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统编《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教案第三单元 我的家乡美第9课 我爱家乡的山和水【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认识家乡的自然与人文特色,认同家乡文化,树立热爱家乡的情感。 道德素养:主动了解家乡故事,学会尊重家乡历史与文化,提升文化传承素养。 法治观念:初步感知家乡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树立爱护家乡环境的意识。 健全人格:感受家乡之美,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 责任意识:明确传承家乡文化、爱护家乡环境的责任,萌发为家乡做贡献的意识。【教学重点】学会欣赏家乡美,尊重家乡故事与文化,养成文明看待家乡的品德。【教学难点】通过感受家乡魅力,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自我认同与归属感。【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观看视频《马兰谣》,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每个人的家乡都有独特的模样 —— 有的在草原上,有的在水乡里,有的藏在山脚下。家乡有好看的风景,像古老的塔、热闹的海滩;还有好听的故事,比如老井的守护、竹楼的传说。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说说家乡在哪里,找找家乡的美,讲讲家乡的故事,感受对家乡的喜爱吧! 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新课教学】【活动一】我的家在这里说一说:你的家乡在哪里呢?学生观看图片回答,老师点拨:我的家乡在草原上,蓝天、绿草很漂亮。我的家在山脚下,有一条弯弯的小溪,溪水叮咚像在唱歌,岸边野花随风摇曳。我的家在黄土高坡上,窑洞错落有致,大风刮过传来浑厚的声响,诉说着岁月故事。我的家在江南水乡,乌篷船在小河里穿梭,白墙黛瓦映在水中,如一幅灵动的画。我的家在林海雪原,冬天雪花漫天飞舞,松树披上银装,小动物在雪地里留下串串脚印。【活动二】发现家乡的美看一看:家乡有很多美丽的地方,你发现了吗?观看图片回答。提示:这座桥是我家乡的标志性建筑,很壮观!家乡的古塔,听爸爸说,村后山上的古塔有500岁了!家乡的海滩,松软软的海滩哟,金黄黄的沙……”歌里唱的就是我们家乡的海滩吧。读一读:齐读《门前小池塘》我家门前小池塘,白天抱着金太阳。小鸟和彩云,都爱来照相。晚上摇着银月亮,小鱼和星星悄悄捉迷藏。【活动三】家乡的故事读一读:我爱家乡的山,我爱家乡的水,家乡的一草一木都很美。葱绿的田野里有爸妈的身影,田间的小路印下我的脚印。我画下她可爱的样子,讲一讲她动人的故事。看一看:观看绘本故事,傣家竹楼的传说从前,一位叫帕雅的青年想为傣家人建造一座房子。他见雨水顺着狗毛向下流淌,受到启发。帕雅根据启示建造坡顶窝棚。后面,他看见一只凤凰单脚站立,扇动翅膀。帕雅又从凤凰的姿势得到启示,设计建造了美丽的竹楼。读一读:我来读一读家乡有故事。军民路:这条路的名字是有来历的:据说抗战时战士们在此休整,村民送粮支援,后来就叫 “军民路”。 门前有大树:这棵树有 100 多岁了,见证了家乡的变化:从土坯房到小洋楼,从泥泞路到柏油路,它的年轮里藏着时光。说一说:我来说一说家乡有故事。我要讲的家乡故事是:村口老井曾是全村人的水源,爷爷说大旱年它从没干涸过,像位守护的老者。我搜集故事的方法是:缠着奶奶讲过去的事,还翻了村里的老相册,对着照片问长辈背后的故事。我最喜欢唱的家乡歌曲是:《外婆桥》,歌词里的石板路、乌桕树,都是我家门口的模样,唱着就想家。【结束语】同学们,今天我们找到了家乡的位置,发现了古塔、海滩这样的美景,还听了傣家竹楼、军民路的故事,是不是觉得家乡特别可爱?以后大家可以多跟长辈聊聊家乡的事,去看看家乡的风景,把喜欢的家乡模样画下来。希望大家一直爱着家乡的山和水,做家乡的小小 “宣传员”,把家乡的美分享给更多人呀! 【课堂练习】判断题,你认为正确的在括号里画“ ”,认为不正确的在括号里画“x”:1. 我最爱画家乡的青山绿水。( )2. 我的家乡很穷,没有可爱的地方。( x )3. 我爱家乡的山,我爱家乡的水,家乡的一草一木都很美。( )4. 农村没有城市美丽。( x )5. 用画画的方法可以记录家乡美丽的地方。( )6.南方,十月就飘大雪。( x )【本课小结】2 /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