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模块质量检测(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024·上海徐汇区高二检测)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基态铜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B.硼酸的电子式:H︰︰︰︰HC.苯分子中的大π键:D.基态铍原子最外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2.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能层序数越大,s原子轨道的形状相同,半径越大B.在同一能层上运动的电子,其自旋状态肯定相反C.镁原子由1s22s22p63s2→1s22s22p63p2时,释放能量,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D.杂化轨道可用于形成σ键、π键或用于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粒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H+<Li+<H-B.σ键比π键重叠程度大,形成的共价键强C.[Cu(NH3)4]2+中H原子提供接受孤电子对的空轨道D.分子的中心原子通过sp3杂化轨道成键时,该分子不一定为四面体形结构4.(2024·昆明高二检测)下列有关分子的结构和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H2O2和C2H2均为直线形的非极性分子B.Si和S的空间结构均为平面三角形C.元素周期表的s区、d区、ds区全为金属元素D.H2S和NH3均是极性分子,且H2S分子的键角较小5.(2024·武汉高二检测)用于制造隐形飞机的某化合物具有吸收微波功能,其结构如图所示,其中X、Y、Z是周期序数递增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Z>X B.键角:YX4>X2ZC.电负性:X<Y D.第一电离能:Z>磷6.(2024·宜春高二检测)第ⅤA族元素的原子R与A原子结合形成RA3气态分子,其空间结构呈三角锥形。RCl5在气态和液态时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RCl5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5个R—Cl键能不完全相同B.Cl—R—Cl的键角有90°、120°、180°C.RCl5受热后会分解生成分子空间结构呈三角锥形的RCl3D.每个原子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7.(2024·重庆高二检测)[Co(NH3)6]Cl2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已知该立方晶胞的边长为a 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Co(NH3)6]Cl2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Co(NH3)6]Cl2中,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8B.离[Co(NH3)6]2+最近的Cl- 有4个C.若规定A点原子坐标为(0,0,0),B点原子坐标为(,,0),则C点原子坐标为D.[Co(NH3)6]Cl2晶体的密度为×1021 g·cm-38.(2024·鞍山高二检测)如图是石墨晶体的结构及晶胞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石墨中存在共价键、金属键以及范德华力,因此属于混合型晶体B.C—C—C的夹角:石墨<金刚石C.石墨晶体沿片层与垂直片层方向的导电性不相同D.石墨晶体的密度为(单位:g·pm-3)9.三氯化六氨合钴(Ⅲ){[Co(NH3)6]Cl3}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以活性炭为催化剂,通过H2O2氧化有氨和NH4Cl存在的CoCl2溶液来制备。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Cl2·6H2O+10NH3+2NH4Cl+H2O22[Co(NH3)6]Cl3+14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配离子[Co(NH3)6]3+中的Co位于由N原子组成的正八面体中心B.配合物[Co(NH3)6]Cl3中含有离子键、极性键和配位键C.[Co(NH3)6]Cl3中的配体为NH3,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6D.取1 mol钴(Ⅲ)的另一种配合物 [Co(NH3)5Cl]Cl2与足量AgNO3溶液反应,得到沉淀的物质的量为3 mol10.(2024·渭南高二检测)科学家利用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组合成一种“超分子”,具有高效的催化性能,其结构如图所示。W、X、Z分别位于不同周期,Z的金属性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向Z2XY3固体中加入少量水,会观察到固体溶解B.Z和Y2在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产物不同C.L与Y同主族,并且位于Y的下一周期,则L与Z可以形成化合物Z2L2D.ZW与Ca溶液反应的现象是生成白色沉淀并且有气泡产生11.顺铂[Pt(NH3)2Cl2]是1969年发现的第一种具有抗癌活性的金属化合物;碳铂是1,1 环丁二羧酸二氨合铂(Ⅱ)的简称,属于第二代铂族抗癌药物,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其毒副作用低于顺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铂中不含有π键B.碳铂分子属于手性分子C.碳铂分子中sp3杂化的碳原子与sp2杂化的碳原子数之比为1∶2D.1 mol的1,1 环丁二羧酸含有σ键的数目为18NA12.钴的一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已知A点的原子坐标参数为(0,0,0),B点的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钴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区B.距离Co2+最近且等距的O2-的数目为6C.C点的原子坐标参数为D.该物质的化学式为TiCoO213.短周期元素X、Y、Z、M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的基态原子2p轨道半充满,M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之差为4,它们组成的一种分子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负性:X>Y>ZB.原子半径:Z>Y>XC.分子中Y原子的杂化方式有sp2、sp3两种D.Y、Z、M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均为强酸14.(2024·石家庄高二检测)Mg2Si具有反萤石结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晶胞参数为0.635 nm。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Si的配位数为8B.紧邻的两个Mg原子的距离为 nmC.紧邻的两个Si原子间的距离为 nmD.Mg2Si的密度计算式为g·cm-315.(2024·西宁高二检测)如图所示,a为乙二胺四乙酸(EDTA),易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b为EDTA与Ca2+形成的螯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和b中N原子均采取sp3杂化B.b中Ca2+的配位数为4,配位原子是C原子C.a和b中C原子杂化方式不相同D.b中含有共价键、离子键和配位键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16.(11分)碳及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碳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是 (填字母)。请阐述其原因是 。处于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可用 形象化描述。