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4张PPT)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知识清单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概念 物质在____________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____________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性质确定 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仪器测知性质内容 能与什么物质反应、能发生分解、可燃性、助燃性、腐蚀性、毒性等 颜色、气味(或味道)、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吸水性等区别 是否需要通过____________表现出来 性质与用途 的关系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 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化学变化课堂精练知识点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例1 (2024秋东莞期中)下列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大理石:我能与稀盐酸反应B.白磷:我易自燃C.金刚石:我硬度大D.铜:我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C例2 (教材习题变题型)氯化钠是食盐的主要成分,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氯化钠性质的归类错误的是 ( )A.有咸味——物理性质B.易溶于水——化学性质C.白色固体——物理性质D.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化学性质1.下列物质的性质描述中,既包含物理性质又包含化学性质的是 ( )A.氧气是无色、无臭的气体B.石墨是灰黑色固体,熔点较高C.铝是银白色固体,能拉成丝D.高锰酸钾是暗紫色固体,受热易分解BD知识点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的区分例3 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物理性质,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氧气有助燃性 氧气液化B.酒精沸点低 酒精挥发C.铜可以导热 铜矿石炼铜D.一氧化碳有毒 一氧化碳燃烧C技巧点拨 物质的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的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变化和性质的区分技巧(关键字词判断法):变化 性质例如:燃烧(变化)能燃烧(性质) 挥发(变化)易挥发(性质)判断(A.化学变化、B.物理变化、C.化学性质、D.物理性质,填字母):蔗糖溶解( ),蔗糖能溶解( );铁生锈( ),铁易生锈( );水结冰( ),水会结冰( )。BDACBD知识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例4 (2024镇江中考)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镁粉燃烧发光用于制作照明弹B.钨熔点高用于制作灯泡里的灯丝C.铜导电性好用于制作电线电缆D.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增雨A2.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性质 应用A 陶瓷的导热性差 用陶瓷碗来盛饭,不易烫手B 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将铝制成铝箔,用于包装糖果C 汽油能溶解油污 用汽油清洗洗洁精洗不掉的油污D 铅笔芯的主要成分石墨有滑腻感 将铅笔芯粉末撒进生锈的锁芯中开锁B素养提升1.(古代典籍)东汉《神农本草经》中曾提及硫的初步提炼法。下列关于硫的性质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难溶于水 B.密度:2.06 g/cm3C.熔点:112.8 ℃ D.能在空气中燃烧2.(2024成都中考改编)化学为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下列材料用途利用的性质种类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碳纤维复合材料耐高温作飞船外壳B.铝合金密度小作火箭骨架C.偏二甲肼有可燃性作火箭燃料D.特种橡胶弹性好制成太空服加压层DC4.阅读短文,用对应序号完成下列填空。以下是玲玲对水的一些描述:①通常状况下,水是一种无色的液体;②压强为101 kPa时,水的沸点为100 ℃,熔点为0 ℃;③水能溶解许多物质;④把水放到冰箱冷冻室里,一段时间后,水变成了冰;⑤水能和许多物质发生反应;⑥水通电后,分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⑦生活中许多地方都离不开水,水常用于灌溉农田、发电和供人饮用等。(1)属于水的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2)属于水的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3)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4)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5)属于水的用途的是_______。①②③⑤④⑥⑦3.(生活情境)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讨论家中下列物质的简易鉴别方法。白糖和食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下同);白酒和白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尝味道(合理即可)闻气味(合理即可)临摹元素周期表中11~20号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共15张PPT)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知识清单1.与实验有关的图标图标意义 护目镜洗手用电排风热烫明火锐器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概念 没有生成①__________的变化 生成②__________的变化,又叫③____________伴随现象 一般是物质的④________、⑤________、大小、位置等发生变化 常表现为改变颜色、放出⑥________、生成⑦________等,而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常表现为⑧_______、⑨_______、发光等本质区别 变化时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 _______(填“会”或“不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判断依据 新物质新物质化学反应形状状态气体沉淀放热吸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会课堂精练知识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例1 厨房几种物质的“谈话”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铁刀:我生锈了 B.