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第3章 世界气候第二节 世界的气候类型第2课时 亚热带、温带气候类型学习目标1.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知道亚热带气候类型和温带气候类型的名称,并描述亚热带气候类型和温带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典型地区。2.阅读和分析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描述气候特征以及特殊的景观。新课导入老舍在《济南的冬天》里写道:“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这是为什么?新知学习一、亚热带气候类型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上,找出主要分布在亚热带的气候类型,对比不同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亚热带气候类型1.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气候分布地区: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最为典型。亚热带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自然景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香樟,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种。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叶面较大,耐高温,但耐寒性不强。是我国亚热带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森林类型,个体高大,外貌四季常绿。说一说,香樟的植被特征与当地的气候有什么关系?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植物茶竹甘蔗2.地中海气候分布地区:地中海气候一般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部。亚热带气候类型典型地区:地中海沿岸气候特征: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自然景观: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耐旱)油橄榄,亚热带常绿硬叶树种。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较耐寒、耐旱。叶片革质,表面有蜡质层,在高温情况下可有效反射太阳直射,避免叶片被灼伤,可以使水分不易蒸发,减少水分的流失。低温时可以保温。说一说,油橄榄的植被特征与当地的气候有什么关系?地中海气候区的植物无花果柑橘葡萄当地植物有适应夏季干热气候的耐旱、喜光特征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 地中海气候气候特点分布规律典型地区自然景观归纳:地中海沿岸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耐旱)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思考:对比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说出其气候特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夏热冬冷,最冷月的平均气温高于0℃。不同点: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同,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是夏季多雨型,地中海气候是冬季多雨型。二、温带气候类型温带气候类型的特点是冬冷夏暖、四季分明。根据降水特点的不同,可将其分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气候类型1.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西部。典型地区:欧洲西部温带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冬温夏凉,气候湿润自然景观:温带落叶阔叶林2.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地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亚欧大陆东岸。典型地区: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温带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自然景观: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季风气候桦树(huà)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什么秋季会落叶?为了在寒冷的冬季减少水分蒸发和能量消耗。思考:北京和伦敦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看一看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在气温和降水上有什么不同?温带季风气候(北京),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最冷月平均气温小于0℃)。温带海洋性气候(伦敦),冬无严寒(最冷月平均气温大于0℃),夏无酷暑,温差小,降水均匀。实战:读图计算齐齐哈尔和巴黎两地1月、7月的温差分别是多少,说出两地分别位于什么气候区?1月温差:22.1℃7月温差:4.7℃齐齐哈尔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巴黎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比较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的气候特征,说说它们的异同点。同:雨热同期,夏季温度高,降水多。异:北京冬季降水少,温度低于0℃,上海冬季降水比北京多,温度高于0℃。3.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内部。典型地区: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温带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全年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自然景观:主要为草原和荒漠,在其北部较高纬度地区有大面积的针叶林分布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内部,远离海洋。俄罗斯索契塔里木盆地内蒙古呼伦贝尔气候越向内陆越干旱。