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时 键参数——键能、键长与键角1.(2024·西安高二检测)关于键长、键能和键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子中键能数据可以粗略预测反应热的大小B.键长越长,键能越小,共价化合物越稳定C.键角是确定多原子分子空间结构的重要参数D.同种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键长长短总是遵循:三键<双键<单键2.(2024·武汉高二检测)下列关于共价键的描述错误的是( )A.键长:O—H<N—H<C—HB.C2H4中碳碳键的键能:σ键>π键C.分子中的键角:NH3<CH4D.气体单质中一定存在σ键3.根据π键的成键特征判断CC的键能与C—C的键能之间的数量关系( )A.双键的键能等于单键的键能的2倍B.双键的键能大于单键的键能的2倍C.双键的键能小于单键的键能的2倍D.双键的键能等于单键的键能4.下列有关共价键的键参数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键能:C—N<CN<C≡NB.键长:I—I>Br—Br>Cl—ClC.分子中的键角:H2O>NH3D.乙烯分子中碳碳键的键能:σ键>π键5.(2024·郑州高二检测)下列关于共价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键能是衡量化学键强度的物理量B.键长是指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间距C.两个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原子轨道重叠程度越大,键能越大D.单键一般比双键的键能更大6.(2024·佳木斯高二检测)工业上制备粗硅的反应为2C+SiO2Si+2CO↑,若C过量还会生成SiC。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CO分子内含有1个σ键和2个π键B.键长:C—C<Si—Si,因此C的还原性大于Si的还原性C.键长:C—Si<Si—Si,因此稳定性:SiC>SiD.键能:C—H>Si—H,因此甲硅烷没有甲烷稳定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的空间结构是由键角决定的B.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牢固,由该键形成的分子越稳定C.CF4、CCl4、CBr4、CI4中C—X(X=F、Cl、Br、I)的键长、键角均相等D.H2O分子中两个O—H的键角为180°8.已知共价键的键能与热化学方程式信息如表所示:共价键 H—H H—O键能/(kJ·mol-1) 436 463热化学方程式 2H2(g)+O2(g)2H2O(g) ΔH=-482 kJ·mol-1则2O(g)O2(g)的ΔH为( )A.428 kJ·mol-1 B.-428 kJ·mol-1C.498 kJ·mol-1 D.-498 kJ·mol-19.(1)N2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比N(σ)∶N(π)= 。(2)已知有关氮、磷的单键和三键的键能(kJ·mol-1)如下表:N—N N≡N P—P P≡P193 946 197 489从能量角度看,氮以N2而白磷以P4(结构式可表示为)形式存在的原因是 。10.(2024·成都高二期中)从实验测得不同物质中氧氧之间的键长和键能的数据如表:物质 O2键长/×10-12 m 149 128 121 112键能/(kJ·mol-1) x y z=494 w=628其中x、y的数值尚未测定,但可根据规律推导键能的大小顺序为w>z>y>x,该规律是( )A.成键所用的电子数越多,键能越大B.键长越长,键能越小C.成键所用的电子数越少,键能越小D.成键时电子对越偏移,键能越大11.如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W、R元素的单质分子内都存在非极性键B.X、Z元素都能形成双原子分子,且前者含有σ键和π键C.键长:W—H<Y—H,键的极性:Y—H>W—HD.键长:X—H<W—H,键能:X—H<W—H12.已知N—N、NN、N≡N键能之比为1.00∶2.17∶4.90,而C—C、CC、C≡C键能之比为1.00∶1.17∶2.34。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炔分子中σ键、π键的电子云形状对称性不同B.乙烯分子中π键重叠程度比σ键小,易发生加成反应C.氮分子与乙炔相比,不易断裂D.氮气和乙烯都易发生加成反应13.(2024·台州高二检测)某学习小组探究原子半径对同种元素形成化学键键能的影响。下表是某些化学键的键能:化学键 C—C N—N O—O P—P Cl—Cl键能/(kJ·mol-1) 346 193 142 201 242化学键 CC NN OO PP —键能/(kJ·mol-1) 616 418 495 34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碳三键键能小于1 038 kJ·mol-1B.N、O同种元素之间形成的σ键和π键的键能大小,σ键小于π键C.P与P形成的σ键的键能大于π键的键能,故白磷以P4形式存在而不以P2形式存在D.若Cl2(g)相对能量为0,则Cl(g)的相对能量为-121 kJ·mol-114.Ⅰ.已知氢分子形成过程中体系能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H—H的键长为 ,①~⑤中,体系能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A.氢分子中含有一个π键B.由①到④,电子在核间出现的概率增大C.由④到⑤,需要消耗外界的能量D.氢分子中含有一个极性共价键Ⅱ.几种常见化学键的键能如表所示。化学键 Si—O H—O OO Si—Si Si—C键能/(kJ·mol-1) 452 462.8 497.3 226 X请回答下列问题:(3)试比较Si—Si与Si—C的键能大小:X (填“>”“<”或“=”)226 kJ·mol-1。(4)H2被认为是21世纪人类最理想的燃料,而又有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未来的石油”等观点。试计算每千克H2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的热量约为 ;每摩尔硅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 (已知1 mol Si中含2 mol Si—Si,1 mol SiO2中含4 mol Si—O)。第2课时 键参数——键能、键长与键角1.B 键长越长,键能越小,共价化合物越不稳定,B错误。2.D 一般来说,原子半径越小,化学键越短,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键长:O—H<N—H<C—H,A正确;σ键为“头碰头”重叠形成的,强度大,π键为“肩并肩”重叠形成的,强度小,C2H4中碳碳键的键能:σ键>π键,B正确;NH3为三角锥形分子,键角为107°,CH4为正四面体形分子,键角为109°28',故键角:NH3<CH4,C正确;稀有气体单质属于单原子分子,不含σ键,D错误。3.C 由于π键的键能比σ键的键能小,碳碳双键中有1个σ键和1个π键,故双键的键能小于单键键能的2倍。4.C A项,成键原子相同时,三键的键能大于双键,双键的键能大于单键,故键能:C—N<CN<C≡N,正确;B项,Cl、Br、I属于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共价键的键长增大,故键长:I—I>Br—Br>Cl—Cl,正确;C项,H2O分子为V形结构,键角为105°,NH3分子为三角锥形结构,键角为107°,错误;D项,σ键是原子轨道“头碰头”重叠形成的,重叠程度大,而π键是原子轨道“肩并肩”重叠形成的,重叠程度小,故碳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的键能:σ键>π键,正确。