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卷(二)化 学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28题,共28题84分)、非选择题(第29题~第30题,共2题16分)。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本次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放在桌面,等待监考员收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本试卷及答题卡上。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右上角所粘贴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4.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Mn:55Fe:56 Cu:6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84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措施能缓解“碳中和”的是( )A.垃圾分类 B.煤炭脱硫 C.推广新能源 D.使用沼气2.含1个中子的氦原子核素的符号可表示为( )AHe BHe CHe DHe3.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 NaCl溶液 B. K2SO4 C. Cu D.乙醇4.下列气体有颜色的是( )A. NO B. HCl C. NH3 D. Cl25.下列物质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 O2 B.苯 C. NaCl D.聚乙烯6.下列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海水提溴 B.乙醇燃烧 C.明矾净水 D.高炉炼铁7.下列物质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油脂8.反应2Mg+CO22MgO+C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9.测定草木灰中碳酸钾的含量并检验钾元素的存在,图示中涉及的对应操作不规范的是( )A.称量 B.溶解 C.蒸发 D.焰色反应10.下列离子可与H+、Cl-、Ba2+共存的是( )A. S B. Ag+ C. OH- D. Fe2+11.下列物质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的是( )A.麦芽糖 B.氨基酸 C.脂肪 D.蛋白质1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NH3的电子式:H HB.乙烯的结构简式:C2H4C.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 KAl(SO4)2的电离方程式:KAl(SO4)2K++Al3++2S13.下列有关二氧化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密度比空气小 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C.可用碱石灰作干燥剂 D.可用铜与稀硫酸加热制取14.下列物质的俗名理解正确的是( )A.熟石灰Ca(OH)2可用于制漂白粉B.生石灰CaO可用于干燥氯气C.石灰石CaCO3可与硫酸反应制CO2D.熟石膏CaSO4·2H2O可用于医疗石膏绷带15.碳化硅主要有四大应用:磨料、耐火材料、功能陶瓷和冶金原料。C和Si的原子结构中相同的是( )A.质子数 B.电子数 C.电子层数 D.最外层电子数16.下列分散系中,具有丁达尔效应的是( )A.雾 B. Al2(SO4)3溶液C.稀盐酸 D. FeCl3溶液17. Na2FeO4可用于消毒净水,其制备反应为3NaClO+Fe2(SO4)3+10NaOH2Na2FeO4+3Na2SO4+3NaCl+5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aClO是还原剂 B. Fe2(SO4)3被还原C. Fe2(SO4)3发生氧化反应 D. Fe2(SO4)3得到电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8~20题。甲烷是国家倡导的新型清洁的能源。甲烷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较多,且污染较小。我国北方使用甲烷作为能源较为广泛。同时甲烷也可作为电池的原料。18.下列关于甲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的结构式为CH4 B.甲烷的一氯取代产物有2种C.甲烷能发生分解反应 D.甲烷存在同分异构体19.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燃烧时发生反应:CH4+2O2CO2+2H2O。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属于放热反应B.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能量变化与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有关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20.甲烷燃料电池的原理如下图所示。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极为电池的正极B. Y极发生氧化反应C.由电能转变为化学能D.电池反应为CH4+2O2CO2+2H2O21.下列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H2B.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C. CH2CH2+H2OCH3CH2OHD.2CH3CH2OH+O22CH3CHO+2H2O22.下列酸碱中和反应可以用OH-+H+H2O表示的是( )A.硝酸与氢氧化钠反应 B.稀硫酸与氨水反应C.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23.下列实验方案可以达到目的的是( )A.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B.用分液漏斗分离食醋中的乙酸与水C.用KSCN溶液鉴别FeCl3溶液和Fe2(SO4)3溶液D.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2气体和SO2气体24.下列乙醇的性质与其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 乙醇的性质 用途A 能够溶解很多的有机物和无机物 可用来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B 能够以任意比与水互溶 酒厂可用其勾兑各种浓度的酒C 蛋白质在乙醇作用下会发生变性 医疗上用95%的乙醇溶液作消毒剂D 乙醇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可用作燃料25.我国科研团队借助一种固体催化剂(LDH),在常温常压和可见光条件下合成了氨,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实现了常温下氮的固定B.