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2课时) 基础+能力试题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2课时) 基础+能力试题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2课时) 基础+能力试题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基础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取固体粉末 D.检查气密性
A.A B.B C.C D.D
2.实验操作的正确与否关乎到自身安全与实验的成败。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闻气体气味时,将鼻孔凑近集气瓶口
B.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中液体体积占试管容积的
D.连接试管与橡胶塞时,将试管抵在实验台上用力塞进塞子
3.实验桌上有:①试管 ②烧杯 ③试管夹 ④酒精灯 ⑤蒸发皿 ⑥铁架台(带铁圈) ⑦陶土网⑧滴管 ⑨量筒 ⑩量筒。某同学要完成取的水,然后加热,需要的仪器有
A.①③④⑦⑨ B.①③④⑧⑩
C.②④⑥⑦⑧⑨ D.④⑤⑥⑦⑧⑩
4.分析实验中的异常现象是必备的科学素养。下列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
选项 异常现象 分析
A 点燃酒精灯前,灯帽不容易取下 酒精易挥发
B 将单孔橡胶塞插入试管时,试管破碎 试管竖直放在桌面上,插入时用力过猛
C 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完毕后洗涤试管时,试管破裂 未冷却至室温就立即用冷水洗涤
D 给烧杯里的液体加热时,烧杯炸裂 用酒精灯直接给烧杯加热
A.A B.B C.C D.D
5.规范的操作是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塞橡胶塞 B.取用试剂
C.检查气密性 D.振荡液体
6.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实验的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药品时未说明用量,固体一般取1~2g,液体一般取1~2mL
B.称取氯化钠时天平指针向左盘偏转,应向右侧移动游码或添加砝码至天平平衡
C.对试管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时,用酒精灯内焰进行加热
D.当试管内壁附着的水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说明试管已洗涤干净
7.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下列有关加热的操作正确的是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
B.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上倾斜,以防固体洒落
C.加热时,使用酒精灯的内焰加热,以便充分利用燃料
D.加热结束后,用嘴吹灭酒精灯
8.用如图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松开手后烧杯内导管末端出现的现象是
选项 A B C D
现象放大图
A.A B.B C.C D.D
9.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
①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②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没有擦干
③加热时试管底部接触灯芯
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
⑤加热时没有先预热
A.①③⑤ B.②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10.下列整理实验室的做法,正确的是
A.涤后的试管倒放在试管架上晾 B.实验后的废液倒入下水道
C.将大理石保存在细口瓶中 D.实验剩余试剂带出实验室扔掉洗干
11.回答下列问题:
(1)小强学习了化学后,在帮妈妈洗碗时观察到 碗才算洗干净了。
(2)帮爸爸泡茶放茶叶时知道茶壶盖(或杯盖)要 放在桌面上。
(3)帮妹妹倒饮料时,倒完后饮料瓶的盖子要及时 。
(4)帮爷爷点蚊香时要用打火机(或火柴)火焰的 部分加热。
能力题
12.某同学在实验室做加热碳酸氢按固体(一种白色粉末)的实验时,组装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该同学将装有试剂的试管按正确方式固定好(如图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 ;
(2)用酒精灯给试管内固体加热,加热的方法是 。
(3)班级的其他同学做完此实验后,出现了试管破裂的现象,请你分析导致试管破裂的可能原因。 ; (至少写出2条)。
13.如图1是某化学小组部分实验过程的装置图:
(1)图A中所称食盐的质量为 g。若食盐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读数仍如图A所示,则称取食盐的实际质量为 g。
(2)如图B所示,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制取气体,该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该装置在给药品加热之前需要 。
(3)欲量取40mL水,应选用的仪器是50mL的量筒和 ;某同学按图C所示方式读数,则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0mL。
(4)如图2所示,某实验小组要加热约350mL的水,要完成该实验需要准备的仪器有 (填序号)。
14.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如厨房化学:
(1)小强已经长大了,看见妈妈非常辛苦,就尝试着帮助妈妈做家务活。有一次,妈妈吃完饭后,他争着要刷碗,你能告诉他怎样才能确定洗干净了呢?下列叙述中能表示碗洗干净的是 。
A.光亮透明
B.内壁上的水成股流下
C.内壁上有水珠
D.内壁上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2)他还告诉妈妈:向锅内倒油时,要将油瓶盖 放在桌面上。
(3)用完醋后,要将醋瓶的瓶盖立即 ,并使醋瓶的标签向 (填“内”或“外”)。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A C D A C C A
1.B
【详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且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B、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防止发生火灾,操作错误,符合题意;
C、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D、检查气密性:将导管置于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C
【详解】A、将鼻孔凑到集气瓶口闻气体的气味,容易出现中毒现象,正确方法应该是用手在试剂瓶瓶口轻轻煽动,让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B、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C、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中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该选项操作正确;
D、连接试管与橡胶塞时,应该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将试管抵在实验台上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故选:C。
3.C
【详解】取30mL的水,需要50mL量筒和滴管,加热时,由于液体体积较大,则需用烧杯作为容器,则需要烧杯、陶土网、铁架台和酒精灯,则需要的仪器有②④⑥⑦⑧⑨。
故选C。
4.A
【详解】A、点燃酒精灯前,灯帽不容易取下,这通常是因为灯芯套管内的酒精蒸气聚集,使得灯芯套管内的气压升高,故A符合题意;