水:我结成冰了C.天然气:我燃烧了 D.大理石地板:我被食醋腐蚀了例2 (2024安徽中考)下列我国古法酿酒的工序中,涉及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捣碎酒曲 B.谷曲混合C.发酵成酒 D.泉水勾兑BC1.(2024滨州中考)成语是中华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所描述的情境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刻舟求剑 B.火上浇油C.立竿见影 D.杯弓蛇影B2.(2024济宁中考)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熔化 粮食酿醋 B.食物腐败 木柴燃烧C.酒精挥发 蔗糖溶解 D.水通电制氢 铁杵磨成针3.(教材习题变设问)下列事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①瓷碗破碎 ②活字印刷 ③香蕉腐烂 ④玉石雕琢 ⑤铜器表面生成铜绿 ⑥碘升华 ⑦灯泡发光⑧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生成蓝色沉淀A③⑤⑧都有新物质生成知识归纳 (1)物理变化:融化、熔化、挥发、蒸发、凝固、液化、升华、破碎、研磨、弯曲、榨汁、溶解、灯泡发光、海水晒盐、车胎爆炸、摩擦生热等。(2)化学变化:酿酒、锈蚀、腐烂、发霉、变质、燃烧、火药(煤气、天然气)爆炸、冶炼金属、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火力发电等。知识点化学变化的特征例3 (科粤习题)判断酒精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 )A.燃烧时会发光B.酒精汽化成酒精蒸气C.燃烧时会放热D.燃烧后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D4.下列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A.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不存在任何联系B.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会伴随发光、放热等现象C.化学变化中生成的“新物质”指的是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物质D.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但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技巧点拨 (1)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键是看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2)现象只能帮助判断,不能作为判断依据,有些化学变化没有明显现象,如呼吸作用。D素养提升1.(2024武汉中考)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进行下列家务劳动时,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清洗蔬菜 B.沥干蔬菜C.点火炒菜 D.盛菜装盘2.(地方特色)下列广东传统工艺或美食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潮州泥塑烧制 B.湛江草编花席C.顺德烧烤鳗鱼 D.清远烟熏碌鹅CB3.(教材习题变题型)下列现象不能帮助我们判断食物已经变质的是 ( )A.颜色改变 B.有异味C.变少 D.发霉4.易错辨析。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物质受热后从固态变为气态一定是化学变化。 ( )(2)有沉淀出现、颜色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 )(3)常温下就能发生的变化不一定是物理变化。 ( )(4)鞭炮爆炸、煤气爆炸均是化学变化,所以爆炸都是化学变化。 ( )C×××√临摹元素周期表中1~10号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共15张PPT)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1课时 常用仪器和化学试剂的取用知识清单常用仪器和化学试剂的取用1.常用仪器(1)加热仪器能直接加热:__________、蒸发皿、燃烧匙需间接加热:__________、烧瓶、__________(2)存放仪器:存放固体用________,存放液体用________,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用集气瓶(3)计量仪器:称量质量用______,量度液体体积用_______,测量温度用___________(4)取用仪器:镊子、__________、胶头滴管(5)其他仪器:加注液体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仪器受热均匀用__________,搅拌用___________2.化学试剂的取用试管烧杯锥形瓶广口瓶细口瓶天平量筒温度计药匙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或漏斗)陶土网玻璃棒垫陶土网常用仪器和化学试剂的取用2.化学试剂的取用(1)实验室化学试剂取用规则①“三不”原则:__________________,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试剂(特别是气体)的气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节约原则: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试剂。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按最少量(____________)取用,固体只需铺满试管底部③剩余试剂处理原则:实验剩余试剂既不能_____________,也不能_____________,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_________________(2)固体试剂(3)液体试剂不能用手接触试剂不得尝任何试剂的味道1~2 mL放回原瓶随意丢弃指定的容器内2.化学试剂的取用(2)固体试剂(3)液体试剂①块状试剂(用镊子):②粉末状试剂(用药匙或纸槽):2.化学试剂的取用(3)液体试剂①倾倒法(较多量)瓶塞要_______,防止污染试剂或腐蚀实验台标签要朝向_______,防止标签被腐蚀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试剂从试管外壁流出②量取法(一定量)一选:所选量筒量程应________________量取液体体积二倒:向量筒内倾倒液体至接近所需刻度时改用___________滴加至刻度线三放四平:读数时,量筒必须放_____,视线要与量筒内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③滴加法(少量)倒放手心等于或略大于胶头滴管平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缓慢地倒2.化学试剂的取用(3)液体试剂③滴加法(少量)不能在试剂中挤压橡胶帽,以免试剂被污染或变质取液后的胶头滴管,应保持橡胶帽在______,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帽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竖直悬空在容器口上方,不要_______容器内,以免沾污试剂或胶头滴管不要把胶头滴管放在实验台上,以免沾污胶头滴管,用过的胶头滴管要立即用水洗净(滴瓶上的滴管不要用水洗)上伸入课堂精练知识点常用仪器及用途例1 下列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有误的是 ( )A.