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2.2创新永无止境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上2.2创新永无止境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创新永无止境教学设计
课题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2.2 创新永无止境
课程 标准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创新永无止境”这一框题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认识国情,爱我中华”。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现状,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认识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同时,还涉及《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初步了解对知识产权的认识,理解保护知识产权的意义”的内容。
课时教材分析 本课时设两目,按照"为何要重视科技创新→如何建设世界创新强国"的逻辑展开。第一目是"创新强国",从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我国科技创新现状说明我国需要建设创新强国,并进一步说明我国为建设创新强国所坚持的战略、道路及需要创造的条件所采取的举措。第二目是"万众创新",主要说明建设创新强国企业和个人应有的做法。本框引导学生认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意义,认识并感受万众创新。通过本框学习,强化学生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树立自身创新意识,自觉融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中。
学情 分析 九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但创新意识有待培养;对于科学技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科学技术对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不足;了解我国科技发展、教育发展的部分成就,但对于我国在科技、教育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及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严峻挑战认识不足;思维比较单纯,很难把学习责任与国家发展相联系;一部分学生还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为何要重视科技创新? 教学难点:如何建设世界创新强国?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在感受创新成就中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认同 道德修养:培养创新精神、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 健全人格: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法治观念:了解相关法律,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责任意识:能意识到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而道远,增强忧患意识,弘扬创新精神
设计思路 总议题议题线情境线任务线知识线议题一:中国高铁破局之路——为何要重视科技创新? 情境一:中国高铁破局之路任务一:(小组讨论)中国高铁的逆袭意味着我国已经建成世界科技强国。 知识一:为何要重视科技创新?议题二:解码高铁创新密码——如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情境二:解码高铁创新密码任务二:(观点辨析)有同学认为“中国高铁创新要靠国家支持”有同学认为:“中国高铁创新要靠企业研发”,请你结合上述内容,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知识二:如何建设世界创新强国?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播放《中国高铁发展》视频 观看视频, 感受中国高铁的发展与创新
设计意图
通过视频直观展示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从追赶到领跑的发展历程,能引发学生对国家科学进步的认同与自豪,同时自然引出疑问——中国高铁为什么能持续突破?背后的创新动力是什么?为后续“创新永无止境”的主题埋下伏笔。
议题一:中国高铁破局之路——为何要重视科技创新?
从技术、经济到国际地位,中国高铁靠创新实现逆袭!——证明了什么? 有人说:中国高铁的逆袭意味着我国已经建成世界科技强国。 《观看视频》结合教材20页,谈谈你的认识。 根据图片和文字提示感受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观看视频,小组讨论,尝试总结我国科技发展取得的成就与不足。
设计意图
通过分析中国高铁靠创新在技术、经济、国际地位实现逆袭,让学生从具体案例中感悟科技创新对国家发展的多维度驱动作用,理解其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针对“中国高铁逆袭意味着建成世界科技强国”这一观点展开讨论,促使学生全面看待我国科技发展现状。在肯定高铁等领域成就的同时,正视整体存在的不足,避免盲目乐观,培养学生客观、辩证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议题二:解码高铁创新密码——如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材料展示:高铁创新密码 国家支持02.企业创新03.人才支撑 有同学认为“中国高铁创新要靠国家支持”,有同学认为:“中国高铁创新要靠企业研发”,请你结合上述内容,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思考:如何建设世界创新强国? (国家层面) ◎材料展示:全国科技工作者及 高铁科研人员情况 结合材料,理解科技、教育、人才的关系?并说明我国为什么要重视教育? ◎材料展示: 参与中国高铁创新的企业(列举) 合作探究: ☉除中车集团外,还有许多参与中国高铁发展与创新的企业,这说明了什么? ☉中车集团为什么要自主研发“复兴号”,攻克关键技术? ☉结合中车集团为中国高铁做的贡献,请你谈谈企业如何为建设创新强国贡献力量? 材料展示: 参与中国高铁创新的科研人员 (列举) 思考:如何建设世界创新强国? (个人层面)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设计意图
从国家、企业、个人层面思考建设创新强国路径,构建宏观战略思维;剖析科技、教育、人才关系及重视教育原因,明晰内在逻辑,增强教育认同感;探究企业在高铁创新中的作用,认识创新多元主体及企业创新动力与实践路径。全方位助力学生提升思维能力,构建知识体系,激发为创新强国建设贡献力量的意识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本框题通过“中国高铁”一例到底,探讨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设科技创新强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本框题内容复杂且在考试中占比较大,讲解时需要多储备相关背景知识。抓住重难点,才能深入浅出的为学生答疑解惑!
培根铸魂 启智润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