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生活中的水溶液(第3课时)(同步练习)--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生活中的水溶液(第3课时)(同步练习)--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节 生活中的水溶液(第3课时)
目录
题型分组练 2
题型01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
题型02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 2
题型03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3
题型04 溶液稀释和浓缩的计算 4
题型05 溶解度的计算 5
创新拓展练 6
新题速递 11
题型分组练
题型01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1.(2024秋 金华校级月考)某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加入50g水后变为10%,则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
A.5g B.10g C.20g D.50g
【答案】B
【解答】解:设稀释前溶液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则x×20%=(50g+x)×10% x=50g。
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50g×20%=10g。
故选:B。
2.(2024秋 衢州校级期中)一杯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关于此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100克水中含氯化钠10克
B.100克氯化钠溶液中含氯化钠10克
C.10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10克氯化钠
D.将溶液倒出一半后,质量分数变为5%
【答案】B
【解答】解:A、一杯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100克氯化钠溶液(而不是水)中含氯化钠10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一杯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则100克氯化钠溶液中含氯化钠10克,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一杯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100克氯化钠溶液(而不是水)中含氯化钠10克,即110g氯化钠溶液中含有10g氯化钠,故选项说法错误。
D、溶液具有均一性,将溶液倒出一半后,质量分数仍为10%,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题型02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
3.(2024秋 金华期末)电解水实验时小明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溶液,实验结果如下表。据此推测,正常操作后实验④的时间t可能是(  )
实验编号 温度/℃ 溶液浓度/% 氢气体积/mL 时间/s
① 15 2 20 54.0
② 15 5 20 36.2
③ 30 2 20 46.2
④ 30 5 20 t
A.34.4 B.38.8 C.51.5 D.55.7
【答案】A
【解答】解:由实验①和实验②的数据可得,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生成20mL体积的氢气,加入硫酸溶液的浓度越大,需要的时间越少;由实验①和实验③的数据可得,在硫酸溶液浓度相同的条件下,生成20mL体积的氢气,温度越高,需要的时间越少,则说明硫酸浓度越大、温度越高,反应越快,实验④的硫酸浓度比③高,但实验④的温度比②高,则t应小于36.2。故选:A。
4.(2024秋 淳安县期末)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氯化钠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并搅拌.在此过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与加入氯化钠质量(a)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答】解:A、刚开始溶质的质量不为0,溶质质量分数不是一直增大,故错误;
B、刚开始溶质的质量等于了0,故错误;
C、刚开始是不饱和氯化钠溶液,溶质氯化钠的质量大于0;当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时,溶质的质量在不断增加,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当氯化钠不再溶解时,溶液饱和,溶质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也恒定不变,故正确。
D、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有变化的,故错误。
故选:C。
题型03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5.(2025 杭州三模)某同学配制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氯化钠溶液,步骤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配制过程中出现了一处操作错误
B.溶液配制的实验步骤:称量和量取、溶解
C.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增大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
D.若所有操作都正确,称量时所用砝码生锈,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答案】D
【解答】解:A、天平称量物质质量应该左物右码,量筒读数,视线应该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所以配制过程中出现了2处操作错误,故A错误;
B、溶液配制的实验步骤:计算、称量和量取、溶解,装瓶,故B错误;
C、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只与温度有关,所以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快氯化钠的溶解度速度,故C错误;
D、若所有操作都正确,称量时所用砝码生锈,导致氯化钠质量增大,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D正确。
故选:D。
6.(2025 滨江区校级模拟)某化学兴趣小组按如图操作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使溶液更加均匀
B.⑥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点保持水平
C.①~⑥项实验操作均正确
D.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⑤⑥③
【答案】B
【解答】解:A、③是溶解操作,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速率,而不是使溶液更加均匀,故选项说法错误。
B、⑥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点保持水平,故选项说法正确。
C、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②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的位置放反了,故选项说法错误。
D、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⑥⑤③,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题型04 溶液稀释和浓缩的计算
7.(2024秋 钱塘区校级期末)用60%的酒精溶液A与25%的酒精溶液B,配成45%的酒精溶液,所用A、B两种溶液的质量比为(  )
A.1:2 B.2:3 C.4:3 D.3:1
【答案】C
【解答】解:设需要60%的酒精溶液A为x,质量分数为25%的酒精溶液B为y,
60%x+25%y=(x+y)×45%
x:y=4:3。
故选:C。
8.(2025 舟山一模)锡不易与酒中的成分发生反应,能较好保持酒的风味。舟山部分地区常用锡壶盛酒,但酒在存放过程中,酒味还是会逐渐变淡,这是因为(  )
A.溶质质量减小使溶液浓度变小
