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2026届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2026届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
道德与法治试题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备案审查是保障宪法法律实施、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重要制度。为规范法规规章备案审查工作,国务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有关规定,制定《法规规章备案审查条例》,该条例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可见(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B. 国务院有监督宪法实施,推进备案审查工作的职责
C. 制定该条例确保了各类法规规章都符合宪法、法律
D. 备案审查保障宪法法律实施,维护宪法至高无上权威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
A. 人民当家作主 B. 中国共产党领导
C.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D. 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 2024年12月4日是第11个国家宪法日,也是中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以“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活动主题,各地各部门开展活动。大力加强宪法宣传教育,推动宪法全面贯彻实施。之所以要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是因为( )
①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②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全部权利和义务
③宪法是其他所有法律的总和
④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4. 《民法典》第一百零九条规定: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对这一法条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
A. 人格尊严权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B.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C. 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劳动权等
D. 人身自由是公民一项基本政治权利
5. 2024年1月,某景区内两名男子装扮成孙悟空,拉着游客合影后再向游客强行索要合影费用。游客对此感到气愤,于是报了警。民警经调查取证,认定两名男子的行为违法,对其予以行政拘留处罚。该案例启示我们( )
①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②要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③报警是维权最后屏障
④拘留是刑事处罚中的主刑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 截至2024年,已有10批、近1.2万名干部人才支援西藏。“十三五”期间,17个省市规划安排援藏项目达1260个,完成总投资200亿元。对口援藏工作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西藏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上述材料说明了( )
A. 西藏事业蓬勃发展完全依靠外省市支援
B. 国家大力支持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C. 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D. 国家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
7. 下列行为能体现公民积极履行基本义务的是( )
A. 奶奶退休后,每月都能领到退休金
B. 妈妈每月准时到税务机关缴纳税款
C. 爸爸参加新一届区人大代表的选举
D. 小国撰写的科幻小说在网络上发表
8. 2024年9月20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更加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显著政治优势,不断巩固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75年来,人民政协( )
①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
②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③作为国家的行政机关积极行使职权
④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对人大负责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 2025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这是因为( )
①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我国不动摇巩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③民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10. 2025年3月全国“两会”上,某国家机关所作报告中指出:预安排37个监督项目。检查工会法、节约能源法、森林法、食品安全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5件法律的实施情况。据此,可以推断这个国家机关是( )
A. 最高人民法院 B. 全国人大常委会
C. 最高人民检察院 D. 国务院
11. 2025年1月24日下午,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在成都闭幕。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决议、关于四川省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5年计划的决议等。由此可以推断出( )
A. 全国人大行使国家立法权
B. 地方人大行使地方立法权和任免权
C. 全国人大行使国家决定权
D. 地方人大行使地方决定权和监督权
12. 2024年9月10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以下是选取出的几项会议议程。从这些会议议程中,我们不能看出的是( )
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国防教育法、关于修改统计法的决定; 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际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 会议决定免去唐仁健的农业农村部部长职务,任命韩俊为农业农村部部长; 国家主席习近平根据以上决定,分别签署第30、31、32、33号主席令。
①全国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审议权和任免权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修改法律的决定,行使决定权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重大贡献者表彰,行使授予荣誉权
④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行使了公布法律、发布命令的职权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3. 2025年2月21日,最高法发布人民陪审员工作情况。人民陪审员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在审判中充分采纳人民陪审员的意见,是人民法院在司法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广泛吸纳民意的生动体现,对于保障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民主权利有重要意义。让人民陪审员参与法庭审判( )
A. 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
B. 是人民当家作主在司法领域的重要体现
C. 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D. 有利于协助法院追诉犯罪,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14. 2025年3月21日,国家是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稽查局发布公告,发现网络“大V”司马南涉嫌偷税,经查,司马南在2019至2023年期间,通过隐匿收入、虚假申报等手段,少缴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税费共计462.43万元。并对司马南及其实控企业追缴税费款,加收滞纳金、罚款共计926.94万元。这一事件说明( )
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②司马南突破了法律底线,就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③税务局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行使了监督权
④明星应以身作则尊法守法,成为传播正能量的好榜样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15. AI换脸技术能让人们在社交媒体上替换脸部图像。但这一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起人们对隐私和网络安全的担忧。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A. 个人有权自由使用AI换脸技术,不受任何限制
B. 法律应完全禁止AI换脸技术,以保障公民权利
C. 网络无边际,自由有界限,我们应依法行使权利
D. 法治标定了自由界限,AI换脸已构成违法犯罪
16. 近年来,多地人民法院积极探索解决涉老纠纷的新方式,为行动不便、居住偏远的老年人提供上门立案、现场调解、巡回审判、当场送达等“家门口”诉讼服务、正所谓便民法庭护佑“桑榆晚”。这些举措( )
①调节群众矛盾,彰显社会公平正义
②维护公民权利,保障法院民主决策
③推动社会治理,促进社会法治建设
④创新工作形式,维护弱势群体特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二、分析说明题(共52分)
17. 材料一 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此外,我国宪法还对国家的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作出明确规定。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条规定,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材料三 我国宪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1)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
材料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2)结合材料四,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的理论依据。
18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见到一些“任性”的行为:自习课上,有的同学乱喊乱叫,影响他人学习;电影院里,有的观众不断谈论电影情节,干扰他人观影;动车上,有的乘客播放手机视频音量过大,妨碍他人休息……这些“任性”的行为与我们文明大国的形象格格不入。
从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角度,谈谈你对材料中这些“任性”的行为的看法。
19. 【崇尚法治 守护公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为牵引,以落实司法责任制为抓手,推进公正司法取得新成效,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更高需求。新征程上,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找准司法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结合点、着力点,主动融入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让公平正义之光普照,必将助力“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为司法机关维护公平正义提三点建议。
(2)作为中学生,我们应为维护公平正义做些什么?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
道德与法治试题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题答案】
D
【2题答案】
B
【3题答案】
D
【4题答案】
B
【5题答案】
A
【6题答案】
B
【7题答案】
B
【8题答案】
A
【9题答案】
D
【10题答案】
B
【11题答案】
D
【12题答案】
A
【13题答案】
B
【14题答案】
C
【15题答案】
C
【16题答案】
B
二、分析说明题(共52分)
【17题答案】
(1)材料一说明: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材料二说明: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违宪无效;材料三说明: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2)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③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④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⑤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党的初心和使命。
【18题答案】
①这些“任性”的行为是没有认识到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表现。②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③这些公民只想享受权利而不去承担相应的义务,损害了他人的利益,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④因此在增强权利意识的同时更需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义务。
【19题答案】
(1)① 坚持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确保司法活动不受干扰。 ②落实司法责任制,提高司法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办案质量。 ③ 推进司法公开和透明,增强司法公信力,接受社会监督。
(2)个人维护公平。①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待人处事;②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个人守护正义。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