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24)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水体 知识清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2024)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水体 知识清单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素材 | 科学学科
第三单元地球上的水体(知识清单)
第一部分:思维导图
第二部分:知识巩固
第九课 河流与湖泊
1.河流的河道比较长,水从上游来,流向下游。
2.湖泊面积很太,池塘面积比较小,水的流向不明显。
3.水库有大有小,有深有浅,都有一道坝。
4.自然界中,有的(水域大)蓄水量(多),如江、河、湖、海;有的(水域小),蓄水量(少),如池塘、小溪、山涧。除了天然形成的水域,还有人工水域,如水库。
5.用油泥在塑料盆里塑造一块不平整的地形,往模拟地形“降水”可以(模拟河流与湖泊)的形成。
6.(河流与湖泊)是重要的淡水资源,也是许多生物的家园。
第十课 地下水
1.(井)是人们提取地下水的主要装置
2.自然界的地下水总量约占淡水总量的(30%)。井水和泉水都来自于地下水。地下水的主要来源是雨水或积雪融水渗透到地下土层和岩石的空隙里。
3.中国有(400多)个城市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越来越少,人们想出各种办法补充地下水,以增加地下水储量。如铺设透水路面,雨水回灌地下等。
第十一课 海洋
1.海水中的盐类物质使海水(发苦发咸)所以不能直接饮用。
2.用滴管取1毫升海水滴入金属勺中,放在蜡烛火焰上方加热,待水干后勺中的物质就是(盐)。
3.地球上的海洋面积约为(3.62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0.8%),海水约占地球上水资源总量的(97.2%)。
4.海洋里生活着(20余万)种生物,其中(90%)以上的海洋生物生活在浅海,还有许多生物生活在海岸边。
5.除了生物资源,海洋还蕴藏着丰富的(矿物资源)、(化学资源)和(动力资源),所以它被称为人类的(资源宝库)。
第十二课 珍惜水资源
1. 水有维持动植物生命存活;灌溉农田;水上运输;水力发电。
2.水是生命之源,缺水会危及到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绝大多数化学反应都是需要水做介质的,缺水会严重影响工业生产;缺水无法进行农业生产。
3.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水。为了珍惜宝贵的淡水资源,人们想到了各种各样的节约用水的方法:①农田灌溉;②循环用水;③使用节水产品等。
4. 家庭中的节水措施:①刷牙时关水龙头;②用大桶收集废水;③使用淘米水浇花等
第三部分:实验探究题
1.科学课上聪聪做了“体验淡水资源的有限”实验。实验步骤如下:(1)在容器中装入1升水,代表地球上的水资源总量。(2)从容器中分别取21毫升、6.5毫升、0.5毫升的水装入三个杯子,依次代表冰川水、地下水、河流与湖泊水的总量。(3)容器中余下的水代表海水。
(1)根据实验内容,分别将冰川水、地下水、河流与湖泊水、海水写在相应容器下方的括号内。

( ) ( ) ( ) ( )
(2)下列属于人工水域的是( )。
A.汾河 B.汾河水库 C.黄河
(3)下列不属于地下水的主要来源的是( )。
A.海水渗水 B.雨水 C.积雪融水
(4)下列可以增加地下水储量的是( )。
A.私自打井 B.开采煤矿 C.铺设透水路面
(5)日常生活节约用水的方法有哪些?(最少写2点)
【答案】(1) 河流与湖泊水 地下水 冰川水 海水
(2)B
(3)B
(4)C
(5)①随手关水龙头②用淘米水浇花。
【分析】水是取之不尽的,但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很有限的。通过“体验淡水资源的有限”的模拟实验我们可以知道,地下水、冰川水、河流与湖泊水占地球水资源的总量非常少。
【详解】(1)在地球上水资源中,海水占绝大部分,而河流与湖泊水占比最小,地下水次之,冰川水比地下水多 ,所以按照水量由少到多对应从左到右的容器。
第一个杯子:河流与湖泊水
第二个杯子 :地下水
第三个杯子 :冰川水
第四个杯子:海水
(2)汾河是自然形成的河流,黄河也是自然形成的大型河流,而汾河水库是通过人工修建大坝等水利工程形成的用于蓄水等功能的水域,属于人工水域。
(3)雨水降落到地面后,一部分会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积雪融水也可以通过地面渗透补充地下水。而海水一般距离地下水有一定的地质隔离等,且海水的盐分等因素使得它通常不是地下水的主要来源,一般不会大量直接渗到地下成为地下水。
(4)私自打井会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储量减少;开采煤矿会破坏地下的地质结构等,可能导致地下水渗漏、流失等,不利于地下水储量的增加。而铺设透水路面可以让雨水等更容易渗透到地下,从而增加地下水的储量。
(5)常生活节约用水方法
使用节水器具:如安装节水型马桶、水龙头等,这些器具通过特殊设计,能够在保证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减少水的用量。
一水多用:比如用洗菜水浇花,洗菜后的水含有一定的营养物质,对花卉生长有益;
缩短洗澡时间:淋浴时尽量缩短洗澡时间,避免长时间冲洗。
因此日常生活节约用水的方法可以①随手关水龙头②用淘米水浇花。
2.琦琦小组想要了解海水发苦、发咸的原因,并制作了简易海水淡化装置。请你和他们一起做相关的实验吧。
比较海水与淡水,了解海水发苦、发咸的原因。
实验材料:滴管、两把相同的金属勺、淡水、模拟的海水、酒精灯
实验方法:①用滴管分别取1毫升淡水和1毫升模拟的海水,滴入两把金属勺中。②将它们分别放在蜡烛火焰上方加热,待水干后观察勺中留下了什么。
(1)模拟海水我们通常用 水即可。
(2)分别取1毫升淡水和1毫升模拟的海水,是为了保障实验的
(3)装有淡水的金属勺加热后( ),装有模拟的海水的金属勺加热后( )。
A.会出现白色物质
B.金属勺熔化了
C.没有任何物质出现
(4)通过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海水发苦、发咸的原因是( )。
A.海水中有许多海洋生物排泄造成的
B.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类物质造成的
C.向海水里排放了大量的核废水造成的
(5)海水不能直接饮用的主要原因是( )。
A.淡水够用,没必要喝海水
B.含有微生物数量太多
C.盐分多不解渴,会造成失去体内更多水分
【答案】(1)盐
(2)公平性和准确性
(3) C A
(4)B
(5)C
【分析】对比实验,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比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
【详解】(1)我们通常用盐水来模拟海水,即在淡水中加入一定量食盐的水。因为海水的主要特性之一就是含有大量的盐分。
(2)这是为了保障实验的公平性和准确性,使实验中除了水的种类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以确保实验结果是由水的种类不同导致的。
(3)加热淡水后的勺子中几乎没有任何物质出现,因为淡水几乎不含其他杂质,加热蒸发后不会留下明显物质。加热模拟海水后的勺子中留下了白色物质,因为模拟海水中含有盐类等物质,水分蒸发后,盐类等物质会以固体形式析出,表现为白色物质。
(4)以上实验验证了海水的咸味主要来源于盐,而苦味则可能来自其他矿物质。海水中的氯化钠(食盐)是主要的咸味来源。海水中还含有其他矿物质,如氯化镁、硫酸镁、碳酸镁等,这些物质能刺激味蕾,产生苦味。故选B。
(5)海水不能直接饮用的主要原因是盐分多不解渴,会造成失去体内更多水分。虽然海水中含有微生物数量也可能较多,但这不是其不能直接饮用的主要原因。而淡水够用与否与海水能否直接饮用无直接关系。故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