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5年浙江省夏季奥林匹克“丁一杯”数学竞赛省级选拔赛六年级试题(B)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2025年浙江省夏季奥林匹克“丁一杯”数学竞赛省级选拔赛六年级试题(B)卷

资源简介

2025年浙江省夏季奥林匹克“丁一杯”数学竞赛省级选拔赛六年级试题(B)卷
1.(2025·浙江竞赛) 甲、乙两数的比是 5:8,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120,那么甲、乙两数的和是   。
【答案】39
【知识点】最大公因数的应用;最小公倍数的应用;比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 根据 甲、乙两数的比是 5:8,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120 ,
对甲乙两数进行扩倍。
甲数为3×5=15,
乙数为3×8=24,
且验证:15和24的最小公倍数为120
两数之和为:
15 + 24 = 39
故答案为:39。
【分析】先根据甲、乙两数的比和最小公倍数对甲乙两数进行扩倍,再分别求出甲、乙两数并进行验证,看最小公倍数是否为120,据此解答即可。
2.(2025·浙江竞赛) 从 1 到 300 的所有自然数中,既不是 3 的倍数也不是 7 的倍数的数共有   个。
【答案】172
【知识点】倍数的特点及求法;二量容斥(重叠)问题
【解析】【解答】解:
3的倍数在1到300中的个数为:
300÷3=100(个),
7的倍数在1到300中的个数为:
300÷7=42(个)……6,
计算3和7的公倍数(即21的倍数)的个数:
300÷21=14(个)……6,
所以既不是3的倍数也不是7的倍数的数有:
300-100-42+14=172(个)。
故答案为:172。
【分析】 题目要求在1到300的自然数中,既不是3的倍数也不是7的倍数的数的个数。可以通过容斥原理计算。首先计算3和7的倍数的数量,再减去它们的公倍数的数量,最后用总数减去这些数的总和,得到答案。
3.(2025·浙江竞赛) 小丽读一本书,第一天读完之后,已读的页数和未读的页数之比是 2:7,第二天又读了 60 页后, 已读的页数和未读的页数之比是 5:4,这本书共   页。
【答案】180
【知识点】比的应用;分数除法的应用-量率对应
【解析】【解答】
解:-=
60÷=180(页)
故答案为:180。
【分析】 用对应的数量除以对应的分数求出单位“1”的数量。60页对应的分率为(-)。相除即可得出这本书的总页数。
4.(2025·浙江竞赛)如图所示,有一只小狗被拴在一座小房子的墙角上,这座小房子的底面是一个边长是 5 米的正方 形,拴小狗的绳子长 18 米,小狗从 A 点出发,将绳子拉紧顺时针跑,可跑   米。 (л取 3.14)
【答案】65.94
【知识点】组合图形的周长的巧算
【解析】【解答】解:如图:
①初始半径18米,四分之一圆长:18×2π÷4=9π
②剩余半径13米,四分之一圆长:(18-5)×2π÷4=6.5π
③剩余半径8米,四分之一圆长:(18-5×2)×2π÷4=4π
④剩余半径3米,四分之一圆长:(18-5×3)×2π÷4=1.5π
9π+6.5π+4π+1.5π
=21π
=21×3.14
=65.94(米)
故答案为:65.94。
【分析】 本题需要计算小狗绕正方形房子顺时针跑的最大距离。由于房子是边长为5米的正方形,拴狗的绳子长18米,当小狗绕墙角跑时,绳子会绕过墙角形成不同半径的圆弧。需分段计算各段圆弧的长度并求和。
5.(2025·浙江竞赛)布袋里有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球各若干个,至少取出   个球,方能保证其中一定有6 个同色的球。