在基态14C原子中,核外存在 对自旋相反的电子。(2)碳在形成化合物时,其键型以共价键为主,原因是 。CS2分子中,共价键的类型有 , C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写出两个与CS2具有相同空间结构和键合形式的分子或离子: 。(3)甲醚(CH3OCH3)中氧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甲醚的沸点比乙醇(CH3CH2OH)的沸点 (填“高”或“低”)。(4)碳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石墨、石墨烯与金刚石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①在石墨烯晶体中,每个C原子连接 个六元环,每个六元环平均占有 个C原子。②在金刚石晶体中,C原子所连接的最小环也为六元环,六元环中最多有 个C原子在同一平面。③碳的某种单质的晶胞如图所示,若该晶体的密度为 ρ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晶体中最近的两个碳原子之间的距离为 cm(用代数式表示,不必化简)。17.(11分)(2024·淄博高二检测)硼、砷、铁等元素可形成结构、性质各异的物质,在生产、科研中发挥着重要用途。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不同状态的硼中,失去一个电子需要吸收能量最多的是 (填字母,下同),用光谱仪可捕捉到发射光谱的是 。(2)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大于砷的元素有 种。CH3As(OH)2与(CH3)2AsOH两种含砷有机酸中沸点较高的是 (填化学式),原因为 。(3)LiZnAs晶体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1所示,N点原子分数坐标为 ;LiZnAs晶体部分Zn原子被Mn原子代替后可以形成一种新型稀磁半导体LiZnmMnnAs,其立方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①M点原子分数坐标为 。② m= 。③已知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LiZnmMnnAs 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 ,晶体密度为d g·cm-3 。晶胞中As原子与Mn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 nm(列出计算式)。18.(11分)(2024·张家口高二检测)ZnGeP2是非线性晶体材料,在激光技术方面有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Ge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2)O、P、K、Zn按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3)H2O、PH3、KH按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 ,熔点差异的原因是 。(4)以Zn为顶点的ZnGeP2晶胞结构如图所示。①Zn原子的配位数为 。②以Ge为顶点的晶胞中,Zn原子位于 (填字母)。A.面心 B.棱心 C.面心和棱心③已知晶胞中1号P原子的分数坐标为,则2号P原子的分数坐标为 。④该晶体的密度为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19.(11分)已知A、B、C、D、E五种元素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B、C为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且B、C中均有两个未成对电子。D、E为同周期元素且分别位于s区和d区。五种元素所有的s能级电子均为全充满状态。E的d能级电子数等于A、B、C最高能层的p能级电子数之和。回答下列问题:(1)五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2)E常有+2、+3两种价态,写出E2+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 。(3)自然界中,含A的钠盐是一种天然矿藏,其化学式写作Na2A4O7·10H2O,实际上它的结构单元是由两个H3AO3和两个[A(OH)4]-缩合而成的双六元环,应该写成Na2[A4O5(OH)4]·8H2O,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它的阴离子可形成链状结构。①A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②该阴离子由极性键和配位键构成,请在图中用“→”标出其中的配位键。该阴离子通过 相互结合形成链状结构。(4)E2+在水溶液中以[E(H2O)6]2+形式存在,向含E2+的溶液中加入氨水,可生成更稳定的[E(NH3)6]2+,其原因是 。[E(NH3)6]2+的空间结构为 。20.(11分)(2024·绵阳高二检测)非金属元素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Si原子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 种。(2)O、F、Cl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OF2的熔、沸点 (填“高于”或“低于”)Cl2O;原因是 。(3)Ni-NTA-Nangold可用于检测或定位6x组氨酸(His)或Poly-His标记的重组蛋白。Ni(Ⅱ)-NTA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①与Ni2+配位的原子形成的空间结构为 。②配体N中4种元素的I1从小到大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4)ZnS可用于制白色颜料等。ZnS的晶胞如图所示。①图中S2-的坐标有(0,0,0)、、(1,1,1)等,图中与S2-距离最近的Zn2+有 (填坐标)。②ZnS晶体的密度为 g·cm-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模块质量检测1.B 基态铜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该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中体现的是3d94s2,A错误;苯分子中碳原子是sp2杂化,形成三个σ键,每个碳原子剩余一个p电子,6个碳原子的p电子肩并肩重叠形成大π键,电子云由两块组成,镜面对称,该结构未表示出镜面对称的两块电子云,C错误;基态铍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最外层电子轨道为2s,s轨道的电子云轮廓图为球形,该选项电子云轮廓图为哑铃形,D错误。2.A B项,在一个轨道中电子的自旋状态肯定相反,但在同一能层中电子的自旋状态可以平行,如N原子的2p轨道中的3个电子的自旋状态平行,错误;C项,Mg原子3s能级上的2个电子吸收能量跃迁到3p能级上,Mg原子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错误;D项,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σ键或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没有杂化的p轨道用于形成π键,错误。3.C H+核外无电子,半径最小,Li+和H-核外电子排布相同,H-核电荷数较小,半径较大,即半径:H+<Li+<H-,A正确;σ键是电子云“头碰头”重叠形成的,π键是电子云“肩并肩”重叠形成的,σ键比π键重叠程度大,形成的共价键强,B正确;[Cu(NH3)4]2+中Cu2+提供空轨道,N原子提供孤电子对,C错误;分子的中心原子通过sp3杂化轨道成键时,若无孤电子对,则为四面体形结构,若有孤电子对,则为三角锥形或V形结构,D正确。4.D H2O2分子为书页形极性分子,A项错误;S的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B项错误;s区的H元素为非金属元素,C项错误;H2S和NH3均是极性分子,H2S分子的中心原子含2个孤电子对,NH3分子的中心原子含1个孤电子对,分子中孤电子对数越多,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越大,分子的键角越小,则NH3分子的键角大于H2S分子,D项正确。5.D X、Y、Z是周期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根据结构式中,X成1个共价键,Y成4个共价键并且能形成双键,Z形成2个共价键,推测X为H元素,Y为C元素,Z为O元素或S元素。