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1.(2024八上·江北期中)小明同学在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重力时,测量身边的一些物体的重力,得到如下的一些数据,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A.一块橡皮的重力为0.2N B.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NC.一个梨的重力为2N D.一个鸡蛋的重力为10N2.(2024八上·江北期中)摄影师抓拍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所示: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B.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D.乌鸦和老鹰的速度相同,它们相对静止3.(2024八上·江北期中)下列现象或事例不能用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的是( )A.吸饮料B.飘出来的窗帘C.列车站台上的安全线D.化油器原理图4.(2024八上·江北期中) 关于液体和气体压强及相关的应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小汽车设计成流线型,是为了在高速行驶时增强对地面的压力B.青藏高原气压低,水的沸点低,煮饭要用高压锅C.三峡船闸通行轮船利用了连通器原理D.二滩电站大坝根据液体压强规律设计成“上窄下宽”5.(2024八上·江北期中) 小华用一个最多能装5kg花生油的塑料桶来装满水,已知花生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请你判断桶内水的质量( )A.大于5kg B.小于5kg C.一定等于5kg D.可能等于5kg6.(2024八上·江北期中)下列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成语中,与描述速度的方法相近的是( )A.一日千里 B.大步流星C.风驰电掣 D.迅雷不及掩耳7.(2024八上·江北期中)体育课有爬杆和爬绳两个项目。某同学先后以相同的姿势顺着杆和绳以不同的速度匀速向上爬,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爬绳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因绳子粗糙B.爬杆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因握杆的力大C.爬杆爬绳速度不同,所以无法比较哪个摩擦力大D.爬杆和爬绳受到的摩擦力一样大8.(2024八上·江北期中)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压住铅笔的两端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B.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C.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D.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9.(2024八上·江北期中)“天宫课堂”第四课开课期间,航天员桂海潮、朱杨柱在空间站进行了一场“乒乓球”大赛。在球拍的击打下,水球在空中来回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球悬停在空中时,与空间站保持相对静止B.球拍将水球击出时,球拍对水球的力大于水球对球拍的力C.水球被击打后沿反方向运动,体现了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水球离开球拍后能继续运动,是因为水球具有惯性10.(2024八上·江北期中)自太空课堂开设以来,我们发现了很多地球实验和太空实验的差异性。如图所示是分别在太空中和地球上做的油和水混合后充分振荡,再静置充足时间后的实验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说明太空中水能溶解油,而地球上不行B.地球上油滴上浮时,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C.太空失重环境下,浸在水中的油滴不受浮力作用D.无论太空还是地球实验,瓶中油和水的质量始终不变11.(2024八上·江北期中)如图,甲、乙、丙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分别装入等高度的酒精、水和硫酸(液体均不溢出,),三个容器底部都受到液体的压力(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12.(2024八上·江北期中)小亮同学在物理实验室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时他没有将玻璃管竖直放置,而是稍稍倾斜了,如图所示,则此时大气压强等于( )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如果现在该实验室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测得水的沸点将( )。A.750mm 高于 B.750mm 低于 C.770mm 等于 D.770mm 低于13.(2024八上·江北期中)图甲中圆柱形容器装有适量的水,当水温从升到时,水的密度ρ和水温t关系如图乙所示,此过程水的质量不变,不考虑圆柱形容器的热胀冷缩,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图甲中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p和水温t关系的是( )A. B.C. D.14.(2024八上·江北期中)研究气压对水沸点的影响实验(如图)。待烧瓶中的水停止沸腾后,再用大号注射器抽出烧瓶里的空气,发现烧瓶内的水又重新沸腾.水能重新沸腾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抽气后,水的温度上升 B.瓶内气压降低,水的沸点降低C.石棉网的余温加热烧瓶 D.抽气后,水的温度降低15.(2024八上·江北期中) 下列物体没有受到浮力作用的是( )A.在水中嬉戏的小鸭 B.在水中下沉的石头C.在深海潜游的鲸鱼 D.深入河底的桥墩16.(2024八上·江北期中)在水平桌面上从左往右放置了甲乙丙丁四个完全相同的木块,现对四个木块施加不同的水平方向上的拉力,木块均静止不动,如图所示。则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且最大的是木块( )A.甲 B.乙 C.丙 D.丁17.(2024八上·江北期中)在“观察物体间力的作用”活动中,小科将两个调零后的测力计A、B的挂钩勾在一起后悬挂,竖直向下拉测力计B的圆环,发现示数如图,测力计A对B的拉力大小为( )测力计 示数A 3.0NB 2.7NA.3.0N B.2.7N C.0.3N D.5.7N18.(2024八上·江北期中)如图所示,台秤的托盘上放一个装有水的平底烧杯,一个不吸水的木块用细线系在烧杯底浸没在水中,剪掉细绳以后,木块上浮至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剪断细线前,木块所受的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B.剪断细线前,托盘受到的压力等于烧杯与水的重力之和C.剪断细线后,水对杯底的压力变化量等于木块浮力的变化量D.剪断细线后,托盘受到压力的变小19.(2024八上·江北期中)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76g水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64g酒精溢出。已知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则物块在水中的状态及物块的密度是( )A.悬浮,1.0×103kg/m3 B.漂浮,0.95×103kg/m3C.下沉,1.2×103kg/m3 D.漂浮,0.90×103kg/m320.(2024八上·江北期中)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装有相同质量的水。用密度为的同质量某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物体,甲物体中空,乙物体为实心小球,且甲体积为乙体积的3倍。分别放入杯中,稳定时,甲悬浮,乙沉底,情况如图。则( )A.此材料的密度为水密度的2倍B.乙对杯子底的压力与其自身重力的比值为2∶3C.放甲物体的杯子内水面较高,对桌面的压力较大D.如图2,将甲沿虚线切去下面部分,甲剩余部分仍悬浮21.(2024八上·江北期中)地震时,震源的振动同时以横波和纵波两种形式向外传播,两种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并不一样:纵波到达时,人会感到上下颠簸,横波到达时,人会感到左右摇摆。台湾花莲发生地震时,某监测站测得两种地震波传播时距离(s)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甲所示,回答问题:花莲地震发生时,宁波等地有明显震感。地震波到达时,正在教室上课的小乐先感觉到房子 (选填“左右摇摆”或“上下颠簸”),教室的吊灯在横波到达时发生明显的晃动,若某时刻吊灯状态如图乙所示,画出吊灯所受重力示意图 (A为吊灯重心),该吊灯受力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22.(2024八上·江北期中)如图(a)、(b)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23.(2024八上·江北期中)将一个大的塑料饮料瓶顶部做成子弹头形,瓶中装入约1/3的水,瓶口用带有气门芯的橡皮塞塞紧,做成一个水火箭。为了使“水火箭”飞行稳定,还可以装上侧翼,如图所示。用打气筒通过气门芯向瓶内打气,当气压增大到一定程度时,高压气体将水向下喷射出去,火箭就会向上腾空而起。使水火箭腾飞的施力物体是 ;水火箭的工作是根据 。24.(2024八上·江北期中)小明制作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简易气压计。将橡皮膜平铺在敞开容器上,并用胶带绑紧。检查气密性后,将吸管的A端粘在橡皮膜中心,B端靠近卡纸上的M处。外界气压的变化会引起橡皮膜凹凸程度的变化,从而使吸管绕O点转动,指示气压大小变化。(外界气温的变化对容器内气压的影响极小),(1)检查气密性时,将绑有橡皮膜的容器浸没在水中,轻压橡皮膜,如果观察到 ,则气密性不好;(2)小明将该气压计从甲地带到乙地,发现吸管B端的指向从M处变为N处,则甲、乙两地气压较大的是 。25.(2024八上·江北期中)如图,一质地均匀的长方体重7N,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上,一部分露出桌面,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则它对桌面的压强为 Pa;竖直切除左边的白色部分,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 (变大/变小/不变)。26.(2024八上·江北期中)如图(a)所示,重为5牛的长方体物块漂浮在水中,其下表面积为,则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大小为 帕。若将长方体物块以图(b)所示方式放置,比较图(a)、(b)中物块的下表面所受压力和的大小,则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7.(2024八上·江北期中)将一冰块用细线拴住慢慢地浸入到酒精中,并保持悬置状态(如图),在冰块熔化过程中,容器内液面将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台秤的读数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已知:冰的密度为,酒精的密度为;整个过程中无液体溢出。)28.(2024八上·江北期中)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某小组同学用一个两端开口、下面蒙有橡皮膜的玻璃管做实验,如图甲所示。(1)实验时,管中倒入的液体越来越多,橡皮膜下凸的程度越显著,小民提出猜想: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质量有关:小红根据液体越来越深,橡皮膜下凸的程度越显著,于是猜想: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 有关。(2)为了验证猜想,他们按图乙所示器材来验证(B、C玻璃管两端开口、下面蒙有橡皮膜),实验时他们在两容器中倒入同种液体、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这时他们是在验证 (选填“小红”或“小民”)的猜想。若记录的橡皮膜下凸的程度相同,说明该猜想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3)另一组同学利用如图丙所示的是U形管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U形管液面的 来判断的。29.(2024八上·江北期中)小明为了测量樱桃酒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1)将空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48g;(2)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将水面的位置标记在烧杯壁上。将盛有水的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128g,则烧杯中水的体积为 ;(3)将水倒出,在烧杯中倒入樱桃酒至标记处,将此烧杯放在天平上,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烧杯和樱桃酒的总质量为 g;(4)计算得出樱桃酒的密度为 。30.(2024八上·江北期中)覆杯实验是科学中的经典实验。