【答案】21
【知识点】鸽巢问题(抽屉原理)
【解析】【解答】 解:4×(6-1)+1=21(个)。
故答案为:21。
【分析】 本题需应用抽屉原理(鸽巢原理),考虑最不利情况:每种颜色都取到5个球,此时再取1个球即可保证有6个同色球。
6.(2025·浙江竞赛)同时抛掷 3 枚均匀的骰子,恰好 2 枚骰子点数相同的可能性是   。(用分数表示)
【答案】
【知识点】概率的认识;排列组合
【解析】【解答】 解:
(3×6×5)÷63
=90÷216
=。
故答案为:。
【分析】 本题需要计算同时抛掷3枚骰子时恰好2枚点数相同的情况的概率。解题的关键在于正确计算有利事件数和总事件数。总事件数为3枚骰子的所有可能结果,而有利事件需满足恰好两枚点数相同,第三枚不同。 假设同时抛掷3枚均匀的骰子的结果为(a,b,c),且0<a,b,c≤6,共有63种情况;恰好2枚骰子点数相同的,转化为有1枚骰子点数不同,这枚点数不同的骰子可以是其中任意1个骰子,所以有3种选择,所以恰好2枚骰子点数相同的,有(3×6×5)种情况;然后根据分数的意义用除法解答即可。
7.(2025·浙江竞赛)已知一个四位数是一个对称数,满足:A+B+B+A =26;-=27(AB表示十位数为 A、 个位数为 B 的两位数)。这个四位数是   。
【答案】8558
【知识点】凑数谜
【解析】【解答】解:根据 A+B+B+A =26;-=27
得出:A+B =13,10A+B-(10B+A)=27,
求出:A-B=3,
所以A=8,B=5。
则四位数 是8558。
故答案为:8558。
【分析】 题目要求找到一个四位对称数 , 满足两个条件:1. 数字之和 A + B + B + A = 26; 2. 两位数- = 10A+B-(10B+A)=27。根据两个等式可求得A与B的和及差,再求出A、B,写出四位数即可。
8.(2025·浙江竞赛)已知 1 !=1,2!=2×1, … , n!=n× (n-1)× × 1,则 1 !+2!+3!+ +20!的个位数字   。
【答案】3
【知识点】乘积的个位数
【解析】【解答】 解: 阶乘的个位数规律为:
1! = 1 ,个位数为1;
2! = 2 ,个位数为2;
3! = 6 ,个位数为6;
4! = 24 ,个位数为4;
5! = 120 ,个位数为0;
从 5! 开始,由于包含因子2和5(即10),所有更高阶的阶乘个位数均为0。
1+2+6+4+0+0+……0=13,
个位上是3。
故答案为:3。
【分析】 本题要求计算1!到20!的和的个位数字。关键在于发现阶乘的个位数规律:从5!开始,所有阶乘的个位数均为0。因此,只需计算前4个阶乘的和的个位数即可得到答案。
9.(2025·浙江竞赛) 2024÷+
【答案】解: 2024÷+
=
=
=
=
=1
【知识点】分数的巧算;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约分的认识与应用
【解析】【分析】 本题需要计算 2024÷+,先把带分数转化为假分数,将除法转化为乘法,约分后与分数相加,最终化简得到结果。
10.(2025·浙江竞赛) (1-)×(1+)×(1-)×(1+)×…×(1+)
【答案】解:(1-)×(1+)×(1-)×(1+)×…×(1+)
=×××××…×××
=(×)×(×)×…×(×)×(×)
=1×1×…×1×
=
【知识点】分数的巧算;分数乘法运算律
【解析】【分析】首先求出小括号里面的算式的值;然后根据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通过观察规律,将每个因子化简为分数形式后,寻找约分的可能性,从而简化计算。
11.(2025·浙江竞赛)甲、乙两人从相距 2.4 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 8 千米/时,乙的速度是 7 千米/ 时。甲带了一条狗,狗以 15 千米/时的速度在两人之间往返跑动。问:两人相遇时,狗一共跑了多少千米?