元素周期表中氢原子半径最小,原子半径:Z>X,A正确;YX4为正四面体形结构,键角为109°28',X2Z为V形结构,中心原子有两个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作用较强,键角小于109°28',故键角:YX4>X2Z,B正确;C的非金属性强于H,故电负性:X<Y,C正确;若Z为S元素,由于P的3p轨道半充满更稳定,第一电离能:磷>硫,D错误。6.D 从题图中可以看出,R—Cl的键长有0.201 nm和0.214 nm两种,则分子中5个R—Cl键能不完全相同,A正确;图中信息显示,Cl—R—Cl的键角有90°(纵轴与横轴)、120°(中间的等边三角形的两个轴之间的夹角)、180°(两个纵轴夹角),B正确;RCl5受热后会分解生成RCl3和Cl2,RCl3分子的空间结构呈三角锥形,C正确;在RCl5分子中,Cl原子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但R原子的最外层有10个电子,D不正确。7.C [Co(NH3)6]Cl2中的中心离子为Co2+,其配位原子为N,配位数为6,A错误;由[Co(NH3)6]Cl2晶胞结构可知,[Co(NH3)6]2+周围等距离且最近的Cl-有8个,B错误;C位于晶胞内部,若把晶胞分为8个相等的小立方体,则C位于左、后、上方的小立方体的体心,根据A、B的原子坐标参数可知,C的原子坐标参数为,C正确;通过晶胞结构,根据均摊法,一个晶胞中含有的[Co(NH3)6]2+的个数为8×+6×=4,含有的Cl-的个数为8,故每个晶胞中含有4个[Co(NH3)6]Cl2,[Co(NH3)6]Cl2的摩尔质量是M g·mol-1,晶胞体积为a3 pm3,则晶胞的密度为×1030 g·cm-3,D错误。8.B 石墨中的碳原子用sp2杂化轨道与相邻的三个碳原子以σ键结合,形成正六边形的平面层状结构,而每个碳原子还有一个2p轨道,其中有一个2p电子,这些p轨道又都互相平行,并垂直于碳原子sp2杂化轨道构成的平面,形成了大π键,这些π电子可以在整个碳原子平面上活动,类似金属键的性质;石墨层之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所以石墨中存在共价键、金属键和范德华力,属于混合型晶体,A、C正确;金刚石中碳原子与周围4个碳原子形成正四面体形结构,碳原子采取sp3杂化,键角为109°28',而石墨中碳原子与周围的碳原子形成3个C—C,碳原子采取sp2杂化,键角为120°,故C—C—C的夹角大小为石墨>金刚石,B错误;石墨晶胞中C原子个数=1+2×+4×+4×+2×+2×=4,晶胞体积=(a pm)2×sin 60°×2×2b pm=a2b pm3,石墨晶体密度== g·pm-3,D正确。9.D [Co(NH3)6]3+的空间结构为正八面体形,Co位于由N原子组成的正八面体中心,A正确;[Co(NH3)6]Cl3中Co3+与NH3之间的化学键为配位键,N—H为极性共价键,配离子与氯离子形成离子键,B正确;[Co(NH3)6]Cl3的中心离子为Co3+,配体为NH3,配位数为6,C正确;配合物 [Co(NH3)5Cl] Cl2中内界配位离子Cl-不与Ag+反应,1 mol该配合物中含2 mol外界离子Cl-,与足量AgNO3溶液反应生成2 mol AgCl沉淀,D错误。10.A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且W、X、Z分别位于不同周期,则W为H,X在第二周期,Z在第三周期,Z的金属性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强,则Z为Na,所以Y在第二周期;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一个X原子能形成四个共价键,一个Y原子能形成两个共价键,且X、Y均在第二周期,所以X为C,Y为O;Z2XY3表示Na2CO3,向Na2CO3固体中加入少量水,Na2CO3会吸水形成带结晶水的晶体,不会观察到固体溶解,A错误;Na与O2反应,常温下反应生成Na2O,加热条件下生成Na2O2,B正确;Y为O元素,L与O同主族,且位于O元素下一周期,则L为S元素,二者性质相似,可形成Na2S2,C正确;NaH与水反应:NaH+H2ONaOH+H2↑,少量NaOH与Ca溶液反应:Ca(HCO3)2+NaOHCaCO3↓+NaHCO3+H2O,现象是生成白色沉淀并且有气泡产生,D正确。11.D 碳铂中含有碳氧双键,双键含有一个π键,A错误;碳铂分子中没有手性碳原子,不属于手性分子,B错误;碳铂中酯基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而其他4个碳原子则为sp3杂化,C错误;1个1,1 环丁二羧酸分子()中含有18个σ键,D正确。12.D 钴与铁、镍同属第四周期第Ⅷ族,属于d区,A正确;由晶胞结构图可知距离中心Co2+最近且等距的O2-位于立方体的面心,数目为6,B正确;由A点的原子坐标参数为(0,0,0),B点为可知,晶胞的边长为1,C点位于体心,则其原子坐标参数为,C正确;由晶胞结构可知,晶胞中位于顶点的Ti4+的个数为8×=1,位于体心的Co2+的个数为1,位于面心上的O2—的个数为6×=3,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TiCoO3,D错误。13.C 根据Z的基态原子2p轨道半充满,推断Z是氮元素;M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之差为4,则M是硫元素;根据分子结构图推断X是氢元素,Y是碳元素。电负性:N>C>H,A错误;原子半径:C>N>H,B错误;分子结构图中中的碳原子为sp2杂化,而中的碳原子为sp3杂化,C正确;碳酸是弱酸,D错误。14.D 大球表示镁原子,小球表示硅原子,该晶胞中镁原子数为8,硅原子数为8×+6×=4。一个硅原子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镁原子有8个,则硅原子的配位数为8,A正确;紧邻的两个镁原子的距离是晶胞参数的一半,该距离为 nm,B正确;紧邻的两个硅原子间的距离是面对角线长的一半,该距离为 nm,C正确;该晶胞中含有4个Mg2Si,总质量为 g= g,该晶体的密度为g·cm-3,D错误。15.A a中N原子有3个σ键电子对,1个孤电子对,b中N原子有4个σ键电子对,没有孤电子对,则a、b中N原子均采取sp3杂化,A正确;b为配离子,提供孤电子对的是2个N原子和4个O原子,所以钙离子的配位数为6 ,B错误;a中C原子杂化方式有sp2、sp3杂化,b中C原子也有sp2、sp3杂化,C错误;钙离子与N、O之间形成配位键,其他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b中不含离子键,D错误。16.(1)a a表示的价层电子排布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 电子云 2 (2)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既难得电子又难失电子,不易形成离子 σ键、π键(或极性键) sp CO2、N2O(合理即可) (3)sp3 低 (4)①3 2 ②4③×解析:(1)基态碳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为2s22p2,轨道表示式是a正确,b违背能量最低原理,b不正确,因为a表示的价层电子排布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基态14C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故原子核外存在2对自旋相反的电子。(2)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难得到或失去电子,易形成共价键;CS2和CO2互为等电子体,CS2的结构式为SCS,故CS2中含σ键和π键(或极性键)。(3)CH3OCH3中的氧原子采取sp3杂化;CH3CH2OH分子间易形成氢键,所以CH3OCH3的沸点低于CH3CH2OH。(4)①石墨烯中,每个C原子连接3个六元环,故每个六元环平均占有=2个C原子;②金刚石中C原子采取sp3杂化,C—C—C键角为109°28',故金刚石六元环有船式结构,最多有4个C原子在同一平面上;③晶胞内部有4个C原子,面心上有6个C原子,顶点有8个C原子,故1个晶胞中含有的碳原子数:4+6×+8×=8,1个晶胞的质量为 g;再根据ρ=得晶胞的体积V= cm3,晶胞的边长为 cm,立方体的体对角线的长度为× cm,2个碳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是体对角线长的,即× cm。17.(1)A CD (2)2 CH3As(OH)2 CH3As(OH)2分子间能形成更多氢键 (3)① ② ③××107解析:(1)硼为5号元素,基态硼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1;为B+,为2p轨道全空的较稳定结构,故其失去一个电子需要吸收能量最多;中电子处于激发态,电子跃迁回低能量态时会释放能量形成发射光谱。(2)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大于砷的元素有Br和Kr。