坚固
本来
外地人


带兵
有人


二分析下列句中加红字的通假或词类活用现象并翻译
(1)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2)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3)我世世为洴澼絖
(4)以说吴王
(5)与越人水战
(6)裂地而封之
树:名---动 种
实:形---动 装得下
龟:动---使动
絖:通假字 同“纩”丝绵絮
说:通假字 同“悦” 取悦
水:名---状 在水中
裂:动---使动 使---分裂
三、一词多义

以盛水浆。
剖之以为瓢

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

请与之
与越人水战
用来

因为
制作



请买其方百金
请与之
裂地而封之
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而忧其瓠落无所容

请求
请允许我
修饰连词
顺承连词
转折连词
四、分析下列句式特点
(1)以 盛水浆
(2)不能自举
(3)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4)或以 封
(5)裂地而封之
(6)今一朝而鬻技 百金
省略句
宾语前置句
定语后置句
省略句
省略句
省略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