【答案】解:2.4÷(8+7)=0.16(小时),
0.16×15=2.4(千米)。
答:狗一共跑了2.4千米。
【知识点】相遇问题
【解析】【分析】 本题的关键在于确定甲、乙相遇所需的时间,然后利用狗的速度和该时间计算狗跑的总路程。无需考虑狗往返的具体路径,只需关注总时间与速度的乘积。求出两人相遇时间0.16(小时),再利用“总路程=相遇时间×速度”。那么狗在这段时间内共跑了0.16×15=2.4(千米)。
12.(2025·浙江竞赛)如图所示,仔细观察,你可以发现一条规律。
(1)写出这条规律;
(2)运用这条规律计算。
20252-20242+20232-20222+……+32-22+12
【答案】(1)解:n2-(n-1)2
=[n+(n-1)]×[n-(n-1)]
=[n+(n-1)]×1
=2n-1,
答:相邻两个自然数(0除外)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自然数之和。
(2)解:20252-20242+20232-20222+……+32-22+12
=2025+2024+2023+2022+…+3+2+1
=(2025+1)×2025÷2
=2026×2025÷2
=2026÷2×2025
=1013×2025
=2051325
【知识点】数形结合规律
【解析】【分析】 (1)先化简式子,发现规律:相邻两个自然数(0除外)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自然数之和,据此作答。
(2)应用平方差公式,将原式转化为2025+2024+2023+……+3+2+1,根据等差数列公式:(首项+末项)×项数÷2再计算即可。
13.(2025·浙江竞赛)如图,长方形ABCD 的面积是M 平方厘米。E、F 分别是AB、BC 的中点,G 是CD 上的一点,且CG = 2GD。 连接EF、EG、FG,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答案】解:因为CG=2GD,CD=AB,
所以CG:DG=2:1
CG=CD=AB,
又因为E是AB的中点,
所以BE=AB,
则梯形BCGE的面积是:
×(CG+BE)×AD=×(AB+AB)×AD=×AB×AD=M(平方厘米),
又因为F是BC的中点,
根据梯形一半模型可得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积是:
M÷2=M(平方厘米)。
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M平方厘米。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一半模型
【解析】【分析】 已知条件为:长方形ABCD面积为M,且E、F分别为AB、BC的中点,G在CD上且CG=2GD 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求出梯形BCGE的面积,化简之后再根据梯形一半模型求出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积即可。
14.(2025·浙江竞赛)甲、乙两人分别从A、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 6千米/时,乙的速度是8 千米/时。两 人相遇后,甲继续前行到B 地,然后立即返回;乙继续前行到A 地,然后立即返回。已知第二次相遇点距 离第一次相遇点24千米,求A、B两地的距离。
【答案】解:第一次相遇,甲距A地是全程的:,
第二次相遇,甲距B地是全程的:×3-1=,
两次相遇点之间距离是全程的:1--=,
全程:24÷=84(千米)。
答:A、B两地的距离是84千米。
【知识点】相遇问题
【解析】【分析】 本题涉及两次相遇问题,需通过分析相遇次数及路程关系可知:第一次相遇,甲距A地是全程的,第二次相遇,甲行了全程的,距B地-1=,两次相遇地点的距离是全程的1--=,24对应的分率为,相除即可求出全程。
15.(2025·浙江竞赛) 一项工程,如果甲、乙两人单独完成,甲比乙多用12 天。如果甲先做 6 天,然后与乙合作 10 天就可以完 成任务。甲、乙两人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各需要多少天?
