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第4节 音乐调色师训练营第1板块:感受配器的想象力钢琴版。建议播放32”音乐的层次性,是与音乐的复杂性相关的。就像所有学科一样,认识、理解复杂性是智慧高低的表现。去仔细分辨音乐中的层次。看看你偏好哪种复杂度的音乐!管乐与打击乐版。建议播放35”管弦乐队版。建议播放1’25”大管弦乐队,比较复杂版建议听2’超大乐队,非常复杂版建议听完全曲!3’50”B段对比B段对比B段对比B段对比《玩具兵进行曲》B段对比音色想象力需要大量乐器听赏经验,这是需要长期积累的,我们可以按照这个原理与指导自己有意识地欣赏乐器的组配艺术!第2板块:感受作曲家的音色设计聆听以下作品,按以下顺序分别感受乐队部分:一、旋律用的是什么乐器,音色三大属性怎样:(线/点,亮/暗,张/弛);二、旋律的乐句有音色变化吗?怎样变的,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你觉得为什么要这样变?三、低音以什么乐器支撑,哪个音区,以什么织体;四、中间的和声以什么乐器填充——乐器的选择,以音区分配。五、填充的和声用什么样的织体——乐器密度及伴奏音型。根据钢琴曲,构想乐队效果。对比两个乐队改编版钢琴原曲乐队改编方案一乐队改编方案二第3板块:实战:音色想象以下作品,让同学们选一首,建议分组,不同组同学选择不同作品。以钢琴曲,或歌曲旋律为基础,讨论器乐曲的配器方案:按以下步骤:一、从音色三大分类角度(线/点,亮/暗,张/弛)切入,分析旋律的应该带给人的感受:二、分析每一句旋律应有的音色,在哪里希望变化音色,“调色”(加入其它乐器以微妙改变音色)三、低音以什么乐器支撑四、中间的和声以什么乐器填充——乐器的选择,以音区分配。五、填充的和声用什么样的织体——乐器密度及伴奏音型。六、考虑旋律在什么音区合适七、考虑力度安排,注意力度变化要配合乐器的加减。格里格:晨景钢琴版,你想用什么乐器表现晨景?乐队版先不要听别人的!!!马思聪:《思乡曲》评价一下这些配器方案,再想象你自己的!孟卫东:《同一首歌》本节课教学实现目标——写本节课的水平一(达标目标):能够能够对一首歌曲旋律、单音色乐曲有乐器编配的想象;水平二(理想目标):能够对歌曲旋律、单音色乐曲提出比较合理的配器方案。能够依据配器的基本原则对乐器编配有比较全面的想象;并觉得在不同的段落旋律应有的音色变化;能够构想中音区和声应有的乐器及组合;水平三(完美目标):能够想象旋律声部的音色,有用“调制”音色以精确表现旋律带给人的感受;中声部和声乐器的融和度高,有音区分布及织体的构想;低音乐器使用得当,低音线条有安排,且能够发现和声、织体中的复调性因素、隐含旋律线条,并用乐器将其揭示出来。单元结语结语:音色与配器是非常复杂的音乐结构要素。其中的影响因素很多。只有明确了音乐表现的目的,才能说怎样的配器是好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