5.C 键能和键长是衡量化学键强度的物理量,A错误;键长是指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B错误;两个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原子轨道重叠程度越大,键越稳定,键能越大,C正确;单键一般比双键的键能要小,D错误。6.B CO结构式为C≡O,则1个CO分子内含有1个σ键和2个π键,A正确;键长:C—C<Si—Si,共价键的牢固程度:C—C>Si—Si,键长越短,性质越稳定,因此C的还原性小于Si的还原性,B错误;原子半径:C<Si,键长:C—Si<Si—Si,共价键的牢固程度:C—Si>Si—Si,因此稳定性:SiC>Si,C正确;原子半径:C<Si,共价键键长:C—H<Si—H,键能:C—H>Si—H,共价键的牢固程度:C—H>Si—H,因此甲硅烷没有甲烷稳定,D正确。7.B 分子的空间结构是由键角、键长共同决定的,A项错误;由于F、Cl、Br、I的原子半径不同,故C—X(X=F、Cl、Br、I)的键长不相等,C项错误;H2O分子中两个O—H的键角为105°,D项错误。8.D 设O2中化学键的键能为x kJ·mol-1,依题意有(2×436+x)-4×463=-482,解得x=498,2O(g)O2(g)为化学键的形成过程,为放热过程,故ΔH=-498 kJ·mol-1。9.(1)1∶2 (2)1个N≡N的键能大于3个N—N的键能之和,而6个P—P的键能之和大于2个P≡P的键能之和解析:(1)1个N2分子中含有1个σ键和2个π键。(2)根据题给键能数据,1个N≡N的键能大于3个N—N的键能之和,因此氮以N2的形式存在,而6个P—P的键能之和大于2个P≡P的键能之和,因此白磷以P4的形式存在。10.B O2和成键所用电子数均为4,但键能不同,不能说明键能与成键所用的电子数有关,A、C错误;键长:>>O2>,而键能:w>z>y>x,可知键长越长,键能越小,B正确;题述微粒都由相同的原子组成,无电子对偏移,电子对偏移程度与原子吸引电子能力的相对大小有关,与键能无关,D错误。11.B 由五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X为N,W为P,Y为S,R为Ar,Z为Br。Ar是单原子分子,不存在化学键,A项错误;N2、Br2都是双原子分子,N2中含有σ键和π键,B项正确;P、S同周期,原子半径:P>S,则键长:P—H>S—H,电负性:S>P,则键的极性:S—H>P—H,C项错误;N、P同主族,原子半径:P>N,则键长:P—H>N—H,一般情况下,共价键的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则键能:N—H>P—H,D项错误。12.D 键能数据表明,N≡N的键能大于N—N键能的三倍,NN的键能大于N—N键能的两倍;而C≡C的键能却小于C—C键能的三倍,CC的键能小于C—C键能的两倍,说明乙烯和乙炔中的π键不牢固,易发生加成反应,而N2分子中N≡N非常牢固,所以氮分子不易发生加成反应,D错误。13.D 碳碳三键键能小于3倍的碳碳单键的键能,故小于1 038 kJ·mol-1,A正确;单键均为σ键,双键中含有1个σ键、1个π键,比较N—N与NN、O—O与OO的键能数据可知,N、O同种元素之间形成的σ键和π键的键能大小,σ键小于π键,B正确;比较P—P与PP的键能数据可知,P与P形成的σ键的键能大于π键的键能,P4间P原子以σ键形成,能量更低,故白磷以P4形式存在而不以P2形式存在,C正确;断键吸收能量,若Cl2(g)相对能量为0,则Cl(g)的相对能量为+121 kJ·mol-1,D错误。14.Ⅰ.(1)74 pm ①⑤②③④ (2)BC Ⅱ.(3)> (4)120 475 kJ 858.7 kJ解析:Ⅰ.(1)由题图可知,横轴表示两原子的核间距,纵轴表示能量,④表示H2,能量最低,分子最稳定,其核间距就是H—H的键长,为74 pm;体系能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①⑤②③④。(2)H2中含有一个σ键,A项错误;两个氢原子的核间距逐渐减小时,原子轨道相互重叠,导致电子在核间出现的概率增大,B项正确;④表示达到稳定状态,当改变两个氢原子的核间距时,需要消耗外界的能量,C项正确;氢分子中含有一个非极性共价键,D项错误。Ⅱ.(3)C的原子半径小于Si的原子半径,故Si—Si的键长大于Si—C的键长,Si—Si的键能小于Si—C的键能。(4)由题图可知,H—H的键能为436 kJ·mol-1,每千克H2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的热量为×(462.8 kJ·mol-1×2-436 kJ·mol-1-497.3 kJ·mol-1×)=120 475 kJ;每摩尔硅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 mol×(452 kJ·mol-1×4-497.3 kJ·mol-1-226 kJ·mol-1×2)=858.7 kJ。2 / 3第2课时 键参数——键能、键长与键角课程标准 知道共价键的键能、键长和键角,并可以用其来描述键的强弱和分子的空间结构分点突破(一) 键能1.键能气态分子中1 mol化学键解离成 所吸收的能量,单位是 。例如:解离1 mol H—H需要吸收436.0 kJ热量,则H—H的键能为 kJ·mol-1。2.应用(1)判断共价键的稳定性原子间形成共价键时,原子轨道重叠程度 ,体系能量降低越多,释放能量 ,形成的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牢固。(2)判断分子的稳定性一般来说,结构相似的分子,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分子越 。如H—F键能为568 kJ·mol-1,H—Cl键能为431.8 kJ·mol-1,分子的稳定性:HF>HCl。(3)判断某些晶体的熔点高低(后续学习)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的晶体,共价键的键能越大,晶体熔点越高。(4)估算化学反应热效应ΔH= 的键能总和- 的键能总和。3.共价键强弱的判断(1)由原子半径和共用电子对数判断:成键原子的原子半径越小,共用电子对数越多,则共价键越牢固,含有该共价键的分子越稳定。(2)由键能判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牢固,破坏共价键消耗的能量越多。(3)由电负性判断:元素的电负性越大,该元素的原子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力越大,形成的共价键越稳定。但根据电负性判断共价键强弱具有一定的电负性。 碳和硅的有关化学键键能如表所示,简要分析和解释下列有关事实。化学键 C—C C—H C—O键能/(kJ·mol-1) 347.7 413.4 351化学键 Si—Si Si—H Si—O键能/(kJ·mol-1) 226 318 452【交流讨论】1.通常条件下,CH4和SiH4哪一种更稳定?说明判断的理由。2.硅和碳同族,也有系列氢化物,但硅烷在种类和数量上都远不如烷烃多,从键能角度分析其原因。3.SiH4比CH4更易生成氧化物,利用上表中的数据解释其原因。1.下列事实不能用键能的大小来解释的是( )A.N2的化学性质很稳定B.稀有气体一般难发生反应C.HF、HCl、HBr、HI的稳定性逐渐减弱D.HF比H2O稳定2.(2024·邯郸高二检测)已知H—H的键能为436 kJ·mol-1,OO的键能为497.3 kJ·mol-1,Cl—Cl的键能为242.7 kJ·mol-1,N≡N的键能为946 kJ·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N的键能为×946 kJ·mol-1≈315.3 kJ·mol-1B.