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1.(2025七下·龙岗期末)步入青春期,小鹏的身体和心理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面对日记中小鹏的烦恼,他应该( )2025年5月4日 星期日 阵雨转多云 最近有点烦。我的嗓音变得怪怪的,声音变粗了,脸上还冒出了很多的痘痘,我特别害怕出门见人,与班里的异性同学交往,也特别不自在。A.绽放青春花蕾,塑造完美形象 B.悦纳生理变化,直面青春矛盾C.远离异性同学,避免他人闲话 D.接受青春邀约,拒绝青春萌动2.(2025七下·龙岗期末)2025年5月1日起,全国统一使用“12356”心理援助热线,24小时不间断服务,节假日无休,严格遵守保密原则。最近,考前焦虑失眠的小城同学拨打了该热线电话,如果你是热线工作人员,你给他的建议是( )①打砸物品,释放压力 ②改变认知,坦然面对③调整呼吸,放松训练 ④顺其自然,不予理会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2025七下·龙岗期末)2025年5月27日上午,中国首枚由中学生航天爱好者自主研制的气象探空火箭“飞燕一号”,在青海冷湖成功发射。来自深圳的高二学生王裕宁担任该火箭的总设计师,他从小就对火箭充满好奇,并系统研学了航天知识,立志为中国航天发展创造新辉煌。他的事迹启示我们要( )①开拓创新,在社会实践中凝炼爱国情感 ②投身航天,青春规划与祖国发展相结合③砥砺奋进,在自信自强中绽放青春光彩 ④追求伟大,在理论学习中丰富人生阅历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2025七下·龙岗期末)某班级计划开展“自信之星”评选活动,以下同学适合推荐为候选人的有( )选项 人物事迹① 小青保持乐观的态度,避免自己产生负面的情绪情感。② 小圳与朋友发生矛盾,他没有勇气主动去找朋友沟通。③ 小鹏对自己充满信心,在遇到困难时坚定地相信自己。④ 小岗具有绘画的特长,他主动为班级完成黑板报制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25七下·龙岗期末)五月的深圳,创新浪潮奔涌不息。2025年第二十一届深圳文博会上, “四重密码”共同勾勒出中国文化产业的未来图景。这体现了( )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②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③守诚信要求我们做到真实无欺、言行一致④尚和合要求我们追求和谐,强调多样性统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5七下·龙岗期末)“有事找民意速办”已渐渐成为深圳市民的日常。深圳市委市政府统筹谋划,通过将“12345”热线、“i深圳”等537个民生诉求渠道整合为23个,打造以“@深圳-民意速办”为主渠道的受理渠道体系,致力于妥善解决老百姓生活里的大小事务,市民纷纷点赞。市民点赞主要是因为上述举措( )A.传承了讲仁爱的核心思想理念,体现了关爱父母和亲人B.传承了重民本的核心思想理念,体现了努力为人民服务C.体现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理念,满足人们所有的利益需求D.体现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倡导简朴简约的生活方式7.(2025七下·龙岗期末)2025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正式施行。该法保障中国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规范学前教育实施,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提高全民族素质,回应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的期盼。这体现了( )A.我国推进所有领域立法,以提供良好法治环境B.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在于实施C.我国法律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D.我国已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8.(2025七下·龙岗期末)漫画《整治“开盒”乱象》给青少年的启示是( )①完善法规,防止侵权发生②加强执法,规范网络行为③尊重他人,抵制不良行为④提升素养,自觉遵纪守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2025七下·龙岗期末)深圳某中学邀请法官为学生开设法治教育讲座,下面是学生小圳与法官之间的对话交流。从上述对话中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珍惜美好生活,依法自律杜绝诱惑B.增强法治观念,做事不违法就可以C.缺乏规则意识,必然走上犯罪道路D.预防违法犯罪,需要杜绝不良行为10.(2025七下·龙岗期末)龙岗区某街道携手多所学校开展春季开学禁毒第一课,强化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筑牢青少年思想防线,为健康青春保驾护航。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线下活动 线上活动禁毒社工带领同学们识别各类毒品,介绍了2025年1月起施行的《深圳经济特区禁毒条例》,围绕毒品危害和预防吸毒等方面详细讲解。 禁毒社工着重介绍了罂粟等毒品原植物,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禁种铲毒的重要意义,提醒同学们发现疑似毒品原植物要立即报警。A.该活动有利于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远离吸毒这一违法行为B.青少年判断能力较弱,增强拒毒防毒意识主要靠禁毒社工监督C.该活动有利于未成年人深入认识毒品,尽量不尝试各类型毒品D.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个人在网络社交平台慎重发布涉毒言论11.(2025七下·龙岗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25年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召开,深圳公益救援队队长石欣荣获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见义勇为)荣誉称号。