小乐在薄壁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然后托住硬纸片,将玻璃杯倒置,水不流出,硬纸片也不掉下,如图甲所示。(1)小乐在实验时将玻璃杯逆时针旋转90°至如图乙所示状态,其目的是证明 ;(2)当玻璃杯处于如图甲所示状态时,玻璃杯中水的高度为15cm,杯口圆面积为100cm2,若实验时大气压强为1×105 Pa,不计硬纸片质量,则硬纸片与水和杯接触的100cm2部分,受到向下的压力为 N;得出上述数据的理由是 。31.(2024八上·江北期中)小乐受骑自行车上坡的启发,提出了“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并建立了如下猜想:猜想一: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猜想二: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与斜坡的倾角有关;猜想三: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与冲上斜坡前的速度有关。(1)为验证猜想一,小乐将长木板的一端与水平面接触,另一端垫起一定高度,使长木板与水平面成一定的倾角θ,如图所示;实验时让不同质量的木块从弧形滑道同一位置静止释放,木块从弧形滑道滑下后再冲上长木板。实验结果证实了猜想一是错误的,则小乐在该实验中获得的证据(或事实)是 ;(2)为了验证猜想二,小乐多次改变长木板与水平面的倾角θ,让同一木块从弧形滑道同一位置静止释放,测出木块冲上长木板后滑行的最大距离,相关实验数据如表所示:次数 1 2 3 4 5长木板与水平面的倾角θ 10° 30° 53° 75° 85°木块冲上长木板后滑行的最大距离s/m 0.50 0.40 0.36 0.39 0.43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3)若使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猜想三,应如何选择和操控木块? (写出2点)。32.(2024八上·江北期中)为了倡导绿色出行,城区投放了大量的公共自行车。小明骑着公共自行车出行,在水平路面上匀速骑行900m,所用时间为3min。已知人与车总质量为60kg,每个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为,g取10N/kg,求:(1)自行车行驶的速度为多少(2)人和自行车受到的总重力是多少?(3)骑行时,自行车对路面的压强为多大?33.(2024八上·江北期中)如图所示,是小鹰同学测量某种液体密度的过程,请你根据实验数据,求:(1)小石块的质量;(2)小石块的体积;(3)液体的密度。(g取10N/kg)34.(2024八上·江北期中)小乐将底面积为40cm2,实心均匀的金属圆柱体A(不吸水)通过细线悬挂在力传感器上,力传感器可测细线拉力的大小;重为1N、底面积为100cm2的薄壁柱形溢水杯B放在水平桌面上,B中盛有16N的水,如图甲所示。从某时刻开始,拉着力传感器让A逐渐下降直至浸没在B的水中一定深度,力传感器所测细线拉力F与A下降高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不计细线的伸缩且细线不吸水(取g=10N/kg)。求:(1)A的质量是 kg;(2)A的密度大小; (3)当A浸没水中一定深度后,剪断细线使A沉在B的底部,若此过程中无水溢出,此时B对桌面的压力大小。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估测;重力的大小【解析】【分析】(1)重力的计算公式为G=mg。通过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结合公式计算其重力,判断是否符合实际 。(2)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一块橡皮质量约20g左右;一名中学生质量约50kg左右;一个梨质量约200g左右;一个鸡蛋质量约50g左右 。【解答】A、一块橡皮的质量为m=20g=0.02kg,重力为G=mg=0.02kg×10N/kg=0.2N,故A不符合题意;B、一名中学生的质量为m=50kg,体重约为G=mg=50kg×10N/kg=500N,故B不符合题意;C、一个梨的质量为,m=200g=0.2kg,重力为,G=mg=0.2kg×10N/kg=2N,故C不符合题意;D、一个鸡蛋的质量为,m=50g=0.05kg,重力为,G=mg=0.05kg×10N/kg=0.5N,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答案】A【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解析】【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解答】AC、老鹰正在飞翔,与地面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乌鸦也是运动的,故A错误,符合题意,C正确,不符合题意;BD、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乌鸦与老鹰之间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乌鸦、老鹰飞行的快慢相同,它们相对静止,故B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3.【答案】A【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的综合应用【解析】【分析】(1)用吸管吸饮料利用的是大气压强;(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解答】A、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吸时是先把管内空气吸走,这样在管内外就形成气压差,从而把饮料“压”进嘴里,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故A符合题意;B、风吹过时,窗帘外侧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内侧空气流速慢,压强大,窗帘受到向外的压强大于向内的压强,把窗帘压向窗户外面,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故B不符合题意;C、人离火车太近,火车开动时,使人和火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快,压强变小,离站台远的地方气体相对流速较慢,压强较大,人在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被强大的气流压向列车,从而造成危险,因此人因在列车站台上的安全线以外候车,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故C不符合题意;D、当气流经过狭窄的管道时,狭窄处的流速大,压强小,汽油会从喷管喷到气流之中,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4.【答案】A【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 (1)连通器里装同种液体且液体在不流动时液面总是相平的;(2)气压与海拔高度有关;液体的沸点跟气压的大小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3)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4)物体的流线型结构有利于减小空气的阻力。【解答】A.汽车外观设计成流线型的好处是减小空气阻力,不是为了在高速行驶时增大对地面的压力,故A错误符合题意;B.青藏高原海拔高度高,气压低,水的沸点低,煮饭要用高压锅才能煮熟,故B正确不合题意;C.船闸的上游阀门打开时,上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下游阀门打开时,下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船只才能通航,所以,船闸通行轮船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故C正确不合题意;D.液体(坝里的水)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则坝的下部受到水的压强较大,为了承受更大的水压,二滩电站大坝要筑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A。5.【答案】A【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 已知塑料桶的体积不变,也就是说水和花生油的体积相同,根据公式m=ρV可求桶内水的质量。【解答】 因为花生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水的体积与花生油的体积相同,根据公式m=ρV可知,水的质量一定大于花生油的质量,也就是大于5kg。故选A。6.【答案】A【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解析】【分析】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叫速度。明确每个成语的含义,然后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解答】A、“一日千里”指马跑得很快,一天能跑一千里,符合“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的条件。故A符合题意;B、“大步流星”形容步子跨得大,走得快。不符合“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的条件。故B不符合题意;C、“风驰电掣”形容非常迅速,像风吹电闪一样。不符合“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的条件。故C不符合题意;D、“迅雷不及掩耳”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不符合“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的条件。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7.【答案】D【知识点】摩擦力的存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解析】【分析】由于该同学以相同姿势分别沿着杆和绳匀速向上爬,那么在竖直方向均受到平衡力的作用:重力和摩擦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进行判断即可。【解答】A、绳子的接触面虽然粗糙,但手对它的压力小,摩擦力等于人的重力,重力不变,摩擦力不变,故A错误;B、匀速爬绳与爬杆,摩擦力与重力都是一对平衡力相等,由于重力不变,摩擦力一定相等,故B错误;C、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无关,取决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故C错误;D、爬杆和爬绳受到的摩擦力都等于该同学的重力,因此受到的摩擦力一样大,故D正确。故答案为:D。8.【答案】D【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解析】【分析】(1)从铅笔所处的平衡状态入手,分析两手指的受力大小关系。手指所受铅笔的压力大小等于手指对铅笔的压力,这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2)压强的大小由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来确定。在压力大小相同的情况下,只需比较受力面积的大小即可。【解答】铅笔处于静止状态,受到两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相等。由于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与铅笔对手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以这两力也相等。由此可知:两手指受到的铅笔的压力相同,由于铅笔的两端的受力相同,右边的受力面积小,由p=可知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小,故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9.【答案】B【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惯性【解析】【分析】(1)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2)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3)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包括:①速度大小的改变;②运动方向的改变。只要其中的一个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4)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解答】A、水球悬停在空中时,水球相对于空间站没有发生位置变化,所以水球与空间站保持相对静止,故A正确。B、球拍将水球击出时,球拍对水球的力与水球对球拍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故B错误。C、水球被击打后沿反方向运动,体现了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D、水球离开球拍后能继续运动,是因为水球具有惯性,仍然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故答案为:B。10.【答案】A【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3)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浮力是指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的向上托起的力,根据太空中的失重状态可判断油是否受到浮力;(2)物体上浮时,所受浮力大于重力;(4)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如果只是改变了形状、状态、位置则不会发生改变。