CH3As(OH)2与(CH3)2AsOH两种含砷有机酸中,CH3As(OH)2分子间能形成更多氢键,CH3As(OH)2沸点较高。(3)①LiZnAs晶体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1所示,N点原子分数坐标为,则M点原子分数坐标为;②Li位于棱上和体心,Li的个数为12×+1=3+1=4,As位于晶胞内部,个数为4,Zn位于顶点和面上,个数为4×+5×=3,Mn位于顶点和面心,个数4×+=1,则LiZnmMnnAs中,m=,n=;③晶胞的质量为 g,晶胞参数为 cm,As原子与Mn原子之间最短距离是体对角线长的,即××107 nm。18.(1)4s24p2 (2)O>P>Zn>K (3)KH>H2O>PH3 KH为离子晶体,H2O和PH3为分子晶体,H2O分子间除范德华力外,还存在分子间氢键 (4)①4 ②C③ 解析:(1)Ge位于第四周期第ⅣA族,基态Ge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4s24p2。(2)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非金属性:O>P>Zn>K,则电负性:O>P>Zn>K。(3)固态KH为离子晶体,固态H2O、PH3为分子晶体,故熔点:KH大于H2O、PH3,由于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所以其熔点比PH3高,则三者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KH>H2O>PH3;熔点差异的原因为KH是离子晶体,H2O、PH3都是分子晶体,而H2O分子间存在氢键。(4)①以体心的Zn为例,距离其最近且距离相等的原子有4个,所以配位数为4;②结合晶胞结构示意图可知,在以Ge为顶点的晶胞中,Zn原子位于面心、棱心;③已知晶胞中1号P原子的分数坐标为,则2号P原子x坐标为棱长的,y坐标为边长的,z坐标为高的,即分数坐标为(,,);④根据均摊法计算各原子个数,Ge个数为6×+4×=4,Zn个数为8×+4×+1=4,P个数为8;则晶胞密度ρ====g·cm-3= g·cm-3。19.(1)O (2) (3)①sp2、sp3② 氢键(4)N元素电负性更小,更易给出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 正八面体形解析:A、B、C、D、E五种元素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B、C为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且B、C原子中均有两个未成对电子,二者价层电子排布分别为2s22p2或3s23p2、2s22p4或3s23p4,结合A为非金属元素,可知A为硼元素、B为碳元素、C为氧元素;D、E为同周期元素且分别位于s区和d区,则二者处于第四周期,五种元素所有的s能级电子均为全充满状态,则D为钙元素;E的d能级电子数等于A、B、C最高能层的p能级电子数之和,则E的d能级电子数为1+2+4=7,即E的价层电子排布为3d74s2,故E为钴元素。(1)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同周期元素自左而右,电负性逐渐增大,五种元素中,O元素电负性最大。(2)E为Co,Co2+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3)①A为硼原子,结构式中硼原子可以形成3个单键或4个单键(含有1个配位键),硼原子核外最外层的3个电子全部参与成键,故杂化轨道类型为sp2、sp3;②形成4个键的硼原子中含有1个配位键,氢氧根离子中氧原子与硼原子之间形成配位键,用“→”标出其中的配位键为,该阴离子通过氢键相互结合形成链状结构。(4)Co2+在水溶液中以[Co(H2O)6]2+形式存在,向含Co2+的溶液中加入氨水,可生成更稳定的 [Co(NH3)6]2+,其原因是N元素电负性更小,更易给出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Co(NH3)6]2+的空间结构为正八面体形。20.(1)8 (2)Cl<O<F 低于 OF2比Cl2O的相对分子质量小,分子间作用力小 (3)①八面体形 ②C<H<O<N (4)①和 ②解析:(1)Si为14号元素,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共占有8个原子轨道,则核外电子有8种空间运动状态。(2)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电负性逐渐减小,同周期元素自左而右电负性逐渐增大,则电负性:Cl<O<F;OF2与Cl2O分子中都不含氢键,则熔、沸点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即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由于OF2比Cl2O的相对分子质量小,分子间作用力小,则熔、沸点OF2低于Cl2O。(3)①由配合物的结构可知,镍离子与具有孤电子对的氮原子和氧原子形成配位键,配位数为6,空间结构为八面体形;②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氮原子的2p轨道为稳定的半充满结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H只有一个电子,位于1s轨道,离原子核的距离比C的最外层两个位于2s轨道上的电子要近得多,所以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力更大,因此第一电离能也就更大,即第一电离能:H>C,则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H<O<N。(4)①选取坐标原点(0,0,0)后,图中与S2-距离最近的Zn2+有和;②由ZnS晶胞的结构可知,Zn2+位于晶胞内,共有4个,S2-位于顶点和面心,共有4个,则其密度ρ=== g·cm-3=。1 / 7(共71张PPT)模块质量检测(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2024·上海徐汇区高二检测)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基态铜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C. 苯分子中的大π键:D. 基态铍原子最外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 基态铜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该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中体现的是3d94s2,A错误;苯分子中碳原子是sp2杂化,形成三个σ键,每个碳原子剩余一个p电子,6个碳原子的p电子肩并肩重叠形成大π键,电子云由两块组成,镜面对称,该结构未表示出镜面对称的两块电子云,C错误;基态铍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最外层电子轨道为2s,s轨道的电子云轮廓图为球形,该选项电子云轮廓图为哑铃形,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 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能层序数越大,s原子轨道的形状相同,半径越大B. 在同一能层上运动的电子,其自旋状态肯定相反C. 镁原子由1s22s22p63s2→1s22s22p63p2时,释放能量,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D. 杂化轨道可用于形成σ键、π键或用于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 B项,在一个轨道中电子的自旋状态肯定相反,但在同一能层中电子的自旋状态可以平行,如N原子的2p轨道中的3个电子的自旋状态平行,错误;C项,Mg原子3s能级上的2个电子吸收能量跃迁到3p能级上,Mg原子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错误;D项,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σ键或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没有杂化的p轨道用于形成π键,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3.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粒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H+<Li+<H-B. σ键比π键重叠程度大,形成的共价键强C. [Cu(NH3)4]2+中H原子提供接受孤电子对的空轨道D. 