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D C D C D D A C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B A AC CD ACD AD日新生物开学考试答案17.(1) 五碳化合物/C5 C3的还原 在光照下光呼吸只发生于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中,而细胞呼吸可以在光照或黑暗条件下发生于所有 细胞中、两者所利用的底物有所不同(条件不同、反应场所不同,底物不同)(2)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卡尔文循环/碳同化)和光呼吸均受到抑制 Rubisco酶的活性或数量(3) 消耗过剩的ATP和NADPH,以免影响细胞代谢 光呼吸释放的CO2能被暗反应再利用18.(1) 需要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兴奋(3)谷氨酸激活NMDA受体通道,Na+进入突触后神经元,突触后膜AMPA受体增多,再次接受刺激时Na+可以更快进入突触后膜形成动作电位(4) 支持,保护,营养,修复 研制某种药物抑制非NMDA受体通道的表达;研制某种药物减少星形胶质细胞中D-Ser的合成量19.(1) 加快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播种子,利于植物繁衍 亚洲象的体型庞大,所需的能量高;亚洲象产生的粪便量多,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效率低,为获取足够能量需要长时间进食(2) 粪便中有大象的细胞(或DNA),DNA有特异性 能(3)森林覆盖率提高使亚洲象喜食的草本植物数量减少,象群的食物和栖息空间减少(4)亚洲象生态保护走廊可以打破亚洲象种群之间的隔离,促进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有利于亚洲象的繁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20.(1) 吸收、传递、转化光能(捕获光能) 主动运输(2) 叶绿体基质 PQ转运H+进类囊体膜内、水光解产生H+、NADPH的合成(3)除草剂X与PQ竞争阻止电子传递至细胞色素b6f,从而抑制了H+的产生及运输,使膜内外H+的浓度差减小,而ATP合成所需的能量直接来源于类囊体膜内外两侧的H+浓度差,所以ATP的合成量减少(4) 正常浇水/不做处理、干旱处理、干旱处理并喷施一定浓度的BR 油菜素内酯有利于提高干旱胁迫下植株抗氧化酶的含量,进而清除过量过氧化物,降低干旱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21.(1)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MMhh和mmHH 1/9 3、4、5 PCR扩增结果仅有M和H条带,无m和h条带,为纯合抗病植株(2) 全为抗病 抗病:感病=15:1(3)b、d、f丰城九中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日新开学考试生物试卷命题人:2025.9.2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4分)1.肽链在细胞质中游离的核糖体中合成后,会被分类转运到特定的功能部位。其途径有①在游离核糖体上完成翻译后转运至线粒体、细胞核或成为细胞骨架的成分;②在核糖体上合成的一小段肽链在信号肽的引导下边翻译边转运入内质网腔,再经一系列加工运至溶酶体、细胞膜或分泌到细胞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糖体没有膜结构,也不含磷元素,氨基酸在核糖体中脱水缩合形成肽链B.敲除基因中编码信号肽的序列后,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不受影响C.DNA聚合酶的合成过程涉及途径①,在有丝分裂前期细胞中会大量合成DNA聚合酶D.胰岛素的合成过程涉及途径②,除内质网外,还需要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的参与2.某研究小组为研究温度对于光合作用的影响,将某生长状况一致的植物平均分成6组置于不同的温度下进行培养,每组黑暗处理6h,然后给予适宜白光照射6h,在黑暗处理后和光照后分别截取同等面积的叶圆片,烘干称重,获得下表所示数据。请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不考虑有机物转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15 20 25 30 35 40黑暗处理后叶圆片干重/ 4.25 4.00 3.50 2.75 2.00 1.50光照后叶圆片干重/ 6.00 6.50 6.75 6.50 5.50 4.50A.在黑暗和光照处理过程中,植物细胞合成ATP的场所均只有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B.该实验温度处理下,植物叶片在15℃时呼吸速率最快C.在6h适宜光照下,各实验温度处理后植物叶片在30℃时光合速率最快D.经6h黑暗和6h光照处理后,植物叶片在25℃时光合积累的有机物最多3.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相关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下列对于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2mL苹果组织样液中加入1mL斐林试剂后可直接观察到砖红色沉淀B.检测蛋清中的蛋白质,应先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注入蛋清稀释液C.在花生子叶切片上滴加苏丹Ⅲ染液,用酒精洗去浮色后,显微镜下能观察到橘黄色脂肪颗粒D.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测酒精的产生4.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了“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探究活动,在不同地块中获得的部分实验数据如表所示(种群数量的单位为只,甲地、乙地和丙地的面积相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蚯蚓 马陆 蜘蛛 鼠妇 蜈蚣 线虫 蜗牛 …… 物种数甲地 9 5 4 17 2 28 7 …… 47(种)乙地 3 1 6 5 0 8 2 …… 38(种)丙地 14 8 3 16 5 37 9 …… 54(种)A.