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4课时 位置、可能性、植树问题教学目标:1.能正确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2.经历知识的回顾与应用过程,体验事物之间具有相对性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巩固“植树问题”几种类型的特征,以及解题方法。4.通过复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思想。教学重点:1.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2.理解事物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3.掌握“植树问题”几种类型的特征。教学难点:1.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2.理解事物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物体数量的多少有关。3.掌握植树问题的相关实际问题。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1.老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位置、可能性、植树问题”这三单元的知识。(板书课题)2.自己看看这三个单元我们都学了哪些内容?3.学生汇报,教师指导并归纳。4.你们认为三个单元中哪些内容比较难,哪些内容最容易出错?5.学生看书,小组合作进行归纳后汇报。二、重点复习,强化巩固1.位置。(1)行和列的含义。在队列中,我们把竖排叫做列,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向右数;把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向后数。(2)数对的写法。列和行之间要用逗号隔开,并用括号括起来。(3)完成教材第114页第4题,第115页第1题。2.可能性。(1)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表示下列事件。①太阳从西边升起。( )②冬天会出太阳。( )③去商场的人,都买了商品。( )(2)完成教材第117页第12题,列举记录简单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3)可能性的大小。课件出示教材第117页第11题,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4)教师小结:可能性的大小与在总数中所占数量的多少有关。在总数中占的数量越多,出现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占的数量越少,出现的可能性也就越小。3.植树问题。(1)出示复习目标:①理解并掌握“植树问题”几种类型的特征,以及解题方法。②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2)常见类型:①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②两端都不栽的植树问题;③一端栽、一端不栽的植树问题;④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3)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①出示例题:例题:在全长20m的小路上植树,每隔5m栽一棵,你能想出几种植树方案?②学生自主尝试,教师巡视指导。③小组合作交流。④全班交流。⑤总结学习方法:植树问题有高招,做题之前先分类。两端都栽,棵数=间隔数+1;两端都不栽,棵数=间隔数-1;一端栽,一端不栽,棵数=间隔数;封闭图形,棵数=间隔数。(4)巩固提高,发展创新。①在一条长400m的道路一旁安装路灯,每隔50m安装一盏(两端都要安装),一共可以安装多少盏?路灯??②两座楼房之间相距56m,每隔4m栽一棵雪松,一行能栽多少棵?③一个圆形池塘,它的周长是200m,每隔10m栽一棵柳树,需要柳树苗多少棵?三、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呢?自由说一说。四、布置作业完成教材第115页第1题。五、教学反思通过学习,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也得以提升。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