深圳某校中学生正在开展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逆行英雄守护生命】作为一名公益救援志愿者,石欣带领队友们一次次向险而行,展现出急人之危、义不辞难的见义勇为精神。深圳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已成长为深圳志愿服务的一张亮眼名片。自主组建民间救援队伍 01 在石欣的带领下,深圳公益救援志愿省联合会现有在册正式队员767名,下设信息报挥中心,特勤部等5大部门及山地救援队、高空救援队医疗辅助队等6支专业队伍。挺身而出救助危难群众 02 多年来,他先后组织参与全国山野区域救援300余次,参与四川粮安地麓、云南省甸地震、尼泊尔地震等国内外重大自然灾害抢险救灾工作50余次,救助危难群众千余人。播撒安全意识种子于心 03 深圳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每年训练、学习和宣导活动的总次数接近3000次,他们还为应急知识的推广管及和社会应急救援的标准化建设作出努力。【凡人善举微光成炬】石欣的事迹让我们看到道德模范的光芒。其实,温暖与力量更常蕴藏于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之中。他们可能是你的家人、邻居、老师、同学,也可能是默默奉献的社区工作者、坚守岗位的公交车司机、风雨无阻的快递员……正是这些平凡人的点滴善行,汇聚成照亮社会的火炬。(1)行动彰显担当。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石欣和他的队友们是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2)请选择一位你了解或敬佩的身边普通人,为他(她)的凡人善举撰写一段致敬辞(字数: 80-100字) 。12.(2025七下·龙岗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25年5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公园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对于公众普遍关注的降低公园噪声、携宠物进园、户外露营等社会议题,《条例》均作了明确回应。深圳为公园立法这一举措以法治一小步助推公共服务一大步。某校正在开展“法治护航美好生活————从《深圳经济特区公园条例》看共建共治共享”的探究性活动,请你参与其中。【探·法治之效】【析·平衡之道】公园数量增多、公共空间拓展是好事,但由于人们活动形式、主观诉求有所区别,在同一时空内的交集越大,存在差异和摩擦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条例》的出台引发了深圳市民的热烈讨论。【行·善治之路】良法善治能否落地生效,关键看落实。《条例》实施后,入园的市民行为更加文明了,公园环境更加美好了,但有些公园仍有不和谐现象发生。(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说《条例》如何以法治一小步助推公共服务一大步 (2)请你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评析市民甲和乙的观点。(3)请你化身公园管理者,针对你观察到的公园里存在的不和谐的现象和问题,撰写一则入园温馨提示(要求:语言温馨友好,具有劝导性;字数80字左右)。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青春期及青春期生理变化;异性交往的尺度【解析】【分析】A表述错误:“完美”表述过于绝对,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B表述正确:小鹏为生理变化苦恼,害怕与同学交往,他应该悦纳生理变化,直面青春矛盾;C表述错误:“远离”“避免”表述过于绝对,不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D表述错误:“拒绝”表述过于绝对,要正视青春萌动,理智应对。故答案为:B。【点评】考查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如何面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①我们要正视身体的变化。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是我们对自己的尊重;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是我们对同伴的尊重。②在追求形体、仪表美的同时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追求青春的内在美。2.【答案】C【知识点】情绪的调节【解析】【分析】 ①不可取:打砸物品不是正确的释放压力的方式;②③可取:面对考前焦虑失眠,应该改变认知,把考试当成检验学习的方式,坦然面对;失眠的时候,可以调整呼吸,进行听音乐等放松训练;④不可取:面对焦虑等情绪,要积极调节,不能忽视。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情绪。合理地调节情绪的意义和方法:①意义:学会合理地调节情绪,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外显表情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②方法:改变认知评价、转移注意、合理宣泄和放松训练等。3.【答案】A【知识点】开发青春的创造潜力;自信及其意义;青少年为中国梦承担责任;在实践中学习的原因和做法【解析】【分析】 ①③表述正确: 深圳的高二学生王裕宁立志为中国航天发展创造新辉煌,启示我们要开拓创新,在社会实践中凝炼爱国情感;他从小就对火箭充满好奇,并系统研学了航天知识,并成功发射首枚由中学生航天爱好者自主研制的气象探空火箭“飞燕一号”,启示我们砥砺奋进,在自信自强中绽放青春光彩;②表述错误:为国家做贡献的方式有很多,不一定要投身航天;④表述错误:平凡的人和岗位也能创造意义和价值,“追求伟大”表述过于绝对。故答案为:A。【点评】考查少年梦和自信等知识。为什么要自信?①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有了自信,我们才能怀着坚定的信心和希望,开始伟大而光荣的事业。②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能够展现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如何做到自信?①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②相信自己,勇敢尝试,不断进步。