【答案】解:12÷2=6(天),
完成任务一半时,甲用了:10+6=16(天),乙用了:10天,
单独完成工程,甲用了16×2=32(天),乙用了10×2=20(天)。
答:单独完成工程,甲用了32天,乙用了20天。
【知识点】工作效率、时间、工作总量的关系及应用
【解析】【分析】 此题属于工程问题, 根据“甲、乙两人单独完成,甲比乙多用12天”,可知他们各自完成一半时,甲比乙多用12÷2=6(天)。又根据“如果甲先做6天,然后与乙合作10天就可以完成任务”,可知乙做了10天,甲做了10+6=16(天),甲比乙多做6天。显然,甲、乙各自完成任务一半时甲用了16天,乙用了10天。单独完成工程,甲用了16×2=32(天),乙用了10×2=20(天)。
1 / 12025年浙江省夏季奥林匹克“丁一杯”数学竞赛省级选拔赛六年级试题(B)卷
1.(2025·浙江竞赛) 甲、乙两数的比是 5:8,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120,那么甲、乙两数的和是   。
2.(2025·浙江竞赛) 从 1 到 300 的所有自然数中,既不是 3 的倍数也不是 7 的倍数的数共有   个。
3.(2025·浙江竞赛) 小丽读一本书,第一天读完之后,已读的页数和未读的页数之比是 2:7,第二天又读了 60 页后, 已读的页数和未读的页数之比是 5:4,这本书共   页。
4.(2025·浙江竞赛)如图所示,有一只小狗被拴在一座小房子的墙角上,这座小房子的底面是一个边长是 5 米的正方 形,拴小狗的绳子长 18 米,小狗从 A 点出发,将绳子拉紧顺时针跑,可跑   米。 (л取 3.14)
5.(2025·浙江竞赛)布袋里有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球各若干个,至少取出   个球,方能保证其中一定有6 个同色的球。
6.(2025·浙江竞赛)同时抛掷 3 枚均匀的骰子,恰好 2 枚骰子点数相同的可能性是   。(用分数表示)
7.(2025·浙江竞赛)已知一个四位数是一个对称数,满足:A+B+B+A =26;-=27(AB表示十位数为 A、 个位数为 B 的两位数)。这个四位数是   。
8.(2025·浙江竞赛)已知 1 !=1,2!=2×1, … , n!=n× (n-1)× × 1,则 1 !+2!+3!+ +20!的个位数字   。
9.(2025·浙江竞赛) 2024÷+
10.(2025·浙江竞赛) (1-)×(1+)×(1-)×(1+)×…×(1+)
11.(2025·浙江竞赛)甲、乙两人从相距 2.4 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 8 千米/时,乙的速度是 7 千米/ 时。甲带了一条狗,狗以 15 千米/时的速度在两人之间往返跑动。问:两人相遇时,狗一共跑了多少千米?
12.(2025·浙江竞赛)如图所示,仔细观察,你可以发现一条规律。
(1)写出这条规律;
(2)运用这条规律计算。
20252-20242+20232-20222+……+32-22+12
13.(2025·浙江竞赛)如图,长方形ABCD 的面积是M 平方厘米。E、F 分别是AB、BC 的中点,G 是CD 上的一点,且CG = 2GD。 连接EF、EG、FG,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14.(2025·浙江竞赛)甲、乙两人分别从A、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 6千米/时,乙的速度是8 千米/时。两 人相遇后,甲继续前行到B 地,然后立即返回;乙继续前行到A 地,然后立即返回。已知第二次相遇点距 离第一次相遇点24千米,求A、B两地的距离。
15.(2025·浙江竞赛) 一项工程,如果甲、乙两人单独完成,甲比乙多用12 天。如果甲先做 6 天,然后与乙合作 10 天就可以完 成任务。甲、乙两人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各需要多少天?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39
【知识点】最大公因数的应用;最小公倍数的应用;比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 根据 甲、乙两数的比是 5:8,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120 ,