【解答】A、地面和空间站里的油都不溶于水,故A错误,符合题意;B、油滴上浮,说明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太空失重环境下,液体不受重力,浸在水中的油滴不受浮力作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质量是物体的属性,所以无论在太空实验还是在地球实验,瓶中油和水的质量始终不变,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1.【答案】C【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甲、乙、丙三个容器的底面积相同,且容器中分别装入等高度的酒精、水和硫酸,根据p=ρ液gh结合液体密度得出三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根据的变形式F=pS判断三个容器底部都受到液体的压力关系。【解答】由题意可知,甲、乙、丙三个容器的底面积相同,且容器中分别装入等高度的酒精、水和硫酸,因ρ酒精<ρ水<ρ硫酸,所以,由p=ρ液gh可知,三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为p酒精由F=pS可知,三个容器底部都受到液体的压力关系为F酒精故答案为:C。12.【答案】B【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解析】【分析】(1)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差应是竖直高度,而不是水银柱的长度;(2)沸点随大气压强的降低而降低。【解答】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差应是两液面的竖直高度差,而不是水银柱的长度,图中750mm高度才是水银柱的竖直高度,它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大小相等,所以此时大气压强等于75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液体的沸点随大气压强的减小而降低,标准大气压下水银柱的高度为760mm,水的沸点为100℃,此时的大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则水的沸点低于100℃,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3.【答案】B【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解析】【分析】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P=ρgh,可见,液体压强的大小只取决于液体的种类(即密度ρ)和深度h,而和液体的质量、体积没有直接的关系;题目中液体的密度、深度都发生变化,无法使用液体压强公式,应根据压强定义式进行分析。【解答】由图乙可知,当水温从0℃升到15℃时,水的密度ρ先变大后变小;水的质量不变,容器的底面积不变,根据m=ρV=ρSh可知容器中水先下降后上升,利用p=ρgh无法判断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p如何变化,当水温从0℃升到15℃时,水的质量不变,处于规则容器中,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根据可知,当水温从0℃升到15℃时,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p不变,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4.【答案】B【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解析】【分析】当从瓶中向外抽气时,瓶内的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解答】待烧瓶中的水停止沸腾后,再用大号注射器抽出烧瓶里的空气,烧瓶内空气的气压减小,那么水的沸点降低,这时水的温度高于沸点,所以烧瓶内的水会重新沸腾,故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15.【答案】D【知识点】浮力产生的原因【解析】【分析】 浸没在液体或空气中的物体,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物体受到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的作用,这个压力差是物体受到的浮力。【解答】 ABC.在水中嬉戏的小鸭、在水中下沉的石头、在深海潜游的鲸鱼,都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的压力,由浮力的产生原因可知,它们都受到浮力作用,故ABC不符合题意;D.桥墩由于底面埋在地下,其底面不与水接触,因此桥墩没有受到水对其向上的压力,则桥墩不受浮力作用,故D符合题意。故选D。16.【答案】A【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解析】【分析】物体静止,说明受力平衡,即水平向左的力的总和等于水平向右的力的总和。【解答】在水平桌面上从左往右放置了甲乙丙丁四个完全相同的木块,现对四个木块施加不同的水平方向上的拉力,木块均静止不动, 说明其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都平衡;甲中受到向左的摩擦力3N;乙受到向右的摩擦力5N;丙受到向右的摩擦力3N;丁受到向左的摩擦力2N;所以则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且最大的是木块是甲,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7.【答案】A【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析】【分析】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两个物体上,根据相互作用力的特点进行解答。【解答】由表可知B对A的拉力为3N,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测力计A对B的拉力大小为3N。故答案为:A。18.【答案】C【知识点】浮力的变化【解析】【分析】(1)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利用力的合成分析剪断细线前,木块所受的浮力与木块的重力的关系;据此对A选项做出判断;(2)把烧杯、水和木块作为一个整体,分析剪断细线前后托盘受到的压力;据此对BD选项作出判断;(3)剪断细线前,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大于重力;剪断细线后,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分析水对杯底的压力变化量与木块浮力的变化量的关系。【解答】A、木块被用细线拉着浸没在水中,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拉力,以及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加上绳子对它的拉力,故A错误;BD、把烧杯、水和木块作为一个整体,剪断细线前托盘受到的压力等于烧杯、水和木块的重力之和;剪断细线后,托盘受到压力仍然等于烧杯、水和木块的重力之和,所以,剪断细线后,托盘受到压力的不变,故BD错误;C、木块浸入水中,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大于重力的,当绳子剪断后,木块上浮,最终漂浮在水面上,此时浮力等于重力,同时烧杯内水位会下降,下降的这部分水的重力等于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减少的排开水的重力,即减小的浮力,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水对杯底的压力变化量等于木块浮力的变化量,故C正确。故答案为:C。19.【答案】B【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分析】首先根据两种情况判断出物块在酒精中的状态。求出物块的体积与物块排开水的体积比较,便可得出结论。根据计算出物体的密度。【解答】物块在水和酒精中的状态可能有以下3种:①若物块在水和酒精中均漂浮,则F浮=G物,而F浮=G排,所以G物=G排,则m物=m排;物块质量不变,则排开水和酒精的质量应该相等,而题中溢出水和酒精的质量不相等,故不可能是这种情况。②若物块在水和酒精中均沉底,则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那么排开水和酒精的质量之比应该为故也不可能是这种情况。③由于ρ水>ρ酒,所以只能是物块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沉底。物块放在水中时,溢出水的质量为76g,则物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G排=m排水g=76×10-3kg×10N/kg=0.76N该物块放在酒精中时,溢出酒精的质量为64g,则物块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F浮'=G排'=m排酒g=64×10-3kg×10N/kg=0.64N根据前面分析可知,物块在水中漂浮,则G物=F浮=0.76N物块在酒精中沉底,由F浮=ρ液gV排得,物体的体积所以,物体的密度故答案为:B。 20.【答案】B【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浮力大小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甲乙为密度为ρ0的同质量某种材料,甲体积为乙体积的3倍,根据物体在水中的状态,结合浮力计算公式计算材料与水的密度关系;(2)根据浮力计算公式和重力计算公式计算乙对杯子底的压力与其自身重力的比值;(3)甲的体积为乙体积的3倍,甲悬浮,乙沉底,可得以甲物体的杯子内水面较高,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总重力,据此分析;(4)设切去的体积为ΔV,由图可知,切去实心部分,计算剩余部分浮力,与重力相比较判断甲运动状态即可。【解答】A、甲的体积为乙体积的3倍,则V甲=3V乙,根据F浮=ρ液gV排,甲、乙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ρ水gV甲=ρ水g3V乙F乙=ρ水gV乙乙为实心小球,体积为V乙,密度为ρ0,且甲乙两物体质量相同,则甲乙两物体的重力为G甲=G乙=m乙g=ρ0gV乙因为甲物体处于漂浮状态,则其浮力大小等于重力F甲=G甲,则有3ρ水gV乙=ρ0gV乙解答ρ0=3ρ水故A不符合题意;B、乙对杯子底的压力F压=G乙﹣F乙=ρ0gV乙﹣ρ水gV乙=3ρ水gV乙﹣ρ水gV乙=2ρ水gV乙乙的重力为G乙=ρ0gV乙=3ρ水gV乙则有故B符合题意;C、两杯子完全相同,装有相同质量的水,则水的体积相同,又因为甲的体积比乙大,且甲乙都浸没于水中,所以甲物体的杯子内水面较高;因为两个杯子相同,水的质量相同,甲乙的质量相同,则,两杯对桌面的压力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切去的是实心部分,切去的体积为ΔV,切去的部分重ΔG=Δmg=ρ0ΔVg甲剩余部分的重力为G甲'=G甲﹣ΔG=ρ0V乙g﹣ρ0ΔVg=ρ0(V﹣ΔV)g剩余部分的体积V甲'=V甲﹣ΔV=3V乙﹣ΔV剩余部分受到的浮力F甲'=ρ水gV甲'=ρ水(3V乙﹣ΔV)比较重力和浮力G甲'甲'甲剩余部分受到的合力向上,会上浮,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其排开水的体积会减小,直到其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时,处于平衡状态,处于漂浮状态,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1.【答案】上下颠簸;;不平衡【知识点】平衡状态的判断;重力及其方向【解析】【分析】(1)从图甲中判断纵波和横波传播的速度,从而判断谁先到达地面;(2)重力作用在物体的重心,方向竖直向下;(3)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时,受非平衡力。【解答】由图甲可知,时间相同时,纵波传播的距离远,说明纵波的速度快,因此,当地震波到达时,先感觉到房子上下颠簸;吊灯所受重力作用在重心,方向竖直向下,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该吊灯受到的拉力和重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所以受力不平衡。22.【答案】(b);(a)【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解析】【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也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解答】图(a)是人在拉弓,人对弓施加了力的作用,弓发生了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图(b)人给足球施加了力的作用,改变的足球的运动状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3.【答案】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析】【分析】(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会受到另一个物体施加的反作用力,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相对的 。(2)当高压气体将水向下喷射出去时,水会对火箭产生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正是这个力使火箭腾空而起,体现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 。