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2.1人的社会化 议题式教学课件(共29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上2.1人的社会化 议题式教学课件(共29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想象空间
如果一个人从小与世隔绝会怎么样?
议学情景一:
思考:结合狼孩的故事思考,人的成长能否离开社会?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
人的社会化
核心素养目标
1.健全人格:知晓社会化内涵,理解个人通过学习生活技能、行为规范及扮演社会角色实现社会化的过程,形成适应社会角色转换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
2.责任意识:树立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认同在社会化进程中不断提升自我、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
3.道德修养:学会在人际交往中践行诚信、友善、尊重的道德准则,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
4.法治观念:认识法律规范在社会化中的重要性,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
要求:阅读教材P9-P12,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3分钟)
1.社会化的含义和作用?
2.为什么说我们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3.人是如何不断社会化的?
自主学习
总议题:成长之旅
—— 从“自然人” 到 “社会人” 的蜕变
子议题一:成长路上的必修课“社会化 ”
子议题二:探究人不断社会化的原因
子议题三:如何“塑造” 我的社会模样
子议题一
成长路上的必修课“社会化 ”
议学任务1:
结合上述狼孩的视频,思考:
1.狼孩回到人类社会后,为什么很难学会说话?
2.狼孩的成长历程与正常儿童有哪些区别?(语言、行为、社交等)
3.从狼孩儿的故事中,思考个人成长与社会的关系是什么?
狼孩 vs 正常儿童发展对比表
维 度 狼孩 正常儿童
语言能力
行为规范
社交能力
仅能发出模糊音节(早期缺乏人类语言互动,后期学习能力显著下降)
4岁大约掌握 1000+ 词汇,会讲故事(语言形成的关键期0—6岁)
用手抓食、随地躺卧
用餐礼仪、公共场合守秩序
躲避人类,无法建立情感联结
有固定朋友,能协商解决冲突
印度狼孩的故事不仅令人感到震惊,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关于人类发展的宝贵见解。它表明,人类的知识、才能以及社会行为并非天生具备,而是需要通过适当的环境刺激来培养和发展。
要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必须经历社会化过程。
思考:什么是社会化?社会化对人的成长起到什么作用?
含义: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我们呱呱坠地时,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仅仅依靠自己的生物本能无法在社会中生存在社会生活中。)
作用:我们学习社会知识,了解和认识社会,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家庭、学校,同伴、大众传媒等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1.社会化的含义及作用(P10)
议学小结:
子议题二
探究人不断社会化的原因
学习使用餐具
入队宣誓
课堂学习
劳动实践
议学任务2:
思考:你是如何从婴儿成长为一名自立自强的中学生的?
议学情景二 我们的成长历程
社会角色扮演
分四个小组抽取角色卡片,每组讨论并展示该角色的生活技能和道德品质。
角色
生活技能
道德品质
获得渠道
学生
社区志愿者
家庭成员
中国公民
学习、劳动、自我规划
遵守纪律、尊重师长
参与公益活动
乐于助人、服务社会
思考:扮演这些角色时,你需要具备哪些能力或品质?这些能力是如何获得的?

然人
父母的抚养
同伴的帮助
老师的教诲
社会的关爱

会人
知识不断丰富
能力不断提高
规则意识不断增强
价值观念日渐养成
途径
影响
结果
社会化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1)我们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父母的抚育、老师的教诲、同伴的帮助和社会的关爱等,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支持。(社会化的途径)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知识,提升能力,锤炼品格,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为什么说我们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P10)
议学小结:
子议题三
如何“塑造” 我的社会模样
想一想:
1.当人完成基本的社会化(学会走路、吃饭、说话技能),是否可以适应社会生活了呢?为什么?
2.我们是如何来塑造自我的“社会模样”的?




明星
帅气逼人
光鲜亮丽
灰头土脸?
他们凭借什么“出圈”?
VS
议学情景三
一起走进他们的种地、耕心---成长之旅
1.他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和技能?
2.他们是通过哪些方式途径学习技能的?
3.生活中你有类似的学习吗?这些学习有何意义?
木工、消防、烹饪、电工、医疗……
老师的教诲、同伴的帮助、实践操作等。
议学任务3:
观看视频,思考:
3.人是如何不断社会化的?
(1)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生活技能。(P11)
出生后,在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教育和指导下,我们逐渐学会说话、吃饭、走路、穿衣等基本的生活技能。上学后,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们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
随着学习能力不断增强,学习内容不断丰富,我们不仅能够照顾自己,而且能够为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将来服务社会打下基础。(意义)
议学小结:
观看视频思考:
1.他们在这段旅程中除了学习到各种技能外,还收获了什么?(社会角色、行为规范:品德、价值观等)
2.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习哪些行为规范?
3.在生活中我们扮演了哪些社会角色,这对我们的成长有哪些帮助?(结合教材11页探究与分享)
议学任务4
议学情景四
材料:体验长达半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农村生活,他们不仅经历了一番体能上的磨砺,也学会了谦虚、诚恳、团结和责任,走出内心迷茫。
成员赵一博治愈了“从上学毕了业以后,从来没有认真地完成过一件事情”的沮丧;
李耕耘在田地里重拾“很清楚自己每天要干什么,然后会非常踏实”的自信;
陈少熙不由感慨“只有真正地去下地,才能真正地感同身受每一顿饭的来之不易”。
——文汇报《〈种地吧>用青春浇灌沃土,做好乡村振兴的“答卷人”》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行为规范。
“ 人不学,不知文。”在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我们了解风俗习惯、理解伦理道德,遵守法律规范,学会明辨善恶是非,懂得礼义廉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更好地认识和参与社会生活。
(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扮演社会角色。
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和社会情境中,我们通过参与社会生活,学会与其他社会成员进行有效沟通和良性互动,从而胜任多种社会角色。
议学小结:
议学任务5:
思考:1.你如何评价他们直播带货的行为?(对自己、对当地、对社会等角度分析)
2.节目中,他们种地种出乡村振兴的新思路?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节目组创新实践“陪看直播+带货”的实践路径,吸引众多粉丝到录制地点的家庭农场打卡、参与直播带货,将线上综艺和商业化空间进一步延展,既提升了观众黏性,也为当地推进农文旅、农产品销售等提供了新思路,值得各地乡村研究学习。
议学情景五

这些“新生事物”你了解吗?
(4)社会化伴随我们一生。
今天,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精细,新技术新事物层出不穷,这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更好的条件。我们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促进自我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综艺里的少年在耕地,屏幕外的我们同时也在“耕心”。“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亩田,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散尽桃李春又来。”除去心灵田地上的杂草,耐心耕耘,不断创造,或许我们也能收获自己更美好的春天,共筑更美好的社会。
议学小结:
①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生活技能。
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行为规范。
③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扮演社会角色。
④社会化伴随我们一生。我们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促进自我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道法
【笔记】 3.如何实现社会化?(表现)P11-12 ①②③④
议学小结:
课堂小结
人的社会化
1.社会化的含义作用?
2.为什么说我们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A.学习生活技能。
B.学习行为规范。
C.学习扮演社会角色。
D.社会化伴随我们一生。
3.人是如何不断社会化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