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空气的性质(单元测试)(无答案)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新教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 空气的性质(单元测试)(无答案)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新教材)

资源简介

保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三年级科学上册单元素养测评卷(苏教版)
第四单元 空气的性质
试卷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所有题目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区域规定的位置上。
3.考试结束后将试卷交回。
一、选择题(共24分)
1.(本题2分)空气受热后会( )。
A.水平流动 B.上升 C.下降
2.(本题2分)如下图,塞上活塞,用力吹气球,气球不能被吹得很大,理由是( )。
A.空气会流动 B.空气会占据空间 C.空气有质量
3.(本题2分)下列哪种物体不是利用压缩空气的性质制成的( )。
A.篮球 B.热水袋 C.喷雾器
4.(本题2分)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是一种单一的气体 B.空气能占据空间
C.空气有固定的形状
5.(本题2分)下列关于空气的用途,错误的是( )。
A.空气可以帮助燃烧
B.空气不能用于生产饮料
C.空气可以供动植物呼吸
6.(本题2分)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空气的质量很轻,可以忽略不计
C.空气可以被压缩进瓶子里
7.(本题2分)下列哪种现象不能说明空气在流动( )。
A.红旗飘动 B.风车转动 C.水往低处流
8.(本题2分)从古至今,许多人喜欢制作热气球,热气球能飞行是因为( )。
A.热空气比冷空气重会上升
B.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
C.热气球做得很大容易上升
9.(本题2分)元旦晚会布置舞台,小科把吹好的气球捏成各种形状,这利用了空气( )的特点。
A.没有固定的形状 B.占据空间 C.有质量
10.(本题2分)空气和水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都占据空间 B.都能被压缩 C.都会流动
11.(本题2分)下图是小科研究“空气”实验时的情景。以下关于点燃蜡烛后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点蜡烛后塑料袋一下子就上升了
B.塑料袋先膨胀,胀大到一定程度才上升
C.塑料袋变热后重量变轻而上升
12.(本题2分)在我们来做“热气球”实验时,袋子里的空气加热到一定程度时,松开手,袋子会升空。合理的解释是( )。
A.周围有空气在流动
B.袋子本身变轻了
C.袋子里的热空气比袋子外的冷空气轻
二、填空题(共21分)
13.(本题2分)小安给“孔明灯”加热时发现:加热前塑料袋有一个 的力(上升/下降),加热一段时间后,用手摸塑料袋外壁会感觉到热热的,加热后塑料袋有一个 的力(上升/下降)。
14.(本题2分)把一团纸放在一个杯子的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纸巾 (填“会”或“不会”)湿,这是因为杯中的 占据一定的体积。
15.(本题3分)空气总是在流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 。冷热空气的流动规律是:热空气会 ,冷空气会 。
16.(本题3分)冬天空调吹暖风时,要将出风口朝 ,既节能又能使房间快速热起来,这是因为 , 。
17.(本题3分)空气是一种没有 、没有 、有一定 的气体。
18.(本题2分)空气总是在 运动的, 的空气就是风。
19.(本题4分)阳光使地表温度升高,温暖的地面加热它上方的空气,热空气( ),冷空气( )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 )越升越高,然后又开始冷却下降。空气总是循环运动的,( )形成了风。
20.(本题2分)地面上各个地方冷热程度不同,接近地面的热空气 ,冷空气过来补充,空气的不断循环流动形成了 。
三、判断题(共8分)
21.(本题1分)空气在气球内占据空间,在气球外不占据空间。( )
22.(本题1分)我们可以用注射器压缩空气。( )
23.(本题1分)给自行车打气,是因为空气可以被压缩。( )
24.(本题1分)我们可以用嘴吹的方式收集空气。( )
25.(本题1分)充满空气的游泳圈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空气没有质量。( )
26.(本题1分)套在瓶子里的气球吹不大,是因为空气占据了瓶子的空间。( )
27.(本题1分)看不到的空气总是循环运动着的,它们的流动形成了风。( )
28.(本题1分)琦琦研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做出了猜测:空气在气球内占据空间,在气球外就不占据空间了。( )
四、简答题(共27分)
29.(本题5分)请写出空气的三个特征。
30.(本题5分)你会让空气流动起来吗?请把你的方法写在下面。(至少写出三种)
31.(本题5分)把一团纸巾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会湿吗?
