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辽河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辽河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盘锦市兴隆台区辽河中学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开学质量检测道德与法治答案
单选题
1—5:CACCB 6—10:CCDCB 11—15: ABADA
材料分析题
(1)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3分)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2分)
(3)①党的奋斗目标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③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④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⑤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⑥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⑦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8)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写出一点即可,2分)
(4)①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②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④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⑤打造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写出两点即可,2分)
(5)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分)
17.(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2分)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可酌情给分)
(2)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2分)
(3)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分)
(4)自力更生(1分);自主创新(1分)
(5)玲玲观点正确(1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心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分)
军军的观点错误(1分)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任重道远。(2分)
18.(1)监督权(2分)
(2)2022—2024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增加(持续上升、不断增加)(言之有理即可,2分)
受教育权(2分)
团结和民主(2分)
(1)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2分)
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写出两点即可,2分)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1分)全国人大常委会(1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2分)
公正司法(2分)2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5小题,共计30分)
1.有这样两句歌词:“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当家作主站起来”和“改革开放富起来”代表的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 )
A.中国共产党成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的优势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 B.共同富裕
C.坚持民主集中制 D.人民当家作主
3.以下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正确的是( )
A.国家主席——制定国家法律
B. 行政机关——对刑事犯罪案件提起公诉
C. 人民法院——审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
D. 人民检察院——对行使国家公权力的人进行监察
4.小王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毕业后在市级医院从事骨外科工作,他工作尽职尽责,艺术精湛,被评为“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他的妻子是一名人民教师,妻子今年当选为人大代表。他的父母均退休并领取养老金。有关权利和义务,材料中涉及的有( )
①小王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劳动的权利以及名誉权
②小王的妻子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③小王履行了受教育的义务和劳动的义务
④小王的父母享有物质帮助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对下列时事新闻解读正确的有( )
选项 时事新闻 新闻解读
①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部署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②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实现高铁时速350公里商业运营的国家 我国已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③ 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总量突破450万家 企业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
④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 中国积极推动经济高速发展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锚定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必须深刻认识教育强国的主攻方向和战略布局,书写好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之所以要推动建设教育强国建设,是因为( )
①教育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决定性因素 ②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
③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④教育是推动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从平等角度看,这体现( )
A.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B.同等情况差别对待
C.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D.不同情况同等对待
8.2024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该法第一条规定:“为了防止食品浪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习近平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体现了国家主席的职权是公布法律、发布命令
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宪法是我国法律的总和,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和法律地位
9.乐乐的爸爸在一家国企上班,年收入15万,年底奖金2万元.妈妈在一家私企工作,年收入12万,救救自己经营一家庭农场,种植有机茶叶,还办了旅游观光,年收入20万元,爷爷每年退休金4万元.乐乐一家属于按劳分配的年收入一共多少元( )
A.29万 B.53万 C.17万 D.36万
10.小明同学在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中总结了下列知识点,其中正确的有( )处。
①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③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④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1 B.2 C.3 D.4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国宪法对______的规定。(  )
A.国家性质 B.根本任务 C.根本制度 D.国家机构
12.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是(  )
A.公正司法 B.公平正义 C.民主法治 D.自由平等
13.中学生李某最近发现自己的眼睛红肿、视力下降。经有关部门检验后认定,原来是他在眼镜店配的隐形眼镜为假冒伪劣商品。于是李某找到该眼镜店,要求其赔偿损失。李某采取的维权方式是( )
A.和解 B.调解 C.仲裁 D.诉讼
14.2023年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大力提振市场主体信心。这表明省政府毫不动摇( )
A.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B.坚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主体
C.发挥政府的决定性作用 D.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5.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向社会公布。国家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这有利于( )
