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3 第3课时 有理数的除法素养目标1.知道有理数除法的两个法则,能恰当地选择法则准确地进行有理数除法的运算.2.能熟练地进行乘除混合运算.重点运用法则进行除法、乘除混合运算.【自主预习】1.写出下列算式的结果.(1)12÷3;(2)(-12)÷(-3);(3)12÷(-3);(4)(-12)÷3. 2.分别比较(1)和(2),(3)和(4)中商的符号,你发现了什么 3.比较四个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及它们的商的绝对值,你发现了什么 1.填空:(-5)÷-=(-5)× ,÷(-14)=× . 2.计算:(-2)÷= . 3.(1)(-16)÷(-2);(2)(-30)÷6;(3)0÷(-2 024);(4)(-40)÷8÷(-5). 【合作探究】知识点一:有理数除法法则(一)阅读课本本课时“尝试·交流”之前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从你喜欢的有理数中任选2个数,你会求它们的积吗 2.若将积作为被除数,你能根据所得到的等式写出一个新的等式吗 3.初中所学的除法与小学所学的除法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4.若将初中所学的除法转化为小学所学的除法,第一步你准备怎么办呢 (1)两数相除, 得正, 得负,并把绝对值 .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是 . (2)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步骤:先定性,后定值.即先确定结果的 ,再确定结果的 . 1.两个有理数相除,商是负数,则这两个有理数 ( )A.都是负数 B.都是正数C.一个正数一个负数 D.有一个是零2.计算:(1)(-15)÷(-3);(2)32÷(-4). 知识点二: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二)阅读课本本课时“尝试·交流”及之后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写一个正数除以正数的算式,你会计算这个算式吗 2.在计算过程中,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什么呢 (1)在有理数除法中,除以一个非0的数,等于 这个数的 .有理数的除法转化成 . (2)有理数的乘除属于 运算,可以按照从 到 的顺序计算. 3.计算:(1)1÷-1;(2)(-0.75)÷-.方法归纳与交流 (1)一般来说,在什么情况下选择法则(一) 什么情况下选择法则(二) (2)类比有理数减法法则,在有理数除法法则(二)中,也有两“变”,一是运算符号的变化,即由“÷”变“ ”,二是除数变为它的 .用下面的图示加以说明: 有理数除法的应用例 一人乘热气球旅行,在地面时测得温度是8 ℃,当热气球升空后,测得高空的温度是-1 ℃ ,求此时热气球的高度.(已知该地海拔每升高1 000米,气温下降6 ℃) 变式训练一天,小红与小丽利用温差测量山的高度,小红在山顶测得温度是-4 ℃,小丽此时在山脚测得温度是6 ℃.已知该地区高度每增加100米,气温大约降低0.8 ℃,这个山峰大约有多少米 参考答案【自主预习】预学思考1.(1)4;(2)4;(3)-4;(4)-4.2.(1)和(2)中是同号两数相除,商是正数;(3)和(4)中是异号两数相除,商是负数.3.被除数、除数的绝对值相除等于商的绝对值.自学检测1.- -2.-63.解:(1)8. (2)-5. (3)0. (4)1.【合作探究】知识生成知识点一1.选出的2个数为5和-3,它们的积为5×(-3)=-15.2.(-15)÷5=-3或(-15)÷(-3)=5.3.初中所学的除法比小学所学的除法多了一步,即符号的处理.4.符号处理,即确定结果的符号.归纳总结 (1)同号 异号 相除 0(2)符号 绝对值对点训练1.C2.解:(1)原式=15÷3=5.(2)原式=-(32÷4)=-8.知识点二1.算式:8÷.计算过程:8÷=8×=14.2.倒数.归纳总结 (1)乘 倒数 乘法(2)同级 左 右对点训练3.解:(1)原式=×-=-.(2)原式=-×-=.方法归纳与交流(1)解:一般来说,能整除的情况下,往往采用法则(一),在确定符号后,直接除.在不能整除的情况下,则往往将除数换成倒数,转化为乘法.(2)× 倒数 倒 乘【题型精讲】题型例 解:8-(-1)=9(℃),9÷6=1.5,1.5×1 000=1 500(米).此时热气球的高度为1 500米.变式训练 解:根据题意得[6-(-4)]÷0.8×100=1 250(米).答:这个山峰的高度大约是1 250米.2.3 第2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素养目标1.经历有理数乘法运算律的归纳、概括过程,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2.