用作加液器,将液体注入小口径容器 B.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取液后不要平放或倒置 C.量度液体体积,不能作反应容器 D.称量试剂质量,试剂直接放置在托盘上D1.(2024秋上海期中)下列能直接加热的一组仪器是 ( )A.试管、蒸发皿B.试管、烧杯C.烧瓶、蒸发皿D.量筒、集气瓶A知识点实验室安全例2 (2023广东中考)实验要有安全意识。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 )A.在实验室吃零食B.在实验室追逐打闹C.穿实验服和戴护目镜D.将试剂带出实验室C例3 (2024山西中考)运输危险化学品(如火药、汽油等)的车辆,必须使用规范的警示标志。运输火药的车辆上应张贴的是 ( )A. B.C. D.B知识点化学试剂的取用例4 规范实验操作是保障实验安全和成功的前提条件。下列图示操作规范的是 ( )A.取用固体试剂 B.读取液体体积C.滴加液体 D.倾倒液体B2.(2024秋珠海月考)正确记录实验数据是一项基本实验技能。某同学记录的以下实验数据不合理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得3.4 g食盐B.用普通温度计测得水温为20.6 ℃C.用50 mL量筒量取了8.75 mL水D.向50 mL小烧杯中倒入约20 mL水C写出下列常用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烧杯胶头滴管量筒药匙镊子试管夹(共16张PPT)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3课时 走进科学探究知识清单探究名称 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 探究目的 1.学会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学会填写实验报告,体验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2.体会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及对结果的讨论和解释 探究用品 蜡烛、小刀、火柴、干燥烧杯、澄清石灰水 探究过程 步骤 操作或现象 分析或解释点燃前 蜡烛是 色、 状、有轻微气味的 体,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上,且不减少 石蜡质 ,密度比水 , 溶于水性质变化变化的过程白(或其他颜色)柱固软小不探究过程 步骤 操作或现象 分析或解释燃烧时 ①发黄光,放热,火焰附近的石蜡熔化成液态,液体流下又凝固为固体;烛芯变黑;火焰分 层,从外到内分别是_______、 、 ,其中 最明亮 温度最高②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产生水雾 有 生成③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有 生成熄灭后 冒白烟,点燃白烟,蜡烛又重新________;熄灭后的蜡烛颜色不变,长度变短 白烟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具有 性 三外焰内焰焰心外焰外焰水二氧化碳燃烧气态石蜡遇冷凝结成的固态小颗粒可燃课堂精练知识点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例1 “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实验1可知石蜡的质量比水的质量小B.由实验2可知蜡烛火焰分三层C.由实验3可知蜡烛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D.由实验4可知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雾具有可燃性B理解辨析 化学语言表述要准确,注意分清烟和雾:烟是固态小颗粒,雾是小液滴。如蜡烛燃烧时产生黑烟(不充分燃烧生成的炭黑),熄灭时产生白烟。1.(2024秋珠海月考)下列有关蜡烛及其燃烧实验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蜡烛是白色、有轻微气味的柱状固体B.蜡烛燃烧时火焰周围的石蜡熔化C.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蜡烛燃烧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理解辨析 注意分清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实验现象一般是人的感觉器官感受到的,实验结论是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推理得到的。如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实验现象,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D知识点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例2 (2024秋西安期中)在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时,小明提出:固态石蜡可能需要变成气态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形成假设C.获取证据 D.形成结论归纳总结 科学探究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形成假设、设计并实施实验、获取证据、分析解释数据、形成结论、反思评价及表达交流等。B2.小明在化学实验室里发现了一瓶标签缺失的气体,他认为“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对于这个推测,他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将鼻子凑到瓶口闻气体的气味B.直接将“二氧化碳”的标签贴在瓶上C.观察气体颜色,若为无色就是二氧化碳D.向瓶中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D素养提升同学们在实验室进行了“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回答1~2题。1.在该探究活动中,不需要标注的图标是 ( )A.护目镜 B.排风C.明火 D.锐器B2.(教材习题变题型)下列有关该探究活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石蜡质软”属于物理性质B.“石蜡受热时熔化”属于物理变化C.“石蜡能燃烧”属于化学性质D.“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白烟”属于化学变化D3.(科学态度)对待科学实验应该有正确的科学态度。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进行实验之前,要分析实验目的,设计好实验方案B.当个人的观点与大多数人的观点不一致时,应保持沉默C.当个人的实验结论与书上的权威结论不一致时,应相信权威D.当个人的实验结果与大多数人的结果不一致时,应忽略个人结果A4.(化学史)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用蜡烛(主要成分为石蜡)做过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实验现象说明石蜡的沸点较低,受热易成气态B.