【解答】用打气筒通过气门芯向瓶内打气,当气压增大到一定程度时,高压气体将水向下喷射出去,火箭就会向上腾空而起,使水火箭腾飞的施力物体是水。水火箭的工作是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4.【答案】橡皮膜边缘有气泡冒出;乙【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大气压的综合应用;杠杆的应用【解析】【分析】(1)检查容器的气密性,放在水中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是最常用的方法;(2)橡皮膜封住容器,如果橡皮膜是平的说明内外压强相等;如果橡皮膜凹陷说明外部压强大;如果橡皮膜向外凸说明内部压强大,吸管是一个杠杆,橡皮膜的凹陷带动吸管杠杆的转动。【解答】(1)检查气密性时,将绑有橡皮膜的容器浸没在水中,轻压橡皮膜,当观察到橡皮膜边缘有气泡冒出,则表明气密性不好;(2)吸管B端的指向从M处变为N处,那么吸管的A端向下运动,即橡皮膜向下凹陷,那么这时大气压增大,即乙地的大气压大。25.【答案】700;变大【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分析】(1)长方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长方体的重力,根据压强公式计算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强;(2)根据压强公式表示出长方体在切除前后对桌面的压强,再比较两次压强的差是否大于零,从而得出压强的变化情况。【解答】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力为F=G=7N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强为[2]设长方体的原来底面积为S1,长方体与桌面总的接触面积为S,其切除的面积为ΔS,切除的重力为ΔG,则切除前,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强为因为S1>S,所以则有当竖直切除左侧白色部分,则剩余部分重力变小,即剩余部分对桌面压力变小了;且剩余部分对桌面压强为则所以p'>p,说明竖直切除左侧白色部分,剩余部分对桌面压强变大。26.【答案】;等于【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浮力指的是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再根据压强公式计算压强。【解答】[1]长方体物块漂浮在水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由浮力产生的原因知下表面积所受压力的大小就等于浮力,方向相同,所受压力方向竖直向上,下表面所受压强为[2]若将长方体物块以图(b)所示放置,长方体物块仍漂浮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仍等于物块的重力,物块的重力不变,所以浮力不变,由浮力产生的原因知图 (a)(b)中物块的下表面所受压力。27.【答案】下降;增大【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由题目的信息可知:在冰块浸入的过程中,台秤的读数将增大,因为在酒精中又增加了冰块的质量;在冰块熔化过程中,容器内液面将下降,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水分子运动到酒精分子的间隔中去了。【解答】由题意可知,当冰熔化时,会变成水,根据可知,水的密度较大,那么相同质量的冰熔化成相同质量的水时,水的体积是较小的,那么整个体积是变小的,容器内液面将下降;设容器自身的重是,酒精的重是,酒精对冰块的浮力等于冰块对酒精向下的压力,那么在冰块熔化之前,台秤的读数是在冰块的熔化过程中,在某一刻台秤的读数是而可得到由于因为,所以由上述可知,即台秤的读数是变大的。28.【答案】(1)深度(2)小民;错误(3)高度差【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解析】【分析】(1)实验中液体的压强的大小是通过橡皮膜下凸的程度体现的,橡皮膜凸的程度越显著,说明液体的压强越大,根据深度越深,橡皮膜下凸的程度越显著,液体内部的压强越大提出猜想;(2)比较两图,找出哪些量是相同的,哪些量是不同的,从而得出结论;(3)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解答】(1)实验时,管中倒入的液体越来越多,液体越来越深,橡皮膜下凸的程度越显著,液体压强越大,说明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深度有关。(2)图乙中两个容器的形状不同,在两容器中倒入同种液体、液面位置相同,因此两容器中液体的质量是不同的;但是橡皮膜凸起的程度相同,说明产生的压强相同,故说明小民的猜想是错误的。(3)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液面高度差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1)实验时,管中倒入的液体越来越多,液体越来越深,橡皮膜下凸的程度越显著,液体压强越大,说明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深度有关。(2)[1][2]图乙中两个容器的形状不同,在两容器中倒入同种液体、液面位置相同,因此两容器中液体的质量是不同的;但是橡皮膜凸起的程度相同,说明产生的压强相同,故说明小民的猜想是错误的。(3)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液面高度差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29.【答案】80;116;0.85×103【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液体密度的测量【解析】【分析】(2)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减去水的质量就是烧杯内水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算出水的体积;(3)砝码质量加上游码质量就是烧杯和樱桃酒的总质量;(4)烧杯和樱桃酒的总质量减去烧杯质量就是樱桃酒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算出樱桃酒的密度。【解答】(2)烧杯内水的质量m水=m2-m1=128g-48g=80g烧杯中水的体积为V水==80cm3(3)由图可知,烧杯和樱桃酒的总质量为m3=100g+10g+5g+1g=116g(4)樱桃酒的质量为m=m3-m1=116g-48g=68g樱桃酒的体积等于水的体积为V=V水=80cm3樱桃酒的密度为ρ==0.85g/cm3=0.85×103kg/m330.【答案】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硬纸片静止时,大气对硬纸片部分向上的压力是根据二力平衡,此部分硬纸片受到向下的压力也为。【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大气压强的存在【解析】【分析】(1)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根据F=pS求出大气对纸片向上的压力,不计硬纸片质量(重力),因硬纸片处于静止状态,则硬纸片受到向下的压力和向上的压力平衡,据此可求出硬纸片受到向下的压力。【解答】(1)小乐在实验时将玻璃杯逆时针旋转90°至如图乙所示状态,纸片没有落下,说明纸片受到力的作用,说明大气向(1)小乐在实验时将玻璃杯逆时针旋转90°至如图乙所示状态,其目的是证明: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当玻璃杯处于如图甲所示状态时,玻璃杯中水的高度为15cm,杯口圆面积为,若实验时大气压强为,不计硬纸片质量,则硬纸片与水和杯接触的部分,受到向下的压力为N;得出上述数据的理由是:硬纸片静止时,大气对硬纸片部分向上的压力是根据二力平衡,此部分硬纸片受到向下的压力也为。31.【答案】质量不同的木块冲上长木板上后滑行的最大距离均相同;见解析;选用同一木块、让同一木块在弧形滑道不同高度静止释放【知识点】动能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1)(3)由猜想知,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与斜坡的倾角大小有关,与冲上斜坡前的速度大小有关,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其它两个因素相同,物体冲上斜坡前的速度大小由物体由静止下滑的高度决定。(2)利用表中给出的实验数据,即可确定物体上升的最大距离与倾斜角度的关系。【解答】(1)实验时让不同质量的木块从弧形滑道同一位置静止释放,木块从弧形滑道滑下后再冲上长木板。 小乐在该实验中获得的证据(或事实)是 质量不同的木块冲上长木板上后滑行的最大距离均相同。 所以证明猜想一错误。(2)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木块质量和冲上长木板前的速度相同时,随倾角θ的增大,木块冲上长木板后滑行的最大距离s先减小后增大。(3)同一高度释放使得其到达水平面的初始速度相同,所以探究猜想三: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与冲上斜坡前的速度有关。 应该选用同一木块、让同一木块在弧形滑道不同高度静止释放。32.【答案】(1)在水平路面上匀速骑行900m,所用时间为自行车行驶的速度为(2)已知人与车总质量为60kg,人和自行车受到的总重力(3)骑行时,自行车对路面的压力受力面积骑行时,自行车对路面的压强【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重力的大小;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分析】(1)已知在水平路面上匀速骑行的路程和所用时间,根据求出自行车行驶的速度;(2)已知人与车总质量,根据G=mg求出人和自行车受到的总重力;(3)骑行时,自行车对路面的压力等于人和自行车受到的总重力,求出受力面积(2个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利用求出骑行时自行车对路面的压强。(1)在水平路面上匀速骑行900m,所用时间为自行车行驶的速度为(2)已知人与车总质量为60kg,人和自行车受到的总重力(3)骑行时,自行车对路面的压力受力面积骑行时,自行车对路面的压强33.【答案】(1)小石块的重力由可得,小石块的质量(2)小石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因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所以由排可得,小石块的体积(3)小石块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石块浸没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石块浸没在液体中和浸没在水中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由可得,液体的密度【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小石块在空气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小石块的重力,根据G=mg求出小石块的质量;(2)由图可知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根据称重法求出小石块受到的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小石块排开水的体积即为小石块的体积;(3)由图可知小石块浸没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根据称重法求出小石块受到的浮力,此时小石块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液体的密度。(1)小石块的重力由可得,小石块的质量(2)小石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因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所以由排可得,小石块的体积(3)小石块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石块浸没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石块浸没在液体中和浸没在水中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由可得,液体的密度34.【答案】1.2;;25N【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1)由图乙可知物体A的重力,利用G=mg的变形公式计算出物体A的质量;(2)由图乙可知,当力传感器让A逐渐下降18cm后,力传感器示数不再发生变化,说明A完全浸没在水中,根据称重法求出A受到的浮力,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A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A的密度大小;(3)由图乙可知,当力传感器让A从5cm下降8cm时,溢水杯中水面刚好上升到溢水杯的溢水口;当力传感器让A从8cm下降18cm时,溢水杯中有部分水溢出,溢出水的体积等于A排开水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结合G=mg求出溢出水的重力,据此求出剩余水的重力;当A浸没水中一定深度后,剪断细线使A沉在B的底部,若此过程中无水溢出,此时B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剩余水的重力、A的重力和容器的重力之和。【解答】(1)当物体没有浸入水中时,重力等于拉力,由从乙图中可知,A的重力物体A的质量(2)由题可知,A浸没时受到的浮力则A的体积A的密度为(3)B中溢出水的重力B对桌面的压力为答:(1)A的质量是1.2kg;(2)A的密度大小为;(3)当A浸没水中一定深度后,剪断细线使A沉在B的底部,若此过程中无水溢出,此时B对桌面的压力大小为25N。