①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②增进民生福祉 ③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④实现同等富裕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16题11分,17题11分,18题8分,19题10分,共40分)
16.(11分)辽宁省某校开展“感受辽宁振兴体会幸福生活”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同学们作为小记者跟随人大代表进社区。
【感受辽宁振兴】
小记者在社区会议室听人大代表宣讲。
(1)上述“成就”体现了辽宁省深入实施哪些战略 (3分)
报告结束后,小记者以“你的幸福生活”为话题,随机采访了两位社区居民。
“采访一”体现了我国的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分)
两个采访体现了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民生问题,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民生问题体现了教材的哪些观点?(写出一点即可,2分)
为了发展和改善民生,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写出两点即可,2分)
宣讲二:同学们作为小记者跟随政府聘请的专家进社区听专家宣讲什么是高质量发展,“我们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发展而发展,而是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带动整个社会平稳和谐,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民的利益、愿望和要求,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能给人民带来更大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能够产生更大福利效应的发展。听了专家的宣讲,同学们若有所思。
我国积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2分)
17.(11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
【伟大的政党】
风雨同舟104载,中国共产党从始至终都是围绕中国人民而发展的政党。从“农村包围城”的浴血奋战到与亿万人民建立新中国的开天辟地,再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拓前进,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伟大的革命】
2025年是改革开放47周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人类历史的伟大创举。
◆国内篇:经过四十多年持续推进改革开放,我国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国际篇:从全球数据来看,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多年保持在30%以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速上升1个百分点,可拉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增速上升约0.3个百分点,进而为全球经济带来强劲动力。
(1)“国内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写出一点即可,2分)
(2)“国际篇”体现了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分)
民主与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石。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宪法保障民主】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一个国家民主的内容和进程,无不通过宪法得以体现和反映。
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宪法第一条内容体现了宪法的哪一项基本原则 (2分)
【创新促强国】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有力量。经过久久为功的磨砺,中国的创新动力、发展活力勃发奔涌。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国产大型邮轮完成试航,神州家族太空接力,“奋斗者”号极限深潜。国货潮牌广受欢迎,国产新手机一机难求,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给中国制造增添了新亮色。中国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奋力盘等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创造。——————————节选自《国家主席习近平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
材料体现了_______________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__________________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2分)
读了习主席的新年贺词,玲玲和军军两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请你运用教材知识针对其中一位同学的观点加以评析。(3分)
(
玲玲:我国近些年来科技取得显著成效,以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
(
军军:我国在各个领域的科研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我国已经是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
18. (8分)2024年3月,某校掀起学习两会热潮,九年级(1)班制作了一期板报。根据栏目中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两会知识我学习】
(1)审议工作报告,反映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行使哪一方面的职权 (2分)
(2)概括上图中数据变化的趋势。 (2分)
(3)“栏目二”的内容反映出国家保障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 (2分)
【聚焦两会民主盛事】
2024年3月5日至11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审议并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各项重要报告,大会的成功,激励着亿万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2024年3月10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聚焦“国之大者”、民之关切,深度协商议政,广泛凝聚共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汇聚智慧和力量。
材料表明人民政协履行职能时围绕哪两大主题?(2分)
(10分)“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健全,法治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九鼎重器,无上权威】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以下是宪法宣誓誓词。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读完誓词后,你体会到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什么?(2分)
(2)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是国家为增强人们的宪法意识采取的措施。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增强宪法意识?(写出两点即可,2分)
【了解宪法知识】202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为进一步增强中学生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某中学组织该校九年级部分团员到该市的宪法宣传教育馆开展一次“宪法行”的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3)活动前,团支部书记要求参加活动的同学查找一些关于宪法的知识(见表),请完成表格中的相关要求。(2分)
要求 监督宪法实施的国家机关 解释宪法的国家机关
答案 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情景再现】同学们第二站来到人民法院参加开放日活动,穿上法袍,当上“小法官”,模拟了开庭审理的各个环节,他们全身心投入、神情严肃。同学们还聆听了法官对有关诉讼知识的讲解,切身感受到法律的庄严。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人民法院是什么性质的国家机关?(2分)
【公平正义 民之福祉】
公平正义是法治的生命线,是人民群众感知法治建设的一把尺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懂得“100-1=0”的道理,一个错案负面影响足以摧毁九十九个公正裁判积累起的良好形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一批冤假错案依法纠正让人民切身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阳光。
(5)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什么?(2分)
八年(上)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共3 共6页 八年(上)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第4页 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