4.【答案】D【知识点】自信及其意义;体验消极情感的意义【解析】【分析】 ①排除:“避免负面情绪”不符合实际,要学会积极面对负面情绪;②排除: 与朋友发生矛盾,要主动去找朋友沟通,这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③④当选: 小鹏在遇到困难时坚定地相信自己, 小岗发挥绘画的特长主动为班级完成黑板报制作,都是自信的表现。故答案为:D。【点评】考查自信。注意仔细分析设问中的指向性和规定性,明确题目要求选择什么内容。5.【答案】C【知识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守诚信”核心思想理念;“尚和合”核心思想理念【解析】【分析】 ①③与题意无关:“四重密码”主要涉及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和道法自然、守诚信无直接关系;②当选:未来科技赋能丰富文化体验、新老企业接力换新文化产业等,体现了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④当选:全球智慧汇聚促进文化交流,体现尚和合的思想,要求我们追求和谐,强调多样性统一 。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尚和合的思想理念等。注意在没有充分理由的情况下,不要轻易更改第一选择,因为第一选择往往是基于最初的、最直观的判断。6.【答案】B【知识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讲仁爱”核心思想理念;“重民本”核心思想理念【解析】【分析】 A排除:深圳市委市政府通过整合民生诉求渠道,并未体现“关爱父母和亲人”的内容;B当选:深圳市委市政府通过整合民生诉求渠道,打造“民意速办”体系,致力于妥善解决老百姓生活里的大小事务,这体现了政府以人民为中心,努力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与“重民本”的核心思想理念相契合;C排除:“满足人们所有的利益需求”表述过于绝对,政府无法满足所有人的所有利益需求;D排除:深圳市委市政府通过整合民生诉求渠道,更好地服务市民,并未体现“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和“倡导简朴简约的生活方式”。故答案为:B。【点评】考查重民本的核心思想理念。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全面透彻地理解教材内容,准确把握课堂重要知识点和重点概念理论,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基础。7.【答案】C【知识点】法治的要求;建设法治中国;法律的产生和本质【解析】【分析】 A表述错误:“推进所有领域立法”不符合实际;B与题意无关:题干主要强调的是法律的内容和目的,而不是法律的实施;C表述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的施行旨在保障中国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规范学前教育实施,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提高全民族素质,回应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的期盼,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法律是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D表述错误:“ 已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不符合实际,我国正在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法律的内涵。法律的特征:(重点)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最主要的特征)。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8.【答案】D【知识点】自觉遵守规则;遵章守法;预防犯罪的做法;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尊重他人【解析】【分析】 ①②表述错误:完善法规和 加强执法不是青少年的做法,“防止侵权发生”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③④表述正确:整治“开盒”乱象,启示青少年要尊重他人,自觉抵制不良行为;要提升素养,严格自觉遵纪守法。故答案为:D。【点评】考查预防犯罪等知识。注意选择最符合题目要求(题意、范围、主体等)的选项作为答案。9.【答案】D【知识点】预防犯罪的做法【解析】【分析】 A表述错误:“杜绝诱惑”表述过于绝对;B表述错误:“做事不违法就可以”表述过于绝对, 我们要积极履行义务、维护社会公序良俗;C表述错误: “必然”一词过于绝对,缺乏规则意识可能增加违法风险,但犯罪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D表述正确: 法官在法治讲座中通常会强调“勿以恶小而为之”,启示我们预防违法犯罪,需要杜绝不良行为。故答案为:D。【点评】考查预防犯罪等知识。青少年自身:(★)【为避免走上违法犯罪道路,青少年如何做 】①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杜绝不良行为,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③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自觉遵纪守法。④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⑤谨慎交友,善交益友,不交损友;⑥树立远大理想,加强道德修养,培养健康兴趣爱好;⑦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不做,违反法律的事坚决不做;⑧要做到行己有耻。10.【答案】A【知识点】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预防犯罪的做法【解析】【分析】A表述正确: 活动通过讲解毒品危害、预防方法及禁种铲毒意义,直接帮助未成年人认清吸毒的违法性,增强防范意识,从而预防违法犯罪;B表述错误: 青少年拒毒防毒意识的提升需依赖自身认知转变和主动防范,而非外部监督;C表述错误: 禁毒教育的核心是零容忍,而非“尽量不尝试”;D与题意无关: 线上活动内容聚焦于毒品原植物识别和禁种铲毒,未涉及网络社交平台言论管理。