能运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重点熟练运用法则进行运算.【自主预习】1.在小学学习过哪些乘法运算律 2.这些乘法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还成立吗 下列各式变形分别用了哪些运算律 (1)12×25×-×-=12×- ×25×- .(2)+-×(-8)=×(-8)+-×(-8). 【合作探究】知识点一:多个因数相乘的有理数乘法运算阅读课本本课时“尝试·思考”之前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观察下列各式,不计算,判断它们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1)2×3×4×(-5);(2)2×3×(-4)×(-5);(3)2×(-3)×(-4)×(-5);(4)(-2)×(-3)×(-4)×(-5). 方法归纳与交流 几个不是零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 ;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 . 2.你能看出下式的结果吗 如果能,请说明理由.89×(-78.2)×0×(-23). 方法归纳与交流 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是0, 那么积就是 ,是不必具体计算的. 1.下列各式中,结果为正的是 ( )A.6×7×5×(-4)B.6×(-7)×(-4)×(-5)C.(-6) ×0×(-4)×(-5)D.(-6)×(-7)×(-4)×(-5)2.3个有理数相乘,积为负数,则其中负因数的个数是 ( )A.1 B.2 C.3 D.1或3知识点二:有理数乘法运算律阅读课本本课时“尝试·思考”及之后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2.例3中的(1)(2)分别运用了乘法的什么运算律 为什么要运用这些运算律 (1)运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把相乘能够凑整的数相结合,或相乘能够约分的分数相结合,这样可以简化运算.(2)运用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进行计算时,括号外的数应乘括号内的每一个数,不能漏乘,展开时要注意符号.3.计算:(1)4×(-0.17)×(-25);(2)(-30)×-+0.4.运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例 计算:(1)-×-×-×.(2)-×(-24).(3)-5×-3+(-7) ×-3-(-12)×-3.方法归纳与交流 当各项中出现 的因数时,逆用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可以简化运算. 变式训练计算:(1)99×(-9).(2)-3.14×35.2+6.28×(-23.3)-1.57×36.4.参考答案【自主预习】预学思考1.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2.成立.自学检测(1)解:乘法的交换律、乘法的结合律.(2)解: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合作探究】知识生成知识点一1.(1)负;(2)正;(3)负;(4)正.方法归纳与交流 正数 负数2.解:能,结果是0.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方法归纳与交流 0对点训练1.D 2.D知识点二1.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a(b+c)=ab+ac.2.(1)运用了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2)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这样可以简化运算.对点训练3.解:(1)原式=4×(-25)×(-0.17)=-100×(-0.17)=17.(2)原式=-30×- (-30)×+(-30)×0.4=-15+20-12=-7.【题型精讲】题型例 解:(1)原式=-××-×-=(-1)×=-.(2)原式=-6.(3)原式=[-5+(-7) -(-12) ]×-3=0.方法归纳与交流相同变式训练 解:(1)原式=100-×(-9)=100×(-9)-×(-9)=-900+=-899.(2)原式=(-3.14)×35.2+(-3.14)×2×23.3+(-3.14)×18.2=-314.2.3 第1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素养目标1.