1 / 1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1.(2024八上·江北期中)小明同学在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重力时,测量身边的一些物体的重力,得到如下的一些数据,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A.一块橡皮的重力为0.2N B.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NC.一个梨的重力为2N D.一个鸡蛋的重力为10N【答案】D【知识点】估测;重力的大小【解析】【分析】(1)重力的计算公式为G=mg。通过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结合公式计算其重力,判断是否符合实际 。(2)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一块橡皮质量约20g左右;一名中学生质量约50kg左右;一个梨质量约200g左右;一个鸡蛋质量约50g左右 。【解答】A、一块橡皮的质量为m=20g=0.02kg,重力为G=mg=0.02kg×10N/kg=0.2N,故A不符合题意;B、一名中学生的质量为m=50kg,体重约为G=mg=50kg×10N/kg=500N,故B不符合题意;C、一个梨的质量为,m=200g=0.2kg,重力为,G=mg=0.2kg×10N/kg=2N,故C不符合题意;D、一个鸡蛋的质量为,m=50g=0.05kg,重力为,G=mg=0.05kg×10N/kg=0.5N,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2024八上·江北期中)摄影师抓拍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所示: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B.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D.乌鸦和老鹰的速度相同,它们相对静止【答案】A【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解析】【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解答】AC、老鹰正在飞翔,与地面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乌鸦也是运动的,故A错误,符合题意,C正确,不符合题意;BD、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乌鸦与老鹰之间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乌鸦、老鹰飞行的快慢相同,它们相对静止,故B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3.(2024八上·江北期中)下列现象或事例不能用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的是( )A.吸饮料B.飘出来的窗帘C.列车站台上的安全线D.化油器原理图【答案】A【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的综合应用【解析】【分析】(1)用吸管吸饮料利用的是大气压强;(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解答】A、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吸时是先把管内空气吸走,这样在管内外就形成气压差,从而把饮料“压”进嘴里,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故A符合题意;B、风吹过时,窗帘外侧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内侧空气流速慢,压强大,窗帘受到向外的压强大于向内的压强,把窗帘压向窗户外面,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故B不符合题意;C、人离火车太近,火车开动时,使人和火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快,压强变小,离站台远的地方气体相对流速较慢,压强较大,人在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被强大的气流压向列车,从而造成危险,因此人因在列车站台上的安全线以外候车,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故C不符合题意;D、当气流经过狭窄的管道时,狭窄处的流速大,压强小,汽油会从喷管喷到气流之中,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4.(2024八上·江北期中) 关于液体和气体压强及相关的应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小汽车设计成流线型,是为了在高速行驶时增强对地面的压力B.青藏高原气压低,水的沸点低,煮饭要用高压锅C.三峡船闸通行轮船利用了连通器原理D.二滩电站大坝根据液体压强规律设计成“上窄下宽”【答案】A【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 (1)连通器里装同种液体且液体在不流动时液面总是相平的;(2)气压与海拔高度有关;液体的沸点跟气压的大小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3)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4)物体的流线型结构有利于减小空气的阻力。【解答】A.汽车外观设计成流线型的好处是减小空气阻力,不是为了在高速行驶时增大对地面的压力,故A错误符合题意;B.青藏高原海拔高度高,气压低,水的沸点低,煮饭要用高压锅才能煮熟,故B正确不合题意;C.船闸的上游阀门打开时,上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下游阀门打开时,下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船只才能通航,所以,船闸通行轮船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故C正确不合题意;D.液体(坝里的水)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则坝的下部受到水的压强较大,为了承受更大的水压,二滩电站大坝要筑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A。5.(2024八上·江北期中) 小华用一个最多能装5kg花生油的塑料桶来装满水,已知花生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请你判断桶内水的质量( )A.大于5kg B.小于5kg C.一定等于5kg D.可能等于5kg【答案】A【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 已知塑料桶的体积不变,也就是说水和花生油的体积相同,根据公式m=ρV可求桶内水的质量。【解答】 因为花生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水的体积与花生油的体积相同,根据公式m=ρV可知,水的质量一定大于花生油的质量,也就是大于5kg。故选A。6.(2024八上·江北期中)下列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成语中,与描述速度的方法相近的是( )A.一日千里 B.大步流星C.风驰电掣 D.迅雷不及掩耳【答案】A【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解析】【分析】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叫速度。明确每个成语的含义,然后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解答】A、“一日千里”指马跑得很快,一天能跑一千里,符合“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的条件。故A符合题意;B、“大步流星”形容步子跨得大,走得快。不符合“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的条件。故B不符合题意;C、“风驰电掣”形容非常迅速,像风吹电闪一样。不符合“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的条件。故C不符合题意;D、“迅雷不及掩耳”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不符合“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的条件。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7.(2024八上·江北期中)体育课有爬杆和爬绳两个项目。某同学先后以相同的姿势顺着杆和绳以不同的速度匀速向上爬,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爬绳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因绳子粗糙B.爬杆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因握杆的力大C.爬杆爬绳速度不同,所以无法比较哪个摩擦力大D.爬杆和爬绳受到的摩擦力一样大【答案】D【知识点】摩擦力的存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解析】【分析】由于该同学以相同姿势分别沿着杆和绳匀速向上爬,那么在竖直方向均受到平衡力的作用:重力和摩擦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进行判断即可。【解答】A、绳子的接触面虽然粗糙,但手对它的压力小,摩擦力等于人的重力,重力不变,摩擦力不变,故A错误;B、匀速爬绳与爬杆,摩擦力与重力都是一对平衡力相等,由于重力不变,摩擦力一定相等,故B错误;C、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无关,取决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故C错误;D、爬杆和爬绳受到的摩擦力都等于该同学的重力,因此受到的摩擦力一样大,故D正确。故答案为:D。8.(2024八上·江北期中)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压住铅笔的两端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B.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C.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D.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答案】D【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解析】【分析】(1)从铅笔所处的平衡状态入手,分析两手指的受力大小关系。手指所受铅笔的压力大小等于手指对铅笔的压力,这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2)压强的大小由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来确定。在压力大小相同的情况下,只需比较受力面积的大小即可。【解答】铅笔处于静止状态,受到两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相等。由于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与铅笔对手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以这两力也相等。由此可知:两手指受到的铅笔的压力相同,由于铅笔的两端的受力相同,右边的受力面积小,由p=可知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小,故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9.(2024八上·江北期中)“天宫课堂”第四课开课期间,航天员桂海潮、朱杨柱在空间站进行了一场“乒乓球”大赛。在球拍的击打下,水球在空中来回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球悬停在空中时,与空间站保持相对静止B.球拍将水球击出时,球拍对水球的力大于水球对球拍的力C.水球被击打后沿反方向运动,体现了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水球离开球拍后能继续运动,是因为水球具有惯性【答案】B【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惯性【解析】【分析】(1)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2)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3)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包括:①速度大小的改变;②运动方向的改变。只要其中的一个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4)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解答】A、水球悬停在空中时,水球相对于空间站没有发生位置变化,所以水球与空间站保持相对静止,故A正确。B、球拍将水球击出时,球拍对水球的力与水球对球拍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故B错误。