故选A。【点评】考查预防犯罪。注意在没有充分理由的情况下,不要轻易更改第一选择,因为第一选择往往是基于最初的、最直观的判断。11.【答案】(1)①石欣和他的队友们挺身而出救助危难群众千余人,做到了关心和帮助他人,传承了讲仁爱的核心思想理念。/坚持做符合道义的事,展现出急人之危、义不辞难的见义勇为精神,传承了崇正义的核心思想理念。②石欣和他的队友们一次次向险而行,守护他人生命,做到爱人利人,择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弘扬了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③石欣和他的队友们积极做见义勇为的人,当他人遇到危难时敢于挺身而出帮助他人,救助危难群众千余人,践行了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积极做扶危济困的人,当他人身处困境时主动伸出援助之手,救助危难群众千余人,践行了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2)答案示例一:社区志愿者尊敬的社区志愿者王阿姨:您十年如一日为社区的孤寡老人送去风雨无阻的午餐。您俯身递上热腾腾饭菜的身影,是巷弄里无声的晨钟——仁爱如暖流,坚韧似磐石。这日复一日的抵达,不仅驱散了晚景孤寒,更悄然唤醒整个社区守望相助的朴素温情。您掌心的温度证明:凡人善举的微光汇聚,足以为冷漠的钢铁丛林点亮一片温暖星河。向您致敬!答案示例二:城市快递员尊敬的快递员张叔叔:您风雨无阻穿梭楼宇间。您总是轻轻放下包裹,顺手带走邻家门前的垃圾袋————这细微的举手之劳,折射出朴实的善意与担当。七年如一日,您用车轮丈量信任的距离,让冰冷的门牌号有了温暖的回响。您证明:最快的时代节奏里,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连接,往往源于一份不期而遇的体贴。向您致敬!【知识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解析】【分析】(1)本题设问主体为道德模范,要求分析石欣和他的队友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行动,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关键信息一: 救助危难群众,可链接教材知识:传承了讲仁爱的核心思想理念;关键信息二: 参与国内外重大自然灾害抢险救灾工作, 为应急知识的推广管及和社会应急救援的标准化建设作出努力,可链接教材知识:弘扬了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等等。(2)本题设问主体为学生,要求为身边敬佩的普通人写致辞,内容应包括人物的事迹、意义和自身感受。【点评】考查讲仁爱的核心思想理念等知识。注意在答题过程中,要紧密结合材料内容,避免脱离材料空谈理论。同时,要注意将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与教材知识相结合,形成完整的答案。12.【答案】(1)①《条例》通过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实现公园的有序运行,让参与公园活动的市民的行为方式和政府的管理模式有法可依、有章可循。②《条例》通过设定个人权利的界限和强调公园的公益属性,平衡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保护了社会公共利益,也让基层社会治理有了更多共建共治共享的可行空间。③《条例》要求相关公园提供和完善配套服务,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方向指引和有力保障,促进了社会发展。④《条例》通过健全城市治理急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2)市民甲的观点正确,乙的观点错误。公园具有公益属性,为市民所共享,我们应懂得正确把握和维护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①在公园休闲放松、追求个人舒适是正当的个人利益。但是,公园是公共空间,保障公共安全、公共秩序、公共环境等公共利益,是所有人能够正常、公平、安全地享受公园的前提。②法律通过设定个人利益的界限,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本质上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如果每个人都只追求“个人怎么舒服就怎么做”,必然导致公共秩序混乱、安全隐患增加、环境破坏,最终每个人的个人利益都无法得到保障。③个人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滥用权利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我们在公园里面可以休闲放松,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但是不得损害他人的、集体的合法权益。(3)入园温馨提示亲爱的市民朋友们:公园是我们放松身心的共同家园。最近发现深夜十点以后,仍有广场舞旋律流淌,惊扰了邻里的月光清梦。月下舞步虽美,静夜安眠更贵。请让音乐旋律在22:00前停歇,把宁静还给星光与梦乡。让我们共同遵守《深圳经济特区公园条例》,用行动点亮文明星光——你轻声的一小步,就是城市文明的一大步!【知识点】法治的要求;行使权利有界限;权利义务相统一;履行法定义务;法治及其意义【解析】【分析】(1)本题设问主体为《条例》 ,要求分析 《条例》 以法治一小步助推公共服务一大步的具体举措,可从对社会全体成员、个人权利、相关公园和城市治理的作用等角度进行论述。(2)本题要求辨析市民甲和乙的观点,属于观点辨析类主观题。首先辨析甲和乙的观点的正误: 市民甲的观点正确,乙的观点错误,其次摆明论据:行使权利有界限、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最后指出正确做法: 个人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滥用权利损害社会公共利益。(3)本题设问主体为公园管理者,要求针对观察到的公园里存在的不和谐的现象和问题,撰写一则入园温馨提示。注意内容应包括问题和建议,注意语言要温馨友好,具有劝导性。【点评】考查法治的作用、行使权利有界限等知识。注意根据题目的分值来判断需要答几个要点,一般来说,分值越高的题目需要答的要点也越多。因此,在答题时要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个要点都能得到充分的阐述。