32.(本题6分)自然界中的风是怎么形成的?
33.(本题6分)请说说,“热气球”上升的原理?
五、实验题(共10分)
34.(本题10分)小科在课后完成了如图所示三组实验,请你一起参与,完成下列各题。
(1)在做这三个实验时,杯子都要( )。
A.斜着放入水中 B.竖直倒扣在水中 C.横着放入水中
(2)实验①中我们观察到的现象( )。
A.纸团打湿了 B.纸团掉进水里 C.纸团不会打湿
(3)在实验②中,杯底扎孔以后,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纸团打湿了 B.纸团不见了 C.纸团不会打湿
(4)在实验③中,杯子中充满水,用打气筒打气后,可以观察到杯子中( )。
A.水位上升 B.水位不变 C.水位下降
(5)上述的实验现象说明( )。
A.空气是有质量的 B.空气能占据空间 C.空气很轻
六、综合题(共10分)
35.(本题10分)古诗“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生动描绘了风的强大力量与奇妙现象。在学习风的相关知识时,我们进行了风的模拟实验,并结合图片观察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在没有点燃箱内蜡烛时,蚊香的烟雾方向是( )。
A.向上 B.向左 C.向右
(2)点燃箱内的蜡烛,我们可以看到蚊香烟雾的流动方向是( )。
A.向上 B.向左 C.向右
(3)蜡烛点燃后,可以观察到上方的纸条会( )。
A.飘动 B.静止 C.燃烧
(4)通过实验观察,我知道风是( )形成的。
A.云量增多 B.空气流动 C.气温下降
(5)诗句中与风的模拟实验中形成的风力相近的是( )。
A.解落三秋叶 B.能开二月花 C.过江千尺浪 D.入竹万竿斜保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三年级科学上册单元素养测评卷(苏教版)
第四单元 空气的性质
试卷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所有题目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区域规定的位置上。
3.考试结束后将试卷交回。
一、选择题(共24分)
1.(本题2分)空气受热后会( )。
A.水平流动 B.上升 C.下降
2.(本题2分)如下图,塞上活塞,用力吹气球,气球不能被吹得很大,理由是( )。
A.空气会流动 B.空气会占据空间 C.空气有质量
3.(本题2分)下列哪种物体不是利用压缩空气的性质制成的( )。
A.篮球 B.热水袋 C.喷雾器
4.(本题2分)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是一种单一的气体 B.空气能占据空间
C.空气有固定的形状
5.(本题2分)下列关于空气的用途,错误的是( )。
A.空气可以帮助燃烧
B.空气不能用于生产饮料
C.空气可以供动植物呼吸
6.(本题2分)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空气的质量很轻,可以忽略不计
C.空气可以被压缩进瓶子里
7.(本题2分)下列哪种现象不能说明空气在流动( )。
A.红旗飘动 B.风车转动 C.水往低处流
8.(本题2分)从古至今,许多人喜欢制作热气球,热气球能飞行是因为( )。
A.热空气比冷空气重会上升
B.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
C.热气球做得很大容易上升
9.(本题2分)元旦晚会布置舞台,小科把吹好的气球捏成各种形状,这利用了空气( )的特点。
A.没有固定的形状 B.占据空间 C.有质量
10.(本题2分)空气和水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都占据空间 B.都能被压缩 C.都会流动
11.(本题2分)下图是小科研究“空气”实验时的情景。以下关于点燃蜡烛后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点蜡烛后塑料袋一下子就上升了
B.塑料袋先膨胀,胀大到一定程度才上升
C.塑料袋变热后重量变轻而上升
12.(本题2分)在我们来做“热气球”实验时,袋子里的空气加热到一定程度时,松开手,袋子会升空。合理的解释是( )。
A.周围有空气在流动
B.袋子本身变轻了
C.袋子里的热空气比袋子外的冷空气轻