该过程实现了化学能向太阳能的转化C.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6H2O4NH3+3O226.某化学学习小组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2CO3的过程如下:已知:①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H2O+NH3+CO2NaHCO3↓+NH4Cl。②反应Ⅱ的条件为加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后所得滤液中,溶质只有NH4ClB.验证滤液中含N的方法是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加热试管,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附近,试纸变蓝,说明滤液中含NC.反应Ⅱ的产物只有Na2CO3和H2OD.检验反应Ⅱ中NaHCO3是否完全分解的方法是取少量反应Ⅱ后的固体,加水溶解,向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反应Ⅱ中NaHCO3完全分解27.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形成有机物最多的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最外层电子数等于Z与W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W与X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X)>r(Y)>r(Z)>r(W)B. X的最高价氧化物与Z单质一定不能反应C. Y分别与Z和W形成的化合物所含化学键类型一定相同D.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X>W28.已知2Fe+6H2SO4(浓)Fe2(SO4)3+3SO2↑+6H2O。将m g的铁粉加入一定量浓硫酸中并微热至反应完全,铁粉完全溶解,整个过程中收集到V L(标准状况)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产生的气体能使品红褪色,说明整个过程产生的气体一定只有SO2B.若所得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所得溶液中不存在Fe2+C.若所得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则m=2.5VD.若将V L气体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吸收,溶液增重19.2 g,则m一定等于11.2 g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共计16分。29.(6分)煤炭的综合利用,可生成多种有价值的产品。如下图流程可以制备CH3OH和HCOONa。(1)反应①生成1 mol H2时,在标准状况下,同时生成的CO的体积约为 L。(2)反应②生成甲醇,其官能团名称为 。(3)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30.(10分)利用废旧干电池中黑色粉末(MnO2、ZnCl2、NH4Cl、C)制取MnSO4·H2O的流程如下:(1)步骤Ⅰ“水浸”时,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步骤Ⅱ滤液中的溶质为 。(2)步骤Ⅲ生成MnSO4的离子方程式为 。(3)步骤Ⅴ包含的操作有 。(4)测定产品中MnSO4·H2O含量的实验步骤如下:准确称取0.300 0 g产品于锥形瓶中,加入20 mL 85%磷酸及氧化剂等将锰转化为Mn3+,冷却到室温后,加入100 mL水并准确加入25.00 mL 0.100 0 mol·L-1 FeSO4溶液(Mn3+被Fe2+还原为Mn2+),过量的Fe2+恰好与10.00 mL 0.020 0 mol·L-1 KMnO4溶液反应(已知:Mn+5Fe2++8H+5Fe3++Mn2++4H2O)。请计算产品中MnSO4·H2O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卷(二)1. C 解析:缓解“碳中和”即是要减少CO2的排放,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通过使用新能源实现,C项正确。2. B 解析:He的质子数为2,则在元素符号左下角写上2,中子数为1,则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2+1=3,质量数写在元素符号左上角,即为He,B项正确。3. B 解析: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Cu为单质,NaCl溶液为混合物;乙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不可以导电,不是电解质。B项正确。4. D 解析:Cl2为黄绿色气体,D项正确。5. B 解析:O2为单质,NaCl为离子化合物,聚乙烯为混合物,苯为有机化合物,B项正确。6. C 解析:A项,海水中溴以Br-形式存在,通入Cl2先被氧化成Br2,再提取,不符合题意;B项,燃烧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不符合题意;C项,明矾净水是通过胶体进行吸附,没有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符合题意;D项,Fe2O3与C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符合题意。7. D 解析:三大化石燃料为煤、石油和天然气。8. C 解析: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单质和新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C项正确。9. C 解析:蒸发时,缺少玻璃棒搅拌,C项错误。10. D 解析:H+与S生成SO2和H2O;Cl-与Ag+生成AgCl沉淀;H+与OH-生成H2O。Fe2+可以与三种离子共存,D项正确。11. A 解析:麦芽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A项正确;氨基酸不能水解;脂肪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12. D 解析:A项,漏写一对孤对电子,错误;B项,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错误;C项,Cl-的质子数为17,错误。13. B 解析:A项,SO2的密度比空气大,错误;B项,SO2具有漂白性,可以使品红褪色,正确;C项,SO2与碱石灰可以反应,错误;D项,Cu与浓硫酸加热生成SO2,错误。14. A 解析:A项,Cl2与石灰乳反应生成漂白粉,正确;B项,CaO吸水生成Ca(OH)2,Ca(OH)2可吸收Cl2,错误;C项,CaCO3与H2SO4反应生成微溶性的CaSO4覆盖在CaCO3表面,阻碍反应进一步进行,错误;D项,熟石膏的化学式为2CaSO4·H2O,错误。15. D 解析:C和Si位于第ⅣA族,最外层电子数均为4,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C为6,Si为14,C的电子层数为2,Si的电子层数为3,D项正确。