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3.2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人教版( 2024)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分数: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命题人: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的面积为,分别延长至点,使,延长至点,使,延长至点,使,依次连接,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 B. C. D.2.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A. B. C. D.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一边长为,则它的底边长是( )A. B. C. 或 D. 或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和,则它的周长为( )A. B. C. D. 或5.在中,已知点、、分别是、、的中点,且的面积是,则的面积是( )A.B.C.D.6.有一块质地均匀的三角形木板玩具,小明用手顶住三角板的一个点,木板玩具就保持平衡,这个平衡点就是这块三角形木板的重心,三角形的重心是( )A. 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处 B. 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处C. 三角形三条高线的交点处 D. 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处7.不等边三角形的两条边上的高分别为和,若第三条边上的高的长也是整数,则这个整数的最大值是( )A. B. C. D.8.如图,在中,,分别是边上的中线与高,,的面积为,则的长为 ( )A. B. C. D.9.如图,在中,点是的中点,点是的中点,点是的中点,已知的面积为,则的面积为( )A. B. C. D.10.如图,在中,,,,分别是的高线、中线和角平分线,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B.C.D.11.如图,在中,,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交于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交于点若以,,为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则的面积可能是 ( )A. B. C. D.12.如图,在中,,是高,是中线,是角平分线,交于点,交于点,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A. 个 B. 个 C. 个 D. 个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3.如图,中,,点,分别是,上的点,,连接,交于点,当四边形的面积为时,线段长度的最小值为 .14.在中,是的中点,,用剪刀从点入手进行裁剪,若沿剪成两个三角形,它们周长的差为 ;若点在上,沿剪开得到两部分周长差为,则 .15.在等腰中,,其周长为,则边的取值范围是 .16.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那么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本题共9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分如图,点是延长线上一点,平分,平分求证:.18.本小题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为轴上的一点,点为轴上的一点,平分,平分,与的延长线交于点,求的度数.19.本小题分在中,,,若的中线把的周长分成两部分的比是,求边,的长.20.本小题分如图,在中,,是边上一点.通过度量,,的长度,确定与的大小关系;试用你所学的知识来说明这个不等关系是成立的.21.本小题分如图,在中,,中线将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成和两部分,求这个三角形三边的长.22.本小题分如图,,分别是的高和角平分线,,,求的度数.23.本小题分如图,在中,,分别是边上的中线和高,,求和的长.24.本小题分如图,在中,是边上的中线,交于点,为的中点,连接已知,的面积为.求的长.若,求与的周长差.25.本小题分定义:点是内部的一点,若经过点和中一个顶点的直线把平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则称点是关于这个顶点的均分点.如图,点是关于顶点的均分点,直线交边于点,则线段和的数量关系是______;如图,在中,,,点是关于顶点的均分点,直线交边于点,若,求的度数;如图,在中,点是关于顶点的均分点,直线交边于点,若,且,求点到直线的距离.答案和解析1.【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线的性质,连接,可得,即得,进而得到,同理可得,,再根据即可求解,掌握三角形中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详解】解:如图,连接.,,,,.同理可得,,,.故选:.2.【答案】 【解析】提示: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根据题意,得,解得.3.【答案】 【解析】解:当为底边时,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满足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当为腰时,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不满足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不能是.故选A.4.【答案】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和,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 【解答】解:若为腰长,为底边长,由于,则三角形不存在; 若为腰长,则符合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故选C.5.【答案】 【解析】解:如图,点是的中点,的底是,的底是,即,高相等;,同理得,,,且,,即阴影部分的面积为.故选:.因为点是的中点,所以的底是的底的一半,高等于的高;同理,、、分别是、的中点,与同底,的高是高的一半;利用三角形的等积变换可解答.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面积的等积变换:若两个三角形的高或底相等,其中一个三角形的底或高是另一三角形的几倍,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也是另一个三角形面积的几倍.结合图形直观解答.6.【答案】 【解析】解:三角形的重心是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处,故选:.根据三角形的重心是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的交点即可得答案.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重心的概念,熟记三角形的重心是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的交点是解本题的关键.7.【答案】 【解析】解:设三角形的三边为,,,面积为,边上的高为,边上的高为,边上的高为,则,,,,,,解得:,的最大整数值为,即这个整数的最大值是,故选:.根据题意,先设出三角形的三边和三边上的高,然后根据三边关系,可得到的取值范围,即可得出的最大整数值,则答案可解.本题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的面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求出第三边高的取值范围.8.【答案】 【解析】略9.【答案】 【解析】解:点是的中点,点是的中点,点是的中点,,,,,,,,故选:.利用同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即可求解.本题考查三角形的面积,解题的关键是明确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10.【答案】 【解析】解:、是的角平分线,,结论A正确,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是的高线,,,,,,,,结论B正确,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是的中线,,,即,结论C正确,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是的角平分线,无法判定是的中线,结论D错误,故该选项符合题意;故选:.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判断选项A;利用高线的定义得出,得出,再结合,即可判断选项B;利用中线定义得出,即可判断选项C;无法得出选项D.本题考查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三角形的高线、中线和角平分线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1.【答案】 【解析】提示:连接,,则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所以所以,所以.12.【答案】 【解析】根据三角形的中线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等量代换可得,再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由此即可得;先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等量代换可得,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即可得.【详解】解:是的边上的中线,,与等底同高,,则说法正确;是的角平分线,,,是高,,,由对顶角相等得:,,则说法正确;,是高,,,又,即,,则结论正确;根据已知条件不能推出,不能推出,则说法错误;综上,说法正确的是,故选:.13.【答案】 【解析】解:连,设,则,,,,,,,.作于点,则,,.14.【答案】或 【解析】如图.是的中点,,的周长的周长. 如图,设,则,当四边形的周长的周长时,即,整理,得,,解得;当的周长四边形的周长时,即,整理,得,,解得综上,或.15.【答案】 【解析】提示:设,则,由三边关系得:.16.【答案】 【解析】略17.【答案】证明:平分,平分,,,. 【解析】略18.【答案】解:. 【解析】略19.【答案】设,则,,分两种情况讨论:当时,即,解得,则,;当时,即,解得,则,综上所述,,或,. 【解析】略20.【答案】【小题】.【小题】在中,,,即.又,,. 【解析】 略 略21.【答案】解:为中线,,,.设,,则依题意有:,;或,.时,;或时,经验证,均满足条件,这个三角形的三边的长分别为:,,或,,. 【解析】略22.【答案】解:,,,平分,,,,,. 【解析】略23.【答案】解:是边上的中线,且,,.是边上的高,且,... 【解析】略24.【答案】【小题】解:,,的面积为,是边上的中线,.【小题】点为的中点,,即与的周长差为. 【解析】 略 略25.【答案】; ; 【解析】过点作于点,如图所示:点是关于顶点的均分点,,,,,,故答案为:;点是关于顶点的均分点,由的结论得:,在中,,,,,是的垂直平分线,,即是等腰三角形,,,是的外角,,,;过点作于点,如图所示:,点是关于顶点的均分点,由的结论得:,,且,,在和中,,≌,,故点到直线的距离为.过点作于点,根据“均分点”定义得,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由此即可得出线段和的数量关系;由的结论得,根据得,,则是的垂直平分线,进而得,,然后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可得的度数;过点作于点,由的结论得,由此依据“”判定和全等得,据此可得点到直线的距离.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内角外角性质,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内角外角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