断开1 mol H2中的化学键,需要放出436 kJ的能量C.氧气分子中氧原子是以共价单键结合的D.氮气分子比氯气分子稳定3.某些化学键的键能(kJ·mol-1)如表所示:化学键 H—H Cl—Cl Br—Br I—I H—Cl H—Br H—I键能 436 242.7 193.7 152.7 431.8 366 298.7(1)1 mol H2在2 mol Cl2中燃烧,放出 kJ热量。(2)在一定条件下,1 mol H2与足量的Cl2、Br2、I2分别反应,放出热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填字母)。a.Cl2>Br2>I2 b.I2>Br2>Cl2c.Br2>I2>Cl2预测1 mol H2在足量F2中燃烧比在Cl2中燃烧放热 (填“多”或“少”)。分点突破(二) 键长与键角1.键长(1)含义键长是构成化学键的两个原子的 ;因此, 决定化学键的键长,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的键长越 。(2)键长与共价键键能间的关系①关系:共价键的键长越短,往往键能越 ,共价分子越 。②实例:①H2 ②Cl2 ③Br2三种分子中,共价键的键长最长的是 ,键能最大的是 。(3)键长的应用与比较①一般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稳定,分子越稳定。②键长的比较方法a.根据原子半径比较,同类型的共价键,成键原子的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b.根据共用电子对数比较,相同的两个原子间形成共价键时,单键键长>双键键长>三键键长。2.键角(1)含义在多原子分子中,两个相邻共价键之间的夹角称为键角。多原子分子的键角一定,表明共价键具有 ,键角是描述分子 的重要参数。(2)实例①H2O分子中H—O—H的键角是 ,是 形分子。②CO2分子的结构式为OCO,键角为 ,是一种 形分子。③CH4分子中H—C—H的键角是 ,是 形分子。(3)键角的应用①键长和键角决定分子的空间结构。②常见分子的键角与分子的空间结构化学式 结构式 键角 空间结构CO2 OCO 180° 直线形NH3 107° 三角锥形H2O 105° V形BF3 120° 平面三角形CH4 109°28' 正四面体形1.CH4分子的空间结构是正四面体,其键角是多少?CH3Cl分子的空间结构也是正四面体吗?2.在不知下列物质键能的前提条件下,你能比较HF、HCl、HBr、HI的稳定性大小吗?你认为键能、键长对分子的化学性质有什么影响?3.为什么F—F的键长比Cl—Cl的键长短,但键能却比Cl—Cl的键能小? 1.(2024·淮安高二检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键能是衡量化学键稳定性的参数之一,键能越大,则化学键就越牢固B.键长与共价键的稳定性没有关系C.键角是两个相邻共价键之间的夹角,说明共价键有方向性D.共价键是通过原子轨道重叠并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所以共价键有饱和性2.(2024·信阳高二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分子中,两个原子间的距离叫键长B.非极性键的键能大于极性键的键能C.键能越大,表示该分子越容易受热分解D.H—Cl的键能为431 kJ·mol-1,H—I的键能为297 kJ·mol-1,这可说明HCl分子比HI分子稳定3.SiF4与SiCl4分子都是正四面体形结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键长:Si—F>Si—ClB.键能:Si—F>Si—ClC.键角:SiF4>SiCl4D.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Si—Cl>Si—F4.由键能数据大小,不能解释下列事实的是( )化学键 C—H Si—H CO C—O键能/(kJ·mol-1) 411 318 799 358化学键 Si—O C—C Si—Si —键能/(kJ·mol-1) 452 346 222 —A.稳定性:CH4>SiH4B.键长:CO<C—OC.键角:CO2>CH4D.熔点:金刚石(C—C)>晶体硅(Si—Si)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键能越小,表示化学键越牢固,越难以断裂B.两个成键原子的原子核越近,键长越长,化学键越牢固,性质越稳定C.破坏化学键时, 吸收能量,而形成新的化学键时,释放能量D.键能、键长只能定性地分析化学键的特性2.(2024·长沙高二检测)下列关于键参数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双键的键能比单键的键能大B.一般来说,原子半径越小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键长越短C.H—F的键长是H—X(X表示卤素原子)中最短的D.水分子的结构可表示为H—O—H,但不能说明分子中的键角为180°3.(2024·海口高二检测)NH3分子的空间结构是三角锥形,而不是正三角形的平面结构,解释该事实的充分理由是( )A.NH3分子中的共价键为极性键B.分子内3个N—H的键长相等,键角相等C.NH3分子内3个N—H的键长相等,3个键角都等于107°D.NH3分子内3个N—H的键长相等,3个键角都等于120°4.下列有关乙烷、乙烯、乙炔、苯分子结构的比较错误的是( )A.乙烷、乙烯、乙炔、苯中各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B.碳碳键键长:乙烷>苯>乙烯>乙炔C.碳碳键键能:乙炔>乙烯>苯>乙烷D.键角:乙炔>乙烯=苯>乙烷5.用“>”或“<”填空。(1)比较键长大小:①C—H N—H H—O;②N2H4分子中的N—N N2分子中的N≡N。(2)比较键能大小:C—H N—H H—O。(3)比较键角大小:①CO2 NH3;②H2O NH3。6.已知表中化学键的键能:化学键 C—C N—N O—O OO O—H键能/(kJ·mol-1) 347.7 193 142 497.3 462.8化学键 S—H Se—N N—H As—H —键能/(kJ·mol-1) 363.5 276 390.8 247 —回答下列问题:(1)过氧化氢不稳定,易发生分解反应:2H2O2(g)2H2O(g)+O2(g),利用表中键能数据计算该反应的反应热为 。(2)O—H、S—H、Se—H键能逐渐减小,原因是 ,据此可推测P—H键能范围为 <E(P—H)< 。(3)有机物是以碳骨架为基础的化合物,即碳原子间易形成C—C的长链,而氮原子与氮原子间、氧原子与氧原子间难形成N—N的长链和O—O的长链,原因是 。第2课时 键参数——键能、键长与键角【基础知识·准落实】分点突破(一)师生互动1.气态原子 kJ·mol-1 436.02.(1)越大 越多 (2)稳定 (4)反应物 生成物探究活动交流讨论1.提示:因为C—H键能大于Si—H的键能,所以CH4比SiH4稳定。2.提示:C—C和C—H的键能比Si—Si和Si—H的键能都大,因此烷烃比较稳定,而硅烷中Si—Si和Si—H的键能都低,易断裂,导致长链硅烷难以生成。3.提示:C—H的键能大于C—O的键能,C—H比C—O更稳定,Si—H的键能却小于Si—O的键能,所以Si—H不稳定而倾向于形成稳定性更强的Si—O。自主练习1.B 由于N2分子中存在氮氮三键,键能很大,破坏共价键需要吸收很大的能量,所以N2的化学性质很稳定;稀有气体都为单原子分子,分子中无化学键;键能:H—F>H—Cl>H—Br>H—I,故HF、HCl、HBr、HI的稳定性逐渐减弱;H—F的键能大于H—O的键能,故HF比H2O稳定。2.D N—N的键能不是N≡N键能的,A错误;断开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B错误;氧气分子中氧原子是以共价双键结合的,C错误;键能越大,越稳定,所以氮气分子比氯气分子稳定,D正确。