C、水球被击打后沿反方向运动,体现了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D、水球离开球拍后能继续运动,是因为水球具有惯性,仍然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故答案为:B。10.(2024八上·江北期中)自太空课堂开设以来,我们发现了很多地球实验和太空实验的差异性。如图所示是分别在太空中和地球上做的油和水混合后充分振荡,再静置充足时间后的实验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说明太空中水能溶解油,而地球上不行B.地球上油滴上浮时,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C.太空失重环境下,浸在水中的油滴不受浮力作用D.无论太空还是地球实验,瓶中油和水的质量始终不变【答案】A【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3)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浮力是指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的向上托起的力,根据太空中的失重状态可判断油是否受到浮力;(2)物体上浮时,所受浮力大于重力;(4)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如果只是改变了形状、状态、位置则不会发生改变。【解答】A、地面和空间站里的油都不溶于水,故A错误,符合题意;B、油滴上浮,说明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太空失重环境下,液体不受重力,浸在水中的油滴不受浮力作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质量是物体的属性,所以无论在太空实验还是在地球实验,瓶中油和水的质量始终不变,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1.(2024八上·江北期中)如图,甲、乙、丙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分别装入等高度的酒精、水和硫酸(液体均不溢出,),三个容器底部都受到液体的压力(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答案】C【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甲、乙、丙三个容器的底面积相同,且容器中分别装入等高度的酒精、水和硫酸,根据p=ρ液gh结合液体密度得出三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根据的变形式F=pS判断三个容器底部都受到液体的压力关系。【解答】由题意可知,甲、乙、丙三个容器的底面积相同,且容器中分别装入等高度的酒精、水和硫酸,因ρ酒精<ρ水<ρ硫酸,所以,由p=ρ液gh可知,三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为p酒精由F=pS可知,三个容器底部都受到液体的压力关系为F酒精故答案为:C。12.(2024八上·江北期中)小亮同学在物理实验室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时他没有将玻璃管竖直放置,而是稍稍倾斜了,如图所示,则此时大气压强等于( )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如果现在该实验室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测得水的沸点将( )。A.750mm 高于 B.750mm 低于 C.770mm 等于 D.770mm 低于【答案】B【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解析】【分析】(1)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差应是竖直高度,而不是水银柱的长度;(2)沸点随大气压强的降低而降低。【解答】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差应是两液面的竖直高度差,而不是水银柱的长度,图中750mm高度才是水银柱的竖直高度,它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大小相等,所以此时大气压强等于75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液体的沸点随大气压强的减小而降低,标准大气压下水银柱的高度为760mm,水的沸点为100℃,此时的大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则水的沸点低于100℃,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3.(2024八上·江北期中)图甲中圆柱形容器装有适量的水,当水温从升到时,水的密度ρ和水温t关系如图乙所示,此过程水的质量不变,不考虑圆柱形容器的热胀冷缩,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图甲中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p和水温t关系的是( )A. B.C. D.【答案】B【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解析】【分析】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P=ρgh,可见,液体压强的大小只取决于液体的种类(即密度ρ)和深度h,而和液体的质量、体积没有直接的关系;题目中液体的密度、深度都发生变化,无法使用液体压强公式,应根据压强定义式进行分析。【解答】由图乙可知,当水温从0℃升到15℃时,水的密度ρ先变大后变小;水的质量不变,容器的底面积不变,根据m=ρV=ρSh可知容器中水先下降后上升,利用p=ρgh无法判断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p如何变化,当水温从0℃升到15℃时,水的质量不变,处于规则容器中,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根据可知,当水温从0℃升到15℃时,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p不变,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4.(2024八上·江北期中)研究气压对水沸点的影响实验(如图)。待烧瓶中的水停止沸腾后,再用大号注射器抽出烧瓶里的空气,发现烧瓶内的水又重新沸腾.水能重新沸腾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抽气后,水的温度上升 B.瓶内气压降低,水的沸点降低C.石棉网的余温加热烧瓶 D.抽气后,水的温度降低【答案】B【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解析】【分析】当从瓶中向外抽气时,瓶内的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解答】待烧瓶中的水停止沸腾后,再用大号注射器抽出烧瓶里的空气,烧瓶内空气的气压减小,那么水的沸点降低,这时水的温度高于沸点,所以烧瓶内的水会重新沸腾,故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15.(2024八上·江北期中) 下列物体没有受到浮力作用的是( )A.在水中嬉戏的小鸭 B.在水中下沉的石头C.在深海潜游的鲸鱼 D.深入河底的桥墩【答案】D【知识点】浮力产生的原因【解析】【分析】 浸没在液体或空气中的物体,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物体受到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的作用,这个压力差是物体受到的浮力。【解答】 ABC.在水中嬉戏的小鸭、在水中下沉的石头、在深海潜游的鲸鱼,都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的压力,由浮力的产生原因可知,它们都受到浮力作用,故ABC不符合题意;D.桥墩由于底面埋在地下,其底面不与水接触,因此桥墩没有受到水对其向上的压力,则桥墩不受浮力作用,故D符合题意。故选D。16.(2024八上·江北期中)在水平桌面上从左往右放置了甲乙丙丁四个完全相同的木块,现对四个木块施加不同的水平方向上的拉力,木块均静止不动,如图所示。则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且最大的是木块(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A【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解析】【分析】物体静止,说明受力平衡,即水平向左的力的总和等于水平向右的力的总和。【解答】在水平桌面上从左往右放置了甲乙丙丁四个完全相同的木块,现对四个木块施加不同的水平方向上的拉力,木块均静止不动, 说明其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都平衡;甲中受到向左的摩擦力3N;乙受到向右的摩擦力5N;丙受到向右的摩擦力3N;丁受到向左的摩擦力2N;所以则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且最大的是木块是甲,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7.(2024八上·江北期中)在“观察物体间力的作用”活动中,小科将两个调零后的测力计A、B的挂钩勾在一起后悬挂,竖直向下拉测力计B的圆环,发现示数如图,测力计A对B的拉力大小为( )测力计 示数A 3.0NB 2.7NA.3.0N B.2.7N C.0.3N D.5.7N【答案】A【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析】【分析】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两个物体上,根据相互作用力的特点进行解答。【解答】由表可知B对A的拉力为3N,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测力计A对B的拉力大小为3N。故答案为:A。18.(2024八上·江北期中)如图所示,台秤的托盘上放一个装有水的平底烧杯,一个不吸水的木块用细线系在烧杯底浸没在水中,剪掉细绳以后,木块上浮至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剪断细线前,木块所受的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B.剪断细线前,托盘受到的压力等于烧杯与水的重力之和C.剪断细线后,水对杯底的压力变化量等于木块浮力的变化量D.剪断细线后,托盘受到压力的变小【答案】C【知识点】浮力的变化【解析】【分析】(1)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利用力的合成分析剪断细线前,木块所受的浮力与木块的重力的关系;据此对A选项做出判断;(2)把烧杯、水和木块作为一个整体,分析剪断细线前后托盘受到的压力;据此对BD选项作出判断;(3)剪断细线前,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大于重力;剪断细线后,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分析水对杯底的压力变化量与木块浮力的变化量的关系。【解答】A、木块被用细线拉着浸没在水中,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拉力,以及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加上绳子对它的拉力,故A错误;BD、把烧杯、水和木块作为一个整体,剪断细线前托盘受到的压力等于烧杯、水和木块的重力之和;剪断细线后,托盘受到压力仍然等于烧杯、水和木块的重力之和,所以,剪断细线后,托盘受到压力的不变,故BD错误;C、木块浸入水中,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大于重力的,当绳子剪断后,木块上浮,最终漂浮在水面上,此时浮力等于重力,同时烧杯内水位会下降,下降的这部分水的重力等于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减少的排开水的重力,即减小的浮力,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水对杯底的压力变化量等于木块浮力的变化量,故C正确。故答案为:C。19.(2024八上·江北期中)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76g水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64g酒精溢出。已知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则物块在水中的状态及物块的密度是( )A.悬浮,1.0×103kg/m3 B.漂浮,0.95×103kg/m3C.下沉,1.2×103kg/m3 D.漂浮,0.90×103kg/m3【答案】B【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分析】首先根据两种情况判断出物块在酒精中的状态。求出物块的体积与物块排开水的体积比较,便可得出结论。根据计算出物体的密度。【解答】物块在水和酒精中的状态可能有以下3种:①若物块在水和酒精中均漂浮,则F浮=G物,而F浮=G排,所以G物=G排,则m物=m排;物块质量不变,则排开水和酒精的质量应该相等,而题中溢出水和酒精的质量不相等,故不可能是这种情况。②若物块在水和酒精中均沉底,则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那么排开水和酒精的质量之比应该为故也不可能是这种情况。③由于ρ水>ρ酒,所以只能是物块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沉底。物块放在水中时,溢出水的质量为76g,则物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G排=m排水g=76×10-3kg×10N/kg=0.76N该物块放在酒精中时,溢出酒精的质量为64g,则物块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F浮'=G排'=m排酒g=64×10-3kg×10N/kg=0.64N根据前面分析可知,物块在水中漂浮,则G物=F浮=0.76N物块在酒精中沉底,由F浮=ρ液gV排得,物体的体积所以,物体的密度故答案为:B。 