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 基础+能力试题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基础题1.我国的古代发明及应用所包含的下列物质变化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 B.陶瓷烧制 C.活字印刷 D.火药爆炸2.【新情境·与传统佳节结合】端午时节,粽叶飘香。粽子制作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采粽叶 B.洗糯米 C.系粽绳 D.煮香粽3.下列关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认识错误的是A.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生成B.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C.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有些现象,如颜色变化、沉淀产生等D.化学变化在生成其他物质的同时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4.中国古典文学中有许多有趣的化学知识。下列叙述的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西游记》——太上老君用炼丹炉炼丹 B.《水汻传》——张顺在城门引爆炸药C.《三国演义》——草船借箭 D.《红楼梦》——“万艳同杯”酒制作过程5.将水降温到0℃时会凝结成冰,此变化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水和冰 (填“是”或“不是”)同种物质;打雷闪电时,空气中有极少数的氧气转变成臭氧,此变化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氧气和臭氧 (填“是”或“不是”)同种物质。由此可见,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6.化学实验中要特别注意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如图是教材中的四个演示实验,请按要求填空。(1)实验1中水沸腾,水蒸气在干冷玻璃片上凝结成 。(2)实验2中石蜡固体变为 。(3)实验3中两种溶液混合后有 絮状沉淀生成。(4)实验4中固体不断减少,且固体表面不断有 产生,澄清石灰水 。判断该变化为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5)上述实验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有实验 (填序号),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7.人类照明经历了如图所示的过程。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1)在上述照明方法中, 照明没有发生化学变化。(2)蜡烛燃烧的过程并不简单,主要包含以下过程:石蜡先熔化成液态,再汽化成气态,石蜡蒸气再燃烧。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由此说明发生化学变化 (填“一定”或“不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3)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最能说明其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___________。A.蜡烛变短 B.放出大量的热 C.发出黄光 D.生成小水珠能力题【新情境·与票房电影结合】《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突破145亿,其情节包含许多化学知识,下列情节中体现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敖丙将水凝结成冰作为武器 B.风火轮被使用时都伴随熊熊烈火C.太乙真人拼接莲藕重塑哪吒肉身 D.哪吒撕破申公豹的袍子2. 诗词凝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诗句描写场景中主要含化学变化的是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3. 认真观察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镁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可燃性,取一段镁带,用坩埚钳夹住,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点燃,如图Ⅰ,观察镁带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则镁带燃烧发生的变化是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下同),理由是 。(2)如图Ⅱ中发生的变化是 ,发生化学变化时 (填“一定”或“不一定”)伴随物理变化。(3)图Ⅲ中发生的变化是 ,可见发光发热的变化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4)由此可以得出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4.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放热现象,如燃烧。小丽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学习小组对此展开讨论和验证。【提出问题】(1) ?【作出猜想】(2)猜想一: ;猜想二: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进行实验】(3)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① 将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的火焰上方,观察 a.烧杯内壁上出现水珠; b.用手触摸烧杯,有热的感觉 由a现象可知蜡烛燃烧生成新物质 ,蜡烛燃烧为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② 观察通电前、中、后的白炽灯(灯丝为钨丝) a.通电前: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b.通电中:发出白光,用手触摸灯泡,感觉热;c.通电后: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由现象可知白炽灯通电发光 新物质生成,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实验结论】(4)猜想 (填“一”或“二”)正确。【交流反思】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 。答案C【解析】A、粮食酿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烧制陶瓷,发生了燃烧,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活字印刷,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火药爆炸,有二氧化硫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2.D【解析】A、采摘粽叶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淘洗糯米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系粽绳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煮香粽过程中存在物质的燃烧,物质燃烧过程中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故选D。3.C【解析】A、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生成,故说法正确;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伴随着发生物理变化,故说法正确;C、化学变化时常常伴随着颜色改变、放出气体或生成沉淀等现象,不是一定,例如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就无明显现象,故说法错误;D、化学反应在生成其他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说法正确.故选C。4.C【解析】A、太上老君用炼丹炉炼丹,涉及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张顺在城门引爆炸药,炸药爆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只是位置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D、“万艳同杯”酒制作过程,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5.物理 是 化学 不是 有新物质生成【解析】将水降温到0℃时会凝结成冰,此变化只是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冰是固态的水,水和冰均是由水分子构成,是同种物质;打雷闪电时,空气中有极少数的氧气转变成臭氧,氧气和臭氧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氧气和臭氧不是同种物质;由以上分析可知,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6.(1)小水珠(2)液体(3)蓝色(4)气泡 变浑浊 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5)1、2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析】(1)水沸腾,水蒸气在干冷玻璃片上遇冷液化凝结成小水滴;(2)实验2中石蜡固体放入沸水中变为液体;(3)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蓝色絮状沉淀;(4)实验4中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固体不断减少,且固体表面不断有气泡生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实验4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应由新物质生成,故该变化为化学变化;(5)实验1、实验2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实验3、4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填1、2;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故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7.(1)电灯(2)石蜡先熔化成液态,再汽化成气态 一定(3)D【解析】(1)篝火、油灯、蜡烛照明,均发生了燃烧,均有新物质生成,均属于化学变化,电灯照明,只是能量的转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2)石蜡先熔化成液态,再汽化成气态,只是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石蜡蒸气再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化学变化,也有物理变化,说明发生化学变化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3)A、蜡烛变短,只是形状的改变,不能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放出大量的热,不能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如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发出黄光,不能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如电灯通电时发光,只是能量的转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生成小水珠,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故选D。能力题1.B【解析】A、敖丙将水凝结成冰作为武器,水的状态从液态变为固态,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错误;B、风火轮被使用时都伴随熊熊烈火燃烧是化学变化,火焰涉及可燃物(如燃料)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等新物质,并释放能量,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正确;C、太乙真人拼接莲藕重塑哪吒肉身,这是物理重组(莲藕的拼接),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错误;D、哪吒撕破申公豹的袍子,布料撕裂,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错误。故选B。2.B【解析】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述的是水在低温下凝固成冰和雪的自然现象,这个过程中,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但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的“野火烧不尽”描述的是野火燃烧的现象,这个过程中有新物质(如二氧化碳、水等)生成,因此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描述的是大风将屋顶的茅草卷走的现象,这个过程中,只是茅草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的是瀑布从高处落下的壮观景象,这个过程中,只是水的位置和形态发生了改变(如从液态变为气态的水蒸气等),但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因此也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3.(1)化学变化 生成白色固体(2)化学变化 一定(3)物理变化 不一定(4)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析】(1)镁带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发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如图Ⅱ中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其中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是: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有物理变化;(3)图Ⅲ是灯泡通电发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可见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4)由此可以得出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4.(1)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2)都是化学变化(3)水 化学 没有 物理(4)二(5)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析】(1)小丽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故提出问题: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2)根据提出问题,可作出猜想:猜想一:都是化学变化;(3)①将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的火焰上方,观察,a.烧杯内壁上出现水珠,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有新物质生成,故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②a.通电前:灯丝为银白色固体;b.通电中:发出白光,用手触摸灯泡,感觉热;c.通电后:灯丝为银白色固体,由现象可知白炽灯通电发光,灯丝不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说明是物理变化;(4)由以上分析可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灯泡通电发光是物理变化,故猜想二正确;(5)由以上分析可知,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故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