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8月高二生物入学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6分)
1.用豌豆进行遗传实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杂交时,须在花粉尚未成熟时除去母本的雄蕊
B.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
C.杂交时,须在花粉尚未成熟时除去母本的雌蕊
D.人工授粉后,应套袋
2.内环境是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流的媒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蛋白等同于血红蛋白 B.血液等同于血浆
C.脑脊液属于内环境 D.血红蛋白属于内环境
3.农谚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经验的总结,其中蕴含着很多生物学原理。下列关于农谚的分析,错误的是(  )
A.“锄头出肥”指的是松土有利于植物生长,土壤板结主要影响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进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B.“玉米带大豆,十年九不漏”讲的是套种的好处,农业生产上的间作、套种、合理密植均是通过提高光合作用速率来提高农作物产量的
C.“谷连谷,坐着哭”突显了轮作的优势,轮作可避免田地中一些元素大量减少
D.“无水肥无力”是指施肥的同时应适当浇水,原因是矿质元素溶解在水中容易被植物吸收
4.图甲是某生物的一个精细胞,图中染色体的黑色和白色分别代表染色体的来源——父方和母方。根据染色体的类型和数目判断图乙中与甲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有(  )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5.下列关于生物学史上重要探究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英国学者通过研究细胞膜的张力推测膜成分可能还含有脂质
B.毕希纳从细胞中获得了含有酶的提取液并对酶进行直接鉴定
C.罗伯特·霍维茨发现了线虫中控制细胞凋亡的关键基因
D.沃森和克里克用DNA衍射图谱得出碱基配对方式
6.朊病毒是一类不含核酸而仅由蛋白质构成的可自我复制并具感染性的因子,为验证朊病毒的侵染因子,科研人员分别按照图示1→2→3→4和5→2→3→4进行实验①、②(题中所用牛脑组织细胞为无任何标记的活体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进行搅拌的目的是将牛脑组织细胞和未侵入细胞的朊病毒分离开
B.T2噬菌体与朊病毒最主要的区别是朊病毒可能是向宿主细胞注入蛋白质
C.实验①离心后上清液中几乎不能检测到32P,沉淀物中也几乎检测不到32P
D.推测实验②培养适宜时间后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位置应主要位于上清液中
7.高茎豌豆(DD)与矮茎豌豆(dd)杂交,F1全是高茎。F1自交产生的F2中出现高茎和矮茎,其比为787:277,出现这一现象的实质是( )
A.高茎是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
B.高茎基因对矮茎基因有显性作用
C.Fl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
8.AGPAT2基因中的启动转录区域的6个位点的甲基化程度如下表,该基因表达的下调会延缓脂肪生成,其在湖羊和广灵大尾羊的尾部的表达情况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位点 24 33 63 67 83 102
湖羊组 100% 37.5% 100% 100% 100% 100%
广灵大尾羊组 100% 0 37.5% 100% 100% 100%
A.湖羊的尾部脂肪表达量比广灵大尾羊的尾部脂肪表达量高
B.DNA甲基化直接阻碍翻译过程实现了对AGPAT2基因表达的调控
C.甲基化程度的差异会导致两种羊尾部AGPAT2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同
D.第33和63位点上的甲基化差异是影响AGPAT2基因表达量的关键因素
9.某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分别如图①~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以α链为模板合成的子链半不连续的原因是酶2只能从5'端→3'端合成新链
B.③中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没有反密码子与之配对
C.酶3使DNA双链打开,是mRNA合成的必要条件
D.①②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酶1和酶3是同一种酶
10.人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中,因此DNA可以像指纹一样用来识别身份,这种方法就是DNA指纹技术,该技术在现代刑侦领域发挥重大作用,下图为DNA指纹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受害者体内的精液来自1号怀疑对象,除精液外,血液或毛发等也都可进行DNA指纹鉴定
B.同一个人的不同组织产生的DNA指纹图形相同,即使是双胞胎,两个人的DNA指纹也有可能不完全相同
