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二模物理、化学试题-初中化学一、选择题1.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为了预防骨质疏松应适当摄入的元素是A.钙 B.碘 C.氟 D.锌2.刘敞所著的《爆竹》中有这样的诗句:“烈火琅玕碎,深堂霹雳鸣。”火药能产生“霹雳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2KNO3+3CN2+3X+K2S,则X的化学式为A.H2O B.CO2 C.CO D.C3O6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熄灭酒精灯 B.滴加液体C.过滤 D.称量氯化钠4.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氮冷冻技术可用于医疗 B.固体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浓硫酸有挥发性、吸水性 D.熟石灰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5.居民饮用水主要来自水库、地下水等。下列在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不涉及的是A.静置沉降 B.杀菌消毒 C.蒸馏 D.吸附6.科学思维是在化学学习中基于事实与逻辑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对不同信息、观点和结论进行质疑与批判,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是化学核心素养。下列示例说法正确的是A.比较: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故两者的性质相同B.分类:氮气、二氧化碳都能用作食品包装时的保护气,故它们的化学性质都相同C.分析:载人飞艇用氦气而不用氢气,因为氦气密度比空气小,性质比氢气更稳定D.归纳:氢分子是由氢原子构成的,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所以氨分子是由氨原子构成的7.每年的11月9日是“消防安全日”。下列有关说法与之不相符的是A.加油站、面粉厂必须严禁烟火B.天然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C.图书、档案失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D.车载香水中含酒精,夏天应避免长时间暴晒8.硝酸钾和氯化钠在农业、化工、食品加工、医药和其他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1℃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B.t2℃时,60gKNO3溶于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7.5%C.硝酸钾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可用冷却结晶的方法提纯硝酸钾D.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由t1℃升高到t2℃时,溶质质量分数KNO3>NaCl9.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除去CO中含有的CO2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高温氧化铁粉末B 检验稀盐酸中是否混有H2SO4 取样,加入BaCl2溶液,观察现象C 鉴别N2和CO2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观察现象D 除去CuCl2溶液中的HCl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A.A B.B C.C D.D10.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许多地区有插艾草的民俗。艾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其中矢车菊黄素的化学式为C18H16O8.下列关于C18H16O8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相对分子质量为360C.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 D.每个 C18H16O8中含有8个水分子二、填空与简答11.阅读科普短文,分析并回答问题。生物质能生物质是指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各种有机体,生物质能是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当前利用秸秆生产生物质能已成为一大亮点。秸秆的生物质能利用方式有多种:将秸秆粉碎、添加乳酸菌发酵,即可做成牲畜饲料;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经粉碎、厌氧发酵即可生产沼气;利用秸秆和畜禽粪便为原料,经无害化处理、发酵腐熟就可制成有机肥料;秸秆经粉碎、水解、糖化发酵、蒸馏等过程,可获得燃料酒精。目前,生物质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能源。它燃烧后灰渣极少,且燃烧后的灰烬是品位极高的优质有机钾肥,是一种清洁能源。生物柴油是生物质燃料的一种,但在其生产过程中,副产物甘油(C3H8O3)产生的环境污染制约了其产业发展,处理方法之一为光催化重整法。该方法是在常温、常压和太阳光的驱动下,利用催化剂处理甘油产生氢气。二氧化钛(TiO2)由于具有安全、无生物毒性、耐腐蚀、廉价、可重复利用等优点,已成为甘油处理最常用的催化剂之一、为了提高催化效果,常将TiO2与其他物质相结合形成复合催化剂。其他条件相同时,几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如图所示。(1)生物质能是一种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秸秆的生物质能利用方式中,都需要经过的一个化学变化是 。(3)燃料酒精(C2H5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酒精燃烧需要点燃,点燃的目的是 。(4)推广使用生物质能的优点是 。(5)光催化处理甘油时,常用TiO2 (二氧化钛)作催化剂,其原因是 。(6)生物质燃料燃烧后的灰烬能为农作物提供的营养元素是 (写元素符号)。(7)由图示可知,在生产时间相同时,影响氢气产量的因素为 。通过对比可知,催化效果最好的催化剂是 。三、实验题12.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Ⅰ.实验室制取气体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采用A装置进行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需要对该装置进行的改进措施是 。(2)实验室制取氢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该装置的优点是 。