B.溶剂质量减小使溶液浓度变小
C.溶剂质量增加使溶液浓度变大
D.溶质质量增加使溶液浓度变大
【答案】A
【解答】解:A.酒精具有挥发性,在存放过程中,酒精(溶质)挥发,导致溶质质量减小。根据溶液浓度的计算公式,溶质质量减小,溶剂质量不变时,溶液浓度变小,A正确;
B.在酒存放过程中,一般溶剂(水)的质量不会减小,酒味变淡主要是因为溶质减少,B错误;
C.在正常存放情况下,溶剂质量不会增加,而且即使溶剂质量增加,根据公式,溶液浓度应该变小而不是变大,C错误;
D.酒味变淡是因为酒精(溶质)挥发,溶质质量是减小的,不是增加,D错误。
故选:A。
题型05 溶解度的计算
9.(2024秋 永嘉县校级期中)t℃时,m克硝酸钾溶解在m克水中,溶液恰好饱和,则硝酸钾在t℃时的溶解度是(  )
A.m克 B.2m克 C.100m克 D.100克
【答案】D
【解答】解:设硝酸钾在t℃时的溶解度是为x,t℃时,m克硝酸钾溶解在m克水中,溶液恰好饱和,则 ,x=100g。
故选:D。
10.(2024秋 钱塘区校级期中)20℃时,食盐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实验序号 水的质量(克) 加入食盐的质量(克) 溶液质量(克)
① 10 2 12
② 10 3 13
③ 10 4 13.6
④ 10 5 13.6
A.20℃时,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克
B.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C.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D.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答案】A
【解答】解:A、由表中数据可知,20℃时,1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恰好饱和,因此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g,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由表中数据可知,20℃时,1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恰好饱和,因此②中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③④溶液都是饱和溶液,因此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6.7%,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创新拓展练
11.(2024秋 金华期中)某温度下,100g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30g氯化钠。在该温度下向此溶液再加入3g氯化钠和7g水,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A.23.5% B.30% C.30.8% D.32.0%
【答案】B
【解答】解:某温度下,100g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30g氯化钠,即70g水中最多能溶解30g氯化钠。则在该温度下向此溶液再加入3g氯化钠和7g水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即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0%=30%。
故选:B。
12.(2024春 宁海县期中)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失误会引起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将砝码放在左盘,但未使用游码
B.用量筒量取蒸馏水读数时,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
C.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有水洒出
D.将配好的氯化钠溶液转移到细口瓶中,不慎洒出部分溶液
【答案】B
【解答】解:A、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将砝码放在左盘,但未使用游码,则所得氯化钠的质量正确,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不合题意。
B、用量筒量取蒸馏水读数时,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量得的水的体积比实际所需要大,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符合题意。
C、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有水洒出,则溶剂质量偏小,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不合题意。
D、将配好的氯化钠溶液转移到细口瓶中,不慎洒出部分溶液,对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影响,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B。
13.(2024秋 南湖区期末)分析计算是科学探究实践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析计算正确的是(  )
A.将质量分数为a%和b%的盐水等质量混合,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为
B.将aN和bN的两个力同时施加在同一物体上,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一定等于(a+b)N
C.将aL酒精加入到bL水中并充分振荡,形成溶液的体积一定等于(a+b)L
D.将ag食盐加入到bg水中并充分振荡,形成溶液的质量一定等于(a+b)g
【答案】A
【解答】解:A、将质量分数为a%和b%的盐水等质量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故选项说法正确。
B、将aN和bN的两个力同时施加在同一物体上,需要考虑两个力的方向,若两个力的方向不同,则物体受到的合力小于(a+b)N,故选项说法错误。
C、分子之间存在间隔,将aL水和bL酒精混合后,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总体积小于(a+b)L,故选项说法错误。
D、当食盐全部溶解时,所得溶液的质量=ag+bg=(a+b)g;当食盐部分溶解时,所得溶液质量<(a+b)g,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4.(2024秋 南湖区期末)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克。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4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水的质量/g 10 10 10 10
加入氯化钠的质量/g 2 3 4 5
A.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B.②③混合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C.③④溶液的质量相等
D.④中再加入5g硝酸钾,则最终有6.4g固体剩余
【答案】C
【解答】解:A、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则20℃时1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3.6g的氯化钠,①中加入的氯化钠能全部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故选项说法错误。
B、②③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3g+4g=7g,小于2×3.6g=7.2g,是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C、③④溶液的质量相等,均为3.6g+10g=13.6g,故选项说法正确。
D、④中再加入5g硝酸钾,硝酸钾固体会部分溶解,则最终剩余固体的质量小于6.4g,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5.(2024秋 浙江校级月考)
10%食盐水 对外伤或蚊虫叮咬等因素引起的肿胀有消肿效果。
0.9%食盐水 对运动后身体水分流失有快速补水的作用。
下列模型图能正确表示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水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答】解: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水,含义是每100份质量的食盐水中含有10份质量的食盐,食盐水中食盐和水的质量比为10:(100﹣10)=1:9,观察四个选项,C模型图中食盐和水的质量比为10g:90g=1:9,能正确表示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水。
