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1.1认识社会生活 课件(共27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上1.1认识社会生活 课件(共27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去旅游
宅家
学习
看电影
我们每个人与社会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需要关注、了解社会。
去劳动
参观博物馆
关注国家大事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我的暑假VS你的暑假,谁的更精彩?
新课导入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
1.1认识社会生活
感受社会生活,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伟大祖国的家国情怀。
认识社会生活的特点,学会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的发展,初步培养学生公共意识,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
初步养成关心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增强为社会进步作出贡献的责任感。
健全人格
责任意识
政治认同
核心素养目标
要求:阅读教材P2-5,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3分钟)
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1
社会生活的特点?
2
自主学习
社会生活对青少年的要求?
3
总议题:探寻社会生活的奥秘
子议题一:社会关系“连接线”—— 何为参与社会生活?
子议题二:社会生活“万花筒”——社会生活有何特点?
子议题三:社会角色“责任卡”——如何对待社会生活?
子议题一
社会关系“连接线”
——何为参与社会生活?
情境一 周六早上6点30分,小志和爷爷到公园晨练。
情境二 上午8时20分,小志和妈妈到家门口的菜市场买菜。
情境三 下午3时15分,小志和同学一起到敬老院看望老人,教老人用手机。
情境四 晚上8时10分,小志和爸爸看完电影后交流看法。
【议学任务一】
1.结合小志的生活体验和你的经验,说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
2.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
日常观察
购物
志愿服务
看电影
议学情境一:采访小志的一天
(1)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动
(2)来到工厂,我们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
(3)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
(4)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
(5)观看升旗仪式,我们感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1.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P3)
议学小结
议学拓展
【社会生活的种类】
人们从事物质生产活动,满足衣食住行用等物质生活需求;




民主选举
民主协商
民主监督
民主管理
读书
写字
观影
旅行
从事社会政治活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推动国家民主法治建设;
从事精神生产活动,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子议题二
社会生活“万花筒”
——社会生活有何特点?
议学情境二:社会生活大转盘
小记者调查
根据转盘转动情况,大转盘指向哪一板块,请同学快速说出五个与之相关的事物,看谁说得又快又多。
【议学任务二】
通过游戏,同学们分享了很多事物,从中你认为社会生活具有什么特点?
议学小结
(1)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P4)
2.社会生活的特点?
①物质产品和精神食粮种类繁多,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选择。
②人们从事着不同的职业,在岗位上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③人们的交往方式越来越丰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
第一组:交往方式对比卡
第二组:交通工具变迁卡
第三组:数据变化卡
【议学任务三】
1.选择‘时光线索包’中任意一组,在记录本上写下3个最明显的变化。
2.思考这些变化的原因?
议学情境三:小记者的 “时光线索包”
议学小结
石器
青铜器
无人机
科学技术的进步
两弹一星
我国第一台计算机
嫦娥探月
思想观念的更新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2)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P4)
生产工具的变革
2.社会生活的特点?
①原因
议学小结
(2)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P4)
2.社会生活的特点?
②表现
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精神面貌昂扬向上
祖国日益繁荣昌盛
议学情境四:小记者的 “公共空间线索卡”
【议学任务四】
1.请交流分享你还知道哪些场所是公共空间?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共同建设和维护好公共空间?
镜头一:食堂排队就餐
镜头二:小区公共健身
镜头三:公园跑步
公共性 = 共享空间 + 共同规则 + 相互影响
没有陌生人,只有尚未产生联系的共同体成员!
议学拓展
议学小结
(3)社会生活具有公共性。(P5)
2.社会生活的特点?
①社会生活是在公共空间展开的。
②社会公共利益由大家共同享有。
③社会秩序由大家共同维护。
④社会发展由大家共同推动。
子议题三
社会角色“责任卡”
——如何对待社会生活?
议学情境五:小记者的新发现——观点辨析
我还是个学生,我只要好好学习就可以了,没必要关心和参与社会生活,社会也和我没有关系。
【议学任务五】
你怎么看待这个观点,请说出你的理由。
习语寄托
“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议学小结
3.社会生活对青少年的要求?
③面对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青少年要热爱生活,积极融入社会,将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共创共享美好生活。(P5)
①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P2)
②我们要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主动融入社会生活,养成亲社会行为。(单元导读)
1.感知社会生活
2.社会生活的特点
3.社会生活对青少年的要求
(1)丰富多彩的
(2)不断变化发展的
(3)公共性
①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②热爱生活,积极融入社会,将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紧密结合起来
1.1
认识社会生活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2024·贵州铜仁·中考真题)社交是青少年走向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今,部分青少年不是宅家,就是与手机游戏相伴,在日光下呼朋唤友奔跑嬉闹的场景已逐渐消失,他们不愿主动参与社会生活,融入社会,有的甚至产生社交恐惧。为克服“社交恐惧”,你建议( )
①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②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养成亲社会行为
③关注自我发展,积极谋求个人的利益
④拒绝融入社会,寻求自身的舒适安逸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A
2.(2024·河南·中考真题)用身边的材料做实验,进行一场科学探究;走进博物馆,当一名小小讲解员;学习制作一道菜品,请家人品尝;行走大好河山,了解国情民情……暑假期间,这些“有意思也有意义”的作业,能够促使中学生( )
①培育科学精神,感受时代脉搏 ②承担家务劳动,赚取劳动报酬
③体验不同职业,引领社会风尚 ④塑造健全人格,不断完善自我
课堂练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微光计划”采访行动
选择一个社会场景,拍摄 “公共性之美”
示例:自发整理图书角的同学、雨天共享伞架
行动倡议
发布 #我的公共性承诺# :
“从明天起,我会______(具体行动),让______(场所)更美好!”
课后实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