二、填空题(共21分)
13.(本题2分)小安给“孔明灯”加热时发现:加热前塑料袋有一个 的力(上升/下降),加热一段时间后,用手摸塑料袋外壁会感觉到热热的,加热后塑料袋有一个 的力(上升/下降)。
14.(本题2分)把一团纸放在一个杯子的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纸巾 (填“会”或“不会”)湿,这是因为杯中的 占据一定的体积。
15.(本题3分)空气总是在流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 。冷热空气的流动规律是:热空气会 ,冷空气会 。
16.(本题3分)冬天空调吹暖风时,要将出风口朝 ,既节能又能使房间快速热起来,这是因为 , 。
17.(本题3分)空气是一种没有 、没有 、有一定 的气体。
18.(本题2分)空气总是在 运动的, 的空气就是风。
19.(本题4分)阳光使地表温度升高,温暖的地面加热它上方的空气,热空气( ),冷空气( )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 )越升越高,然后又开始冷却下降。空气总是循环运动的,( )形成了风。
20.(本题2分)地面上各个地方冷热程度不同,接近地面的热空气 ,冷空气过来补充,空气的不断循环流动形成了 。
三、判断题(共8分)
21.(本题1分)空气在气球内占据空间,在气球外不占据空间。( )
22.(本题1分)我们可以用注射器压缩空气。( )
23.(本题1分)给自行车打气,是因为空气可以被压缩。( )
24.(本题1分)我们可以用嘴吹的方式收集空气。( )
25.(本题1分)充满空气的游泳圈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空气没有质量。( )
26.(本题1分)套在瓶子里的气球吹不大,是因为空气占据了瓶子的空间。( )
27.(本题1分)看不到的空气总是循环运动着的,它们的流动形成了风。( )
28.(本题1分)琦琦研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做出了猜测:空气在气球内占据空间,在气球外就不占据空间了。( )
四、简答题(共27分)
29.(本题5分)请写出空气的三个特征。
30.(本题5分)你会让空气流动起来吗?请把你的方法写在下面。(至少写出三种)
31.(本题5分)把一团纸巾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会湿吗?
32.(本题6分)自然界中的风是怎么形成的?
33.(本题6分)请说说,“热气球”上升的原理?
五、实验题(共10分)
34.(本题10分)小科在课后完成了如图所示三组实验,请你一起参与,完成下列各题。
(1)在做这三个实验时,杯子都要( )。
A.斜着放入水中 B.竖直倒扣在水中 C.横着放入水中
(2)实验①中我们观察到的现象( )。
A.纸团打湿了 B.纸团掉进水里 C.纸团不会打湿
(3)在实验②中,杯底扎孔以后,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纸团打湿了 B.纸团不见了 C.纸团不会打湿
(4)在实验③中,杯子中充满水,用打气筒打气后,可以观察到杯子中( )。
A.水位上升 B.水位不变 C.水位下降
(5)上述的实验现象说明( )。
A.空气是有质量的 B.空气能占据空间 C.空气很轻
六、综合题(共10分)
35.(本题10分)古诗“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生动描绘了风的强大力量与奇妙现象。在学习风的相关知识时,我们进行了风的模拟实验,并结合图片观察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在没有点燃箱内蜡烛时,蚊香的烟雾方向是( )。
A.向上 B.向左 C.向右
(2)点燃箱内的蜡烛,我们可以看到蚊香烟雾的流动方向是( )。
A.向上 B.向左 C.向右
(3)蜡烛点燃后,可以观察到上方的纸条会( )。
A.飘动 B.静止 C.燃烧
(4)通过实验观察,我知道风是( )形成的。
A.云量增多 B.空气流动 C.气温下降
(5)诗句中与风的模拟实验中形成的风力相近的是( )。
A.解落三秋叶 B.能开二月花 C.过江千尺浪 D.入竹万竿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