分子的中心原子通过sp3杂化轨道成键时,该分子不一定为四面体形结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 H+核外无电子,半径最小,Li+和H-核外电子排布相同,H-核电荷数较小,半径较大,即半径:H+<Li+<H-,A正确;σ键是电子云“头碰头”重叠形成的,π键是电子云“肩并肩”重叠形成的,σ键比π键重叠程度大,形成的共价键强,B正确;[Cu(NH3)4]2+中Cu2+提供空轨道,N原子提供孤电子对,C错误;分子的中心原子通过sp3杂化轨道成键时,若无孤电子对,则为四面体形结构,若有孤电子对,则为三角锥形或V形结构,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4. (2024·昆明高二检测)下列有关分子的结构和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H2O2和C2H2均为直线形的非极性分子C. 元素周期表的s区、d区、ds区全为金属元素D. H2S和NH3均是极性分子,且H2S分子的键角较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 H2O2分子为书页形极性分子,A项错误;S 的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B项错误;s区的H元素为非金属元素,C项错误;H2S和NH3均是极性分子,H2S分子的中心原子含2个孤电子对,NH3分子的中心原子含1个孤电子对,分子中孤电子对数越多,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越大,分子的键角越小,则NH3分子的键角大于H2S分子,D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5. (2024·武汉高二检测)用于制造隐形飞机的某化合物具有吸收微波功能,其结构如图所示,其中X、Y、Z是周期序数递增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原子半径:Z>X B. 键角:YX4>X2ZC. 电负性:X<Y D. 第一电离能:Z>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 X、Y、Z是周期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根据结构式中,X成1个共价键,Y成4个共价键并且能形成双键,Z形成2个共价键,推测X为H元素,Y为C元素,Z为O元素或S元素。元素周期表中氢原子半径最小,原子半径:Z>X,A正确;YX4为正四面体形结构,键角为109°28',X2Z为V形结构,中心原子有两个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作用较强,键角小于109°28',故键角:YX4>X2Z,B正确;C的非金属性强于H,故电负性:X<Y,C正确;若Z为S元素,由于P的3p轨道半充满更稳定,第一电离能:磷>硫,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6. (2024·宜春高二检测)第ⅤA族元素的原子R与A原子结合形成RA3气态分子,其空间结构呈三角锥形。RCl5在气态和液态时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RCl5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分子中5个R—Cl键能不完全相同B. Cl—R—Cl的键角有90°、120°、180°C. RCl5受热后会分解生成分子空间结构呈三角锥形的RCl3D. 每个原子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 从题图中可以看出,R—Cl的键长有0.201 nm和0.214nm两种,则分子中5个R—Cl键能不完全相同,A正确;图中信息显示,Cl—R—Cl的键角有90°(纵轴与横轴)、120°(中间的等边三角形的两个轴之间的夹角)、180°(两个纵轴夹角),B正确;RCl5受热后会分解生成RCl3和Cl2,RCl3分子的空间结构呈三角锥形,C正确;在RCl5分子中,Cl原子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但R原子的最外层有10个电子,D不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7. (2024·重庆高二检测)[Co(NH3)6]Cl2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已知该立方晶胞的边长为 a 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NA,[Co(NH3)6]Cl2的摩尔质量为 M g·mol-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A. [Co(NH3)6]Cl2中,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8B. 离[Co(NH3)6]2+最近的Cl- 有4个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 [Co(NH3)6]Cl2中的中心离子为Co2+,其配位原子为N,配位数为6,A错误;由[Co(NH3)6]Cl2晶胞结构可知,[Co(NH3)6]2+周围等距离且最近的Cl-有8个,B错误;C位于晶胞内部,若把晶胞分为8个相等的小立方体,则C位于左、后、上方的小立方体的体心,根据A、B的原子坐标参数可知,C的原子坐标参数为 ,C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通过晶胞结构,根据均摊法,一个晶胞中含有的[Co(NH3)6]2+的个数为8× +6× =4,含有的Cl-的个数为8,故每个晶胞中含有4个[Co(NH3)6]Cl2,[Co(NH3)6]Cl2的摩尔质量是 M g·mol-1,晶胞体积为 a3 pm3,则晶胞的密度为 ×1030 g·cm-3,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8. (2024·鞍山高二检测)如图是石墨晶体的结构及晶胞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石墨中存在共价键、金属键以及范德华力,因此属于混合型晶体B. C—C—C的夹角:石墨<金刚石C. 石墨晶体沿片层与垂直片层方向的导电性不相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 石墨中的碳原子用sp2杂化轨道与相邻的三个碳原子以σ键结合,形成正六边形的平面层状结构,而每个碳原子还有一个2p轨道,其中有一个2p电子,这些p轨道又都互相平行,并垂直于碳原子sp2杂化轨道构成的平面,形成了大π键,这些π电子可以在整个碳原子平面上活动,类似金属键的性质;石墨层之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所以石墨中存在共价键、金属键和范德华力,属于混合型晶体,A、C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金刚石中碳原子与周围4个碳原子形成正四面体形结构,碳原子采取sp3杂化,键角为109°28',而石墨中碳原子与周围的碳原子形成3个C—C,碳原子采取sp2杂化,键角为120°,故C—C—C的夹角大小为石墨>金刚石,B错误;石墨晶胞中C原子个数=1+2× +4× +4× +2× +2× =4,晶胞体积= ( a pm)2×sin 60°×2×2 bpm= a2 b pm3,石墨晶体密度= = g·pm-3,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9. 三氯化六氨合钴(Ⅲ){[Co(NH3)6]Cl3}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以活性炭为催化剂,通过H2O2氧化有氨和NH4Cl存在的CoCl2溶液来制备。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Cl2·6H2O+10NH3+2NH4Cl+H2O2 2[Co(NH3)6]Cl3+14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配离子[Co(NH3)6]3+中的Co位于由N原子组成的正八面体中心B. 配合物[Co(NH3)6]Cl3中含有离子键、极性键和配位键C. [Co(NH3)6]Cl3中的配体为NH3,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6D. 