故选:C。
16.(2024秋 浙江校级期中)用50g98%的浓硫酸配制成20%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为(  )
A.145g B.195g C.196g D.245g
【答案】B
【解答】解:设需要水的质量为x.则
50g×98%=(50g+x)20%,
解得,x=195g;
故选:B。
17.(2024秋 浙江校级月考)如要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需加入水的质量为(  )
A.50g B.90g C.100g D.200g
【答案】C
【解答】解:设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x
100g×20%=(100g+x)×10%
x=100g
故选:C。
18.(2024秋 浙江校级月考)要使100克10%的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可采取的方法是(  )
A.再加入10克食盐
B.蒸发掉50克水
C.蒸发掉45克水
D.再加入100克10%食盐水
【答案】B
【解答】解:A、设需要再溶解该物质的质量为x,(100g+x)×20%=100g×10%+x,x=12.5g,故选项采用的方法错误。
B、设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y,(100g﹣y)×20%=100g×10%,y=50g,故选项采用的方法正确。
C、设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y,(100g﹣y)×20%=100g×10%,y=50g,故选项采用的方法错误。
D、再加入100克10%食盐水,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仍为10%,故选项采用的方法错误。
故选:B。
19.(2024秋 西湖区校级月考)将50g某种硫酸溶液加入到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硫酸中,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2%,则所加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A.2% B.4% C.8% D.12%
【答案】B
【解答】解:设所加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50g×x+100g×16%=(50g+100g)×12%
x=4%
故选:B。
20.(2024秋 西湖区校级月考)生产上要用10%的硫酸清洗钢材.现将5kg 98%的浓硫酸稀释成10%的稀硫酸,稀释后的溶液中含H2SO4的质量是(  )
A.1kg B.2kg C.4.9kg D.5kg
【答案】C
【解答】解:5kg98%浓硫酸中含硫酸的质量为:5kg×98%=4.9gkg,因为稀释后的溶液含有溶质的质量不变;
故稀释后的溶液中含H2SO4的质量为4.9kg。
故选:C。
21.(2024秋 绍兴月考)保持某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氯化钠溶液质量随蒸发水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氯化钠溶液为饱和溶液
B.X的值为34
C.b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a点大
D.氯化钠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36g
【答案】C
【解答】解:A、由图像可知,溶液的质量随蒸发水质量的增加而减小,且蒸发25g水和50g水的过程中,溶液质量是均匀减少的,斜率是一致的,说明原氯化钠溶液为饱和溶液,故A说法正确;
B、当溶液质量为0g时,蒸发水的质量为50g,即原68g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为50g,溶质的质量为68g﹣50g=18g,故该温度下,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达到饱和状态,即此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X为蒸发25g水时溶液的质量,由于原氯化钠是饱和溶液,则蒸发25g水,析出氯化钠的质量为9g,此时剩余溶液的质量为68g﹣25g﹣9g=34g,故X的值为34,故B说法正确;
C、饱和溶液蒸发水分,析出晶体,剩余溶液仍为饱和溶液,同一温度下,同中溶质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根据图像可知,a、b点均为相同温度下的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则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故C说法错误;
D、当溶液质量为0g时,蒸发水的质量为50g,即原68g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为50g,溶质的质量为68g﹣50g=18g,故该温度下,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达到饱和状态,即此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22.(2024秋 西湖区校级期末)已知20℃和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分别为31.6克和63.9克。如图①中溶液是40℃时含有120克水的硝酸钾溶液,经过图示操作后得到32.3克硝酸钾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中溶液和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①中溶液和②中溶液均为40℃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
C.②中溶液和③中溶液分别为40℃和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D.③中溶液恒温静置后,烧杯底部的晶体形状和质量均不发生改变
【答案】C
【解答】解:A、①中溶液是40℃时含有120克水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20g水,没有晶体析出,则①中溶液是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20℃,有硝酸钾晶体析出,过滤、烘干,得到32.3g硝酸钾固体,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则②中溶质的质量为31.6g+32.3g=63.9g,为40℃时恰好饱和的溶液;②中溶液和③中溶液中溶剂质量相等,但②中溶质质量比③中多,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A选项的解析,②中溶液为4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①中溶液为40℃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C、②中溶液为4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③中溶液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为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D、③中溶液恒温静置后,硝酸钾晶体不断溶解,溶液中的钾离子、硝酸根离子、水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不断结合生成硝酸钾晶体,保持动态平衡,由于硝酸钾溶液是饱和的,烧杯底部的晶体的质量是不会发生变化的,但烧杯底部的晶体形状会发生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新题速递
23.(2024春 余姚市期末)T℃时,某固体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绘制成如图中的斜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n点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
C.图中m点表示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D.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50g
【答案】D
