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找最大公因数同步练习(含解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6找最大公因数同步练习(含解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6找最大公因数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4和18的公因数有( )个。
A.1 B.2 C.4
2.如果m=9n(m和n都是不为0的整数),那么m和n的最大公因数是( )。
A.m B.9 C.n D.mn
3.如果把16个梨和19个苹果平均分给若干个小朋友,则多2个梨,缺两个苹果,那么有(  )小朋友.
A.7 B.8 C.9 D.10
4.客厅长5.6米,宽4米,选用边长( )分米的方砖铺地不需要切割。
A.7 B.6 C.5 D.8
5.笑笑家的客厅长6米,宽4.8米,现计划在地面铺地砖,请你帮忙选择一种地砖,使地面都是整块方砖(不切割),你的选择是( )。
A.边长50厘米 B.边长60厘米 C.边长70厘米 D.边长80厘米
6.a与b的最大公因数是12,a与b的公因数有(  )
A.2个 B.5个 C.6个 D.8个
7.把一张长24厘米,宽18厘米的彩纸剪成一些相同小正方形且没有剩余,要使小正方形个数最少,它的边长应是( )
A.1厘米 B.18厘米 C.6厘米 D.3厘米
8.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特色课程叠衣服比赛。参赛学生每人分得相同数量的上衣和相同数量的长裤,最多能有( )名学生同时参赛。
A.8 B.12 C.24
9.12和21的最大公因数是( )。
A.2 B.3 C.12 D.21
10.用48朵玫瑰和32朵百合做花束,如果每个花束里的玫瑰朵数都相等,每束花里的百合朵数也相等,每束花里至少有( )朵花。
A.3 B.4 C.5 D.6
二、填空题
11.12和18公有的素因数有   ,最大公因数是   .
12.a和b都是非零自然数,a÷b=6,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
13.写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45和30 
51和17   
15和21 
8和10   .
14.填一填。
24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 )。
15.15和18的公因数:   .
16.有两根绳子,一根长24米,另一根长30米,现在要把它们剪成长度相等的小段,且刚好剪完没有剩余,每小段最长是( )米,两根绳子一共可以剪( )段。
17.找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填在后面的( )里.
4和6( ) 6和8( ) 8和12( ) 4和20( )
7和9( ) 7和13( ) 6和18( ) 30和45( )
18.已知A=2×3×5×n,B=2×3×7×9,A 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42,那么n是   .
19.在合适的位置填数。
20.A÷B=3(A、B均为非零自然数),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
三、判断题
21.a=b+1(a、b是不为0的自然数),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1。( )
22.两个自然数,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的时候,这两个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那个数。( )
23.17和34的公因数只有1。 。
24.a和b是互质数,所以它们没有公约数.   .
25.6和4的最大公因数是12。 。
四、计算题
26.找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2和4 6和9 5和10
9和8 9和12 14和7
9和18 8和18 20和15
27.求48和72的最大公因数
五、解答题
28.既能整除24,又能整除30的整数是多少?他们的和是多少?
29.(1)分别写出1,2,…,20各数和4的最大公因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和4的最大公因数
根据上表完成下图。
(2)找一找1,2,…,20各数和10的最大公因数,你有什么发现?与同伴交流。
30.写出15,36的全部因数,并找出15和36的最大公因数。
31.可可认为,1至20各数与3的最大公因数是有规律的,你认为可可的想法正确吗?请写出你的思考过程。
32.五年级布置一块长1.6米,宽1.2米的长方形宣传展板,展板上要贴满学生作品,作品规格为大小相同且边长为整分米数的正方形。作品边长最大可以设计为多少分米?展板上一共可以贴满多少幅这样的作品?
《5.6找最大公因数》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A D B C C C B C
1.C
【分析】两个数的公因数要先分别求出这两个数的因数。
【详解】18的因数有:1、2、3、6、9、18;
24的因数有:1、2、3、4、6、8、12、24,
所以18和24的公因数有:1、2、3、6共4个。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求两个数的公因数要先分别求出这两个数的因数,然后找出它们公有的因数。
2.C
【分析】由m=9n可知,m÷n=9,则m是n的倍数,n是m的因数,m和n成倍数关系时,最大公因数是里面的较小数,据此解答。
【详解】假设m=18,n=2,18=9×2,18和2的最大公因数是2,则m和n的最大公因数是n。
故答案为:C
【点睛】根据题意确定m和n成倍数关系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3.A
【详解】试题分析:由如果把16个梨和19个苹果平均分给若干个小朋友,则多2个梨,缺两个苹果,可知:把16个梨减去2个,19个苹果加上2个,即18个梨和21个苹果能正好平均分给这些小朋友,没有剩余,即这些小朋友的人数是18和21的最大公因数,因此求出18和21的最大公因数就是这些小朋友的人数.