20.(2024八上·江北期中)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装有相同质量的水。用密度为的同质量某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物体,甲物体中空,乙物体为实心小球,且甲体积为乙体积的3倍。分别放入杯中,稳定时,甲悬浮,乙沉底,情况如图。则( )A.此材料的密度为水密度的2倍B.乙对杯子底的压力与其自身重力的比值为2∶3C.放甲物体的杯子内水面较高,对桌面的压力较大D.如图2,将甲沿虚线切去下面部分,甲剩余部分仍悬浮【答案】B【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浮力大小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甲乙为密度为ρ0的同质量某种材料,甲体积为乙体积的3倍,根据物体在水中的状态,结合浮力计算公式计算材料与水的密度关系;(2)根据浮力计算公式和重力计算公式计算乙对杯子底的压力与其自身重力的比值;(3)甲的体积为乙体积的3倍,甲悬浮,乙沉底,可得以甲物体的杯子内水面较高,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总重力,据此分析;(4)设切去的体积为ΔV,由图可知,切去实心部分,计算剩余部分浮力,与重力相比较判断甲运动状态即可。【解答】A、甲的体积为乙体积的3倍,则V甲=3V乙,根据F浮=ρ液gV排,甲、乙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ρ水gV甲=ρ水g3V乙F乙=ρ水gV乙乙为实心小球,体积为V乙,密度为ρ0,且甲乙两物体质量相同,则甲乙两物体的重力为G甲=G乙=m乙g=ρ0gV乙因为甲物体处于漂浮状态,则其浮力大小等于重力F甲=G甲,则有3ρ水gV乙=ρ0gV乙解答ρ0=3ρ水故A不符合题意;B、乙对杯子底的压力F压=G乙﹣F乙=ρ0gV乙﹣ρ水gV乙=3ρ水gV乙﹣ρ水gV乙=2ρ水gV乙乙的重力为G乙=ρ0gV乙=3ρ水gV乙则有故B符合题意;C、两杯子完全相同,装有相同质量的水,则水的体积相同,又因为甲的体积比乙大,且甲乙都浸没于水中,所以甲物体的杯子内水面较高;因为两个杯子相同,水的质量相同,甲乙的质量相同,则,两杯对桌面的压力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切去的是实心部分,切去的体积为ΔV,切去的部分重ΔG=Δmg=ρ0ΔVg甲剩余部分的重力为G甲'=G甲﹣ΔG=ρ0V乙g﹣ρ0ΔVg=ρ0(V﹣ΔV)g剩余部分的体积V甲'=V甲﹣ΔV=3V乙﹣ΔV剩余部分受到的浮力F甲'=ρ水gV甲'=ρ水(3V乙﹣ΔV)比较重力和浮力G甲'甲'甲剩余部分受到的合力向上,会上浮,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其排开水的体积会减小,直到其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时,处于平衡状态,处于漂浮状态,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1.(2024八上·江北期中)地震时,震源的振动同时以横波和纵波两种形式向外传播,两种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并不一样:纵波到达时,人会感到上下颠簸,横波到达时,人会感到左右摇摆。台湾花莲发生地震时,某监测站测得两种地震波传播时距离(s)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甲所示,回答问题:花莲地震发生时,宁波等地有明显震感。地震波到达时,正在教室上课的小乐先感觉到房子 (选填“左右摇摆”或“上下颠簸”),教室的吊灯在横波到达时发生明显的晃动,若某时刻吊灯状态如图乙所示,画出吊灯所受重力示意图 (A为吊灯重心),该吊灯受力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答案】上下颠簸;;不平衡【知识点】平衡状态的判断;重力及其方向【解析】【分析】(1)从图甲中判断纵波和横波传播的速度,从而判断谁先到达地面;(2)重力作用在物体的重心,方向竖直向下;(3)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时,受非平衡力。【解答】由图甲可知,时间相同时,纵波传播的距离远,说明纵波的速度快,因此,当地震波到达时,先感觉到房子上下颠簸;吊灯所受重力作用在重心,方向竖直向下,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该吊灯受到的拉力和重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所以受力不平衡。22.(2024八上·江北期中)如图(a)、(b)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答案】(b);(a)【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解析】【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也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解答】图(a)是人在拉弓,人对弓施加了力的作用,弓发生了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图(b)人给足球施加了力的作用,改变的足球的运动状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3.(2024八上·江北期中)将一个大的塑料饮料瓶顶部做成子弹头形,瓶中装入约1/3的水,瓶口用带有气门芯的橡皮塞塞紧,做成一个水火箭。为了使“水火箭”飞行稳定,还可以装上侧翼,如图所示。用打气筒通过气门芯向瓶内打气,当气压增大到一定程度时,高压气体将水向下喷射出去,火箭就会向上腾空而起。使水火箭腾飞的施力物体是 ;水火箭的工作是根据 。【答案】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析】【分析】(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会受到另一个物体施加的反作用力,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相对的 。(2)当高压气体将水向下喷射出去时,水会对火箭产生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正是这个力使火箭腾空而起,体现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 。【解答】用打气筒通过气门芯向瓶内打气,当气压增大到一定程度时,高压气体将水向下喷射出去,火箭就会向上腾空而起,使水火箭腾飞的施力物体是水。水火箭的工作是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4.(2024八上·江北期中)小明制作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简易气压计。将橡皮膜平铺在敞开容器上,并用胶带绑紧。检查气密性后,将吸管的A端粘在橡皮膜中心,B端靠近卡纸上的M处。外界气压的变化会引起橡皮膜凹凸程度的变化,从而使吸管绕O点转动,指示气压大小变化。(外界气温的变化对容器内气压的影响极小),(1)检查气密性时,将绑有橡皮膜的容器浸没在水中,轻压橡皮膜,如果观察到 ,则气密性不好;(2)小明将该气压计从甲地带到乙地,发现吸管B端的指向从M处变为N处,则甲、乙两地气压较大的是 。【答案】橡皮膜边缘有气泡冒出;乙【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大气压的综合应用;杠杆的应用【解析】【分析】(1)检查容器的气密性,放在水中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是最常用的方法;(2)橡皮膜封住容器,如果橡皮膜是平的说明内外压强相等;如果橡皮膜凹陷说明外部压强大;如果橡皮膜向外凸说明内部压强大,吸管是一个杠杆,橡皮膜的凹陷带动吸管杠杆的转动。【解答】(1)检查气密性时,将绑有橡皮膜的容器浸没在水中,轻压橡皮膜,当观察到橡皮膜边缘有气泡冒出,则表明气密性不好;(2)吸管B端的指向从M处变为N处,那么吸管的A端向下运动,即橡皮膜向下凹陷,那么这时大气压增大,即乙地的大气压大。25.(2024八上·江北期中)如图,一质地均匀的长方体重7N,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上,一部分露出桌面,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则它对桌面的压强为 Pa;竖直切除左边的白色部分,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 (变大/变小/不变)。【答案】700;变大【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分析】(1)长方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长方体的重力,根据压强公式计算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强;(2)根据压强公式表示出长方体在切除前后对桌面的压强,再比较两次压强的差是否大于零,从而得出压强的变化情况。【解答】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力为F=G=7N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强为[2]设长方体的原来底面积为S1,长方体与桌面总的接触面积为S,其切除的面积为ΔS,切除的重力为ΔG,则切除前,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强为因为S1>S,所以则有当竖直切除左侧白色部分,则剩余部分重力变小,即剩余部分对桌面压力变小了;且剩余部分对桌面压强为则所以p'>p,说明竖直切除左侧白色部分,剩余部分对桌面压强变大。26.(2024八上·江北期中)如图(a)所示,重为5牛的长方体物块漂浮在水中,其下表面积为,则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大小为 帕。若将长方体物块以图(b)所示方式放置,比较图(a)、(b)中物块的下表面所受压力和的大小,则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答案】;等于【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浮力指的是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再根据压强公式计算压强。【解答】[1]长方体物块漂浮在水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由浮力产生的原因知下表面积所受压力的大小就等于浮力,方向相同,所受压力方向竖直向上,下表面所受压强为[2]若将长方体物块以图(b)所示放置,长方体物块仍漂浮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仍等于物块的重力,物块的重力不变,所以浮力不变,由浮力产生的原因知图 (a)(b)中物块的下表面所受压力。27.(2024八上·江北期中)将一冰块用细线拴住慢慢地浸入到酒精中,并保持悬置状态(如图),在冰块熔化过程中,容器内液面将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台秤的读数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已知:冰的密度为,酒精的密度为;整个过程中无液体溢出。)【答案】下降;增大【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由题目的信息可知:在冰块浸入的过程中,台秤的读数将增大,因为在酒精中又增加了冰块的质量;在冰块熔化过程中,容器内液面将下降,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水分子运动到酒精分子的间隔中去了。【解答】由题意可知,当冰熔化时,会变成水,根据可知,水的密度较大,那么相同质量的冰熔化成相同质量的水时,水的体积是较小的,那么整个体积是变小的,容器内液面将下降;设容器自身的重是,酒精的重是,酒精对冰块的浮力等于冰块对酒精向下的压力,那么在冰块熔化之前,台秤的读数是在冰块的熔化过程中,在某一刻台秤的读数是而可得到由于因为,所以由上述可知,即台秤的读数是变大的。28.(2024八上·江北期中)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某小组同学用一个两端开口、下面蒙有橡皮膜的玻璃管做实验,如图甲所示。(1)实验时,管中倒入的液体越来越多,橡皮膜下凸的程度越显著,小民提出猜想: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质量有关:小红根据液体越来越深,橡皮膜下凸的程度越显著,于是猜想: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 有关。(2)为了验证猜想,他们按图乙所示器材来验证(B、C玻璃管两端开口、下面蒙有橡皮膜),实验时他们在两容器中倒入同种液体、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这时他们是在验证 (选填“小红”或“小民”)的猜想。若记录的橡皮膜下凸的程度相同,说明该猜想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3)另一组同学利用如图丙所示的是U形管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U形管液面的 来判断的。【答案】(1)深度(2)小民;错误(3)高度差【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解析】【分析】(1)实验中液体的压强的大小是通过橡皮膜下凸的程度体现的,橡皮膜凸的程度越显著,说明液体的压强越大,根据深度越深,橡皮膜下凸的程度越显著,液体内部的压强越大提出猜想;(2)比较两图,找出哪些量是相同的,哪些量是不同的,从而得出结论;(3)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解答】(1)实验时,管中倒入的液体越来越多,液体越来越深,橡皮膜下凸的程度越显著,液体压强越大,说明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深度有关。