【解答】解:A、此图是在同一温度下固体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看不出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故A错误;
B、n点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故B错误;
C、m点在曲线下方,不能表示溶液为饱和状态,故C错误;
D、T℃时该物质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时溶解的质量为50g,故其溶解度为50g,故D正确;
故选:D。
24.(2024秋 义乌市校级月考)取70g某温度下的氯化钾饱和溶液,将其恒温蒸发10g水,析出4g氯化钾固体,则剩余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为(  )
A.16 g B.20 g C.40 g D.56 g
【答案】A
【解答】解: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水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这种溶质的质量,根据取70g某温度下的氯化钾饱和溶液,将其恒温蒸发10g水,析出4g氯化钾固体,可知该温度下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g;设该温度下70g某温度下的氯化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则,x=20g,所以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0g﹣4g=16g,故答案选A。
25.(2024 杭州模拟)向盛有50克硝酸钾的烧杯中加入50克水,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所示,此时溶液温度为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中的溶液总质量为100克,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B.烧杯中的溶液为3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且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00克
C.若使烧杯中的固体全部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D.若使烧杯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增大
【答案】D
【解答】解:A、向盛有50克硝酸钾的烧杯中加入50克水,充分溶解后,烧杯中有固体剩余,所以烧杯中的溶液总质量小于100克,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是50%,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在30℃时充分溶解后,烧杯中有固体剩余,所以烧杯中的溶液为3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由于向盛有50克硝酸钾的烧杯中加入50克水,充分溶解后有固体剩余,则30℃时50克水中溶解的硝酸钾小于50g,此时100克水中溶解的硝酸钾小于100g,所以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100克,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若使烧杯中的固体全部溶解,如果采用增加溶剂的方法,增加的溶剂恰好溶解剩余固体硝酸钾成为3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如果增加的溶剂过量,形成30℃时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则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若使烧杯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如果采用升温的方法,50克水中溶解的硝酸钾比原来增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26.(2024秋 西湖区校级月考)20℃时,下列4种物质分别溶解在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其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
A.2g物质溶解后形成10g饱和溶液
B.150g物质溶解在1000g水里
C.24g物质溶解在300g水里
D.0.3g物质溶解在1.5g水里
【答案】A
【解答】解:A、2g物质溶解后形成10g饱和溶液,即2g物质溶于10g﹣2g=8g溶剂形成饱和溶液,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g25g。
B、150g物质溶解在1000g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则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15g。
C、24g物质溶解在300g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则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8g。
D、0.3g物质溶解在1.5g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则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0.3g20g。
故溶解度最大的是A。
故选:A。
27.(2024秋 缙云县期末)古代劳动人民采用盐水选种(如图甲)的方法挑选出饱满的种子。选小麦种子时应配制盐水的密度在1.16g/cm3(对应溶质质量分数为22%)以上。
(1)小科想要配制3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2%的食盐溶液,需要食盐质量为  66  克。
(2)称量食盐时,分别在天平左右两盘放上纸片,调节平衡后, A  (填字母)。
A.先在右盘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到合适位置,再向左盘添加食盐直到天平平衡
B.先在左盘添加所需的食盐,再向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
(3)如图乙是配制中需要用到的器材,还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玻璃棒  。
(4)用配制好的溶液进行选种时,发现空瘪的种子也下沉,说明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①③  (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中有泥沙
②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量好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溅出
【答案】(1)66;
(2)A;
(3)玻璃棒;
(4)①③。
【解答】解:(1)需要食盐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300g×22%=66g;
(2)使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应遵循“左物右码”原则。所以要先在右盘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到合适位置,再向左盘添加食盐直到天平平衡故答案为A; (3)配制溶液的步骤有计算、称量、量取、溶解。图乙中有量筒用于量取液体,有烧杯用于溶解,还缺少玻璃棒,玻璃棒在溶解过程中用于搅拌,加速食盐溶解;
(4)①氯化钠固体中有泥沙,会使实际的溶质氯化钠质量减少,根据溶质质量分数100%,溶质质量减少,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①符合题意; ②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②不符合题意;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使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即溶剂质量偏大,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公式,溶剂质量偏大,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就偏小,③符合题意;
④量好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溅出,会使溶剂质量偏小,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①③。