解;16﹣2=14个,19+2=21个,
14=2×7,21=3×7,
14和21的最大公因数是7,
即这些小朋友是7人;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把16个梨减去2个,19个苹果加上2个,即18个梨和21个苹果能正好平均分给这些小朋友,没有剩余,即这些小朋友的人数是18和21的最大公因数.
4.D
【分析】要使方砖铺地不需要切割,那么方砖的边长一定是56和40的公因数;
先分别列举出56、40的所有因数,然后求出它们的公因数,再从四个选项中找出是56和40的公因数的数即可。
【详解】5.6米=56分米
4米=40分米
56的因数:1,2,4,7,8,14,28,56;
40的因数:1,2,4,5,8,10,20,40;
56和40的公因数有:1,2,4,8;
A.7不是56和40的公因数,所以选用边长7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切割,不符合题意;
B.6不是56和40的公因数,所以选用边长6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切割,不符合题意;
C.5不是56和40的公因数,所以选用边长5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切割,不符合题意;
D.8是56和40的公因数,所以选用边长8分米的方砖铺地不需要切割,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B
【分析】先把6米和4.8米都转化为多少厘米,大单位化小单位,需要乘上它们之间的进率100,相当于把小数点向右移动2位。6×100=600,4.8×100=480,所以6米=600厘米,4.8米=480厘米。由题意得,要使铺出来的地砖都是整块的,说明方砖的边长应该是600和480的公因数。据此解答。
【详解】6米=600厘米,4.8米=480厘米
600=2×2×2×3×5×5,480=2×2×2×2×2×3×5
A.50不是600和480的公因数,不满足题意。
B.60是600和480的公因数,满足题意。
C.70不是600和480的公因数,不满足题意。
D.80不是600和480的公因数,不满足题意。
故答案为:B
6.C
【详解】试题分析:这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就是它们最大公因数的因数;因为12的因数有1、2、3、4、6、12 共6个;所以这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有6个,即1、2、3、4、6、12;据此解答即可.
解:因为12的因数有1、2、3、4、6、12 共6个;
所以这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有6个,即1、2、3、4、6、12;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进行解答;应明确: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就是它们最大公因数的因数.
7.C
【分析】把一张长24厘米,宽18厘米的彩纸剪成一些相同小正方形且没有剩余,要使小正方形个数最少,只要使小正方形的边长最大即可,那么只要求出24和18的最大公因数,即可得解。
【详解】24=2×2×2×3
18=2×3×3
所以24和18的最大公约数是2×3=6(厘米)
要使小正方形个数最少,它的边长应是6厘米。
故答案为:C
【点睛】灵活运用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8.C
【分析】参赛学生每人分得相同数量的上衣和相同数量的长裤,因此参赛人数必须是上衣和裤子数量的公因数,最多参赛人数是上衣和裤子数量的最大公因数。全部共有的质因数(公有质因数)相乘的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详解】48=2×2×2×2×3
72=2×2×2×3×3
2×2×2×3=24(名)
最多能有24名学生同时参赛。
故答案为:C
9.B
【分析】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成积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如果两个数为倍数关系,较小的数为最大公因数;如果两个数为互质数,最大公因数为1,据此解答。
【详解】12=2×2×3
21=3×7
12和21的最大公因数是3。
故答案为:B
10.C
【分析】由于每个花束里的玫瑰花、百合花朵数都相等,则花束的数量应该是48和32的公因数,因为求的是每束花至少有多少朵,那么就要求出最多可以扎成多少束,所以花束数量是48和32的最大公因数,利用每种花的总朵数分别除以花束数量求出每束花中玫瑰花、百合花的朵数,再相加即可。
【详解】48=2×2×2×2×3
32=2×2×2×2×2
48和32的最大公因数为:
2×2×2×2
=4×2×2
=8×2
=16
所以共有16束花。
每束花中有玫瑰花的朵数:48÷16=3(朵)
每束花中有百合花的朵数:32÷16=2(朵)
每束花里至少有花的朵数:3+2=5(朵)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是一道关于最大公因数应用题目,注意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和计算的正确性。
11.1、2、3、6,6
【详解】试题分析:求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可以先分别找出这个数的因数,再找出它们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据此解答.
