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卷(一)化 学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28题,共28题84分)、非选择题(第29题~第30题,共2题16分)。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本次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放在桌面,等待监考员收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本试卷及答题卡上。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右上角所粘贴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4.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Mn:55Fe:56 Cu:6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84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陶瓷在中国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陶瓷属于( )A.硅酸盐材料 B.有机高分子材料C.金属材料 D.碳酸盐材料2.下列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油脂 B.氨基酸C.葡萄糖 D.聚乙烯3.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 N2 B. NH4ClC. NaOH D. NH34.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 NaOH溶液 B. H2SO4溶液C. Fe(OH)3胶体 D. CuSO4溶液5.下列气体可用如图所示方法收集的是( )NO B. NO2C. SO2 D. NH36. Na2SiO3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可用于包装材料的胶黏剂。“水玻璃”属于( )A.酸 B.氧化物C.化合物 D.混合物7.稀土元素镝(Dy)常用于制造硬盘驱动器。下列关于Dy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66 B.中子数为90C.核外电子数为222 D.质量数为1568.下列化合物中,与CH3CH2CH2CH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 CH2CH2 B. CH3CH3C. CH3CH2CH3 D.9.在含有大量Ba2+、OH-、Cl-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 N B. Ag+C. N D. S10.依据下列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将某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颜色褪去,该气体一定是乙烯B.向品红溶液中通入某气体,品红褪色,加热褪色后的溶液,又恢复成红色,则通入的气体为SO2C.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管口,若试纸变蓝说明原溶液中含ND.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Fe2+11.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钠离子结构示意图:B.乙烯的结构式:CH2CH2C. N2的电子式:N ND.硫酸铁的电离方程式:FeSO4Fe2++S12.钠、镁均是活泼金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Na)<r(Mg) B.最外层电子数:Na<MgC.碱性:NaOH<Mg(OH)2 D.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Na<Mg13. O2和O3均由氧元素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O2和O3互为同位素B.1 mol O2的体积约为22.4 LC. O3的摩尔质量为48 gD.等质量的O2和O3中所含氧原子数相等14.俗名往往反映了物质的组成、性质和用途。下列对物质俗名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双氧水:1个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B.干冰:形态像冰,熔化或升华后无水生成C.熟石灰:将生石灰加热后所得产物D.天然气:自然存在的可燃性气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5~18题。氯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之一,其单质及化合物有重要的用途。实验室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2,Cl2可以转化为漂白粉、84消毒液等对人类有价值的物质。15.有关Cl2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无色无味气体 B.可用排水法收集C.密度比空气大 D.无毒性16.实验室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取Cl2并回收MnCl2·4H2O,下列实验原理与装置能达到目的的是( )甲 乙 丙 丁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HCl和H2OC.用装置丙过滤得MnO2 D.用装置丁干燥MnCl2·4H2O晶体17.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NaCl易溶于水,可用于工业电解制备氯气B.漂白粉可转化为次氯酸,可用于织物的漂白C.次氯酸显酸性,可作杀菌消毒剂D.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来干燥氯气18.在给定条件下,下列所示物质间的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Cl2FeCl3 B. MnO2Cl2C. Cl2漂白粉 D. HClO(aq)Cl219.