故答案为:
(1)66;
(2)A;
(3)玻璃棒;
(4)①③。
28.(2024秋 椒江区期末)小科利用粗盐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
(1)粗盐中含有少量的泥沙,需对粗盐精制。如图为粗盐精制的实验步骤,其正确操作顺序为  乙、甲、丙  (填序号)。
(2)操作甲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
(3)小科利用获得的精盐配制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食盐溶液。
①在称量食盐时,发现指针偏向左侧,下一步操作是  减少氯化钠,至天平平衡  。
②下列情况会导致所配制的食盐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有  AC  。
A.制得的食盐不纯
B.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C.用内壁有蒸馏水的试剂瓶盛装溶液
D.装瓶时,不小心洒出一部分溶液
【答案】(1)乙、甲、丙;
(2)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3)①减少氯化钠,至天平平衡;
②AC。
【解答】解:(1)粗盐中含有少量的泥沙,需对粗盐精制。如图为粗盐精制的实验步骤,正确操作顺序为溶解、过滤、蒸发,故选:乙、甲、丙;
(2)操作甲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3)①在称量食盐时,发现指针偏向左侧,下一步操作是:减少氯化钠,至天平平衡;
②A、制得的食盐不纯,氯化钠质量减少,导致所配制的食盐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正确;
B、量取水时俯视读数,溶剂少了,导致所配制的食盐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错误;
C、用内壁有蒸馏水的试剂瓶盛装溶液,溶剂质量多了,导致所配制的食盐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正确;
D、装瓶时,不小心洒出一部分溶液,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错误。
故选:AC。
故答案为:(1)乙、甲、丙;
(2)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3)①减少氯化钠,至天平平衡;
②AC。
29.(2024秋 定海区校级期末)医生给病人输液时,常用葡萄糖注射液。如图为葡萄糖注射液的部分标签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该溶液中取出10mL,则取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  。
(2)某病人一天共输入该葡萄糖注射液1500mL,此病人这一天共补充葡萄糖 75  g。
(3)某铅酸蓄电池使用的酸溶液是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若用10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该稀硫酸时,需要蒸馏水多少g(精确到0.1)(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溶液具有均一性,从该溶液中取出10mL,则取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仍为5%。
(2)500ml含葡萄糖25g,某病人一天共输入该葡萄糖注射液1500mL,此病人这一天共补充葡萄糖的质量为25g75g。
(3)设需要蒸馏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则100g×98%=(100g+x)×20% x=390.0g。
答:需要蒸馏水390.0g。
故答案为:
(1)5%;
(2)75;
(3)390.0。
30.(2024秋 金华期末)如图甲烧杯中盛有60℃的溶液M,溶液的组成如图乙所示。晶体M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克) 32 46 64 85.5 70 63 50
(1)据表可知,晶体M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M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  。
(2)计算烧杯甲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改变烧杯甲中溶液的温度可使晶体M析出。则开始析出晶体的温度区间可能在  BC  。
A.30℃~40℃
B.40℃~50℃
C.60℃~70℃
D.70℃~80℃
【答案】(1)M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
(2)40%;
(3)BC。
【解答】解:(1)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晶体M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是:M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
(2)烧杯甲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烧杯甲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
(3)若80g甲与120g水恰好形成的是饱和溶液,则此时M的溶解度为:,所以对应的温度区间为40℃~50℃、60℃~70℃,故选BC。
故答案为:(1)M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
(2)40%;
(3)BC。
31.(2024秋 椒江区期末)在进行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实验中,科学老师需要配制1000克生理盐水。
(1)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为0.9%,其中“0.9%”表示的含义为  100g生理盐水中含有0.9g氯化钠  。
(2)通过计算说明,配制1000克生理盐水,需要10%的食盐溶液和蒸馏水的质量各多少?
【答案】(1)100g生理盐水中含有0.9g氯化钠;
(2)90g,910g。
【解答】解:(1)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为0.9%,其中“0.9%”表示的含义为100g生理盐水中含有0.9g氯化钠;故答案为:100g生理盐水中含有0.9g氯化钠;
(2)设需要10%的食盐溶液的质量为x,则:
1000g×0.9%=x×10%,解得x=90g,需要蒸馏水的质量为1000g﹣90g=910g
答:配制1000克生理盐水,需要10%的食盐溶液90g,蒸馏水910g。
32.(2024秋 台州校级月考)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有关浓硫酸的实验,观察瓶上的标签(如表所示)。他从瓶中倒出50毫升用于配制成稀硫酸,问:
浓硫酸(H2SO4)500毫升
浓度(质量分数) 98%
密度 1.84克/厘米3
相对分子质量 98
强腐蚀性,阴冷,密封贮藏
(1)这50毫升浓硫酸中含溶质硫酸约  90  克。(结果保留整数)
(2)用这种浓硫酸配制1000克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需要多少毫升水?
【答案】(1)90;
(2)800毫升。
【解答】解:(1)50毫升合50厘米3,50毫升浓硫酸中含溶质硫酸=50厘米3×1.84克/厘米3×98%≈90克;
(2)设需要浓硫酸的质量为x,溶液在稀释过程中,溶质质量不变,则:
x×98%=1000g×19.6%
解得:x=200g;
m水 = 1000g﹣200g=800g;
V水 =800厘米3=800毫升。
答:需加水800毫升。
故答案为:(1)90;
(2)800毫升。
33.(2025 金华一模)长时间放在普通环境里的鸡蛋易变质,变质后鸡蛋的密度会降至1.03克/厘米3以下。生活中,我们可以把鸡蛋放入密度为1.03克/厘米3(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食盐水中来判断鸡蛋是否变质。
请回答:
(1)三个鸡蛋放入盐水中静止如图a所示,其中最有可能变质的鸡蛋是  丙  (选填“甲”“乙”或“丙”)。取出的鸡蛋表面变干后附上了一层极细小的颗粒,你认为小颗粒的成分是  氯化钠  。
(2)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过程中,要用到如图b所示仪器外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玻璃棒  (填名称)。
(3)小金同学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食盐水1000克,需要实验室已配好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多少克?