解:12的因数有:1、2、3、4、6、12,
18的因数有:1、2、3、6、9、18,
所以,12和18的公因数有:1、2、3、6;其中最大公因数是6.
故答案为1、2、3、6,6.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12.b
【分析】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较小数,由a与b都是不等于0的自然数,并且a÷b=6,可知:a和b是倍数关系,b是较小数,据此解答。
【详解】由题意得:a÷b=6,可知a是b的倍数,所以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b。
13.15;17;3;2
【详解】试题分析:(1)把45和30分解质因数,找出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求出它们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51和17是倍数关系,倍数关系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其中17是较小数据此解答;
(3)把15和21分解质因数,找出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求出它们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以此解答;
(4)把8和10分解质因数,找出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求出它们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以此解答;
解:①45和30,
45=3×3×5,
30=2×3×5,
45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3×5=15;
②51和17是倍数关系,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7;
③15和21,
15=3×5,
21=3×7,
15和21的最大公因数是:3;
④8和10,
8=2×2×2,
10=2×5,
8和10的最大公因数是:2.
故答案为15;17;3;2.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如果两个数是倍数关系,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最大公因数是1,两个数是一般关系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14.8
【分析】先分别找出24和16的因数,再找出它们因数中相同的数即公因数,再从公因数中找出最大的数就是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详解】24÷1=24、24÷2=12、24÷3=8、24÷4=6,所以24的因数有1、2、3、4、6、8、12、24;
16÷1=16、16÷2=8、16÷4=4,所以16的因数有1、2、4、8、16。
24和16的公因数是两个数因数中相同的数,即1、2、4、8,其中最大的数是8,就是两数的最大公因数。
24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8。
15.1、3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列举15的因数和18的因数,进而得出结论.
解:15的因数有:1、3、5、15;
18的因数有:1、2、3、6、9、18;
所以15和18的公因数有:1、3;
故答案为1、3.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应明确公因数的含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16. 6 9
【分析】根据题意,可计算出24与30的最大公因数,即是每段绳子最长的长度,然后再用24除以最大公约数加上30除以最大公因数的商,即是一共剪成的段数,列式解答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所以24与30最大公因数是:
即每小段最长是6米。
(段)
每小段最长是(6)米,两根绳子一共可以剪(9)段。
17. 2 2 4 4 1 1 6 15
【详解】略
18.7
【详解】试题分析:最大公因数是两个数的公有的质因数的乘积,据此可知: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2×3×n=6n,6n=42,求出n的值即可.
解:由分析知:2×3×n=6n,
6n=42,
n=7;
答:n是7;
故答案为7.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求法,注意找准两个数的公有的质因数.
19.见详解
【分析】根据因数的意义以及找一个因数的方法分别找出10和20的因数,之后找出这两个数的因数中共有的因数即为公因数。
【详解】10的因数:1、2、5、10
20的因数:1、2、4、5、10、20
公因数:1、2、5、1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因数的找法以及公因数的意义,熟练掌握找公因数的方法并灵活运用。
20.B
【分析】根据题意,A÷B=3,说明A和B是倍数关系,且A>B,根据“当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进行解答。
【详解】A÷B=3(A、B均为非零自然数),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B。
21.√
【分析】根据题意,a=b+1(a、b是不为0的自然数),a-b=1,说明a和b是相邻的自然数,这两个数互质,那么a和b的最大的公因数是1,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a=b+1(a、b是不为0的自然数),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1,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两个数是互质数的最大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是1。
22.√
【详解】如果两个数是倍数关系,则较小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如:12和6是倍数关系,则6就是12和6的最大公因数。
故答案为:√。
23.×
【分析】因为17和34是倍数关系,所以17和34的公因数有:1和17。
【详解】17和34的公因数有:1和17.所以,17和34的公因数只有1。此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公因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
24.错误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互质数的意义,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据此判断即可.