1 / 1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1.(2025七下·龙岗期末)步入青春期,小鹏的身体和心理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面对日记中小鹏的烦恼,他应该( )2025年5月4日 星期日 阵雨转多云 最近有点烦。我的嗓音变得怪怪的,声音变粗了,脸上还冒出了很多的痘痘,我特别害怕出门见人,与班里的异性同学交往,也特别不自在。A.绽放青春花蕾,塑造完美形象 B.悦纳生理变化,直面青春矛盾C.远离异性同学,避免他人闲话 D.接受青春邀约,拒绝青春萌动【答案】B【知识点】青春期及青春期生理变化;异性交往的尺度【解析】【分析】A表述错误:“完美”表述过于绝对,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B表述正确:小鹏为生理变化苦恼,害怕与同学交往,他应该悦纳生理变化,直面青春矛盾;C表述错误:“远离”“避免”表述过于绝对,不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D表述错误:“拒绝”表述过于绝对,要正视青春萌动,理智应对。故答案为:B。【点评】考查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如何面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①我们要正视身体的变化。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是我们对自己的尊重;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是我们对同伴的尊重。②在追求形体、仪表美的同时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追求青春的内在美。2.(2025七下·龙岗期末)2025年5月1日起,全国统一使用“12356”心理援助热线,24小时不间断服务,节假日无休,严格遵守保密原则。最近,考前焦虑失眠的小城同学拨打了该热线电话,如果你是热线工作人员,你给他的建议是( )①打砸物品,释放压力 ②改变认知,坦然面对③调整呼吸,放松训练 ④顺其自然,不予理会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知识点】情绪的调节【解析】【分析】 ①不可取:打砸物品不是正确的释放压力的方式;②③可取:面对考前焦虑失眠,应该改变认知,把考试当成检验学习的方式,坦然面对;失眠的时候,可以调整呼吸,进行听音乐等放松训练;④不可取:面对焦虑等情绪,要积极调节,不能忽视。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情绪。合理地调节情绪的意义和方法:①意义:学会合理地调节情绪,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外显表情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②方法:改变认知评价、转移注意、合理宣泄和放松训练等。3.(2025七下·龙岗期末)2025年5月27日上午,中国首枚由中学生航天爱好者自主研制的气象探空火箭“飞燕一号”,在青海冷湖成功发射。来自深圳的高二学生王裕宁担任该火箭的总设计师,他从小就对火箭充满好奇,并系统研学了航天知识,立志为中国航天发展创造新辉煌。他的事迹启示我们要( )①开拓创新,在社会实践中凝炼爱国情感 ②投身航天,青春规划与祖国发展相结合③砥砺奋进,在自信自强中绽放青春光彩 ④追求伟大,在理论学习中丰富人生阅历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知识点】开发青春的创造潜力;自信及其意义;青少年为中国梦承担责任;在实践中学习的原因和做法【解析】【分析】 ①③表述正确: 深圳的高二学生王裕宁立志为中国航天发展创造新辉煌,启示我们要开拓创新,在社会实践中凝炼爱国情感;他从小就对火箭充满好奇,并系统研学了航天知识,并成功发射首枚由中学生航天爱好者自主研制的气象探空火箭“飞燕一号”,启示我们砥砺奋进,在自信自强中绽放青春光彩;②表述错误:为国家做贡献的方式有很多,不一定要投身航天;④表述错误:平凡的人和岗位也能创造意义和价值,“追求伟大”表述过于绝对。故答案为:A。【点评】考查少年梦和自信等知识。为什么要自信?①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有了自信,我们才能怀着坚定的信心和希望,开始伟大而光荣的事业。②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能够展现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如何做到自信?①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②相信自己,勇敢尝试,不断进步。4.(2025七下·龙岗期末)某班级计划开展“自信之星”评选活动,以下同学适合推荐为候选人的有( )选项 人物事迹① 小青保持乐观的态度,避免自己产生负面的情绪情感。② 小圳与朋友发生矛盾,他没有勇气主动去找朋友沟通。③ 小鹏对自己充满信心,在遇到困难时坚定地相信自己。④ 小岗具有绘画的特长,他主动为班级完成黑板报制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知识点】自信及其意义;体验消极情感的意义【解析】【分析】 ①排除:“避免负面情绪”不符合实际,要学会积极面对负面情绪;②排除: 与朋友发生矛盾,要主动去找朋友沟通,这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③④当选: 小鹏在遇到困难时坚定地相信自己, 小岗发挥绘画的特长主动为班级完成黑板报制作,都是自信的表现。故答案为:D。【点评】考查自信。注意仔细分析设问中的指向性和规定性,明确题目要求选择什么内容。5.(2025七下·龙岗期末)五月的深圳,创新浪潮奔涌不息。2025年第二十一届深圳文博会上, “四重密码”共同勾勒出中国文化产业的未来图景。这体现了( )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②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③守诚信要求我们做到真实无欺、言行一致④尚和合要求我们追求和谐,强调多样性统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知识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守诚信”核心思想理念;“尚和合”核心思想理念【解析】【分析】 ①③与题意无关:“四重密码”主要涉及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和道法自然、守诚信无直接关系;②当选:未来科技赋能丰富文化体验、新老企业接力换新文化产业等,体现了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④当选:全球智慧汇聚促进文化交流,体现尚和合的思想,要求我们追求和谐,强调多样性统一 。