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分布规律典型地区自然景观温带地区的大陆西部冬温夏凉,气候湿润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全年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温带地区的大陆内部温带地区的亚欧大陆东岸欧洲西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主要为草原和荒漠,其北部较高纬度地区有大面积针叶林分布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归纳课堂总结世界的气候类型热带气候类型亚热带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分布规律典型地区自然景观→第三章 世界气候第二节 世界的气候类型第2课时 亚热带气候类型 温带气候类型一、教学目标1. 区域认知通过阅读世界气候分布图,准确辨识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分布规律及典型区域。掌握气候类型与地理位置的关联,如亚热带气候分布于中低纬度大陆东/西岸,温带气候分布于中纬度不同区域。2. 综合思维结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综合分析气候特征与自然景观(植被类型)的关系。通过对比亚热带与温带气候的异同,理解气候类型划分的依据。3. 地理实践力模拟“气候侦探”活动,根据植被特征(如香樟、油橄榄)推断气候类型,掌握地理推理方法。绘制简易气候分布简图,标注典型地区与植被类型。4. 人地协调观通过案例分析(如地中海地区橄榄种植、我国南方水稻生产),理解人类活动如何适应不同气候特征。探讨极端气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 亚热带和温带五种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及典型景观。2. 气候特征与植被的适应关系(如硬叶林耐旱、落叶阔叶林适应四季变化)。难点1. 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差异。2. 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气温、降水对比分析。三、新课导入情境1:跨时空对话——老舍笔下的气候之谜教师提问:“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中说:‘从伦敦回来的人,觉得冬天有阳光是怪事。’伦敦和济南的冬季气候差异为何如此之大?”(预设:学生联想到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差异。)情境2:植物侦探——香樟与油橄榄的生存密码教师展示香樟(叶片宽大)和油橄榄(叶片革质)的实物标本或图片:“这两种植物分别生长在我国南方和地中海沿岸,它们的叶片特征反映了怎样的气候环境?”(预设:学生推测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地中海气候夏季干燥。)情境3:气候旅行挑战——规划一条横跨亚欧的科考路线教师引导:“假设你要从北京出发,途经乌鲁木齐、莫斯科,最后到达巴黎,沿途会经历哪些气候类型?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会有何变化?”(预设:学生联系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的过渡。)四、新课教学环节1:亚热带气候类型探究——以“植物密码”为线索1.1 亚热带季风气候——香樟树的生存智慧多媒体展示:我国南方香樟景观视频,结合课件香樟案例。师生对话:教师提问:“香樟树为何四季常绿?叶片宽大对夏季气候有何适应性?”学生回答:夏季高温多雨,宽大叶片利于光合作用;冬季温和,无需落叶。教师追问:“如果香樟移植到地中海沿岸,可能面临什么问题?”学生分析:夏季干燥,水分不足导致叶片枯萎。1.2 地中海气候——油橄榄的生存策略实验模拟:用蜡纸模拟油橄榄叶片,喷水观察水滴滑落现象,说明蜡质层防水特性。小组讨论:教师引导:“油橄榄叶片蜡质层如何帮助它度过夏季干旱?”学生结论:蜡质层减少水分蒸发,反射阳光避免灼伤。案例拓展:播放地中海葡萄园视频,分析“夏季炎热干燥对葡萄品质的影响”。环节2:温带气候类型对比——从“北京vs伦敦”到“草原vs针叶林”2.1 温带季风气候(北京)与温带海洋性气候(伦敦)图表对比:展示北京与伦敦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教师提问:“北京1月均温-4.7℃,伦敦1月均温4.5℃,为何差异如此显著?”学生回答:北京深居内陆,冬季受冷空气控制;伦敦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教师追问:“两地降水季节分配对农业的影响有何不同?”学生总结:北京雨热同期适合小麦种植,伦敦全年湿润适合多汁牧草生长。2.2 温带大陆性气候——从呼伦贝尔草原到西伯利亚针叶林地图标注活动:学生分组在亚欧大陆轮廓图上标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如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并粘贴对应景观图片(草原、荒漠、针叶林)。问题链探究:教师提问:“为何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北部有针叶林,南部多为草原荒漠?”学生分析:北部纬度较高,蒸发弱,降水稍多;南部气候干旱,植被耐旱。环节3:综合实践——气候类型“诊断大赛”任务设计:1. 每组抽取“气候档案卡”(含气候数据、植被图片、典型地区描述)。2. 通过合作讨论判断气候类型,并说明依据。案例示例:档案卡1:夏季均温25℃左右,冬季均温5℃左右;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夏季降水占比70%;植被为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季风气候)档案卡2:夏季均温22℃左右,冬季均温10℃左右;年降水量300-1000毫米,冬季降水占比60%;植被为硬叶灌木。(地中海气候)师生互动:教师引导:“请第三组分享诊断结果,并解释判断逻辑。”学生展示:“根据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和硬叶植被,判断为地中海气候。”五、板书设计六、教学特点与反思1. 教学特点生活化情境:以植物特征、旅行见闻串联知识,降低理解难度。多层次互动:通过实验模拟、角色扮演、诊断竞赛等活动,实现“做中学”。跨学科融合:结合生物学(植物适应性)、物理学(蜡质层防水实验)深化地理思维。2. 教学反思优化点:可增加“气候剧场”活动,学生用肢体语言表演不同气候特征(如缩肩颤抖模仿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改进方向:针对学困生,可提供简化版气候数据对比表,辅助其完成课堂任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04第3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亚热带气候类型 温带气候类型.pptx 第二节 第二课时 亚热带和温带气候类型.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