3.(1)184.9 (2)a 多解析:(1)根据键能数据可得,H2(g)+Cl2(g)2HCl(g) ΔH=436 kJ·mol-1+242.7 kJ·mol-1-431.8 kJ·mol-1×2=-184.9 kJ·mol-1,1 mol H2在2 mol Cl2中燃烧,参加反应的H2和Cl2都是1 mol,生成2 mol HCl,故放出的热量为184.9 kJ。(2)由表中数据计算知1 mol H2在Cl2中燃烧放热最多,在I2中燃烧放热最少;由以上结果分析,生成物越稳定,放出热量越多。因稳定性:HF>HCl,故1 mol H2在F2中燃烧比在Cl2中燃烧放热多。分点突破(二)师生互动1.(1)核间距 原子半径 短 (2)①大 稳定 ②③ ① 2.(1)方向性 空间结构 (2)①105° V ②180° 直线 ③109°28' 正四面体探究活动1.提示:CH4分子中H—C—H的键角是109°28'。CH3Cl分子的空间结构是四面体形而不是正四面体形,原因是C—H和C—Cl的键长不相等。2.提示:能,因为原子半径:I>Br>Cl>F,故键长:H—I>H—Br>H—Cl>H—F,一般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牢固,故稳定性:HF>HCl>HBr>HI。分子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键长越短,共价键越牢固,含有该键的分子越稳定,化学性质越不活泼。3.提示:氟原子半径小,因而F—F的键长比Cl—Cl的键长短,由于F—F的键长短,两个氟原子在形成共价键时,原子核之间的距离就小,排斥力大,因此键能比Cl—Cl的键能小。自主练习1.B 键长是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键长越短,往往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稳定,B错误。2.D 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的核间距为键长,A项不正确;键能的大小与键的极性无必然联系,B项不正确;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C项不正确,D项正确。3.B 原子半径:Cl>F,原子半径越大其形成的共价键键长越长,故键长:Si—Cl>Si—F,A项错误;一般键长越短键能越大,故键能:Si—F>Si—Cl,B项正确;SiF4和SiCl4均为正四面体形结构,键角均为109°28',C项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力越大,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越大,故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Si—F>Si—Cl,D项错误。4.C 键能越大越稳定,C—H键能大于Si—H,所以稳定性:CH4>SiH4,不选A;键能越大,键长越短,CO键能大于C—O,所以键长:CO<C—O,不选B;CO2的空间结构为直线形,键角为180°, CH4是正四面体形结构,键角为109°28',与键能数据大小无关,选C;C—C的键能大于Si—Si,所以熔点:金刚石>晶体硅,不选D。【教学效果·勤检测】1.C 键能越大,表示化学键越牢固,越难以断裂,A错误;两个成键原子的原子核越近,键长越短,化学键越牢固,性质越稳定,B错误;破坏化学键时,吸收能量,而形成新的化学键时,释放能量,C正确;键能、键长能定量分析化学键的特性,D错误。2.A 题干未告知成键元素的种类,无法比较双键和单键的键能相对大小,但成键原子相同的双键的键能比单键的键能要大,A错误。3.C A项,NH3分子中的共价键为极性键不能说明NH3一定为三角锥形,错误;B项,3个N—H的键长相等,键角相等仍有可能为正三角形,错误;D项,与事实不符,错误。4.A 乙炔是直线形结构,乙烯和苯都是平面形结构,乙烯、乙炔、苯中各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而乙烷分子为空间立体结构,A错误;苯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的键,碳碳键键长:乙烷>苯>乙烯>乙炔,B正确;键能越大键长越短,碳碳键键能:乙炔>乙烯>苯>乙烷,C正确;乙炔中键角为180°,乙烯为平面形结构,苯为平面六边形结构,乙烯、苯中键角约为120°,乙烷中碳原子与其成键的原子形成类似甲烷的四面体结构,乙烷中键角约为109°28',D正确。5.(1)①> > ②> (2)< < (3)①> ②<解析:(1)①由于C、N、O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所以C—H、N—H、H—O的键长依次减小;②N2H4分子中的N—N的键长大于N2分子中的N≡N的键长。(2)由于C—H、N—H、H—O的键长依次减小,因此键能依次增大。(3)①CO2为直线形分子,NH3为三角锥形分子,故CO2的键角大于NH3;②H2O 为V形分子,H2O分子键角是105°,NH3分子键角是107°,H2O分子中键角小于NH3分子。6.(1)-213.3 kJ·mol-1(2)键长越短,键能越大,O—H、S—H、Se—H键长依次增大,因而键能依次减小 247 kJ·mol-1 390.8 kJ·mol-1(3)C—C键能较大,较稳定,因而易形成C—C的长链,而N—N、O—O键能小,不稳定易断裂,因此难以形成N—N的长链和O—O的长链解析:(1)Δ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故ΔH=(462.8 kJ·mol-1×2+142 kJ·mol-1)×2-(497.3 kJ·mol-1+462.8 kJ·mol-1×4)=-213.3 kJ·mol-1。(2)键长越短,键能越大,O—H、S—H、Se—H键的键长依次增大,因而键能依次减小;N—H、P—H、As—H键长依次增大,因而键能依次减小。P—H键能介于N—H和As—H键能之间,即247 kJ·mol-1<E(P—H)<390.8 kJ·mol-1。4 / 5(共80张PPT)第2课时 键参数——键能、键长与键角课程标准 知道共价键的键能、键长和键角,并可以用其来描述键的强弱和分子的空间结构目 录1、基础知识·准落实2、教学效果·勤检测3、学科素养·稳提升基础知识·准落实1梳理归纳 高效学习分点突破(一) 键能1. 键能气态分子中1 mol化学键解离成 所吸收的能量,单位是 。例如:解离1 mol H—H需要吸收436.0 kJ热量,则H—H的键能为 kJ·mol-1。气态原子 kJ·mol-1 436.0 2. 应用(1)判断共价键的稳定性原子间形成共价键时,原子轨道重叠程度 ,体系能量降低越多,释放能量 ,形成的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牢固。(2)判断分子的稳定性一般来说,结构相似的分子,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分子越 。如H—F键能为568 kJ·mol-1,H—Cl键能为431.8 kJ·mol-1,分子的稳定性:HF>HCl。越大 越多 稳定 (3)判断某些晶体的熔点高低(后续学习)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的晶体,共价键的键能越大,晶体熔点越高。(4)估算化学反应热效应Δ H = 的键能总和- 的键能总和。反应物 生成物 3. 共价键强弱的判断(1)由原子半径和共用电子对数判断:成键原子的原子半径越小,共用电子对数越多,则共价键越牢固,含有该共价键的分子越稳定。(2)由键能判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牢固,破坏共价键消耗的能量越多。