知道有理数乘法的意义和法则,并能熟练利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运算.2.知道什么是互为倒数,会求一个数的倒数.3.经历探索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增强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重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自主预习】1.写出下列算式的结果.(1)3×4;(2)(-3)×(-4);(3)3×(-4);(4)(-3)×4. 2.分别比较(1)和(2),(3)和(4)中两个乘数及它们的积的符号,你发现了什么 3.比较四个算式中两个乘数及它们的积的绝对值,你发现了什么 1.计算(-3)×2的结果是 ( )A.-6 B.-1 C.1 D.62.下列算式中,运算结果是负数的是 ( )A.(-2)×0 B.(-2)×5C.3×|-2| D.(-4)×(-2)【合作探究】知识点一:有理数的乘法运算阅读课本本课时“例1”及之前的内容,并仿照“例1”填空.1.(-2)×(-7)= ( )= . 2.(-8)×9= ( )= . (1)两数相乘, 得正, 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 . (2)有理数乘法运算的步骤:先定性,后定值,即先确定乘积的 ,再确定乘积的 . 1.计算(-3)×(-2)的结果等于 ( )A.-6 B.6 C.-5 D.52.下列各题计算正确的有 ( )①(-5)×(-6)=-30;②16×(-3)=-48;③(-5)×24=-120;④(-35)×(-1)=35.A.1个 B.2个 C.3个 D.4个3.在-3,4,5,-6这四个数中,任取两个数相乘,所得积的最大值为 . 知识点二:倒数阅读课本本课时“例1”下面一个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1.-5,-的倒数分别是多少 2.根据倒数的定义,0有倒数吗 为什么 如果两个有理数的乘积为 ,那么称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倒数,也称这两个有理数 . (1)若两个有理数x,y互为倒数,则xy=1;(2)正数的倒数是正数,负数的倒数是负数,0没有倒数.4.-表示 ( )A.-7的倒数 B.-7的相反数C.7的倒数 D.7的相反数5.(1)-1的倒数是 ,1的倒数是 . (2) 的倒数是-, 的倒数是-0.2. 有理数乘法的实际应用例 在汛期,如果黄河水位每天上升2厘米,那么3天后的水位比今天高多少 (规定:把今天的水位记为0厘米,水位上升记为正,下降记为负;为区分时间,今天记为0,今天之后记为正,今天之前记为负)用算式表示为(+2)×(+3)=+6.(1)如果水位每天下降2厘米,那么3天前的水位比今天高多少 请用算式表示.(2)算式(-2)×(+3)=-6 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请写下来. 变式训练一辆出租车在东西方向的大街上行驶,这辆出租车连续送客10次,其中4次向东行驶,每次行驶10千米,6次向西行驶,每次行驶7千米.(1)该出租车连续10次送客后停在何处 (2)该出租车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参考答案【自主预习】预学思考1.(1)12;(2)12;(3)-12;(4)-12.2.(1)和(2)中两个乘数的符号相同,它们的积是正数;(3)和(4)中两个乘数的符号相反,它们的积是负数.3.两个乘数的绝对值相乘等于积的绝对值.自学检测1.A 2.B【合作探究】知识生成知识点一1.+ 2×7 142.- 8×9 -72归纳总结 (1)同号 异号 0(2)符号 绝对值对点训练1.B 2.C 3.20知识点二1.-,-.2.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所以0没有倒数.揭示概念 1 互为倒数对点训练4.A5.(1)-1 (2)- -5【题型精讲】题型例 解:(1)根据题意得(-2)×(-3)=6.答:3天前的水位比今天高6厘米.(2)算式(-2)×(+3)=-6 表示的意义是水位每天下降2厘米,那么3天后的水位比今天低6厘米.变式训练 解:规定向东行驶为“+”,向西行驶为“-”.(1)4×10+6×(-7)=-2.答:该出租车停在出发点以西2千米处.(2)4×10+6×|-7|=82(千米).答:该出租车一共行驶了82千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导学案】2.3 第1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docx 【导学案】2.3 第2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docx 【导学案】2.3 第3课时 有理数的除法.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