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去旅游宅家学习看电影我们每个人与社会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需要关注、了解社会。去劳动参观博物馆关注国家大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的暑假VS你的暑假,谁的更精彩?新课导入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1.1认识社会生活感受社会生活,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伟大祖国的家国情怀。认识社会生活的特点,学会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的发展,初步培养学生公共意识,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初步养成关心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增强为社会进步作出贡献的责任感。健全人格责任意识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目标要求:阅读教材P2-5,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3分钟)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1社会生活的特点?2自主学习社会生活对青少年的要求?3总议题:探寻社会生活的奥秘子议题一:社会关系“连接线”—— 何为参与社会生活?子议题二:社会生活“万花筒”——社会生活有何特点?子议题三:社会角色“责任卡”——如何对待社会生活?子议题一社会关系“连接线”——何为参与社会生活?情境一 周六早上6点30分,小志和爷爷到公园晨练。情境二 上午8时20分,小志和妈妈到家门口的菜市场买菜。情境三 下午3时15分,小志和同学一起到敬老院看望老人,教老人用手机。情境四 晚上8时10分,小志和爸爸看完电影后交流看法。【议学任务一】1.结合小志的生活体验和你的经验,说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2.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日常观察购物志愿服务看电影议学情境一:采访小志的一天(1)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动(2)来到工厂,我们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3)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4)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5)观看升旗仪式,我们感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1.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P3)议学小结议学拓展【社会生活的种类】人们从事物质生产活动,满足衣食住行用等物质生活需求;衣食行住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监督民主管理读书写字观影旅行从事社会政治活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推动国家民主法治建设;从事精神生产活动,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子议题二社会生活“万花筒”——社会生活有何特点?议学情境二:社会生活大转盘小记者调查根据转盘转动情况,大转盘指向哪一板块,请同学快速说出五个与之相关的事物,看谁说得又快又多。【议学任务二】通过游戏,同学们分享了很多事物,从中你认为社会生活具有什么特点?议学小结(1)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P4)2.社会生活的特点?①物质产品和精神食粮种类繁多,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选择。②人们从事着不同的职业,在岗位上发挥着各自的作用。③人们的交往方式越来越丰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第一组:交往方式对比卡第二组:交通工具变迁卡第三组:数据变化卡【议学任务三】1.选择‘时光线索包’中任意一组,在记录本上写下3个最明显的变化。2.思考这些变化的原因?议学情境三:小记者的 “时光线索包”议学小结石器青铜器无人机科学技术的进步两弹一星我国第一台计算机嫦娥探月思想观念的更新计划经济市场经济(2)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P4)生产工具的变革2.社会生活的特点?①原因议学小结(2)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P4)2.社会生活的特点?②表现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精神面貌昂扬向上祖国日益繁荣昌盛议学情境四:小记者的 “公共空间线索卡”【议学任务四】1.请交流分享你还知道哪些场所是公共空间?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共同建设和维护好公共空间?镜头一:食堂排队就餐镜头二:小区公共健身镜头三:公园跑步 公共性 = 共享空间 + 共同规则 + 相互影响 没有陌生人,只有尚未产生联系的共同体成员!议学拓展议学小结(3)社会生活具有公共性。(P5)2.社会生活的特点?①社会生活是在公共空间展开的。②社会公共利益由大家共同享有。③社会秩序由大家共同维护。④社会发展由大家共同推动。子议题三社会角色“责任卡”——如何对待社会生活?议学情境五:小记者的新发现——观点辨析我还是个学生,我只要好好学习就可以了,没必要关心和参与社会生活,社会也和我没有关系。【议学任务五】你怎么看待这个观点,请说出你的理由。习语寄托“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议学小结3.社会生活对青少年的要求?③面对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青少年要热爱生活,积极融入社会,将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共创共享美好生活。(P5)①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P2)②我们要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主动融入社会生活,养成亲社会行为。(单元导读)1.感知社会生活2.社会生活的特点3.社会生活对青少年的要求(1)丰富多彩的(2)不断变化发展的(3)公共性①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②热爱生活,积极融入社会,将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紧密结合起来1.1认识社会生活课堂小结课堂练习1.(2024·贵州铜仁·中考真题)社交是青少年走向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今,部分青少年不是宅家,就是与手机游戏相伴,在日光下呼朋唤友奔跑嬉闹的场景已逐渐消失,他们不愿主动参与社会生活,融入社会,有的甚至产生社交恐惧。为克服“社交恐惧”,你建议( )①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行为习惯②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养成亲社会行为③关注自我发展,积极谋求个人的利益④拒绝融入社会,寻求自身的舒适安逸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A2.(2024·河南·中考真题)用身边的材料做实验,进行一场科学探究;走进博物馆,当一名小小讲解员;学习制作一道菜品,请家人品尝;行走大好河山,了解国情民情……暑假期间,这些“有意思也有意义”的作业,能够促使中学生( )①培育科学精神,感受时代脉搏 ②承担家务劳动,赚取劳动报酬③体验不同职业,引领社会风尚 ④塑造健全人格,不断完善自我课堂练习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微光计划”采访行动选择一个社会场景,拍摄 “公共性之美”示例:自发整理图书角的同学、雨天共享伞架行动倡议发布 #我的公共性承诺# :“从明天起,我会______(具体行动),让______(场所)更美好!”课后实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