(3)由电负性判断:元素的电负性越大,该元素的原子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力越大,形成的共价键越稳定。但根据电负性判断共价键强弱具有一定的电负性。 碳和硅的有关化学键键能如表所示,简要分析和解释下列有关事实。化学键 C—C C—H C—O键能/(kJ·mol-1) 347.7 413.4 351化学键 Si—Si Si—H Si—O键能/(kJ·mol-1) 226 318 452【交流讨论】1. 通常条件下,CH4和SiH4哪一种更稳定?说明判断的理由。提示:因为C—H键能大于Si—H的键能,所以CH4比SiH4稳定。2. 硅和碳同族,也有系列氢化物,但硅烷在种类和数量上都远不如烷烃多,从键能角度分析其原因。提示:C—C和C—H的键能比Si—Si和Si—H的键能都大,因此烷烃比较稳定,而硅烷中Si—Si和Si—H的键能都低,易断裂,导致长链硅烷难以生成。3. SiH4比CH4更易生成氧化物,利用上表中的数据解释其原因。提示:C—H的键能大于C—O的键能,C—H比C—O更稳定,Si—H的键能却小于Si—O的键能,所以Si—H不稳定而倾向于形成稳定性更强的Si—O。1. 下列事实不能用键能的大小来解释的是( )A. N2的化学性质很稳定B. 稀有气体一般难发生反应C. HF、HCl、HBr、HI的稳定性逐渐减弱D. HF比H2O稳定解析: 由于N2分子中存在氮氮三键,键能很大,破坏共价键需要吸收很大的能量,所以N2的化学性质很稳定;稀有气体都为单原子分子,分子中无化学键;键能:H—F>H—Cl>H—Br>H—I,故HF、HCl、HBr、HI的稳定性逐渐减弱;H—F的键能大于H—O的键能,故HF比H2O稳定。2. (2024·邯郸高二检测)已知H—H的键能为436 kJ·mol-1,O O的键能为497.3 kJ·mol-1,Cl—Cl的键能为242.7 kJ·mol-1,N≡N的键能为946 kJ·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N—N的键能为 ×946 kJ·mol-1≈315.3 kJ·mol-1B. 断开1 mol H2中的化学键,需要放出436 kJ的能量C. 氧气分子中氧原子是以共价单键结合的D. 氮气分子比氯气分子稳定解析:D N—N的键能不是N≡N键能的 ,A错误;断开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B错误;氧气分子中氧原子是以共价双键结合的,C错误;键能越大,越稳定,所以氮气分子比氯气分子稳定,D正确。3. 某些化学键的键能(kJ·mol-1)如表所示:化学键 H—H Cl—Cl Br—Br I—I H—Cl H—Br H—I键能 436 242.7 193.7 152.7 431.8 366 298.7(1)1 mol H2在2 mol Cl2中燃烧,放出 kJ热量。解析:根据键能数据可得,H2(g)+Cl2(g) 2HCl(g) Δ H =436 kJ·mol-1+242.7 kJ·mol-1-431.8 kJ·mol-1×2=-184.9 kJ·mol-1,1 mol H2在2 mol Cl2中燃烧,参加反应的H2和Cl2都是1 mol,生成2 mol HCl,故放出的热量为184.9 kJ。184.9 (2)在一定条件下,1 mol H2与足量的Cl2、Br2、I2分别反应,放出热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填字母)。a.Cl2>Br2>I2 b.I2>Br2>Cl2 c .Br2>I2>Cl2预测1 mol H2在足量F2中燃烧比在Cl2中燃烧放热 (填“多”或“少”)。解析:由表中数据计算知1 mol H2在Cl2中燃烧放热最多,在I2中燃烧放热最少;由以上结果分析,生成物越稳定,放出热量越多。因稳定性:HF>HCl,故1 mol H2在F2中燃烧比在Cl2中燃烧放热多。a 多 分点突破(二) 键长与键角1. 键长(1)含义键长是构成化学键的两个原子的 ;因此, 决定化学键的键长,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的键长越 。核间距 原子半径 短 ①关系:共价键的键长越短,往往键能越 ,共价分子越 。②实例:①H2 ②Cl2 ③Br2三种分子中,共价键的键长最长的是 ,键能最大的是 。大 稳定 ③ ① (2)键长与共价键键能间的关系(3)键长的应用与比较①一般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稳定,分子越稳定。②键长的比较方法a.根据原子半径比较,同类型的共价键,成键原子的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b.根据共用电子对数比较,相同的两个原子间形成共价键时,单键键长>双键键长>三键键长。2. 键角(1)含义在多原子分子中,两个相邻共价键之间的夹角称为键角。多原子分子的键角一定,表明共价键具有 ,键角是描述分子 的重要参数。方向性 空间结构 ②CO2分子的结构式为O C O,键角为 ,是一种 形分子。(2)实例①H2O分子中H—O—H的键角是 ,是 形分子。105° V ③CH4分子中H—C—H的键角是 ,是 形分子。180° 直线 109°28' 正四面体 (3)键角的应用①键长和键角决定分子的空间结构。②常见分子的键角与分子的空间结构化学式 结构式 键角 空间结构CO2 O C O 180° 直线形NH3 107° 三角锥形化学式 结构式 键角 空间结构H2O 105° V形BF3 120° 平面三角形CH4 109°28' 正四面体形1. CH4分子的空间结构是正四面体,其键角是多少?CH3Cl分子的空间结构也是正四面体吗?提示:CH4分子中H—C—H的键角是109°28'。CH3Cl分子的空间结构是四面体形而不是正四面体形,原因是C—H和C—Cl的键长不相等。2. 在不知下列物质键能的前提条件下,你能比较HF、HCl、HBr、HI的稳定性大小吗?你认为键能、键长对分子的化学性质有什么影响?提示:能,因为原子半径:I>Br>Cl>F,故键长:H—I>H—Br>H—Cl>H—F,一般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牢固,故稳定性:HF>HCl>HBr>HI。分子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键长越短,共价键越牢固,含有该键的分子越稳定,化学性质越不活泼。3. 为什么F—F的键长比Cl—Cl的键长短,但键能却比Cl—Cl的键能小?提示:氟原子半径小,因而F—F的键长比Cl—Cl的键长短,由于F—F的键长短,两个氟原子在形成共价键时,原子核之间的距离就小,排斥力大,因此键能比Cl—Cl的键能小。1. (2024·淮安高二检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键能是衡量化学键稳定性的参数之一,键能越大,则化学键就越牢固B. 键长与共价键的稳定性没有关系C. 键角是两个相邻共价键之间的夹角,说明共价键有方向性D. 共价键是通过原子轨道重叠并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所以共价键有饱和性解析: 键长是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键长越短,往往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稳定,B错误。2. (2024·信阳高二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分子中,两个原子间的距离叫键长B. 非极性键的键能大于极性键的键能C. 键能越大,表示该分子越容易受热分解D. H—Cl的键能为431 kJ·mol-1,H—I的键能为297 kJ·mol-1,这可说明HCl分子比HI分子稳定解析: 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的核间距为键长,A项不正确;键能的大小与键的极性无必然联系,B项不正确;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C项不正确,D项正确。