对甲乙两数进行扩倍。
甲数为3×5=15,
乙数为3×8=24,
且验证:15和24的最小公倍数为120
两数之和为:
15 + 24 = 39
故答案为:39。
【分析】先根据甲、乙两数的比和最小公倍数对甲乙两数进行扩倍,再分别求出甲、乙两数并进行验证,看最小公倍数是否为120,据此解答即可。
2.【答案】172
【知识点】倍数的特点及求法;二量容斥(重叠)问题
【解析】【解答】解:
3的倍数在1到300中的个数为:
300÷3=100(个),
7的倍数在1到300中的个数为:
300÷7=42(个)……6,
计算3和7的公倍数(即21的倍数)的个数:
300÷21=14(个)……6,
所以既不是3的倍数也不是7的倍数的数有:
300-100-42+14=172(个)。
故答案为:172。
【分析】 题目要求在1到300的自然数中,既不是3的倍数也不是7的倍数的数的个数。可以通过容斥原理计算。首先计算3和7的倍数的数量,再减去它们的公倍数的数量,最后用总数减去这些数的总和,得到答案。
3.【答案】180
【知识点】比的应用;分数除法的应用-量率对应
【解析】【解答】
解:-=
60÷=180(页)
故答案为:180。
【分析】 用对应的数量除以对应的分数求出单位“1”的数量。60页对应的分率为(-)。相除即可得出这本书的总页数。
4.【答案】65.94
【知识点】组合图形的周长的巧算
【解析】【解答】解:如图:
①初始半径18米,四分之一圆长:18×2π÷4=9π
②剩余半径13米,四分之一圆长:(18-5)×2π÷4=6.5π
③剩余半径8米,四分之一圆长:(18-5×2)×2π÷4=4π
④剩余半径3米,四分之一圆长:(18-5×3)×2π÷4=1.5π
9π+6.5π+4π+1.5π
=21π
=21×3.14
=65.94(米)
故答案为:65.94。
【分析】 本题需要计算小狗绕正方形房子顺时针跑的最大距离。由于房子是边长为5米的正方形,拴狗的绳子长18米,当小狗绕墙角跑时,绳子会绕过墙角形成不同半径的圆弧。需分段计算各段圆弧的长度并求和。
5.【答案】21
【知识点】鸽巢问题(抽屉原理)
【解析】【解答】 解:4×(6-1)+1=21(个)。
故答案为:21。
【分析】 本题需应用抽屉原理(鸽巢原理),考虑最不利情况:每种颜色都取到5个球,此时再取1个球即可保证有6个同色球。
6.【答案】
【知识点】概率的认识;排列组合
【解析】【解答】 解:
(3×6×5)÷63
=90÷216
=。
故答案为:。
【分析】 本题需要计算同时抛掷3枚骰子时恰好2枚点数相同的情况的概率。解题的关键在于正确计算有利事件数和总事件数。总事件数为3枚骰子的所有可能结果,而有利事件需满足恰好两枚点数相同,第三枚不同。 假设同时抛掷3枚均匀的骰子的结果为(a,b,c),且0<a,b,c≤6,共有63种情况;恰好2枚骰子点数相同的,转化为有1枚骰子点数不同,这枚点数不同的骰子可以是其中任意1个骰子,所以有3种选择,所以恰好2枚骰子点数相同的,有(3×6×5)种情况;然后根据分数的意义用除法解答即可。
7.【答案】8558
【知识点】凑数谜
【解析】【解答】解:根据 A+B+B+A =26;-=27
得出:A+B =13,10A+B-(10B+A)=27,
求出:A-B=3,
所以A=8,B=5。
则四位数 是8558。
故答案为:8558。
【分析】 题目要求找到一个四位对称数 , 满足两个条件:1. 数字之和 A + B + B + A = 26; 2. 两位数- = 10A+B-(10B+A)=27。根据两个等式可求得A与B的和及差,再求出A、B,写出四位数即可。
8.【答案】3
【知识点】乘积的个位数
【解析】【解答】 解: 阶乘的个位数规律为:
1! = 1 ,个位数为1;
2! = 2 ,个位数为2;
3! = 6 ,个位数为6;
4! = 24 ,个位数为4;
5! = 120 ,个位数为0;
从 5! 开始,由于包含因子2和5(即10),所有更高阶的阶乘个位数均为0。
1+2+6+4+0+0+……0=13,
个位上是3。
故答案为:3。
【分析】 本题要求计算1!到20!的和的个位数字。关键在于发现阶乘的个位数规律:从5!开始,所有阶乘的个位数均为0。因此,只需计算前4个阶乘的和的个位数即可得到答案。
9.【答案】解: 2024÷+
=
=
=
=
=1
【知识点】分数的巧算;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约分的认识与应用
【解析】【分析】 本题需要计算 2024÷+,先把带分数转化为假分数,将除法转化为乘法,约分后与分数相加,最终化简得到结果。