C.该技术还可以用于亲子鉴定、死者遗骸的鉴定
D.从出生到年老,每个人的DNA指纹会发生很大变化
11.完成膝跳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下图是该反射弧部分结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有神经节的是传出神经,图中蝴蝶型区域是脊髓的灰质部分
B.蝴蝶型区域中,与“”相连的是传出神经,与“”相连的是传入神经
C.与膨大部分相连的是传出神经,与狭窄部分相连的是传入神经
D.切断某神经,刺激向中段、外周段,肌肉分别不收缩、收缩。该神经是传入神经
12.一豌豆杂合子(Aa)植株自交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2:3:1,可能是含有隐性配子的花粉50%的死亡造成
B.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2:2:1,可能是含有隐性配子的胚有50%的死亡造成
C.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4:4:1,可能是含有隐性配子的纯合体有50%的死亡造成
D.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4:2,可能是不含有隐性配子的纯合体有50%的死亡造成
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16分)
13.在不同CO2浓度条件下,分组光照培养蓝细菌,测定蓝细菌净光合速率和黑暗条件下的呼吸速率(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与d3浓度相比,d1浓度下单位时间内蓝细菌光反应生成的NADPH多
B.在d1和d3浓度条件下,蓝细菌的光合速率相等
C.与d3浓度相比,d2浓度下单位时间内蓝细菌呼吸过程产生的ATP多
D.光照培养蓝细菌时,在相同一段时间内,d2浓度下净积累量最大
14.孟德尔用豌豆(2n=14)进行遗传实验时,研究了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相关性状及其控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中每两对性状在遗传时均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DDVV和ddvv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中高茎豆荚不饱满个体所占的比例为0
C.豌豆的体细胞中只具有14条染色体,遗传物质组成简单是孟德尔成功的重要原因
D.DDgg和ddGG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中重组型性状的比例为3/8
15.RNA按照结构和功能不同,主要分为mRNA、tRNA、rRNA三大类,也有一些小分子RNA,如snoRNA(参与核仁内rRNA前体的加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糖体和mRNA的结合部位会形成2个tRNA的结合位点
B.一个tRNA中含有多个反密码子
C.基因表达过程中不需rRNA参与
D.snoRNA基因发生突变的真核生物可能无法产生核糖体
16.现有4个果蝇品系①~④(都是纯种),其中品系①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②~④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这4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所示,其中,果蝇的性染色体为I号染色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品系 ① ② ③ ④
隐性性状 均为显性 残翅 黑身 紫红眼
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序号 II、III II II III
A.正常果蝇的Y染色体上有紫红眼基因的等位基因
B.让②与③的杂交后代相互交配可用来验证分离定律
C.若要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则可以选择①与④杂交
D.②与③杂交产生的子一代可能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
三、解答题(共48分)
17.(本题12分)I.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使用超轻黏土制作如图两种染色体模型,Ⅰ和Ⅱ表示一对常染色体,Ⅲ和Ⅳ表示一对性染色体。

(1)使用超轻黏土制作染色体属于构建 模型,此外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 模型也能直观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
(2)根据图 1 展示,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 。若该模型模拟的个体产生了一个aXBYb 的配子,原因可能是 。
II.番茄果实在后熟过程中叶绿素快速降解,番茄红素大量合成,果皮由绿变红。研究者发现了一种果实不能褪绿变红、成熟后仍保持绿色的滞绿番茄突变体(eg),并对其进行遗传分析。
(3)以野生型和突变体 eg 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 2。