3. SiF4与SiCl4分子都是正四面体形结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键长:Si—F>Si—ClB. 键能:Si—F>Si—ClC. 键角:SiF4>SiCl4D. 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Si—Cl>Si—F解析: 原子半径:Cl>F,原子半径越大其形成的共价键键长越长,故键长:Si—Cl>Si—F,A项错误;一般键长越短键能越大,故键能:Si—F>Si—Cl,B项正确;SiF4和SiCl4均为正四面体形结构,键角均为109°28',C项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力越大,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越大,故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Si—F>Si—Cl,D项错误。4. 由键能数据大小,不能解释下列事实的是( )化学键 C—H Si—H C O C—O键能/(kJ·mol-1) 411 318 799 358化学键 Si—O C—C Si—Si —键能/(kJ·mol-1) 452 346 222 —A. 稳定性:CH4>SiH4B. 键长:C O<C—OC. 键角:CO2>CH4D. 熔点:金刚石(C—C)>晶体硅(Si—Si)解析: 键能越大越稳定,C—H键能大于Si—H,所以稳定性:CH4>SiH4,不选A;键能越大,键长越短,C O键能大于C—O,所以键长:C O<C—O,不选B;CO2的空间结构为直线形,键角为180°, CH4是正四面体形结构,键角为109°28',与键能数据大小无关,选C;C—C的键能大于Si—Si,所以熔点:金刚石>晶体硅,不选D。2教学效果·勤检测强化技能 查缺补漏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键能越小,表示化学键越牢固,越难以断裂B. 两个成键原子的原子核越近,键长越长,化学键越牢固,性质越稳定C. 破坏化学键时, 吸收能量,而形成新的化学键时,释放能量D. 键能、键长只能定性地分析化学键的特性解析: 键能越大,表示化学键越牢固,越难以断裂,A错误;两个成键原子的原子核越近,键长越短,化学键越牢固,性质越稳定,B错误;破坏化学键时,吸收能量,而形成新的化学键时,释放能量,C正确;键能、键长能定量分析化学键的特性,D错误。2. (2024·长沙高二检测)下列关于键参数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双键的键能比单键的键能大B. 一般来说,原子半径越小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键长越短C. H—F的键长是H—X(X表示卤素原子)中最短的D. 水分子的结构可表示为H—O—H,但不能说明分子中的键角为180°解析: 题干未告知成键元素的种类,无法比较双键和单键的键能相对大小,但成键原子相同的双键的键能比单键的键能要大,A错误。3. (2024·海口高二检测)NH3分子的空间结构是三角锥形,而不是正三角形的平面结构,解释该事实的充分理由是( )A. NH3分子中的共价键为极性键B. 分子内3个N—H的键长相等,键角相等C. NH3分子内3个N—H的键长相等,3个键角都等于107°D. NH3分子内3个N—H的键长相等,3个键角都等于120°解析: A项,NH3分子中的共价键为极性键不能说明NH3一定为三角锥形,错误;B项,3个N—H的键长相等,键角相等仍有可能为正三角形,错误;D项,与事实不符,错误。4. 下列有关乙烷、乙烯、乙炔、苯分子结构的比较错误的是( )A. 乙烷、乙烯、乙炔、苯中各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B. 碳碳键键长:乙烷>苯>乙烯>乙炔C. 碳碳键键能:乙炔>乙烯>苯>乙烷D. 键角:乙炔>乙烯=苯>乙烷解析: 乙炔是直线形结构,乙烯和苯都是平面形结构,乙烯、乙炔、苯中各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而乙烷分子为空间立体结构,A错误;苯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的键,碳碳键键长:乙烷>苯>乙烯>乙炔,B正确;键能越大键长越短,碳碳键键能:乙炔>乙烯>苯>乙烷,C正确;乙炔中键角为180°,乙烯为平面形结构,苯为平面六边形结构,乙烯、苯中键角约为120°,乙烷中碳原子与其成键的原子形成类似甲烷的四面体结构,乙烷中键角约为109°28',D正确。5. 用“>”或“<”填空。(1)比较键长大小:①C—H N—H H—O;②N2H4分子中的N—N N2分子中的N≡N。> > > 解析:①由于C、N、O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所以C—H、N—H、H—O的键长依次减小;②N2H4分子中的N—N的键长大于N2分子中的N≡N的键长。(2)比较键能大小:C—H N—H H—O。解析:由于C—H、N—H、H—O的键长依次减小,因此键能依次增大。< < ①CO2 NH3;②H2O NH3。解析:①CO2为直线形分子,NH3为三角锥形分子,故CO2的键角大于NH3;②H2O 为V形分子,H2O分子键角是105°,NH3分子键角是107°,H2O分子中键角小于H3分子。> < (3)比较键角大小:6. 已知表中化学键的键能:化学键 C—C N—N O—O O O O—H键能/(kJ·mol-1) 347.7 193 142 497.3 462.8化学键 S—H Se—N N—H As—H —键能/(kJ·mol-1) 363.5 276 390.8 247 —回答下列问题:(1)过氧化氢不稳定,易发生分解反应:2H2O2(g) 2H2O(g)+O2(g),利用表中键能数据计算该反应的反应热为 。-213.3 kJ·mol-1 解析:Δ H =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故Δ H =(462.8 kJ·mol-1×2+142 kJ·mol-1)×2-(497.3 kJ·mol-1+462.8 kJ·mol-1×4)=-213.3 kJ·mol-1。(2)O—H、S—H、Se—H键能逐渐减小,原因是 ,键长越短,键据此可推测P—H键能范围为 < E (P—H)< 。能越大,O—H、S—H、Se—H键长依次增大,因而键能依次减小 247 kJ·mol-1 390.8 kJ·mol-1 解析:键长越短,键能越大,O—H、S—H、Se—H键的键长依次增大,因而键能依次减小;N—H、P—H、As—H键长依次增大,因而键能依次减小。P—H键能介于N—H和As—H键能之间,即247 kJ·mol-1< E (P—H)<390.8 kJ·mol-1。(3)有机物是以碳骨架为基础的化合物,即碳原子间易形成C—C的长链,而氮原子与氮原子间、氧原子与氧原子间难形成N—N的长链和O—O的长链,原因是 。C—C键能较大,较稳定,因而易形成C—C的长链,而N—N、O—O键能小,不稳定易断裂,因此难以形成N—N的长链和O—O的长链 学科素养·稳提升3内化知识 知能升华1. (2024·西安高二检测)关于键长、键能和键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通过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子中键能数据可以粗略预测反应热的大小B. 键长越长,键能越小,共价化合物越稳定C. 键角是确定多原子分子空间结构的重要参数D. 