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尚和合的思想理念等。注意在没有充分理由的情况下,不要轻易更改第一选择,因为第一选择往往是基于最初的、最直观的判断。6.(2025七下·龙岗期末)“有事找民意速办”已渐渐成为深圳市民的日常。深圳市委市政府统筹谋划,通过将“12345”热线、“i深圳”等537个民生诉求渠道整合为23个,打造以“@深圳-民意速办”为主渠道的受理渠道体系,致力于妥善解决老百姓生活里的大小事务,市民纷纷点赞。市民点赞主要是因为上述举措( )A.传承了讲仁爱的核心思想理念,体现了关爱父母和亲人B.传承了重民本的核心思想理念,体现了努力为人民服务C.体现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理念,满足人们所有的利益需求D.体现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倡导简朴简约的生活方式【答案】B【知识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讲仁爱”核心思想理念;“重民本”核心思想理念【解析】【分析】 A排除:深圳市委市政府通过整合民生诉求渠道,并未体现“关爱父母和亲人”的内容;B当选:深圳市委市政府通过整合民生诉求渠道,打造“民意速办”体系,致力于妥善解决老百姓生活里的大小事务,这体现了政府以人民为中心,努力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与“重民本”的核心思想理念相契合;C排除:“满足人们所有的利益需求”表述过于绝对,政府无法满足所有人的所有利益需求;D排除:深圳市委市政府通过整合民生诉求渠道,更好地服务市民,并未体现“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和“倡导简朴简约的生活方式”。故答案为:B。【点评】考查重民本的核心思想理念。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全面透彻地理解教材内容,准确把握课堂重要知识点和重点概念理论,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基础。7.(2025七下·龙岗期末)2025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正式施行。该法保障中国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规范学前教育实施,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提高全民族素质,回应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的期盼。这体现了( )A.我国推进所有领域立法,以提供良好法治环境B.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在于实施C.我国法律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D.我国已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答案】C【知识点】法治的要求;建设法治中国;法律的产生和本质【解析】【分析】 A表述错误:“推进所有领域立法”不符合实际;B与题意无关:题干主要强调的是法律的内容和目的,而不是法律的实施;C表述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的施行旨在保障中国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规范学前教育实施,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提高全民族素质,回应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的期盼,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法律是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D表述错误:“ 已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不符合实际,我国正在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法律的内涵。法律的特征:(重点)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最主要的特征)。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8.(2025七下·龙岗期末)漫画《整治“开盒”乱象》给青少年的启示是( )①完善法规,防止侵权发生②加强执法,规范网络行为③尊重他人,抵制不良行为④提升素养,自觉遵纪守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知识点】自觉遵守规则;遵章守法;预防犯罪的做法;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尊重他人【解析】【分析】 ①②表述错误:完善法规和 加强执法不是青少年的做法,“防止侵权发生”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③④表述正确:整治“开盒”乱象,启示青少年要尊重他人,自觉抵制不良行为;要提升素养,严格自觉遵纪守法。故答案为:D。【点评】考查预防犯罪等知识。注意选择最符合题目要求(题意、范围、主体等)的选项作为答案。9.(2025七下·龙岗期末)深圳某中学邀请法官为学生开设法治教育讲座,下面是学生小圳与法官之间的对话交流。从上述对话中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珍惜美好生活,依法自律杜绝诱惑B.增强法治观念,做事不违法就可以C.缺乏规则意识,必然走上犯罪道路D.预防违法犯罪,需要杜绝不良行为【答案】D【知识点】预防犯罪的做法【解析】【分析】 A表述错误:“杜绝诱惑”表述过于绝对;B表述错误:“做事不违法就可以”表述过于绝对, 我们要积极履行义务、维护社会公序良俗;C表述错误: “必然”一词过于绝对,缺乏规则意识可能增加违法风险,但犯罪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D表述正确: 法官在法治讲座中通常会强调“勿以恶小而为之”,启示我们预防违法犯罪,需要杜绝不良行为。