【答案】(1)丙;氯化钠;
(2)玻璃棒;
(3)300。
【解答】解:(1)变质后鸡蛋的密度会降至1.03克/厘米3以下,把鸡蛋放入密度为1.03克/厘米3(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食盐水中,变质后鸡蛋会上浮,则最有可能变质的鸡蛋是丙;鸡蛋表面沾有氯化钠溶液,取出的鸡蛋表面变干后,水分挥发,氯化钠结晶析出,附上了一层极细小的颗粒,则小颗粒的成分是氯化钠。
(2)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药匙用于取用氯化钠,托盘天平用于称取固体氯化钠,量筒与胶头滴管用于准确量取水,烧杯用于完成溶解操作,玻璃棒用于溶解时的搅拌,故要用到如图b所示仪器外的一种玻璃仪器是玻璃棒。
(3)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设需要实验室已配好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的质量为x,x×15%=1000g×6%,x=300g。
答:需要实验室已配好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300克。
故答案为:
(1)丙;氯化钠;
(2)玻璃棒;
(3)300。
34.(2025 滨江区二模)要配制20℃时质量分数为16%的Na2CO3溶液100g,用于演示灭火器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⑤为配制溶液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⑤③②①④  (填序号)。
(2)20℃时,Na2CO3的溶解度为21.5g,④中的溶液  不是  (选填“是”或“不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忽略Na2CO3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3)将烧杯中溶液倒入吸滤瓶后,倒置,橡胶管喷出大量液体的原因是  浓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剧烈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压强迅速增大  。
【答案】(1)⑤③②①④;
(2)不是;
(3)浓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剧烈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压强迅速增大。
【解答】解:(1)配制20℃时质量分数为16%的Na2CO3溶液100g,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Na2CO3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Na2CO3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⑤③②①④。
(2)20℃时,Na2CO3的溶解度为21.5g,该温度下碳酸钠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7.7%,16%<17.7%,④中的溶液不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3)将烧杯中溶液倒入吸滤瓶后,倒置,碳酸钠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橡胶管喷出大量液体的原因是浓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剧烈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压强迅速增大。
故答案为:
(1)⑤③②①④;
(2)不是;
(3)浓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剧烈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压强迅速增大。
35.(2025 西湖区校级三模)实验室需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某同学配制过程如图所示。
(1)请指出上述实验存在问题的步骤并提出修改方案: 步骤Ⅱ应使用量筒,量取84mL水,倒入烧杯中  。
(2)同学们修改方案后,再次实验,将配制得到的氯化钠溶液,装入细口瓶,贴上标签待用。请填写细口瓶上标签纸中的信息:   。
(3)配制好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后,若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0%,除了用继续加入氯化钠和蒸发水分两种方法外,还可以采用  加入一定量溶质质量分数大于20%的氯化钠溶液  方法。
【答案】(1)步骤Ⅱ应使用量筒,量取84mL水,倒入烧杯中;
(2);
(3)加入一定量溶质质量分数大于20%的氯化钠溶液。
【解答】解:(1)量取液体的体积采用量筒,需要水的质量为100g﹣100g×16%=84g,合84mL,上述实验存在问题的步骤编号并提出修改方案是步骤Ⅱ应使用量筒,量取84mL水,倒入烧杯中。
(2)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是溶液的名称、溶质的质量分数,应填写氯化钠溶液、16%,即。
(3)配制好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后,若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0%,除了用继续加入氯化钠和蒸发水分两种方法外,还可以采用加入一定量溶质质量分数大于20%的氯化钠溶液的方法。
故答案为:
(1)步骤Ⅱ应使用量筒,量取84mL水,倒入烧杯中;
(2);
(3)加入一定量溶质质量分数大于20%的氯化钠溶液。
36.(2024秋 钱塘区校级期末)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34g,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整个过程中无溶剂损失):
(1)甲、丙、丁溶液中溶质质量大小的关系是: 甲<丙=丁  (用甲、丙、丁字母表示);
(2)若乙溶液恰好饱和,则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 40  克。
【答案】(1)甲<丙=丁;
(2)40。
【解答】解:(1)甲溶液中加入10g的晶体,降温到20℃时,析出了6g的晶体,甲溶液的溶质质量是30g,丙、丁溶液的溶质质量为34g,所以溶液中溶质质量大小的关系是:甲<丙=丁;
(2)根据第(1)题分析可知,丙溶液的溶质质量为34g,溶剂质量为100g,40℃时的乙溶液降温到20℃时,析出了6g的晶体,20℃时的溶解度是34g,若乙溶液恰好饱和,则40℃时KCl的溶解度为40g。
故答案为:(1)甲<丙=丁;
(2)40。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节 生活中的水溶液(第3课时)
目录
题型分组练 2
题型01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
题型02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 2
题型03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3
题型04 溶液稀释和浓缩的计算 4
题型05 溶解度的计算 5
创新拓展练 6
新题速递 11
题型分组练
题型01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1.(2024秋 金华校级月考)某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加入50g水后变为10%,则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
A.5g B.10g C.20g D.50g
2.(2024秋 衢州校级期中)一杯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关于此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100克水中含氯化钠10克
B.100克氯化钠溶液中含氯化钠10克
C.10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10克氯化钠
D.将溶液倒出一半后,质量分数变为5%
题型02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
3.(2024秋 金华期末)电解水实验时小明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溶液,实验结果如下表。据此推测,正常操作后实验④的时间t可能是(  )
实验编号 温度/℃ 溶液浓度/% 氢气体积/mL 时间/s
① 15 2 20 54.0
② 15 5 20 36.2
③ 30 2 20 46.2
④ 30 5 20 t
A.34.4 B.38.8 C.51.5 D.55.7