取1 mol钴(Ⅲ)的另一种配合物[Co(NH3)5Cl]Cl2与足量AgNO3溶液反应,得到沉淀的物质的量为3 mol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 [Co(NH3)6]3+的空间结构为正八面体形,Co位于由N原子组成的正八面体中心,A正确;[Co(NH3)6]Cl3中Co3+与NH3之间的化学键为配位键,N—H为极性共价键,配离子与氯离子形成离子键,B正确;[Co(NH3)6]Cl3的中心离子为Co3+,配体为NH3,配位数为6,C正确;配合物 [Co(NH3)5Cl] Cl2中内界配位离子Cl-不与Ag+反应,1 mol该配合物中含2 mol外界离子Cl-,与足量AgNO3溶液反应生成2 mol AgCl沉淀,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0. (2024·渭南高二检测)科学家利用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组合成一种“超分子”,具有高效的催化性能,其结构如图所示。W、X、Z分别位于不同周期,Z的金属性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A. 向Z2XY3固体中加入少量水,会观察到固体溶解B. Z和Y2在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产物不同C. L与Y同主族,并且位于Y的下一周期,则L与Z可以形成化合物Z2L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且W、X、Z分别位于不同周期,则W为H,X在第二周期,Z在第三周期,Z的金属性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强,则Z为Na,所以Y在第二周期;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一个X原子能形成四个共价键,一个Y原子能形成两个共价键,且X、Y均在第二周期,所以X为C,Y为O;Z2XY3表示Na2CO3,向Na2CO3固体中加入少量水,Na2CO3会吸水形成带结晶水的晶体,不会观察到固体溶解,A错误;Na与O2反应,常温下反应生成Na2O,加热条件下生成Na2O2,B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Y为O元素,L与O同主族,且位于O元素下一周期,则L为S元素,二者性质相似,可形成Na2S2,C正确;NaH与水反应:NaH+H2ONaOH+H2↑,少量NaOH与Ca 溶液反应:Ca(HCO3)2+NaOH CaCO3↓+NaHCO3+H2O,现象是生成白色沉淀并且有气泡产生,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1. 顺铂[Pt(NH3)2Cl2]是1969年发现的第一种具有抗癌活性的金属化合物;碳铂是1,1 环丁二羧酸二氨合铂(Ⅱ)的简称,属于第二代铂族抗癌药物,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其毒副作用低于顺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碳铂中不含有π键B. 碳铂分子属于手性分子C. 碳铂分子中sp3杂化的碳原子与sp2杂化的碳原子数之比为1∶2D. 1 mol的1,1 环丁二羧酸含有σ键的数目为18 N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 碳铂中含有碳氧双键,双键含有一个π键,A错误;碳铂分子中没有手性碳原子,不属于手性分子,B错误;碳铂中酯基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而其他4个碳原子则为sp3杂化,C错误;1个1,1 环丁二羧酸分子( )中含有18个σ键,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2. 钴的一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已知A点的原子坐标参数为(0,0,0),B点的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钴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区B. 距离Co2+最近且等距的O2-的数目为6D. 该物质的化学式为TiCoO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 钴与铁、镍同属第四周期第Ⅷ族,属于d区,A正确;由晶胞结构图可知距离中心Co2+最近且等距的O2-位于立方体的面心,数目为6,B正确;由A点的原子坐标参数为(0,0,0),B点为 可知,晶胞的边长为1,C点位于体心,则其原子坐标参数为 ,C正确;由晶胞结构可知,晶胞中位于顶点的Ti4+的个数为8× =1,位于体心的Co2+的个数为1,位于面心上的O2—的个数为6× =3,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TiCoO3,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3. 短周期元素X、Y、Z、M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的基态原子2p轨道半充满,M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之差为4,它们组成的一种分子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负性:X>Y>ZB. 原子半径:Z>Y>XC. 分子中Y原子的杂化方式有sp2、sp3两种D. Y、Z、M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均为强酸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 根据Z的基态原子2p轨道半充满,推断Z是氮元素;M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之差为4,则M是硫元素;根据分子结构图推断X是氢元素,Y是碳元素。电负性:N>C>H,A错误;原子半径:C>N>H,B错误;分子结构图中 中的碳原子为sp2杂化,而 中的碳原子为sp3杂化,C正确;碳酸是弱酸,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4. (2024·石家庄高二检测)Mg2Si具有反萤石结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晶胞参数为0.635 nm。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Si的配位数为8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 大球表示镁原子,小球表示硅原子,该晶胞中镁原子数为8,硅原子数为8× +6× =4。一个硅原子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镁原子有8个,则硅原子的配位数为8,A正确;紧邻的两个镁原子的距离是晶胞参数的一半,该距离为 nm,B正确;紧邻的两个硅原子间的距离是面对角线长的一半,该距离为nm,C正确;该晶胞中含有4个Mg2Si,总质量为 g=g,该晶体的密度为 g·cm-3,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5. (2024·西宁高二检测)如图所示,a为乙二胺四乙酸(EDTA),易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b为EDTA与Ca2+形成的螯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和b中N原子均采取sp3杂化B. b中Ca2+的配位数为4,配位原子是C原子C. a和b中C原子杂化方式不相同D. b中含有共价键、离子键和配位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 a中N原子有3个σ键电子对,1个孤电子对,b中N原子有4个σ键电子对,没有孤电子对,则a、b中N原子均采取sp3杂化,A正确;b为配离子,提供孤电子对的是2个N原子和4个O原子,所以钙离子的配位数为6 ,B错误;a中C原子杂化方式有sp2、sp3杂化,b中C原子也有sp2、sp3杂化,C错误;钙离子与N、O之间形成配位键,其他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b中不含离子键,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16. (11分)碳及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碳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是 (填字母)。请阐述其原因是 。处于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可用 形象化描述。在基态14C原子中,核外存在 对自旋相反的电子。