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关于该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元素符号是Si B.属于短周期元素C.非金属性比C的强 D.最高正化合价是+42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锌溶于醋酸:Zn+2H+Zn2++H2↑B.氯气与溴化钠溶液:2Br-+Cl2Br2+2Cl-C.氯化铝与氨水:Al3++3OH-Al(OH)3↓D.氯气溶于水:Cl2+H2O2H++Cl-+ClO-21.下列有关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含有碳碳双键C.易溶于水D.不易燃烧22.下列有机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3H2B. nCH2CH2 CH2—CH2 C.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D. C2H5OH+3O22CO2+3H2O23.4NH3+5O24NO+6H2O是工业上制硝酸的重要反应,该反应是放热反应。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B.氨和氧气的总能量大于NO和H2O的总能量C.反应达到平衡时,v(正)=v(逆)D.增大O2的量可以使NH3 100%转变为NO24.一种银锌电池的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电能转换为化学能B.电子由锌片流出C.银片为电池的负极D.电池反应为Cu+2AgNO3Cu(NO3)2+2Ag25.工业上制备粗硅的反应为SiO2+2CSi+2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SiO2是还原剂 B. C被氧化C. SiO2发生氧化反应 D. C得到电子26.氮肥的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但也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肥的使用造成水体污染,使用氮肥是科学史上的一个错误B.氮肥的使用给农业带来丰收,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C.科学合理使用氮肥,可以在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防止污染D.化学合成的新物质,在使用前需要科学评估对环境的影响27.下列有关化学史的表述错误的是( )A.门捷列夫排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B.舍勒制备了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氯气C.卢瑟福提出了“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模型D.屠呦呦从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28.硫酸亚铁铵晶体[(NH4)2Fe(SO4)2·6H2O]是常见化学试剂,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FeSO4溶液,反应后,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H4)2SO4固体,得(NH4)2Fe(SO4)2·6H2O晶体。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事实 解释A 铁屑表面有少量Fe2O3,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不存在Fe3+ 过量的铁与生成的Fe3+发生反应生成Fe2+B 实验中不能用酒精灯加热,而使用电磁搅拌加热器 防止(NH4)2SO4固体受热分解C 溶解硫酸亚铁铵晶体的蒸馏水需要先煮沸再使用 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2,防止氧化Fe2+D n(FeSO4)∶n[(NH4)2SO4]=1∶1 FeSO4与(NH4)2SO4以等物质的量混合刚好生成(NH4)2Fe(SO4)2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共计16分。29.(6分)水煤气变换反应是工业上的重要反应,可用于制氢气。水煤气变换反应为CO(g)+H2O(g)CO2(g)+H2(g),该反应分两步完成,见下图。反应①为3Fe2O3+CO2Fe3O4+CO2。(1)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2)水煤气变换反应后的产物,可继续发生反应CO2+H2HCOOH,生成物HCOOH中的官能团名称为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A. Fe3O4为催化剂 B.催化剂不参加化学反应 C.反应①、②均为氧化还原反应30.(10分)工业上利用高硫高铁碳酸锰矿(主要成分为MnCO3,含Mn的质量分数为55%,还含质量分数为12%的FeS2,质量分数为9.6%的CuS,另外还有SiO2等不含Mn的杂质),制备金属锰。某一种工业生产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浸出”时,发生的反应有:反应Ⅰ 15MnO2+2FeS2+14H2SO415MnSO4+Fe2(SO4)3+14H2O反应Ⅱ MnO2+CuS+2H2SO4CuSO4+S+MnSO4+2H2O①“浸出”反应中要分多次缓慢加入浓硫酸且无需加热的原因可能是 。②“液固比”与锰矿的浸出率的关系如下图。“液固比”是指硫酸和锰矿的质量比。工业生产中“液固比”选用0.6的原因是 。(2)“除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本工艺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4)计算100 g高硫高铁碳酸锰矿,理论上可制得Mn的物质的量为 (写出计算过程)。江苏省2026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模拟试卷(一)1. A 解析:陶瓷属于硅酸盐材料,为无机非金属材料,A项正确。2. D 解析:油脂、氨基酸和葡萄糖均为小分子,聚乙烯属于聚合物,为高分子化合物,D项正确。3. D 解析:N2为单质,NH4Cl和NaOH均为离子化合物,NH3为共价化合物,D项正确。4. C 解析:胶体可以发生丁达尔效应,C项正确。5. A 解析:NO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故可以用排水法收集,A项正确。