同种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键长长短总是遵循:三键<双键<单键解析: 键长越长,键能越小,共价化合物越不稳定,B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2. (2024·武汉高二检测)下列关于共价键的描述错误的是( )A. 键长:O—H<N—H<C—HB. C2H4中碳碳键的键能:σ键>π键C. 分子中的键角:NH3<CH4D. 气体单质中一定存在σ键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一般来说,原子半径越小,化学键越短,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键长:O—H<N—H<C—H,A正确;σ键为“头碰头”重叠形成的,强度大,π键为“肩并肩”重叠形成的,强度小,C2H4中碳碳键的键能:σ键>π键,B正确;NH3为三角锥形分子,键角为107°,CH4为正四面体形分子,键角为109°28',故键角:NH3<CH4,C正确;稀有气体单质属于单原子分子,不含σ键,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3. 根据π键的成键特征判断C C的键能与C—C的键能之间的数量关系( )A. 双键的键能等于单键的键能的2倍B. 双键的键能大于单键的键能的2倍C. 双键的键能小于单键的键能的2倍D. 双键的键能等于单键的键能解析: 由于π键的键能比σ键的键能小,碳碳双键中有1个σ键和1个π键,故双键的键能小于单键键能的2倍。12345678910111213144. 下列有关共价键的键参数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 键能:C—N<C N<C≡NB. 键长:I—I>Br—Br>Cl—ClC. 分子中的键角:H2O>NH3D. 乙烯分子中碳碳键的键能:σ键>π键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A项,成键原子相同时,三键的键能大于双键,双键的键能大于单键,故键能:C—N<C N<C≡N,正确;B项,Cl、Br、I属于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共价键的键长增大,故键长:I—I>Br—Br>Cl—Cl,正确;C项,H2O分子为V形结构,键角为105°,NH3分子为三角锥形结构,键角为107°,错误;D项,σ键是原子轨道“头碰头”重叠形成的,重叠程度大,而π键是原子轨道“肩并肩”重叠形成的,重叠程度小,故碳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的键能:σ键>π键,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5. (2024·郑州高二检测)下列关于共价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键能是衡量化学键强度的物理量B. 键长是指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间距C. 两个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原子轨道重叠程度越大,键能越大D. 单键一般比双键的键能更大解析: 键能和键长是衡量化学键强度的物理量,A错误;键长是指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B错误;两个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原子轨道重叠程度越大,键越稳定,键能越大,C正确;单键一般比双键的键能要小,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6. (2024·佳木斯高二检测)工业上制备粗硅的反应为2C+SiO2Si+2CO↑,若C过量还会生成SiC。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CO分子内含有1个σ键和2个π键B. 键长:C—C<Si—Si,因此C的还原性大于Si的还原性C. 键长:C—Si<Si—Si,因此稳定性:SiC>SiD. 键能:C—H>Si—H,因此甲硅烷没有甲烷稳定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CO结构式为C≡O,则1个CO分子内含有1个σ键和2个π键,A正确;键长:C—C<Si—Si,共价键的牢固程度:C—C>Si—Si,键长越短,性质越稳定,因此C的还原性小于Si的还原性,B错误;原子半径:C<Si,键长:C—Si<Si—Si,共价键的牢固程度:C—Si>Si—Si,因此稳定性:SiC>Si,C正确;原子半径:C<Si,共价键键长:C—H<Si—H,键能:C—H>Si—H,共价键的牢固程度:C—H>Si—H,因此甲硅烷没有甲烷稳定,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的空间结构是由键角决定的B. 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牢固,由该键形成的分子越稳定C. CF4、CCl4、CBr4、CI4中C—X(X=F、Cl、Br、I)的键长、键角均相等D. H2O分子中两个O—H的键角为180°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分子的空间结构是由键角、键长共同决定的,A项错误;由于F、Cl、Br、I的原子半径不同,故C—X(X=F、Cl、Br、I)的键长不相等,C项错误;H2O分子中两个O—H的键角为105°,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8. 已知共价键的键能与热化学方程式信息如表所示:共价键 H—H H—O键能/(kJ·mol-1) 436 463热化学方程式 2H2(g)+O2(g) 2H2O(g) Δ H =-482 kJ·mol-1则2O(g) O2(g)的Δ H 为( )A. 428 kJ·mol-1 B. -428 kJ·mol-1C. 498 kJ·mol-1 D. -498 kJ·mol-1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设O2中化学键的键能为 x kJ·mol-1,依题意有(2×436+ x )-4×463=-482,解得 x =498,2O(g) O2(g)为化学键的形成过程,为放热过程,故Δ H =-498 kJ·mol-1。12345678910111213149. (1)N2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比 N (σ)∶ N (π)= 。解析:1个N2分子中含有1个σ键和2个π键。1∶2 1234567891011121314(2)已知有关氮、磷的单键和三键的键能(kJ·mol-1)如下表:N—N N≡N P—P P≡P193 946 197 489从能量角度看,氮以N2而白磷以P4(结构式可表示为 )形式存在的原因是 。1个N≡N的键能大于3个N—N的键能之和,而6个P—P的键能之和大于2个P≡P的键能之和 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根据题给键能数据,1个N≡N的键能大于3个N—N的键能之和,因此氮以N2的形式存在,而6个P—P的键能之和大于2个P≡P的键能之和,因此白磷以P4的形式存在。123456789101112131410. (2024·成都高二期中)从实验测得不同物质中氧氧之间的键长和键能的数据如表:物质 O2键长/×10-12 m 149 128 121 112键能/(kJ·mol-1) x y z =494 w =6281234567891011121314A. 成键所用的电子数越多,键能越大B. 键长越长,键能越小C. 成键所用的电子数越少,键能越小D. 