a a表示的价层电子排布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电子云 2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基态碳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为2s22p2,轨道表示式是 a正确,b违背能量最低原理,b不正确,因为a表示的价层电子排布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基态14C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故原子核外存在2对自旋相反的电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碳在形成化合物时,其键型以共价键为主,原因是 。CS2分子中,共价键的类型有 , C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写出两个与CS2具有相同空间结构和键合形式的分子或离子: 。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既难得电子又难失电子,不易形成离子σ键、π键(或极性键) sp CO2、N2O(合理即可) 解析: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难得到或失去电子,易形成共价键;CS2和CO2互为等电子体,CS2的结构式为S C S,故CS2中含σ键和π键(或极性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3)甲醚(CH3OCH3)中氧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甲醚的沸点比乙醇(CH3CH2OH)的沸点 (填“高”或“低”)。解析:CH3OCH3中的氧原子采取sp3杂化;CH3CH2OH分子间易形成氢键,所以CH3OCH3的沸点低于CH3CH2OH。sp3 低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4)碳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石墨、石墨烯与金刚石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①在石墨烯晶体中,每个C原子连接 个六元环,每个六元环平均占有 个C原子。3 2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②在金刚石晶体中,C原子所连接的最小环也为六元环,六元环中最多有 个C原子在同一平面。③碳的某种单质的晶胞如图所示,若该晶体的密度为 ρ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NA,则晶体中最近的两个碳原子之间的距离为 cm(用代数式表示,不必化简)。4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①石墨烯中,每个C原子连接3个六元环,故每个六元环平均占有 =2个C原子;②金刚石中C原子采取sp3杂化,C—C—C键角为109°28',故金刚石六元环有船式结构,最多有4个C原子在同一平面上;③晶胞内部有4个C原子,面心上有6个C原子,顶点有8个C原子,故1个晶胞中含有的碳原子数:4+6× +8× =8,1个晶胞的质量为 g;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再根据ρ= 得晶胞的体积 V = cm3,晶胞的边长为 cm,立方体的体对角线的长度为 × cm,2个碳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是体对角线长的 ,即 × cm。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7. (11分)(2024·淄博高二检测)硼、砷、铁等元素可形成结构、性质各异的物质,在生产、科研中发挥着重要用途。回答下列问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下列不同状态的硼中,失去一个电子需要吸收能量最多的是 (填字母,下同),用光谱仪可捕捉到发射光谱的是 。A CD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硼为5号元素,基态硼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1; 为B+,为2p轨道全空的较稳定结构,故其失去一个电子需要吸收能量最多; 中电子处于激发态,电子跃迁回低能量态时会释放能量形成发射光谱。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大于砷的元素有 种。CH3As(OH)2与(CH3)2AsOH两种含砷有机酸中沸点较高的是 (填化学式),原因为 。解析: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大于砷的元素有Br和Kr。CH3As(OH)2与(CH3)2AsOH两种含砷有机酸中,CH3As(OH)2分子间能形成更多氢键,CH3As(OH)2沸点较高。2 CH3As(OH)2 CH3As(OH)2分子间能形成更多氢键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3)LiZnAs晶体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1所示,N点原子分数坐标为 ;LiZnAs晶体部分Zn原子被Mn原子代替后可以形成一种新型稀磁半导体LiZn m Mn n As,其立方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①M点原子分数坐标为 。② m = 。③已知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LiZn m Mn n As 的摩尔质量为 M g·mol-1 ,晶体密度为 d g·cm-3 。晶胞中As原子与Mn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 nm(列出计算式)。 × ×10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①LiZnAs晶体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1所示,N点原子分数坐标为 ,则M点原子分数坐标为 ;②Li位于棱上和体心,Li的个数为12× +1=3+1=4,As位于晶胞内部,个数为4,Zn位于顶点和面上,个数为4× +5× =3,Mn位于顶点和面心,个数4× + =1,则LiZn m Mn n As中, m = , n = ;③晶胞的质量为 g,晶胞参数为 cm,As原子与Mn原子之间最短距离是体对角线长的 ,即 × ×107 nm。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8. (11分)(2024·张家口高二检测)ZnGeP2是非线性晶体材料,在激光技术方面有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Ge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解析:Ge位于第四周期第ⅣA族,基态Ge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4s24p2。4s24p2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O、P、K、Zn按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解析: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非金属性:O>P>Zn>K,则电负性:O>P>Zn>K。O>P>Zn> K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3)H2O、PH3、KH按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 ,熔点差异的原因是 。KH>H2O>PH3 KH为离子晶体,H2O和PH3为分子晶体,H2O分子间除范德华力外,还存在分子间氢键 解析:固态KH为离子晶体,固态H2O、PH3为分子晶体,故熔点:KH大于H2O、PH3,由于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所以其熔点比PH3高,则三者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KH>H2O>PH3;熔点差异的原因为KH是离子晶体,H2O、PH3都是分子晶体,而H2O分子间存在氢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4)以Zn为顶点的ZnGeP2晶胞结构如图所示。①Zn原子的配位数为 。②以Ge为顶点的晶胞中,Zn原子位于 (填字母)。A. 面心 B. 棱心 C. 