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道法答案2025.4.30一.选择题1------5 6-----10 11----12BAAAC CDDDC DD(12分)(1)①求大同。要求我们胸怀天下,将天下视作天下人的天下,追求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②讲仁爱。主张有能力的人应积极助人,有财富者应分享资源,有智慧者应教化他人,这反映了墨家“兼爱”思想的核心,强调社会成员间的互助与奉献。(每点3分 共6分)(2)①先民秉持“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因地制宜,利用沿海地理条件,提炼食盐; ②一代代先民根据实际情况,在实践中不断改良制盐技术,体现出“脚踏实地、实事求是”“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解决了人民的用盐问题,丰富了盐业文化。(每点3分 共6分)14.(12分)(1)侵犯隐私权、肖像权。(每点2分 共4分)(2)①我们都希望享有充分的人身自由,拥有健康的体魄和乐观的精神状态,能够有尊严地生活。②拥有人身权,我们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③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文明和谐。( 任意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3)我们既要保护自己的人身权,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4分)15.(12分)(1)①犯罪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赵某杰以持刀捅人相威胁,向未成年女性索要钱财,严重侵害了他人的人身安全和财产权益,社会危害性大。②犯罪具有刑事违法性。赵某杰的行为违反了刑法中关于敲诈勒索罪的规定,其行为触犯了刑法。③犯罪具有应受刑罚处罚性。法院依法对赵某杰判处拘役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0元,体现了犯罪应受刑罚处罚。(每点2分 共6分)(2)①及时向家长、老师或其他信任的人求助,告知他们自己遭遇的情况。②保留好与赵某杰聊天的记录、转账记录等相关证据,为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依据。③勇敢地向公安机关报案,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违法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惩罚的等。(任意列举2项,意思相近即可 每点3分 共6分)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③践行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理念④坚持了人定胜天的思想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4.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省桐城市的“六尺巷”,重温张吴礼命题人王立权让典故。巷虽窄,但蕴藏其中的理念几百年来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世人。“一纸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题共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一封书信,成就一条名巷。“六尺巷”彰显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了()1.《中国诗词大会》以“人生自有诗意”为主题,旨在用有趣的题目、紧张的A.“以和为贵”的中华传统美德B.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的文化理念对抗、精彩的解读以及温暖的深情,把古典诗词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传C.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要求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达给观众。下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正确的是()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所体现的中华传统美德是(A.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A.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B.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C.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D.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担当意识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6.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弘扬俭约自守的生活理念。下列语码句能体现这一理念的有(C.我们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必须全面继承①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②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其他民族的文化更优秀③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④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2.下列名言警句和人文精神及理念对应正确的是(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①“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一一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7.2024年6月1日,河南省全民健身大赛启动仪式在郑东新区市民体育公园举②“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一一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行。大赛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健身需求,设置了足球、篮球、乒乓球、自行车、③“四海之内皆兄弟”一一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游泳等24项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时间从6月持续至12月。相关部门积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一俭约自守、与世无争、消极厌世心态极举办这类活动,是因为()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①人民群众对自己的生命和健康缺乏关爱②体育比赛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3.昆明滇池边,3万多只来自西伯利亚的红嘴鸥惬意地享受着春城的暖阳;红和健康的最好方式③生命和健康是我们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一切权利河蝴蝶谷,上亿只蝴蝶宝宝羽化成蝶;滇东罗平,百万亩金黄色的油菜花竞相绽放;澜沧景迈山中,千年古茶林云雾缭绕、神秘幽深…这就是我们美丽的的基础④生命和健康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云南。这样的美景得益于云南()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①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②贯彻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8.《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实施将为残疾人、老年人以及具有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第1页(共6页)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下期末道法答案).docx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