(2)图乙中两个容器的形状不同,在两容器中倒入同种液体、液面位置相同,因此两容器中液体的质量是不同的;但是橡皮膜凸起的程度相同,说明产生的压强相同,故说明小民的猜想是错误的。(3)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液面高度差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1)实验时,管中倒入的液体越来越多,液体越来越深,橡皮膜下凸的程度越显著,液体压强越大,说明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深度有关。(2)[1][2]图乙中两个容器的形状不同,在两容器中倒入同种液体、液面位置相同,因此两容器中液体的质量是不同的;但是橡皮膜凸起的程度相同,说明产生的压强相同,故说明小民的猜想是错误的。(3)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液面高度差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29.(2024八上·江北期中)小明为了测量樱桃酒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1)将空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48g;(2)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将水面的位置标记在烧杯壁上。将盛有水的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128g,则烧杯中水的体积为 ;(3)将水倒出,在烧杯中倒入樱桃酒至标记处,将此烧杯放在天平上,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烧杯和樱桃酒的总质量为 g;(4)计算得出樱桃酒的密度为 。【答案】80;116;0.85×103【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液体密度的测量【解析】【分析】(2)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减去水的质量就是烧杯内水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算出水的体积;(3)砝码质量加上游码质量就是烧杯和樱桃酒的总质量;(4)烧杯和樱桃酒的总质量减去烧杯质量就是樱桃酒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算出樱桃酒的密度。【解答】(2)烧杯内水的质量m水=m2-m1=128g-48g=80g烧杯中水的体积为V水==80cm3(3)由图可知,烧杯和樱桃酒的总质量为m3=100g+10g+5g+1g=116g(4)樱桃酒的质量为m=m3-m1=116g-48g=68g樱桃酒的体积等于水的体积为V=V水=80cm3樱桃酒的密度为ρ==0.85g/cm3=0.85×103kg/m330.(2024八上·江北期中)覆杯实验是科学中的经典实验。小乐在薄壁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然后托住硬纸片,将玻璃杯倒置,水不流出,硬纸片也不掉下,如图甲所示。(1)小乐在实验时将玻璃杯逆时针旋转90°至如图乙所示状态,其目的是证明 ;(2)当玻璃杯处于如图甲所示状态时,玻璃杯中水的高度为15cm,杯口圆面积为100cm2,若实验时大气压强为1×105 Pa,不计硬纸片质量,则硬纸片与水和杯接触的100cm2部分,受到向下的压力为 N;得出上述数据的理由是 。【答案】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硬纸片静止时,大气对硬纸片部分向上的压力是根据二力平衡,此部分硬纸片受到向下的压力也为。【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大气压强的存在【解析】【分析】(1)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根据F=pS求出大气对纸片向上的压力,不计硬纸片质量(重力),因硬纸片处于静止状态,则硬纸片受到向下的压力和向上的压力平衡,据此可求出硬纸片受到向下的压力。【解答】(1)小乐在实验时将玻璃杯逆时针旋转90°至如图乙所示状态,纸片没有落下,说明纸片受到力的作用,说明大气向(1)小乐在实验时将玻璃杯逆时针旋转90°至如图乙所示状态,其目的是证明: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当玻璃杯处于如图甲所示状态时,玻璃杯中水的高度为15cm,杯口圆面积为,若实验时大气压强为,不计硬纸片质量,则硬纸片与水和杯接触的部分,受到向下的压力为N;得出上述数据的理由是:硬纸片静止时,大气对硬纸片部分向上的压力是根据二力平衡,此部分硬纸片受到向下的压力也为。31.(2024八上·江北期中)小乐受骑自行车上坡的启发,提出了“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并建立了如下猜想:猜想一: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猜想二: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与斜坡的倾角有关;猜想三: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与冲上斜坡前的速度有关。(1)为验证猜想一,小乐将长木板的一端与水平面接触,另一端垫起一定高度,使长木板与水平面成一定的倾角θ,如图所示;实验时让不同质量的木块从弧形滑道同一位置静止释放,木块从弧形滑道滑下后再冲上长木板。实验结果证实了猜想一是错误的,则小乐在该实验中获得的证据(或事实)是 ;(2)为了验证猜想二,小乐多次改变长木板与水平面的倾角θ,让同一木块从弧形滑道同一位置静止释放,测出木块冲上长木板后滑行的最大距离,相关实验数据如表所示:次数 1 2 3 4 5长木板与水平面的倾角θ 10° 30° 53° 75° 85°木块冲上长木板后滑行的最大距离s/m 0.50 0.40 0.36 0.39 0.43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3)若使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猜想三,应如何选择和操控木块? (写出2点)。【答案】质量不同的木块冲上长木板上后滑行的最大距离均相同;见解析;选用同一木块、让同一木块在弧形滑道不同高度静止释放【知识点】动能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1)(3)由猜想知,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与斜坡的倾角大小有关,与冲上斜坡前的速度大小有关,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其它两个因素相同,物体冲上斜坡前的速度大小由物体由静止下滑的高度决定。(2)利用表中给出的实验数据,即可确定物体上升的最大距离与倾斜角度的关系。【解答】(1)实验时让不同质量的木块从弧形滑道同一位置静止释放,木块从弧形滑道滑下后再冲上长木板。 小乐在该实验中获得的证据(或事实)是 质量不同的木块冲上长木板上后滑行的最大距离均相同。 所以证明猜想一错误。(2)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木块质量和冲上长木板前的速度相同时,随倾角θ的增大,木块冲上长木板后滑行的最大距离s先减小后增大。(3)同一高度释放使得其到达水平面的初始速度相同,所以探究猜想三: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与冲上斜坡前的速度有关。 应该选用同一木块、让同一木块在弧形滑道不同高度静止释放。32.(2024八上·江北期中)为了倡导绿色出行,城区投放了大量的公共自行车。小明骑着公共自行车出行,在水平路面上匀速骑行900m,所用时间为3min。已知人与车总质量为60kg,每个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为,g取10N/kg,求:(1)自行车行驶的速度为多少(2)人和自行车受到的总重力是多少?(3)骑行时,自行车对路面的压强为多大?【答案】(1)在水平路面上匀速骑行900m,所用时间为自行车行驶的速度为(2)已知人与车总质量为60kg,人和自行车受到的总重力(3)骑行时,自行车对路面的压力受力面积骑行时,自行车对路面的压强【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重力的大小;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分析】(1)已知在水平路面上匀速骑行的路程和所用时间,根据求出自行车行驶的速度;(2)已知人与车总质量,根据G=mg求出人和自行车受到的总重力;(3)骑行时,自行车对路面的压力等于人和自行车受到的总重力,求出受力面积(2个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利用求出骑行时自行车对路面的压强。(1)在水平路面上匀速骑行900m,所用时间为自行车行驶的速度为(2)已知人与车总质量为60kg,人和自行车受到的总重力(3)骑行时,自行车对路面的压力受力面积骑行时,自行车对路面的压强33.(2024八上·江北期中)如图所示,是小鹰同学测量某种液体密度的过程,请你根据实验数据,求:(1)小石块的质量;(2)小石块的体积;(3)液体的密度。(g取10N/kg)【答案】(1)小石块的重力由可得,小石块的质量(2)小石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因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所以由排可得,小石块的体积(3)小石块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石块浸没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石块浸没在液体中和浸没在水中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由可得,液体的密度【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小石块在空气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小石块的重力,根据G=mg求出小石块的质量;(2)由图可知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根据称重法求出小石块受到的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小石块排开水的体积即为小石块的体积;(3)由图可知小石块浸没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根据称重法求出小石块受到的浮力,此时小石块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液体的密度。(1)小石块的重力由可得,小石块的质量(2)小石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因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所以由排可得,小石块的体积(3)小石块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石块浸没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石块浸没在液体中和浸没在水中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由可得,液体的密度34.(2024八上·江北期中)小乐将底面积为40cm2,实心均匀的金属圆柱体A(不吸水)通过细线悬挂在力传感器上,力传感器可测细线拉力的大小;重为1N、底面积为100cm2的薄壁柱形溢水杯B放在水平桌面上,B中盛有16N的水,如图甲所示。从某时刻开始,拉着力传感器让A逐渐下降直至浸没在B的水中一定深度,力传感器所测细线拉力F与A下降高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不计细线的伸缩且细线不吸水(取g=10N/kg)。求:(1)A的质量是 kg;(2)A的密度大小; (3)当A浸没水中一定深度后,剪断细线使A沉在B的底部,若此过程中无水溢出,此时B对桌面的压力大小。 【答案】1.2;;25N【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1)由图乙可知物体A的重力,利用G=mg的变形公式计算出物体A的质量;(2)由图乙可知,当力传感器让A逐渐下降18cm后,力传感器示数不再发生变化,说明A完全浸没在水中,根据称重法求出A受到的浮力,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A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A的密度大小;(3)由图乙可知,当力传感器让A从5cm下降8cm时,溢水杯中水面刚好上升到溢水杯的溢水口;当力传感器让A从8cm下降18cm时,溢水杯中有部分水溢出,溢出水的体积等于A排开水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结合G=mg求出溢出水的重力,据此求出剩余水的重力;当A浸没水中一定深度后,剪断细线使A沉在B的底部,若此过程中无水溢出,此时B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剩余水的重力、A的重力和容器的重力之和。【解答】(1)当物体没有浸入水中时,重力等于拉力,由从乙图中可知,A的重力物体A的质量(2)由题可知,A浸没时受到的浮力则A的体积A的密度为(3)B中溢出水的重力B对桌面的压力为答:(1)A的质量是1.2kg;(2)A的密度大小为;(3)当A浸没水中一定深度后,剪断细线使A沉在B的底部,若此过程中无水溢出,此时B对桌面的压力大小为25N。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