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田家四季歌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田家四季歌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识字4.田家四季歌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了解田家四季农事,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
语言运用:认识“季、蝴”等1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场”,会写“季、肥”等10个字,会写“四季、月光”等5个词语。
思维能力: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审美创造:初步了解田家四季农事。
【教学重点】
1.认识“季、蝴”等1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场”,会写“季、肥”等10个字,会写“四季、月光”等5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田家四季农事,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
【教学过程】
单元大情境
小小探险家们!欢迎踏上“大自然的奇妙之旅”!本单元我们将逐步深入探索大自然的不同领域,在趣味活动中完成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情境导入
第四站:田园四季体验营!
小小探险家们,欢迎来到田园四季体验营!这次我们变身勤劳小农夫,领取田园通行证!跟随《田家四季歌》,解锁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农事奥秘!了解作物生长,亲手播下希望,记录你的“田园成长日记”吧!探索自然,发现奇妙!前进!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歌曲导入《四季歌》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理解课题的含义。
学生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吗?
预设:“田家”是什么意思?田家四季歌是一首什么歌?
4.指名朗读“四季”,识记“季”字。
方法指导:(1)对比识字。“季”和“李”字形相似,李树是一种树木,所以“李”字上面是木字头,“季”比“李”上面多了一撇,是个“禾”字。
(2)加一加识字。“禾”加“子”就是“季”。
(3)教师指导书写:“季”字上窄下宽,“禾”要写得扁、小,“子”三笔写成,横要长。
学生描红,教师展示评价,学生再书写。
再读课题
任务一:初读儿歌,整体感知
二、初读儿歌,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自读儿歌。
教师提出阅读要求:认真读儿歌,读准生字词;把不认识的生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同桌互读,检查读音。
教师指名读,学生开火车读,一人读一小节。
任务二:走进生机勃勃的春天
三、再读课文,随文识字
(一)学习第1小节,感受春天生机勃勃的季节特点。
过渡: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的美丽季节,在乡村,春天的景色又有怎样的特点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出春天的美好。
1.指名读,思考:这一节写了哪些事物?
(1)我们先走进田家的第一个季节——春季。谁来读一读?
(2)这就是春季美丽的田家景色,快看看都提到了哪些景物?它们是什么样的景物?
预设:春风、花、草、蝴蝶、麦苗、桑叶。
2.集体交流。(教师板书:春风、花、草、蝴蝶、麦苗儿、桑叶儿)
3.学习生字。
(1)指导学习“蝴蝶”。
①课件出示图片:春风轻轻吹,花开了,草绿了,蝴蝶飞来了。
②出示“蝴、蝶”二字的生字卡片,提问:你在哪儿见过这两个字?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预设:读过的故事书中见过,生活中见过。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虫字旁表示昆虫的意思,右边的“胡”表示读音……
(2)指导学习“麦苗”。
①出示麦苗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麦子。
图文结合:看,这就是麦苗,它长出了麦子,麦粒去壳后,经过一系列工序就制成面粉啦!
②出示“麦、苗”的古文字图片,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预设:甲骨文中“麦”字的字形很像长在田里的麦穗。
③由“苗”的字形联想,理解字义:植物刚刚长出来的时候小小的、嫩嫩的,称之为“苗”。
④拓展词语:生活中除了麦苗,还有什么苗?(树苗、火苗、鱼苗……)
(3)指导学习“桑”字。
①认读生字:注意“桑”是平舌音。
②出示图片和对应词语,复现生字,再次认读:桑叶、桑树、采桑。
③量词填空。
(4)指导学习“肥”字。
①引导:春天田家的桑叶儿是怎样的呢?(肥)
②练习组词,拓展运用:“肥”字能组什么词呢?
预设:肥肉、肥胖、减肥、肥沃、肥美、化肥、施肥。
③理解字义:“桑叶儿正肥”这里的“肥”指的是什么?(大、新鲜、茂盛)
对于蚕宝宝来说,这肥美的桑叶是它们最美味的食物。
4.师生合作,创设情境,朗读课文。(第1小节以描写春景为主,朗读节奏舒缓)
师: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人间,风儿轻轻地吹,吹红了桃花,吹白了梨花,吹醒了迎春花,蝴蝶在花间翻飞。这是什么样的?
生:春季里,春风吹,花开草长蝴蝶飞。
师:麦苗儿一片青翠,又大又圆的桑叶儿在风中摇曳。这又是什么样的?
生:麦苗儿多嫩,桑叶儿正肥。
5.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概括田家春天的场景,你会用哪个词?(随机板书:美或生机勃勃)
6.想象着美好的春景,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第1小节。
任务三:走进农事繁忙的夏天
(二)学习第2小节,了解夏季繁忙的农事活动。
1.学习第2小节:夏季的田家有着哪些独特的景象?(指名回答)
2.整体感知:夏天里的田家有什么特点?(“农事忙”,人们都忙着做农事)
3.指导书写“农”字。
(1)记忆字形:有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
预设:生活中常见的招牌“农业银行”等;想象记忆;与“衣”对比记忆。
(2)指导书写,示范提示:第一笔和第二笔居横中线上侧,撇捺要平衡伸展。
(3)学生先说要领,再练写。
4.指导书写“事”字。
(1)学生观察,交流书写要点:横笔较多,各部分要写紧凑。中间“口”要稍窄略扁。
(2)学生练写,教师展评。
5.联系上下文,体会“农事忙”。
(1)了解“农事”:农事指农业生产中的各项工作。
(2)找“农事”:这一小节中写了哪些农事呢?
预设:采桑养蚕,(引导学生了解采桑叶养蚕)插秧。(先引导学生想象,再出示插秧视频了解)
(3)小结过渡:农民伯伯每天早上出去干活的时候,天还没亮,晚上回来的时候,月亮已经出来了,真是“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
6.引发学生质疑:这一句中,同学们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预设:“戴月光”是什么意思?
7.借助插图理解“戴月光”的意思。
(1)课件出示插图,说说图上的情景。(“戴月光”就是指农民伯伯回来的时候已经很晚了,月亮都出来了。)
(2)引导理解“戴”:月光洒在农民伯伯的身上,就像披戴着月光一样。有一个词语叫“披星戴月”,(课件出示词语)就是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动,或昼夜赶路,旅途劳顿。
8.区分“戴”和“带”。
9.除了采桑插秧,农民伯伯还有哪些农事要做呢?借助拼音读一读,看看农民伯伯还要干哪些活。
10.认识农事活动。
(1)(课件出示农活图片)看一看每一幅图片对应哪一项农活。
(2)用上这些农事活动,说一句话。
(3)农民伯伯还要做什么?
农民伯伯还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设:农民伯伯还要耕田和采桑。农民伯伯还要割麦和打谷。
(4)教师:看来农民伯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他们早出晚归,多辛苦,多忙碌啊!
11.读读这一小节,感受农民伯伯的辛苦。
评价:虽然辛苦,但农民伯伯心中充满着希望,所以虽然身体很累,但是他们的心情是愉悦的。
五、指导朗读,尝试背诵
1.指导朗读第1、2小节:生字放回文中还能不能读好?
2.以填空形式出示第1、2小节,指名读。
3.尝试参照板书背诵第1、2小节。
板书设计
田家四季歌
春风


蝴蝶
麦苗儿
桑叶儿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