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地球的自转 教案 2025-2026学年地理中图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地球的自转 教案 2025-2026学年地理中图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
1.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并能够解释所产生的昼夜更替与时间差异现象。
2.能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其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晴天的时候,我们总能看到太阳自东边升起,自西边落下;为方便不同国家的旅客了解各地的时间,某酒店大厅墙壁上挂着很多时钟(见课件);中国出差到美国的朋友,因为两国时间差异需要倒时差,这些现象是因为什么造成的呢
学习活动一 地球自转的特征
[自主学习] 地球的自转
1.地球自转的基本概况
绕转中心 地轴
方向 自  西 向 东 ,从北极上空看呈  逆 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  顺 时针
周期 一天
2.地球自转带来的影响
(1)昼夜更替:读课件P4图,在下图空白框处,注明白天和黑夜,并说明图中A、B、C三地正值日出的是哪一地;在北极处弧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参考答案:正值日出的是C地。
(2)时间的差异: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地球上偏 东 (填“东”或“西”)的地点比偏 西 (填“东”或“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所以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是  不同 的。
[合作探究] 演示地球自转
在暗室里,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根据课本P4图,结合教具,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仪与手电筒的放置和地轴的指向有哪些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水平放置地球仪,地轴北端指向北方(北极星),放置在手电筒的前方,手电筒光线正对地球仪。
2.如何拨动地球仪使之转动 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在图中弧线处用箭头标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参考答案:匀速地自左向右拨动地球仪,使之自西向东转动。
[归纳总结]
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这种运动叫作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从侧面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逆时针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顺时针 。
学习活动二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在暗室里,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根据课本P4图,结合教具,完成下列问题。
[合作探究一]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
读课件P6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地球仪上标记家乡的大致位置,观察标记的位置什么时候是亮的,什么时候是暗的。“亮”和“暗”反映出地球上的什么地理现象
参考答案:标记略。“亮”和“暗”反映出地球上白昼和黑夜现象。
2.被手电筒照亮的半球是 昼 半球,没有被照亮的半球是 夜 半球。
3.昼夜更替是怎样形成的
参考答案: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当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时,任何时刻地球上都有一半地区是白天,一半地区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更替。
4.假如地球是个透明体,我们的世界将是什么样子
参考答案:地球上只有白昼,没有黑夜。
5.假如地球停止自转,我们的世界将是什么样子
参考答案:只有昼夜现象,没有昼夜更替现象。
6.地球上的哪些现象与本实验探究的内容有关
参考答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学生白天上课,晚上放学;等等。
[合作探究二]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时间差异
读课件P6图,完成下列问题。
1.观察地球仪,按地球自转方向旋转地球仪,东边的地点和西边的地点相比,先迎来日出的是 东边 ,说明东边的地方比西边的地方时间 早 。
读教材P6思考的“酒店电子时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2.地球自转一周是360°,时间约是24小时,则地球每小时自转 15° 。
3.理解时间的差异。东京和里约热内卢的经度相差了将近180°,时间相差约 12 小时,当东京是上午的时候,里约热内卢却是夜晚。
4.地球上的哪些现象与本实验探究的内容有关
参考答案:出差时,倒时差;北京学生观看巴西球赛时间与当地时间不同;中国黑龙江学生与新疆的学生上课时间不同;北京市路灯开关时间和陕西省时间不一致。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太阳东升西落现象,引入地球的自转,通过实际的生活体验,感受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更替和时间的差异。部分同学对抽象的自转概念理解吃力,模拟实验虽直观,但互动不够深入,未充分调动全体参与。时间把控欠佳,留给学生讨论昼夜更替现象成因的时长不足,导致小组交流不充分。后续教学,要引入更多生活实例,借助多媒体资源,让知识更易懂,优化时间分配,提升课堂效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