4.(2024秋 淳安县期末)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氯化钠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并搅拌.在此过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与加入氯化钠质量(a)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题型03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5.(2025 杭州三模)某同学配制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氯化钠溶液,步骤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配制过程中出现了一处操作错误
B.溶液配制的实验步骤:称量和量取、溶解
C.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增大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
D.若所有操作都正确,称量时所用砝码生锈,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6.(2025 滨江区校级模拟)某化学兴趣小组按如图操作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使溶液更加均匀
B.⑥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点保持水平
C.①~⑥项实验操作均正确
D.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⑤⑥③
题型04 溶液稀释和浓缩的计算
7.(2024秋 钱塘区校级期末)用60%的酒精溶液A与25%的酒精溶液B,配成45%的酒精溶液,所用A、B两种溶液的质量比为(  )
A.1:2 B.2:3 C.4:3 D.3:1
8.(2025 舟山一模)锡不易与酒中的成分发生反应,能较好保持酒的风味。舟山部分地区常用锡壶盛酒,但酒在存放过程中,酒味还是会逐渐变淡,这是因为(  )
A.溶质质量减小使溶液浓度变小
B.溶剂质量减小使溶液浓度变小
C.溶剂质量增加使溶液浓度变大
D.溶质质量增加使溶液浓度变大
题型05 溶解度的计算
9.(2024秋 永嘉县校级期中)t℃时,m克硝酸钾溶解在m克水中,溶液恰好饱和,则硝酸钾在t℃时的溶解度是(  )
A.m克 B.2m克 C.100m克 D.100克
10.(2024秋 钱塘区校级期中)20℃时,食盐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实验序号 水的质量(克) 加入食盐的质量(克) 溶液质量(克)
① 10 2 12
② 10 3 13
③ 10 4 13.6
④ 10 5 13.6
A.20℃时,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克
B.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C.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D.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创新拓展练
11.(2024秋 金华期中)某温度下,100g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30g氯化钠。在该温度下向此溶液再加入3g氯化钠和7g水,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A.23.5% B.30% C.30.8% D.32.0%
12.(2024春 宁海县期中)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失误会引起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将砝码放在左盘,但未使用游码
B.用量筒量取蒸馏水读数时,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
C.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有水洒出
D.将配好的氯化钠溶液转移到细口瓶中,不慎洒出部分溶液
13.(2024秋 南湖区期末)分析计算是科学探究实践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析计算正确的是(  )
A.将质量分数为a%和b%的盐水等质量混合,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为
B.将aN和bN的两个力同时施加在同一物体上,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一定等于(a+b)N
C.将aL酒精加入到bL水中并充分振荡,形成溶液的体积一定等于(a+b)L
D.将ag食盐加入到bg水中并充分振荡,形成溶液的质量一定等于(a+b)g
14.(2024秋 南湖区期末)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克。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4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水的质量/g 10 10 10 10
加入氯化钠的质量/g 2 3 4 5
A.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B.②③混合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C.③④溶液的质量相等
D.④中再加入5g硝酸钾,则最终有6.4g固体剩余
15.(2024秋 浙江校级月考)
10%食盐水 对外伤或蚊虫叮咬等因素引起的肿胀有消肿效果。
0.9%食盐水 对运动后身体水分流失有快速补水的作用。
下列模型图能正确表示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水的是(  )
A. B.
C. D.
16.(2024秋 浙江校级期中)用50g98%的浓硫酸配制成20%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为(  )
A.145g B.195g C.196g D.245g
17.(2024秋 浙江校级月考)如要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需加入水的质量为(  )
A.50g B.90g C.100g D.200g
18.(2024秋 浙江校级月考)要使100克10%的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可采取的方法是(  )
A.再加入10克食盐
B.蒸发掉50克水
C.蒸发掉45克水
D.再加入100克10%食盐水
19.(2024秋 西湖区校级月考)将50g某种硫酸溶液加入到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硫酸中,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2%,则所加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A.2% B.4% C.8% D.12%
20.(2024秋 西湖区校级月考)生产上要用10%的硫酸清洗钢材.现将5kg 98%的浓硫酸稀释成10%的稀硫酸,稀释后的溶液中含H2SO4的质量是(  )
A.1kg B.2kg C.4.9kg D.5kg
21.(2024秋 绍兴月考)保持某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氯化钠溶液质量随蒸发水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氯化钠溶液为饱和溶液
B.X的值为34
C.b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a点大
D.氯化钠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36g
22.(2024秋 西湖区校级期末)已知20℃和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分别为31.6克和63.9克。如图①中溶液是40℃时含有120克水的硝酸钾溶液,经过图示操作后得到32.3克硝酸钾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中溶液和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①中溶液和②中溶液均为40℃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
C.②中溶液和③中溶液分别为40℃和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D.③中溶液恒温静置后,烧杯底部的晶体形状和质量均不发生改变
新题速递
23.(2024春 余姚市期末)T℃时,某固体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绘制成如图中的斜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n点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
C.图中m点表示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D.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50g
24.(2024秋 义乌市校级月考)取70g某温度下的氯化钾饱和溶液,将其恒温蒸发10g水,析出4g氯化钾固体,则剩余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为(  )