面心和棱心4 C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③已知晶胞中1号P原子的分数坐标为 ,则2号P原子的分数坐标为 。④该晶体的密度为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NA)。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①以体心的Zn为例,距离其最近且距离相等的原子有4个,所以配位数为4;②结合晶胞结构示意图可知,在以Ge为顶点的晶胞中,Zn原子位于面心、棱心;③已知晶胞中1号P原子的分数坐标为 ,则2号P原子 x 坐标为棱长的 , y 坐标为边长的 , z 坐标为高的 ,即分数坐标为( , , );④根据均摊法计算各原子个数,Ge个数为6× +4× =4,Zn个数为8× +4× +1=4,P个数为8;则晶胞密度ρ= = = = g·cm-3= g·cm-3。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9. (11分)已知A、B、C、D、E五种元素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B、C为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且B、C中均有两个未成对电子。D、E为同周期元素且分别位于s区和d区。五种元素所有的s能级电子均为全充满状态。E的d能级电子数等于A、B、C最高能层的p能级电子数之和。回答下列问题:(1)五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解析:A、B、C、D、E五种元素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O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其中A、B、C为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且B、C原子中均有两个未成对电子,二者价层电子排布分别为2s22p2或3s23p2、2s22p4或3s23p4,结合A为非金属元素,可知A为硼元素、B为碳元素、C为氧元素;D、E为同周期元素且分别位于s区和d区,则二者处于第四周期,五种元素所有的s能级电子均为全充满状态,则D为钙元素;E的d能级电子数等于A、B、C最高能层的p能级电子数之和,则E的d能级电子数为1+2+4=7,即E的价层电子排布为3d74s2,故E为钴元素。(1)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同周期元素自左而右,电负性逐渐增大,五种元素中,O元素电负性最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E常有+2、+3两种价态,写出E2+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 。解析: E为Co,Co2+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3)自然界中,含A的钠盐是一种天然矿藏,其化学式写作Na2A4O7·10H2O,实际上它的结构单元是由两个H3AO3和两个[A(OH)4]-缩合而成的双六元环,应该写成Na2[A4O5(OH)4]·8H2O,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它的阴离子可形成链状结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①A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②该阴离子由极性键和配位键构成,请在图中用“→”标出其中的配位键。该阴离子通过 相互结合形成链状结构。sp2、sp3 氢键 答案: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 ①A为硼原子,结构式中硼原子可以形成3个单键或4个单键(含有1个配位键),硼原子核外最外层的3个电子全部参与成键,故杂化轨道类型为sp2、sp3;②形成4个键的硼原子中含有1个配位键,氢氧根离子中氧原子与硼原子之间形成配位键,用“→”标出其中的配位键为 ,该阴离子通过氢键相互结合形成链状结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4)E2+在水溶液中以[E(H2O)6]2+形式存在,向含E2+的溶液中加入氨水,可生成更稳定的[E(NH3)6]2+,其原因是 。N元素电负性更小,更易给出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 [E(NH3)6]2+的空间结构为 。正八面体形 解析: Co2+在水溶液中以[Co(H2O)6]2+形式存在,向含Co2+的溶液中加入氨水,可生成更稳定的 [Co(NH3)6]2+,其原因是N元素电负性更小,更易给出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Co(NH3)6]2+的空间结构为正八面体形。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0. (11分)(2024·绵阳高二检测)非金属元素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Si原子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 种。解析:Si为14号元素,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共占有8个原子轨道,则核外电子有8种空间运动状态。8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O、F、Cl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OF2的熔、沸点 (填“高于”或“低于”)Cl2O;原因是 。解析: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电负性逐渐减小,同周期元素自左而右电负性逐渐增大,则电负性:Cl<O<F;OF2与Cl2O分子中都不含氢键,则熔、沸点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即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由于OF2比Cl2O的相对分子质量小,分子间作用力小,则熔、沸点OF2低于Cl2O。Cl<O<F 低于 OF2比Cl2O的相对分子质量小,分子间作用力小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3)Ni-NTA-Nangold可用于检测或定位6 x 组氨酸(His)或Poly-His标记的重组蛋白。Ni(Ⅱ)-NTA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①与Ni2+配位的原子形成的空间结构为 。②配体N 中4种元素的 I1从小到大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八面体形 C<H<O<N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①由配合物的结构可知,镍离子与具有孤电子对的氮原子和氧原子形成配位键,配位数为6,空间结构为八面体形;②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氮原子的2p轨道为稳定的半充满结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H只有一个电子,位于1s轨道,离原子核的距离比C的最外层两个位于2s轨道上的电子要近得多,所以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力更大,因此第一电离能也就更大,即第一电离能:H>C,则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H<O<N。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4)ZnS可用于制白色颜料等。ZnS的晶胞如图所示。①图中S2-的坐标有(0,0,0)、 、(1,1,1)等,图中与S2- 距离最近的Zn2+有 (填坐标)。和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②ZnS晶体的密度为 g·cm-3(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解析:①选取坐标原点(0,0,0)后,图中与S2- 距离最近的Zn2+有 和 ;②由ZnS晶胞的结构可知,Zn2+位于晶胞内,共有4个,S2-位于顶点和面心,共有4个,则其密度ρ= = = g·cm-3=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模块质量检测.pptx 模块质量检测(含解析)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