16. A 解析:雾属于胶体,故具有丁达尔效应,A项正确。17. C 解析:A项,NaClO转化为NaCl,Cl的化合价降低,NaClO得电子,NaClO作氧化剂,错误;B项,Fe2(SO4)3转化为Na2FeO4,Fe的化合价升高,Fe2(SO4)3被氧化,错误;C项,Fe2(SO4)3转化为Na2FeO4,Fe2(SO4)3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正确;D项,Fe2(SO4)3失去电子,错误。18. C 解析:A项,CH4的结构式为,错误;B项,CH4的四个H是等同的,所以CH4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错误;C项,CH4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分解反应生成C和H2,正确;D项,CH4不存在同分异构体,错误。19. D 解析:A项,燃烧属于放热反应,正确;B项,该反应中C、H、O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正确;C项,化学反应的实质为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该过程中有能量变化,正确;D项,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错误。20. D 解析:A项,燃料电池中,O2作正极,X为负极,错误;B项,正极发生还原反应,错误;C项,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能,即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错误;D项,电池总反应为CH4与O2反应生成CO2和H2O,正确。21. B 解析:A为加成反应;B为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正确;C为加成反应;D为氧化反应。22. A 解析:B项,氨水不可拆开,应写为NH3·H2O,错误;C项,醋酸为弱酸,应写成CH3COOH,错误;D项,除生成H2O外,还生成BaSO4,错误。23. A 解析:A项,HCl极易溶于水,而Cl2在饱和食盐水的溶解度较小,正确;B项,乙酸与水是互溶的,不可用分液漏斗分离,错误;C项,FeCl3溶液和Fe2(SO4)3溶液中均有Fe3+,不可以用KSCN鉴别,错误;D项,CO2气体和SO2气体均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可鉴别,错误。24. C 解析:A项,乙醇是良好的有机溶剂,正确;B项,乙醇含量不同可以得到不同浓度的酒,正确;C项,医用酒精为75%,错误;D项,乙醇可以燃烧,用作燃料,正确。25. B 解析:A项,反应中N2转化为NH3,实现了氮的固定,正确;B项,由图示知,图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错误;C项,N和O的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故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正确;D项,由箭头知,N2和H2O均为反应物,NH3和O2为生成物,条件为太阳能、LDH,正确。26. B 解析:A项,滤液中还有NaHCO3,错误;B项,N与OH-反应生成NH3,NH3溶于水生成NH3·H2O,NH3·H2O电离出OH-,可使石蕊变蓝,正确;C项,过滤生成的NaHCO3加热分解生成Na2CO3、H2O和CO2,错误;D项,NaHCO3也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无法判断NaHCO3是否已完全分解,错误。27. D 解析:X、Y、Z、W四种元素依次为C、O、Mg、Si。A项,四种元素的原子中Z的原子半径最大,错误;B项,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错误;C项,分别形成离子键和共价键,错误;D项,非金属性O>C>Si,正确。28. C 解析:A项,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不断变稀,稀硫酸与铁发生置换反应生成H2,错误;B项,只能说明溶液中有Fe3+,错误;C项,滴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说明不含Fe3+,m g铁完全反应失去电子数为×2,每生成1 mol SO2或H2均得到2 mol电子,故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依据得失电子数相等,×2=×2,解得m=2.5V,正确;D项,溶液增重19.2 g,说明SO2为0.3 mol,由方程式知该反应消耗的铁为0.2 mol,即11.2 g,由于铁还能发生反应Fe+2Fe3+3Fe2+及Fe+H2SO4FeSO4+H2↑,错误。29.(1)22.4(2分)(2)羟基(2分)(3)H2+NaHCO3HCOONa+H2O(2分)解析:(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g)CO+H2,生成CO和H2的物质的量相等。(2)CH3OH的官能团为—OH,名称为羟基。(3)H2与NaHCO3反应生成HCOONa和H2O。30.(1)加快黑色粉末中可溶性物质的溶解(1分) NH4Cl和ZnCl2(1分)(2)2Al+3MnO2+12H+3Mn2++2Al3++6H2O(2分)(3)浓缩结晶、过滤、洗涤及干燥(2分)(4)n(FeSO4)总=0.100 0 mol·L-1×25.00 mL×10-3 L·mL-1=2.500×10-3 mol与KMnO4反应的n(FeSO4)=5×0.020 0 mol·L-1×10.00 mL×10-3 L·mL-1=1.000×10-3 moln(MnSO4·H2O)=n(Mn3+)=2.500×10-3 mol-1.000×10-3 mol=1.500×10-3 molm(MnSO4·H2O)=1.500×10-3 mol×169.0 g·mol-1=0.253 5 g(2分)MnSO4·H2O的质量分数为×100%=84.50%。(2分)解析:(1)原料中ZnCl2、NH4Cl易溶于水,搅拌可加快溶解。(2)依据题意,二氧化锰被铝还原为Mn2+。(3)由硫酸锰溶液制取晶体需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及干燥。(4)加过量FeSO4溶液将生成的三价锰还原为二价,再用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过量的Fe2+。n总(FeSO4)=0.100 0 mol·L-1×25.00 mL×10-3 L·mL-1=2.500×10-3 mol依据滴定反应:Mn+5Fe2++8H+5Fe3++Mn2++4H2O与KMnO4反应的n1(FeSO4)=5×0.020 0 mol·L-1×10.00 mL×10-3 L·mL-1=1.000×10-3 mol还原三价锰的n2(FeSO4)=2.500×10-3 mol-1.000×10-3 mol=1.500×10-3 mol依据Mn3++Fe2+Mn2++Fe3+,得n(MnSO4·H2O)=n(Mn2+)=n2(FeSO4)故试样中n(MnSO4·H2O)=1.500×10-3 molm(MnSO4·H2O)=1.500×10-3 mol×169.0 g·mol-1=0.253 5 gMnSO4·H2O的质量分数为×100%=84.5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