解:因为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所以a、b是互质数,这两个数没有公约数,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互质数的意义,应注意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
25.×
【分析】6和4的最大公因数是2,6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12。
【详解】6=2×3,
4=2×2,
6和4的最大公因数是2,
故答案为错误。
【点睛】该题主要考查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26.2;3;5
1;3;7
9;2;5
【分析】全部共有的质因数相乘的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特殊情况,两数成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两数互质,最大公因数是1,据此求出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详解】4÷2=2,2和4的最大公因数是2;
6=2×3、9=3×3,6和9的最大公因数是3;
10÷5=2,5和10的最大公因数是5;
9和8是互质数,9和8的最大公因数是1;
9=3×3、12=2×2×3,9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3;
14÷7=2,14和7的最大公因数是7;
18÷9=2,9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9;
8=2×2×2、18=2×3×3,8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2;
20=2×2×5、15=3×5,20和15的最大公因数是5。
27.24
【分析】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方法一:质因数分解法
全部共有的质因数(公有质因数)相乘的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方法二:短除法
短除法运算方法是先用一个除数除以能被它除尽的一个质数,以此类推,除到商是质数为止。
把公有的质因数从小到大依次作为除数,连续去除这几个数,直到得出的商只有公因数1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所得的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详解】48=2×2×2×2×3;
72=2×2×2×3×3;
2×2×2×3=24
所以48和72的最大公因数是24.
故答案为:24
【点睛】本题考查了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求法,利用短除法更方便一些。
28.既能整除24.又能整除30的整数是1,2,3,6,他们的和是12.
【详解】试题分析:整除的意义:若整数“a”除以大于0的整数“b”,商为整数,且余数为零. 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说b能整除a),a是b的倍数,b是a的因数,据此可知:既能整除24,又能整除30的整数的数是24和30公因数,求出它们的公因数加起来就可求出他们的和是多少,据此解答.
解:24的因数有:1,2,3,4,6,8,12,24,
30的因数有;1,2,3,5,6,10,15,30.
24和30的公因数有1,2,3,6,
既能整除24.又能整除30的整数是1,2,3,6,
他们的和是:1+2+3+6=12;
答:既能整除24.又能整除30的整数是1,2,3,6,他们的和是12.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既能整除24,又能整除30的整数的数是24和30公因数.
29.(1)见详解
(2)见详解
【分析】如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1、把两个数的因数分别列出来,然后找出来他们共有的因素就是他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那一个就是他们的最大公因数;
2、利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也可以方便的求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例如:求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
24=2×2×2×3
36=2×2×3×3
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为:2×2×3=12
3、短除法。例如:求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
【详解】(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和4的最大公因数 1 2 1 4 1 2 1 4 1 2 1 4 1
14 15 16 17 18 19 20
和4的最大公因数 2 1 4 1 2 1 4
我发现了:从1到20各数和4的最大公因数按照1、2、1、4的规律在不断的重复。(答案不唯一)
(2)1和10的最大公因数是1;
2和10的最大公因数是2;
3和10的最大公因数是1;
4和10的最大公因数是2;
5和10的最大公因数是5;
6和10的最大公因数是2;
7和10的最大公因数是1;
8和10的最大公因数是2;
9和10的最大公因数是1;
10和10的最大公因数是10;
11和10的最大公因数是1;
12和10的最大公因数是2;
13和10的最大公因数是1;
14和10的最大公因数是2;
15和10的最大公因数是5;
16和10的最大公因数是2;
17和10的最大公因数是1;
18和10的最大公因数是2;
19和10的最大公因数是1;
20和10的最大公因数是10、
我发现1到20各数和10的最大公因数在按照1、2、1、2、5、2、1、2、1、10的规律不断重复。
30.15的因数有1,3,5,15;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15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3。
【分析】利用乘法算式,先找出15和36的全部因数,再从中找出15和36的最大公因数。
【详解】15=1×15,15=3×5
36=1×36,36=2×18,36=3×12,36=4×9,36=6×6
答:15的因数有1,3,5,15;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15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3。
31.正确;过程见详解
【分析】互质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时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1;2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1;3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3;4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1;5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1;6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3;7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1;8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1;9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3;10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1;11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1;12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3;13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1;14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1;15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3;16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1;17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1;18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3;19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1;20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1。
答:可可的想法正确,发现1至20各数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1、1、3重复出现的。
32.4分米;12幅
【分析】1.6米=16分米;1.2米=12分米,求出16和12的最大公因数,就是作品边长最大,再用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除以最大作品边长,得到的商再相乘,即可解答。
【详解】1.6米=16分米;1.2米=12分米。
16=2×2×2×2
12=2×2×3
16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2×2=4
作品边长最大可以设计为4分米;
16÷4=4(个)
12÷4=3(个)
4×3=12(幅)
答:作品边长最大可以设计为4分米,展板上一个可以贴面12幅这样的作品。
【点睛】本题考查长方形切割问题的应用,利用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进行解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