若导管太长,石蜡蒸气易冷凝,不能从导管末端导出C.母火焰的外焰部分石蜡燃烧充分,无石蜡蒸气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D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氢 氦 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氖 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氩 钾 钙HHeLiBeBCNOFNeNaMgAlSiPSClArKCa(共14张PPT)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2课时 物质的加热 仪器装置的连接 玻璃仪器的洗涤知识清单实验基本操作1.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①使用前(两个检查):一检查灯芯是否烧焦;二检查灯内酒精的量,少于灯身容积的 时用漏斗添加,最终不能超过灯身容积的②使用时(两个绝对禁止):一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 ;二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③使用后:不可用嘴吹灭,必须用 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④事故处理:洒出的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2)给物质加热失火灯帽实验基本操作1.物质的加热(2)给物质加热注意事项①试管外壁应该干燥②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从试管 套上、取下③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然后用酒精灯的 焰固定加热④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接触冷水或用冷水冲洗2.仪器装置的连接3.玻璃仪器的洗涤底部外防止试管炸裂防止受热不均使试管炸裂防止热试管骤然遇冷炸裂实验基本操作2.仪器装置的连接3.玻璃仪器的洗涤(1)连接玻璃导管和带孔橡胶塞(或乳胶管):先把导管口用水 ,然后稍稍用力把玻璃导管插入橡胶塞上的孔(或乳胶管)(2)连接橡胶塞和容器:把橡胶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实验台上再使劲塞进塞子(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好装置后,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到水中的 ,说明装置不漏气;松开手一段时间,又会观察到导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润湿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按“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防止压破容器实验基本操作3.玻璃仪器的洗涤(1)试管的洗涤:倒净试管内的废液后,反复用________冲洗。如果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_____________刷洗(2)洗净的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_______________ ,也______________(3)仪器的存放:洗净的玻璃仪器应放在___________ ,如试管要倒扣在_________上水试管刷不聚成水滴不成股流下指定的地方试管架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损坏试管课堂精练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例1 (2023江西中考)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安全。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添加酒精 B.点燃酒精灯C.熄灭酒精灯 D.存放酒精灯A1.加热操作常要使用酒精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前将酒精灯内的酒精装满B.使用酒精灯的内焰给物质加热C.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最好盖两次D.洒出的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起来,立刻用水浇灭C知识点给物质加热例2 (2025大同模拟)小东给试管中的液体试剂加热的操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操作细节正确的是 ( )A.试管中液体的体积B.试管加热的位置C.试管夹夹持的位置D.试管的倾斜角度D2.(2024秋淄博期中)用试管加热食盐水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 )①用试管夹夹好试管 ②点燃酒精灯 ③加热④往试管中加入食盐水 ⑤盖好试剂瓶,并将其放回原处A.②①④③⑤ B.①④⑤②③C.④⑤①②③ D.④①②③⑤3.简要说明下列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1)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对着他人:_____________。(2)加热试管中的物质时,不预热: _____________。(3)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 _____________。C液体溅出伤人试管炸裂试管炸裂知识点仪器装置的连接和玻璃仪器的洗涤例3 (2024重庆中考B卷)下列有关试管的使用正确的是 ( )A.塞橡胶塞 B.洗涤试管C.处理废液 D.放置试管D4.(构建模型)图1是玲玲为解决“装置气密性检查”构建的思维模型。 (1)图2中,将导管放入水中,该操作属于图1思维模型中的 。(2)用图2方法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若气密性良好,很快会出现的是图3中的 (填字母,下同),冷却后会出现的是 。构建封闭体系ab写出下列常用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酒精灯玻璃棒锥形瓶长颈漏斗集气瓶坩埚钳漏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1 第1课时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2025-2026学年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pptx 1.1 第2课时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025-2026学年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pptx 1.2 第1课时 常用仪器和化学试剂的取用 2025-2026学年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pptx 1.2 第2课时 物质的加热 仪器装置的连接 玻璃仪器的洗涤 2025-2026学年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pptx 1.2 第3课时 走进科学探究 2025-2026学年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