故答案为:D。【点评】考查预防犯罪等知识。青少年自身:(★)【为避免走上违法犯罪道路,青少年如何做 】①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杜绝不良行为,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③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自觉遵纪守法。④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⑤谨慎交友,善交益友,不交损友;⑥树立远大理想,加强道德修养,培养健康兴趣爱好;⑦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不做,违反法律的事坚决不做;⑧要做到行己有耻。10.(2025七下·龙岗期末)龙岗区某街道携手多所学校开展春季开学禁毒第一课,强化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筑牢青少年思想防线,为健康青春保驾护航。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线下活动 线上活动禁毒社工带领同学们识别各类毒品,介绍了2025年1月起施行的《深圳经济特区禁毒条例》,围绕毒品危害和预防吸毒等方面详细讲解。 禁毒社工着重介绍了罂粟等毒品原植物,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禁种铲毒的重要意义,提醒同学们发现疑似毒品原植物要立即报警。A.该活动有利于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远离吸毒这一违法行为B.青少年判断能力较弱,增强拒毒防毒意识主要靠禁毒社工监督C.该活动有利于未成年人深入认识毒品,尽量不尝试各类型毒品D.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个人在网络社交平台慎重发布涉毒言论【答案】A【知识点】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预防犯罪的做法【解析】【分析】A表述正确: 活动通过讲解毒品危害、预防方法及禁种铲毒意义,直接帮助未成年人认清吸毒的违法性,增强防范意识,从而预防违法犯罪;B表述错误: 青少年拒毒防毒意识的提升需依赖自身认知转变和主动防范,而非外部监督;C表述错误: 禁毒教育的核心是零容忍,而非“尽量不尝试”;D与题意无关: 线上活动内容聚焦于毒品原植物识别和禁种铲毒,未涉及网络社交平台言论管理。故选A。【点评】考查预防犯罪。注意在没有充分理由的情况下,不要轻易更改第一选择,因为第一选择往往是基于最初的、最直观的判断。11.(2025七下·龙岗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25年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召开,深圳公益救援队队长石欣荣获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见义勇为)荣誉称号。深圳某校中学生正在开展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逆行英雄守护生命】作为一名公益救援志愿者,石欣带领队友们一次次向险而行,展现出急人之危、义不辞难的见义勇为精神。深圳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已成长为深圳志愿服务的一张亮眼名片。自主组建民间救援队伍 01 在石欣的带领下,深圳公益救援志愿省联合会现有在册正式队员767名,下设信息报挥中心,特勤部等5大部门及山地救援队、高空救援队医疗辅助队等6支专业队伍。挺身而出救助危难群众 02 多年来,他先后组织参与全国山野区域救援300余次,参与四川粮安地麓、云南省甸地震、尼泊尔地震等国内外重大自然灾害抢险救灾工作50余次,救助危难群众千余人。播撒安全意识种子于心 03 深圳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每年训练、学习和宣导活动的总次数接近3000次,他们还为应急知识的推广管及和社会应急救援的标准化建设作出努力。【凡人善举微光成炬】石欣的事迹让我们看到道德模范的光芒。其实,温暖与力量更常蕴藏于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之中。他们可能是你的家人、邻居、老师、同学,也可能是默默奉献的社区工作者、坚守岗位的公交车司机、风雨无阻的快递员……正是这些平凡人的点滴善行,汇聚成照亮社会的火炬。(1)行动彰显担当。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石欣和他的队友们是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2)请选择一位你了解或敬佩的身边普通人,为他(她)的凡人善举撰写一段致敬辞(字数: 80-100字) 。【答案】(1)①石欣和他的队友们挺身而出救助危难群众千余人,做到了关心和帮助他人,传承了讲仁爱的核心思想理念。/坚持做符合道义的事,展现出急人之危、义不辞难的见义勇为精神,传承了崇正义的核心思想理念。②石欣和他的队友们一次次向险而行,守护他人生命,做到爱人利人,择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弘扬了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③石欣和他的队友们积极做见义勇为的人,当他人遇到危难时敢于挺身而出帮助他人,救助危难群众千余人,践行了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积极做扶危济困的人,当他人身处困境时主动伸出援助之手,救助危难群众千余人,践行了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2)答案示例一:社区志愿者尊敬的社区志愿者王阿姨:您十年如一日为社区的孤寡老人送去风雨无阻的午餐。您俯身递上热腾腾饭菜的身影,是巷弄里无声的晨钟——仁爱如暖流,坚韧似磐石。这日复一日的抵达,不仅驱散了晚景孤寒,更悄然唤醒整个社区守望相助的朴素温情。您掌心的温度证明:凡人善举的微光汇聚,足以为冷漠的钢铁丛林点亮一片温暖星河。向您致敬!答案示例二:城市快递员尊敬的快递员张叔叔:您风雨无阻穿梭楼宇间。您总是轻轻放下包裹,顺手带走邻家门前的垃圾袋————这细微的举手之劳,折射出朴实的善意与担当。七年如一日,您用车轮丈量信任的距离,让冰冷的门牌号有了温暖的回响。