6. D 解析:“水玻璃”属于溶液,为混合物,D项正确。7. C 解析:核外电子数为66,C项错误。8. D 解析: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D项正确。9. C 解析:N与OH-生成NH3·H2O,Ag+与Cl-生成AgCl沉淀,S与Ba2+生成BaSO4沉淀。10. A 解析:A项,丙烯可以与溴水中的Br2发生加成反应,SO2等也可与溴水发生反应,错误。11. A 解析:B项,CH2CH2为乙烯的结构简式,错误;C项,漏写N的一对孤对电子,错误;D项,硫酸铁中含有Fe3+,错误。12. B 解析:A项,原子半径:Na大于Mg,错误;B项,N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Mg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正确;C项,Na的金属性强于Mg,则碱性NaOH强于Mg(OH)2,错误;D项,Na比Mg活泼,与水反应时,Na更加剧烈,错误。13. D 解析:A项,O2和O3互为同素异形体,错误;B项,没有指明标准状况,错误;C项,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1,错误;D项,相同质量的O2和O3中所含O原子数相等,正确。14. C 解析:A项,1个H2O2分子中含有2个O原子,正确;B项,干冰为固态CO2,升华后生成CO2气体,正确;C项,CaO溶于水生成熟石灰,错误;D项,天然气为CH4,可以燃烧,正确。15. C 解析:Cl2为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项错误;Cl2可以溶于水,不可用排水法收集,B项错误;Cl2有毒,D项错误。16. B 解析:A项,应用分液漏斗,错误;C项,缺少玻璃棒引流,错误;D项,蒸发操作无法干燥晶体,错误。17. B 解析:A项,电解NaCl溶液可生成Cl2,不是因为NaCl能溶于水,错误;B项,Ca(ClO)2可以转化为HClO,而具有漂白作用,正确;C项,HClO具有强氧化性,因而具有杀菌消毒作用,错误;D项,CaO不能用来干燥Cl2,错误。18. A 解析:B项,MnO2应与浓盐酸反应,错误;C项,应与石灰乳反应,错误;D项,HClO光照分解生成O2,错误。19. C 解析:14号元素为Si,A项正确;14号元素为1~18号元素,属于短周期元素,B项正确;碳与硅位于同主族,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C项错误;最高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为+4,D项正确。20. B 解析:A项,醋酸为弱酸,不可拆写成H+,错误;C项,氨水为弱碱,应写成NH3·H2O,错误;D项,生成的HClO为弱酸,应写分子式,错误。21. A 解析:苯比较稳定,不能被酸性KMnO4氧化,A项正确;苯中不存在碳碳双键,B项错误;苯难于水,C项错误;苯是易燃的有机物,D项错误。22. C 解析:A项为加成反应;B项为加聚反应;C项为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D项为氧化反应。23. D 解析:A项,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正确;B项,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正确;C项,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正确;D项,该反应为可逆反应,NH3不可能完全转化为NO,错误。24. B 解析:A项,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错误;B项,Zn比Ag活泼,Zn失去电子,正确;C项,Zn失去电子,作为负极,错误;D项,总反应为Zn+CuSO4ZnSO4+Cu,错误。25. B 解析:A项,SiO2转化为Si,Si的化合价降低,SiO2作氧化剂,错误;B项,C转化为CO,C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正确;C项,SiO2作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错误;D项,C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错误。26. A 解析:氮肥提高了农作物产量,A项错误。27. C 解析:卢瑟福提出了“有核”的原子模型,C项错误。28. B 解析:A项,Fe与Fe3+发生归中反应生成Fe2+,正确;B项,不用酒精灯的原因是该反应生成H2,易发生爆炸,错误;C项,蒸馏水中会含有O2,通过加热煮沸可以除掉其中含有的O2,防止O2氧化Fe2+,正确;D项,n(FeSO4)∶n[(NH4)2SO4]=1∶1混合时,刚好生成(NH4)2Fe(SO4)2,正确。29.(1)2Fe3O4+H2O(g)3Fe2O3+H2(2分)(2)羧基(2分)(3)C(2分)解析:(1)反应②的反应物为H2O和Fe3O4,由箭头转化知,生成物为H2和Fe2O3。(2)—COOH为羧基。(3)反应①中Fe2O3参与反应,生成Fe3O4,反应②中Fe3O4参加反应,又生成Fe2O3,所以Fe2O3反应前后没有变化,故Fe2O3为催化剂,A项错误;由反应①②知,催化剂Fe2O3参与反应,B项错误;反应①②中均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所以反应①、②均为氧化还原反应,C项正确。30.(1)①防止反应过于剧烈,浓硫酸加入浸出液时放热②“液固比”小于0.6时,浸出率较低。在0.6时,浸出率达到95%,若再增大“液固比”,浸出率略增大,但消耗的硫酸过多,后续石灰乳消耗量增大,造成浪费(2)Cu2++H2SCuS↓+2H+(3)氢氧化钙、硫酸(4)1.85 mol(计算过程见解析)(每空2分)解析:(1)①分批加入浓硫酸,可以减缓反应剧烈程度,且反应放热。②“液固比”低于0.6时,浸出率较低,在0.6左右时,浸出率达到95%,再增大“液固比”浸出率略增大,但不明显,且消耗的硫酸过多,造成浪费。(2)H2S为弱酸,与Cu2+反应生成的CuS为难溶物。(3)滤渣中的Ca(OH)2可再次用于调节pH,电解MnSO4溶液时生成H2SO4,可以用于“浸出”。(4)100 g高硫高铁碳酸锰矿中,含Mn为55 g,即为1 mol;含FeS2为12 g,即为0.1 mol,根据反应2FeS2~15MnSO4,生成MnSO4为0.75 mol,含CuS为9.6 g,即为0.1 mol,根据反应CuS~MnSO4,可知生成MnSO4为0.1 mol,由Mn守恒推知,最终生成的Mn为1 mol+0.75 mol+0.1 mol=1.85 mol。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