A.16 g B.20 g C.40 g D.56 g
25.(2024 杭州模拟)向盛有50克硝酸钾的烧杯中加入50克水,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所示,此时溶液温度为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中的溶液总质量为100克,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B.烧杯中的溶液为3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且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00克
C.若使烧杯中的固体全部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D.若使烧杯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增大
26.(2024秋 西湖区校级月考)20℃时,下列4种物质分别溶解在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其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
A.2g物质溶解后形成10g饱和溶液
B.150g物质溶解在1000g水里
C.24g物质溶解在300g水里
D.0.3g物质溶解在1.5g水里
27.(2024秋 缙云县期末)古代劳动人民采用盐水选种(如图甲)的方法挑选出饱满的种子。选小麦种子时应配制盐水的密度在1.16g/cm3(对应溶质质量分数为22%)以上。
(1)小科想要配制3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2%的食盐溶液,需要食盐质量为     克。
(2)称量食盐时,分别在天平左右两盘放上纸片,调节平衡后,    (填字母)。
A.先在右盘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到合适位置,再向左盘添加食盐直到天平平衡
B.先在左盘添加所需的食盐,再向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
(3)如图乙是配制中需要用到的器材,还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
(4)用配制好的溶液进行选种时,发现空瘪的种子也下沉,说明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中有泥沙
②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量好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溅出
28.(2024秋 椒江区期末)小科利用粗盐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
(1)粗盐中含有少量的泥沙,需对粗盐精制。如图为粗盐精制的实验步骤,其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
(2)操作甲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小科利用获得的精盐配制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食盐溶液。
①在称量食盐时,发现指针偏向左侧,下一步操作是     。
②下列情况会导致所配制的食盐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有     。
A.制得的食盐不纯
B.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C.用内壁有蒸馏水的试剂瓶盛装溶液
D.装瓶时,不小心洒出一部分溶液
29.(2024秋 定海区校级期末)医生给病人输液时,常用葡萄糖注射液。如图为葡萄糖注射液的部分标签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该溶液中取出10mL,则取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2)某病人一天共输入该葡萄糖注射液1500mL,此病人这一天共补充葡萄糖    g。
(3)某铅酸蓄电池使用的酸溶液是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若用10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该稀硫酸时,需要蒸馏水多少g(精确到0.1)(写出计算过程)。
30.(2024秋 金华期末)如图甲烧杯中盛有60℃的溶液M,溶液的组成如图乙所示。晶体M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克) 32 46 64 85.5 70 63 50
(1)据表可知,晶体M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
(2)计算烧杯甲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改变烧杯甲中溶液的温度可使晶体M析出。则开始析出晶体的温度区间可能在     。
A.30℃~40℃
B.40℃~50℃
C.60℃~70℃
D.70℃~80℃
31.(2024秋 椒江区期末)在进行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实验中,科学老师需要配制1000克生理盐水。
(1)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为0.9%,其中“0.9%”表示的含义为     。
(2)通过计算说明,配制1000克生理盐水,需要10%的食盐溶液和蒸馏水的质量各多少?
32.(2024秋 台州校级月考)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有关浓硫酸的实验,观察瓶上的标签(如表所示)。他从瓶中倒出50毫升用于配制成稀硫酸,问:
浓硫酸(H2SO4)500毫升
浓度(质量分数) 98%
密度 1.84克/厘米3
相对分子质量 98
强腐蚀性,阴冷,密封贮藏
(1)这50毫升浓硫酸中含溶质硫酸约     克。(结果保留整数)
(2)用这种浓硫酸配制1000克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需要多少毫升水?
33.(2025 金华一模)长时间放在普通环境里的鸡蛋易变质,变质后鸡蛋的密度会降至1.03克/厘米3以下。生活中,我们可以把鸡蛋放入密度为1.03克/厘米3(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食盐水中来判断鸡蛋是否变质。
请回答:
(1)三个鸡蛋放入盐水中静止如图a所示,其中最有可能变质的鸡蛋是     (选填“甲”“乙”或“丙”)。取出的鸡蛋表面变干后附上了一层极细小的颗粒,你认为小颗粒的成分是     。
(2)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过程中,要用到如图b所示仪器外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填名称)。
(3)小金同学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食盐水1000克,需要实验室已配好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多少克?
34.(2025 滨江区二模)要配制20℃时质量分数为16%的Na2CO3溶液100g,用于演示灭火器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⑤为配制溶液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2)20℃时,Na2CO3的溶解度为21.5g,④中的溶液     (选填“是”或“不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忽略Na2CO3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3)将烧杯中溶液倒入吸滤瓶后,倒置,橡胶管喷出大量液体的原因是     。
35.(2025 西湖区校级三模)实验室需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某同学配制过程如图所示。
(1)请指出上述实验存在问题的步骤并提出修改方案:    。
(2)同学们修改方案后,再次实验,将配制得到的氯化钠溶液,装入细口瓶,贴上标签待用。请填写细口瓶上标签纸中的信息:    。
(3)配制好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后,若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0%,除了用继续加入氯化钠和蒸发水分两种方法外,还可以采用     方法。
36.(2024秋 钱塘区校级期末)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34g,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整个过程中无溶剂损失):
(1)甲、丙、丁溶液中溶质质量大小的关系是:    (用甲、丙、丁字母表示);
(2)若乙溶液恰好饱和,则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    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