据图可知突变体 eg 的果实滞绿性状由 对基因控制,遗传遵循 定律。对F1 进行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是 。叶绿素和番茄红素均不是蛋白质,推测上述基因是通过控制 ,控制色素的合成或分解,进而控制果实颜色。
18.(本题12分)唐代诗人白居易饲养鹦鹉(ZW型),发现当时鹦鹉市场有4种不同毛色的极品鹦鹉,他的诗《鹦鹉》“陇西鹦鹉到江东,养得经年嘴渐红。常恐思归先剪翅,每因喂食暂开笼”流传千古。下图是鹦鹉毛色遗传机理图,1、3号均为常染色体;当个体无显性基因时表现为白色。现将多只纯合雄性绿色鹦鹉和多只雌性白色鹦鹉杂交得F1,再让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F2,F2出现了白色、蓝色、黄色和绿色四种毛色个体,回答下列问题。
(1)F2出现了白色、蓝色、黄色和绿色4种毛色个体,这种可遗传变异是 。
(2)若鹦鹉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则雌性鹦鹉体细胞中有 种形状不同的染色体。
(3)基因A和a的根本区别在于 。据图推断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 。
(4)欲判断一只F2中的雄性绿色鹦鹉的基因型,可以选择 与之交配,得到足够多的后代,观察后代的表型及比例。
(5)若将F2中绿色鹦鹉相互交配,则F3个体的表型及比例为 。
(6)宠物市场黄色鹦鹉颇受欢迎,请你叙述从F2个体中选择出纯合黄色雌、雄鹦鹉个体的方法。 。
19.(本题12分)果蝇的正常眼和星眼受等位基因A、a控制,正常翅和小翅受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1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为进一步研究遗传机制,以纯合个体为材料进行了杂交实验,各组合重复多次,结果如下表。
杂交组合 P F1
♀ ♂ ♀ ♂
甲 星眼正常翅 正常眼小翅 星眼正常翅 星眼正常翅
乙 正常眼小翅 星眼正常翅 星眼正常翅 星眼小翅
丙 正常眼小翅 正常眼正常翅 正常眼正常翅 正常眼小翅
回答下列问题:
(1)综合考虑A、a和B、b两对基因,它们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中的 。组合甲中母本的基因型为 。果蝇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杂交实验中,为避免影响实验结果的统计,在子代处于蛹期时将亲本 。
(2)若组合乙F1的雌雄个体随机交配获得F2,则F2中星眼小翅雌果蝇占 。果蝇的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可影响性别,如XYY或XO为雄性,XXY为雌性。若发现组合甲F1中有1只非整倍体星眼小翅雄果蝇,原因是母本产生了不含 的配子。
(3)若有一个由星眼正常翅雌、雄果蝇和正常眼小翅雌、雄果蝇组成的群体,群体中个体均为纯合子。该群体中的雌雄果蝇为亲本,随机交配产生F1,F1中正常眼小翅雌果蝇占21/200、星眼小翅雄果蝇占49/200,则可推知亲本雄果蝇中星眼正常翅占 。
(4)写出以组合丙F1的雌雄果蝇为亲本杂交的遗传图解。 。
20.(本题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1:植物产生有毒酚糖充当“矛”来防御昆虫侵害,多余酚糖会通过自身的PMaT1基因产物来降解,烟粉虱直接“盗用”植物PMaT1基因变成自身基因,获得对抗植物的“盾”。
材料2:海岛上有一群野兔,后因地质变迁,变为一南一北相互隔绝的两岛,野兔也随机分成两部分,野兔体色受A(黑色)、a(白色)、a1(灰色)控制,原岛上野兔种群基因频率为A(60%)、a(40%),10年后,南岛基因型频率为AA(55%)、Aa(10%)、aa(35%),北岛基因频率为A(8%)、a(32%)、a1(60%)。
(1)材料1反映的是 之间的协同进化。
(2)材料2中,与原来相比,北岛野兔发生了进化,判断依据是 ;两岛上的野兔产生了隔离,却不一定形成了新物种,原因是 。
(3)a1基因是a基因突变产生的,a和a1基因的本质区别是 。
试卷第1页,共3页
《2025年8月高中生物22》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B D C D D D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C ACD ACD AD BD
1.C
2.C
3.B
4.D
5.C
6.D
7.D
8.D
9.D
10.D
11.C
12.C
13.ACD
14.ACD
15.AD
16.BD
17.(1) 物理 DNA双螺旋结构
(2) 1:2:2 减数分裂Ⅰ后期,Ⅲ和Ⅳ(X和Y染色体)进入细胞同一极
(3) 2 基因的自由组合/自由组合 红果:红带绿果(棕果):黄果:绿果=1:1:1:1 酶的合成
18.(1)基因重组
(2)N+1
(3) 两者的脱氧核苷酸(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4)亲本白色鹦鹉或F2中雌性白色鹦鹉
(5)绿色∶蓝色∶黄色∶白色=64∶8∶8∶1
(6)从F2中选择黄色雌性鹦鹉与白色雄性鹦鹉多次测交,若测交后代不出现白色鹦鹉的雌性黄色鹦鹉即为纯合子
19.(1) 自由组合定律 AAXBXB 移除
(2) 3/16 X染色体
(3)7/10
(4)
20.(1)不同物种
(2) 北岛上野兔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仅仅产生了地理隔离,不一定形成生殖隔离
(3)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的差别,即碱基序列不同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