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维护秩序靠规则课件(共31张PPT)+1视频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维护秩序靠规则课件(共31张PPT)+1视频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2.4.1 维护秩序靠规则
[ 单元体系 ]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四课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遵守社会规则
遵守规则
文明有礼
诚实守信
社会秩序
社会规则
遵守规则的要求
认识诚信
践行诚信
认识友善
友善待人的要求
第六课 提升法治素养
友善待人
树立法治观念
学会依法办事
认识文明有礼
做文明有礼的人的要求
法治观念
树立法治观念
依法办事的要求
导入
看视频感悟社会生活与规则的关系
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安全出行
CONTENTS
[ 自主学习 ]
[ 合作探究 ]
[ 课堂小结 ]
[ 课堂检测 ]
目录
自主学习
PART
1
社会秩序的含义、种类、作用?
社会规则如何形成,其种类、作用是什么?
阅读教材,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单。
[ 自主学习 ]
01
02
社会秩序的含义、种类、作用?
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状态。
种类:交通秩序、生产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等。
作用:社会生活需要秩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安全、有序、和谐的社会环境。
[ 自主学习 ]
01
阅读教材,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单。
社会规则如何形成,其种类、作用是什么?
形成:人们为了维护良好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种类:道德、纪律、法律等。
作用: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 自主学习 ]
02
社会秩序
维护秩序
维护秩序靠规则
[ 自主学习 ]
社会规则
合作探究
PART
2
[ 环节一:社会秩序 ]
学生自觉排队取餐
运动员按规则参加比赛
学校管理秩序
赛场秩序
[ 合作探究 ]
工人按操作规程工作
读者在图书馆安静读书学习
生产秩序
公共场所秩序
[ 合作探究 ]
[ 环节一:社会秩序 ]
知识链接:
[ 合作探究 ]
[ 环节一:社会秩序 ]
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状态。
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交通秩序、生产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等。
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正常运行需要每个社会成员各司其职、密切合作,有序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安全、有序、和谐的社会环境。
重要性
[ 合作探究 ]
[ 环节一:社会秩序 ]
知识链接:
社会正常运行
社会秩序
安全、有序、和谐的社会环境
需要
营造
为什么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社会秩序
“无序”会使社会陷入混乱状态,社会成员之间产生纷争,从而使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遵守社会秩序,有利于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 一方面,使社会运行效率提高、管理成本降低;另一方面,使社会成员的需要得到满足,拥有安全、有序、和谐的社会环境。
知识链接:
你知道哪些规则?请列举。
生活
秩序
规则
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良好的社会环境,在逐渐
达成默契与共识基础上形成的。(含义)
[ 合作探究 ]
[ 环节二:社会秩序 ]
在发生重大灾难时,人们往往遵循“妇弱优先,壮者靠后”的规则有序撤离。
学生在上学期间,要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企业在商业竞争中,要遵守反不正当竞争法,不得以不正当手段获取他人的商业秘密……
道德
纪律
法律
强制性
非强制性
知识链接:
社会规则有很多,如道德、纪律、法律等。其中,道德和法律是两种主要社会规则。社会规则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种类)
[ 合作探究 ]
[ 环节二:社会秩序 ]
思考交流:
[ 环节二:社会秩序 ]
在银行、医院等公共场所,我们经常看到“一米线”的标识,它要求后面等候的人员与前面的人员保持一米的距离,不要紧跟或围拥。心理学研究表明,除了至亲好友,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安全距离约为一米。越过这个安全距离,人们就会感到紧张,觉得个人安全和隐私受到了侵犯。遵守“一米线”规则,有利于保护个人隐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遵循“一米线”规则,既是尊重他人隐私的要求,也是自身文明素养的体现。
[ 合作探究 ]
遵循“一米线”规则,你认为有什么好处?
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是指如果有人破坏了一幢建筑物的其中一扇窗户,而这扇破碎的窗户没有得到及时的修复,就会给人传递一种可以继续破坏的暗示,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完好的窗户也会被破坏的现象。这启示我们要制定规则,以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社会秩序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
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为了维护社会生活各领域的秩序,社会规则明确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如何行使权利、承担责任,从而使大家可以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不遵守社会规则,就会受到道德的谴责,甚至会受到纪律的处罚、法律的制裁。
[ 环节二:社会秩序 ]
[ 合作探究 ]
知识链接:
生活
秩序
规则
需要
保障
需要
维护
一目了然:
社会生活、社会秩序、社会规则之间的关系
[ 合作探究 ]
2020年12月23日,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该规则指出,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存在不服从教育和管理、扰乱教育教学秩序、行为失范、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等情形时实施教育惩戒。这一规则的出台让教育惩戒有章可循,能够有效保障和规范学校、教师依法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结合实例,谈谈实施《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必要性。
某中学实施该规则后,针对学生迟到、早退等行为,制定了相应的惩戒措施,并严格执行。一段时间后,学生违纪现象明显减少,课堂秩序明显改善,学生的成绩明显提升。这表明实施《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有助于解决教育惩戒边界模糊问题,保障和规范学校、教师依法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有助于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课堂小结
PART
3
课堂小结
维护秩靠规则序
含义
种类
重要性
形成
种类
对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社会秩序
社会规则
社会生活需要秩序—我们才能拥有安全、有序、和谐的社会环境
社会生活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状态
交通秩序、生产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等
法律、纪律、道德等
社会秩序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
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作用
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课堂检测
PART
4
1.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状态。 下列情境与其所体现的社会秩序对应正确的是( )
A.学生在食堂自觉排队取餐——生产秩序
B.运动员按规则参加比赛——交通秩序
C.工人按操作规程工作——赛场秩序
D.读者在图书馆安静读书学习——公共场所秩序
D
[ 课堂检测 ]
2.(济南天桥区期末改编)2024年10月27日,济南(泉城)马拉松热力开跑。在赛道外有一道守护平安“赛道”的最美风“警”。他们奔忙在赛道旁、出入口,为参赛选手奔跑和市民出行筑起安全屏障。这说明( )
①维护秩序才能提高公民个人修养
②最美风“警”营造了安全、有序的环境
③维护社会秩序只是警察的责任
④马拉松的正常进行离不开良好的秩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 课堂检测 ]
3.(武汉汉阳区期末改编)北京市将每月11日确定为“自觉排队日”,意为两人以上就应像“11”一样的顺序排列。排队看似是一个简单的个人行为,实则体现着社会成员的价值认同。下列与材料中的“价值认同”一致的是(   )
①遵守社会秩序能体现社会文明
②制定规则就是为了限制人们行为
③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④不遵守规则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 课堂检测 ]
4.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我们要重视规则。下列古语与此相符的是(   )
A.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
B.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C.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D.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
A
[ 课堂检测 ]
实践小作业:
国庆节快到了,班上有很多同学想出去旅游,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请选择一个你想去的旅游景点,查阅资料,了解在该景点旅游要遵守哪些规则,并与同学交流分享。
[ 拓展空间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