B、将单孔橡胶塞插入试管时,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试管竖直放在桌面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迫试管,故B不符合题意;
C、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完毕后洗涤试管时,未冷却至室温就立即用冷水洗涤,会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发生炸裂,故C不符合题意;
D、给烧杯里的液体加热时,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应垫上陶土网,否则会导致烧杯炸裂,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C
【详解】A、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应用药匙取用固体药品,且取用药品时瓶塞应倒放,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置于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D、振荡液体时,应利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摆动,不能上下振荡,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D
【详解】A、从节约药品的角度分析,在实验室取用药品时,如果未说明用量,一般按照最少量来取用,即液体一般取1~2mL,固体一般是刚好盖满试管底部,故操作错误;
B、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步骤是:调节天平平衡,先向右边托盘添加砝码和拨动游码,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氯化钠直至天平平衡;天平指针偏向左偏移,说明氯化钠的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氯化钠,故操作错误;
C、对试管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时,先预热,再用酒精灯外焰进行加热,故操作错误;
D、如果玻璃仪器清洗干净,水就会均匀地附着在内壁上形成一层均匀的水膜,仪器内壁上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故操作正确。
故选:D。
7.A
【详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三份之一,防止液体溅出伤人,故正确;
B、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造成试管炸裂,故错误;
C、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故错误;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加热结束后,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防止发生火灾,应该用灯帽盖灭,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错误;
故选A。
8.C
【详解】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松开手后烧杯内导管末端出现的现象是水回升到导管中并形成一段水柱,即,故选:C。
9.C
【详解】①酒精灯火焰中外焰温度最高,所以应该用外焰加热;
②加热前试管外壁有水珠会导致试管受热不均,会导致破裂;
③由于酒精灯的火焰中的外焰、内焰、焰心温度不同,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会导致试管受热不均使试管破裂;
④液体超过了试管容积的13只能导致液体外溅不会使试管炸裂;
⑤没有进行预热就加热试管中下部,会导致试管受热不均,使试管炸裂;
故选C。
10.A
【详解】A、洗涤后的试管倒放于试管架,便于沥干水分,正确。
B、实验废液可能含污染物,需统一处理,不可直接倒入下水道,错误。
C、大理石为块状固体,应存放于广口瓶而非细口瓶,错误。
D、剩余试剂不可随意带出或丢弃,需按实验室规定处理,错误。
故选A。
11.(1)碗内壁上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2)倒
(3)盖上
(4)外焰
【详解】(1)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仪器已洗干净;洗碗时可以参考这个洗净的标志,小强学习了化学后,在帮妈妈洗碗时观察到碗内壁上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碗才算洗干净了;
(2)帮爸爸泡茶放茶叶时知道茶壶盖(或杯盖)要倒放在桌面上,防止污染;
(3)帮妹妹倒饮料时,倒完后饮料瓶的盖子要及时盖上;
(4)外焰温度最高,帮爷爷点蚊香时要用打火机(或火柴)火焰的外焰部分加热。
12.(1)防止加热时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2)先用酒精灯的外焰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再用外焰正对有药品的部位加热
(3) 加热前试管外壁有水 没有进行预热(合理即可)
【详解】(1)该同学将装有试剂的试管按正确方式固定好,试管口略向下倾斜,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2)用酒精灯给试管内固体加热,加热的方法是先用酒精灯的外焰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再用外焰正对有药品的部位加热。
(3)加热前试管外壁有水,容易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匀而使试管炸裂;没有进行预热,容易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匀而使试管炸裂;试管底部接触灯芯,容易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匀而使试管炸裂(合理即可)。
13.(1) 12.4 7.6
(2) 试管炸裂 预热
(3) 胶头滴管 小于
(4)①④⑤⑥
【详解】(1)图A中所称食盐的质量为10g+2.4g=12.4g;
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即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若食盐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读数仍如图A所示,则称取食盐的实际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10g-2.4g=7.6g;
(2)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造成试管炸裂,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故图B操作可能导致试管炸裂;
在加热之前,为了使试管均匀受热,需要进行预热;
(3) 欲量取40mL水,应选用的仪器是50mL的量筒和胶头滴管,取用液体时,先倾倒,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某同学按图C所示方式读数,即俯视读数,读取数值大于实际数值,则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小于40mL;
(4)要加热约350mL水,水的体积较大,应放在烧杯中加热,烧杯不能直接加热,应垫上陶土网,加热需要酒精灯,还需要铁架台支撑,故需要的仪器有:①④⑤⑥。
14.(1)D
(2)倒
(3) 盖严 外
【详解】(1)碗洗干净的标志是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故选D;
(2)向锅内倒油时,要将油瓶盖倒放在桌面上,以防止油污染桌面或桌面的物质污染瓶塞;
(3)为防止醋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或醋酸挥发,用完醋后,要将醋瓶的瓶盖立即盖严,为下次使用方便,醋瓶的标签向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