10.【答案】解:(1-)×(1+)×(1-)×(1+)×…×(1+)
=×××××…×××
=(×)×(×)×…×(×)×(×)
=1×1×…×1×
=
【知识点】分数的巧算;分数乘法运算律
【解析】【分析】首先求出小括号里面的算式的值;然后根据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通过观察规律,将每个因子化简为分数形式后,寻找约分的可能性,从而简化计算。
11.【答案】解:2.4÷(8+7)=0.16(小时),
0.16×15=2.4(千米)。
答:狗一共跑了2.4千米。
【知识点】相遇问题
【解析】【分析】 本题的关键在于确定甲、乙相遇所需的时间,然后利用狗的速度和该时间计算狗跑的总路程。无需考虑狗往返的具体路径,只需关注总时间与速度的乘积。求出两人相遇时间0.16(小时),再利用“总路程=相遇时间×速度”。那么狗在这段时间内共跑了0.16×15=2.4(千米)。
12.【答案】(1)解:n2-(n-1)2
=[n+(n-1)]×[n-(n-1)]
=[n+(n-1)]×1
=2n-1,
答:相邻两个自然数(0除外)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自然数之和。
(2)解:20252-20242+20232-20222+……+32-22+12
=2025+2024+2023+2022+…+3+2+1
=(2025+1)×2025÷2
=2026×2025÷2
=2026÷2×2025
=1013×2025
=2051325
【知识点】数形结合规律
【解析】【分析】 (1)先化简式子,发现规律:相邻两个自然数(0除外)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自然数之和,据此作答。
(2)应用平方差公式,将原式转化为2025+2024+2023+……+3+2+1,根据等差数列公式:(首项+末项)×项数÷2再计算即可。
13.【答案】解:因为CG=2GD,CD=AB,
所以CG:DG=2:1
CG=CD=AB,
又因为E是AB的中点,
所以BE=AB,
则梯形BCGE的面积是:
×(CG+BE)×AD=×(AB+AB)×AD=×AB×AD=M(平方厘米),
又因为F是BC的中点,
根据梯形一半模型可得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积是:
M÷2=M(平方厘米)。
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M平方厘米。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一半模型
【解析】【分析】 已知条件为:长方形ABCD面积为M,且E、F分别为AB、BC的中点,G在CD上且CG=2GD 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求出梯形BCGE的面积,化简之后再根据梯形一半模型求出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积即可。
14.【答案】解:第一次相遇,甲距A地是全程的:,
第二次相遇,甲距B地是全程的:×3-1=,
两次相遇点之间距离是全程的:1--=,
全程:24÷=84(千米)。
答:A、B两地的距离是84千米。
【知识点】相遇问题
【解析】【分析】 本题涉及两次相遇问题,需通过分析相遇次数及路程关系可知:第一次相遇,甲距A地是全程的,第二次相遇,甲行了全程的,距B地-1=,两次相遇地点的距离是全程的1--=,24对应的分率为,相除即可求出全程。
15.【答案】解:12÷2=6(天),
完成任务一半时,甲用了:10+6=16(天),乙用了:10天,
单独完成工程,甲用了16×2=32(天),乙用了10×2=20(天)。
答:单独完成工程,甲用了32天,乙用了20天。
【知识点】工作效率、时间、工作总量的关系及应用
【解析】【分析】 此题属于工程问题, 根据“甲、乙两人单独完成,甲比乙多用12天”,可知他们各自完成一半时,甲比乙多用12÷2=6(天)。又根据“如果甲先做6天,然后与乙合作10天就可以完成任务”,可知乙做了10天,甲做了10+6=16(天),甲比乙多做6天。显然,甲、乙各自完成任务一半时甲用了16天,乙用了10天。单独完成工程,甲用了16×2=32(天),乙用了10×2=20(天)。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