(3)实验室制取CO2气体,所需药品的名称为 ;既不宜用来收集氧气,也不宜用来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是 (填字母)。Ⅱ.探究燃烧条件如图所示,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Y型试管的两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两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热水中。请回答下列问题:(4)燃烧的是 (填“a”“b”或“c”)处,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原因可能是 。(5)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 进入空气,从而使该实验绿色化。(6)热水的作用是 。四、综合应用题13.化学助力军工科技飞跃发展,为我国实现富国强军的伟大梦想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Ⅰ.“无核氢弹”试爆成功中国于2025年4月21日成功试爆了全球首枚“无核氢弹”(或称“非核氢弹”)。该武器基于镁基固态储氢材料(氢化镁),通过常规炸药激活后快速释放氢气并引发高温燃烧,火球温度超1000℃并持续2秒,但完全不依赖核反应,因此无放射性污染。(1)氢化镁(MgH2)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2)爆炸产生火球温度超1000℃,请分析热量的主要来源: 。(3)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无核氢弹”爆炸产物仅为水蒸气和 粉尘,无放射性污染。Ⅱ.航空金属的冶炼钛(Ti)被称为航空金属。如图是以钛铁矿【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FeTiO3)】为主要原料冶炼金属钛的生产工艺流程。(4)反应①之前需要将钛铁矿粉碎,目的是 。操作a的名称为 。(5)反应②除了生成TiCl4,还生成一种有毒的可燃性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6)写出③中金属镁和TiCl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Ⅲ.航母“福建舰”解缆启航(7)航母电缆用纯铜制作,主要利用铜的延展性和 性。(8)航母通信工具使用的锂电池,工作时能量转化的主要方式为 。(9)航母动力由重油燃烧提供,重油主要成分是辛烷(C8H18)。每个C8H18分子是由 构成的。五、科学探究题14.“双吸剂“是一种常见袋装食品的保鲜剂,能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某食品袋中发现一包“双吸剂”,其标签如图所示,同学们对这包“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品名:双吸剂 成分:铁粉、生石灰等【提出问题】“双吸剂”固体的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作出猜想】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实验探究1】(1)下表是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和记录的实验报告,请你补充完整。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①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 ,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导管另一端伸入澄清石灰水中。 试管中固体逐渐溶解,有大量气泡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样品中一定含有 ,不含Fe2O3②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中,加水,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试管壁发热,底部有不溶物,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样品中一定含有【实验质疑】(2)小组同学通过讨论认为实验①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2O3的结论,理由是: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进一步确定这包“双吸剂”固体的成分进行如下定量实验。【实验探究2】取3g样品研碎,并用磁铁充分吸引后,得到剩余固体2.6g按照如图流程进行实验:(3)固体C的成分中,含CaCO3的质量是 g,此外还含有 。(4)溶液A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确定固体E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 ,说明已经洗涤干净。【实验结论】依据实验探究1、2中现象的分析及数据计算判断出这包“双吸剂”固体的成分是Fe、Fe2O3、CaO、Ca(OH)2和CaCO3。【实验反思】(6)下列对实验探究1、2的反思,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对物质成分的探究有时需要定性和定量实验的结合B.实验探究2溶液B中的溶质为Na2CO3和NaOHC.在原样品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后共有4个反应发生D.实验探究1、2中都有气体产生,但气体的成分不同参考答案1.A2.B3.A4.C5.C6.C7.B8.D9.B10.D11.(1)可再生(2)发酵(3) 46 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4)燃烧灰渣少,是一种清洁能源(5)安全无毒、耐腐蚀、廉价、可重复利用等(6)K(7) 催化剂的种类 CuO-NiO/TiO212.(1)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2) B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3) 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 D(4) a 装置内氧气耗尽(5)五氧化二磷/P2O5(6)提供热量和隔绝氧气13.(1)-1(2)氢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Mg燃烧都放出大量的热(3) MgO/氧化镁(4)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过滤(5)CO(6)(7)导电(8)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9)8个碳原子和18个氢原子14.(1) 稀盐酸 Fe、CaCO3 CaO(2)(3) 1 /氧化铁(4)(5)几滴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6)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