您证明:最快的时代节奏里,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连接,往往源于一份不期而遇的体贴。向您致敬!【知识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解析】【分析】(1)本题设问主体为道德模范,要求分析石欣和他的队友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行动,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关键信息一: 救助危难群众,可链接教材知识:传承了讲仁爱的核心思想理念;关键信息二: 参与国内外重大自然灾害抢险救灾工作, 为应急知识的推广管及和社会应急救援的标准化建设作出努力,可链接教材知识:弘扬了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等等。(2)本题设问主体为学生,要求为身边敬佩的普通人写致辞,内容应包括人物的事迹、意义和自身感受。【点评】考查讲仁爱的核心思想理念等知识。注意在答题过程中,要紧密结合材料内容,避免脱离材料空谈理论。同时,要注意将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与教材知识相结合,形成完整的答案。12.(2025七下·龙岗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25年5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公园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对于公众普遍关注的降低公园噪声、携宠物进园、户外露营等社会议题,《条例》均作了明确回应。深圳为公园立法这一举措以法治一小步助推公共服务一大步。某校正在开展“法治护航美好生活————从《深圳经济特区公园条例》看共建共治共享”的探究性活动,请你参与其中。【探·法治之效】【析·平衡之道】公园数量增多、公共空间拓展是好事,但由于人们活动形式、主观诉求有所区别,在同一时空内的交集越大,存在差异和摩擦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条例》的出台引发了深圳市民的热烈讨论。【行·善治之路】良法善治能否落地生效,关键看落实。《条例》实施后,入园的市民行为更加文明了,公园环境更加美好了,但有些公园仍有不和谐现象发生。(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说《条例》如何以法治一小步助推公共服务一大步 (2)请你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评析市民甲和乙的观点。(3)请你化身公园管理者,针对你观察到的公园里存在的不和谐的现象和问题,撰写一则入园温馨提示(要求:语言温馨友好,具有劝导性;字数80字左右)。【答案】(1)①《条例》通过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实现公园的有序运行,让参与公园活动的市民的行为方式和政府的管理模式有法可依、有章可循。②《条例》通过设定个人权利的界限和强调公园的公益属性,平衡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保护了社会公共利益,也让基层社会治理有了更多共建共治共享的可行空间。③《条例》要求相关公园提供和完善配套服务,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方向指引和有力保障,促进了社会发展。④《条例》通过健全城市治理急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2)市民甲的观点正确,乙的观点错误。公园具有公益属性,为市民所共享,我们应懂得正确把握和维护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①在公园休闲放松、追求个人舒适是正当的个人利益。但是,公园是公共空间,保障公共安全、公共秩序、公共环境等公共利益,是所有人能够正常、公平、安全地享受公园的前提。②法律通过设定个人利益的界限,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本质上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如果每个人都只追求“个人怎么舒服就怎么做”,必然导致公共秩序混乱、安全隐患增加、环境破坏,最终每个人的个人利益都无法得到保障。③个人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滥用权利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我们在公园里面可以休闲放松,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但是不得损害他人的、集体的合法权益。(3)入园温馨提示亲爱的市民朋友们:公园是我们放松身心的共同家园。最近发现深夜十点以后,仍有广场舞旋律流淌,惊扰了邻里的月光清梦。月下舞步虽美,静夜安眠更贵。请让音乐旋律在22:00前停歇,把宁静还给星光与梦乡。让我们共同遵守《深圳经济特区公园条例》,用行动点亮文明星光——你轻声的一小步,就是城市文明的一大步!【知识点】法治的要求;行使权利有界限;权利义务相统一;履行法定义务;法治及其意义【解析】【分析】(1)本题设问主体为《条例》 ,要求分析 《条例》 以法治一小步助推公共服务一大步的具体举措,可从对社会全体成员、个人权利、相关公园和城市治理的作用等角度进行论述。(2)本题要求辨析市民甲和乙的观点,属于观点辨析类主观题。首先辨析甲和乙的观点的正误: 市民甲的观点正确,乙的观点错误,其次摆明论据:行使权利有界限、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最后指出正确做法: 个人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滥用权利损害社会公共利益。(3)本题设问主体为公园管理者,要求针对观察到的公园里存在的不和谐的现象和问题,撰写一则入园温馨提示。注意内容应包括问题和建议,注意语言要温馨友好,具有劝导性。【点评】考查法治的作用、行使权利有界限等知识。注意根据题目的分值来判断需要答几个要点,一般来说,分值越高的题目需要答的要点也越多。因此,在答题时要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个要点都能得到充分的阐述。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学生版).docx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