成键时电子对越偏移,键能越大其中 x 、 y 的数值尚未测定,但可根据规律推导键能的大小顺序为w > z > y > x ,该规律是( )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O2和 成键所用电子数均为4,但键能不同,不能说明键能与成键所用的电子数有关,A、C错误;键长: >>O2> ,而键能: w > z >y>x,可知键长越长,键能越小,B正确;题述微粒都由相同的原子组成,无电子对偏移,电子对偏移程度与原子吸引电子能力的相对大小有关,与键能无关,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1. 如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W、R元素的单质分子内都存在非极性键B. X、Z元素都能形成双原子分子,且前者含有σ键和π键C. 键长:W—H<Y—H,键的极性:Y—H>W—HD. 键长:X—H<W—H,键能:X—H<W—H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由五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X为N,W为P,Y为S,R为Ar,Z为Br。Ar是单原子分子,不存在化学键,A项错误;N2、Br2都是双原子分子,N2中含有σ键和π键,B项正确;P、S同周期,原子半径:P>S,则键长:P—H>S—H,电负性:S>P,则键的极性:S—H>P—H,C项错误;N、P同主族,原子半径:P>N,则键长:P—H>N—H,一般情况下,共价键的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则键能:N—H>P—H,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2. 已知N—N、N N、N≡N键能之比为1.00∶2.17∶4.90,而C—C、C C、C≡C键能之比为1.00∶1.17∶2.34。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乙炔分子中σ键、π键的电子云形状对称性不同B. 乙烯分子中π键重叠程度比σ键小,易发生加成反应C. 氮分子与乙炔相比,不易断裂D. 氮气和乙烯都易发生加成反应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键能数据表明,N≡N的键能大于N—N键能的三倍,NN的键能大于N—N键能的两倍;而C≡C的键能却小于C—C键能的三倍,C C的键能小于C—C键能的两倍,说明乙烯和乙炔中的π键不牢固,易发生加成反应,而N2分子中N≡N非常牢固,所以氮分子不易发生加成反应,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3. (2024·台州高二检测)某学习小组探究原子半径对同种元素形成化学键键能的影响。下表是某些化学键的键能:化学键 C—C N—N O—O P—P Cl—Cl键能/(kJ·mol-1) 346 193 142 201 242化学键 C C N N O O P P —键能/(kJ·mol-1) 616 418 495 345 —12345678910111213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碳碳三键键能小于1 038 kJ·mol-1B. N、O同种元素之间形成的σ键和π键的键能大小,σ键小于π键C. P与P形成的σ键的键能大于π键的键能,故白磷以P4形式存在而不以P2形式存在D. 若Cl2(g)相对能量为0,则Cl(g)的相对能量为-121 kJ·mol-1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碳碳三键键能小于3倍的碳碳单键的键能,故小于1 038kJ·mol-1,A正确;单键均为σ键,双键中含有1个σ键、1个π键,比较N—N与N N、O—O与O O的键能数据可知,N、O同种元素之间形成的σ键和π键的键能大小,σ键小于π键,B正确;比较P—P与P P的键能数据可知,P与P形成的σ键的键能大于π键的键能,P4间P原子以σ键形成,能量更低,故白磷以P4形式存在而不以P2形式存在,C正确;断键吸收能量,若Cl2(g)相对能量为0,则Cl(g)的相对能量为+121 kJ·mol-1,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4. Ⅰ.已知氢分子形成过程中体系能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H—H的键长为 ,①~⑤中,体系能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74 pm ①⑤②③④ 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由题图可知,横轴表示两原子的核间距,纵轴表示能量,④表示H2,能量最低,分子最稳定,其核间距就是H—H的键长,为74 pm;体系能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①⑤②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A. 氢分子中含有一个π键B. 由①到④,电子在核间出现的概率增大C. 由④到⑤,需要消耗外界的能量D. 氢分子中含有一个极性共价键BC 解析:H2中含有一个σ键,A项错误;两个氢原子的核间距逐渐减小时,原子轨道相互重叠,导致电子在核间出现的概率增大,B项正确;④表示达到稳定状态,当改变两个氢原子的核间距时,需要消耗外界的能量,C项正确;氢分子中含有一个非极性共价键,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Ⅱ.几种常见化学键的键能如表所示。化学键 Si—O H—O O O Si—Si Si—C键能/(kJ·mol-1) 452 462.8 497.3 226 X请回答下列问题:(3)试比较Si—Si与Si—C的键能大小: X (填“>”“<”或“=”)226 kJ·mol-1。> 解析: C的原子半径小于Si的原子半径,故Si—Si的键长大于Si—C的键长,Si—Si的键能小于Si—C的键能。1234567891011121314(4)H2被认为是21世纪人类最理想的燃料,而又有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未来的石油”等观点。试计算每千克H2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的热量约为 ;每摩尔硅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 (已知1 mol Si中含2 mol Si—Si,1 mol SiO2中含4 mol Si—O)。120 475 kJ 858.7 kJ 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由题图可知,H—H的键能为436 kJ·mol-1,每千克H2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的热量为 ×(462.8 kJ·mol-1×2-436 kJ·mol-1-497.3 kJ·mol-1× )=120 475 kJ;每摩尔硅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 mol×(452 kJ·mol-1×4-497.3 kJ·mol-1-226 kJ·mol-1×2)=858.7 kJ。123456789101112131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节 第2课时 键参数——键能、键长与键角.docx 第一节 第2课时 键参数——键能、键长与键角.pptx 第一节 第2课时 键参数——键能、键长与键角(练习,含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