表中数据是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并统计所得B.调查结果显示丙地的物种丰富度和各种群的密度均大于乙地C.利用诱虫器采集土壤小动物时,为增大面积所取土样应铺满无底花盆的金属网D.若要保存土壤小动物的活体,不可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进行收集5.泰山崛起于华北平原之东,凌驾于齐鲁平原之上,东临烟波浩森的大海,西靠源远流长的黄河。泰山包括森林、灌草丛、草间、湿地等生态系统,其中森林类型主要包括针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等(郁闭度指森林中乔木树冠在阳光直射下在地面的总投影面积与此林地总面积的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不同的森林类型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B.从山麓到山顶群落类型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光照强度的不同导致的C.耐阴灌木在演替中逐渐出现,说明森林的郁闭度可能在不断增大D.判断泰山群落类型的方法是统计该地区生态植被的物种丰富度6.坐骨神经可以支配包括腓肠肌在内的多块骨骼肌。取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将电位表的两个电极置于坐骨神经表面Ⅱ、Ⅲ两处,如图甲。在坐骨神经I处,给一个适当强度的电刺激,指针偏转情况如图乙,其中h1>h2,t1A.刺激I处,Ⅱ、Ⅲ处能检测到膜电位变化,则可以说明兴奋传导是单向的B.当Ⅱ处神经纤维处于外负内正的状态时,K+通道不可能处于开放状态C.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不同可导致t1D.h1>h2可能是Ⅱ处兴奋的神经纤维数量比Ⅲ处的多7.研究表明,当大脑里乙酰胆碱(Ach)浓度增高时,能对神经元上信息的传递有影响。如图为实验人员研究Ach浓度与反应时间关系的实验图(实验前轴突中已除去突触小泡):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B处给予恒定(且适宜的)刺激,C、D处分别为灵敏感应时间测量仪。下表为不同浓度Ach刺激下C、D两处感受信号所用的时间,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Ach浓度(μmol·L-1) C处感受刺激时间(ms) D处感受刺激时间(ms)0.1 5.00 5.560.2 5.01 5.480.3 5.00 5.310.4 5.01 5.240.5 5.00 5.16A.在轴突中去掉突触小泡的目的是排除轴突中原有神经递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B.B处给予恒定(且适宜的)刺激后,此处细胞膜外电位由正变为负C.C处的数据说明了Ach的浓度对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时间无显著影响D.D处的数据说明了随着Ach的浓度升高,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将被抑制8.免疫应答的特异性与记忆性包括三个事件:①淋巴细胞对“非己”的分子标志进行特异识别:②淋巴细胞分裂产生数量巨大的淋巴细胞群;③淋巴细胞分化成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事件①中,B细胞可特异性地与抗原呈递细胞结合B.事件②中,细胞因子可加速B细胞的分裂、分化C.事件③中,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化过程中基因发生选择性表达D.相同抗原刺激记忆细胞群后体内可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抗体9.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既受植物激素的调节也受环境因素的调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光敏色素主要由蓝光激活后通过调控特定基因的表达来调节植物生长发育B.若某种树木的年轮形成较慢且颜色较深,则说明其生长于温度较高的地区C.根据“淀粉——平衡石假说”,横放的茎背地生长时近地侧细胞中淀粉体较远地侧多D.从植物细胞分裂方面分析,细胞分裂素与油菜素内酯、脱落酸之间均表现为相反的作用10.自然界某些植物存在乙醇脱氢酶(ADH)、乳酸脱氢酶(LDH),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生成的产物不同(如图1)。科研人员研究了淹水胁迫对某植物根系呼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产生酒精和产生乳酸的代谢途径都需要消耗细胞呼吸第一阶段产生的NADHB.产生酒精和产生乳酸的代谢途径中丙酮酸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C.淹水胁迫时,该植物根细胞的无氧呼吸以酒精发酵途径为主D.在水淹时,无氧呼吸增强是植物对水淹环境的积极性适应11.由通道蛋白形成的离子通道包括电压门通道和配体门通道。在电压门通道中,带电荷的蛋白质结构域会随膜电位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移动,从而使离子通道开启或关闭。在配体门通道中,细胞内外的某些小分子配体与通道蛋白结合,继而引起通道蛋白开启与关闭。图1中A、B、C通道处于关闭状态,图2中A、B、C通道处于开启状态,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离子通道A属于电压门通道,离子通道B、C属于配体门通道B.离子通过配体门通道运输需要与通道蛋白发生结合,并引起通道蛋白构象改变C.电压门通道的离子转运会降低膜内外的电位差,该过程不需要消耗ATPD.通过离子通道转运的方式属于易化扩散,水分子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出细胞12.女性两条X染色体中的一条会随机失活,失活的X染色体会浓缩形成巴氏小体(DNA结构完整但其上的基因不能表达)。某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用b表示),女性杂合子中有部分个体会患病。图1为该疾病某患者家族遗传系谱图,对家系中的女性X染色体上与此病有关的基因片段进行PCR,产物经限制酶S切后进行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3号与基因型和6号相同的女性婚配,后代中不可能患该病B.b基因可能由于B基因发生碱基替换突变,导致失去S酶识别序列C.若对3号的有关基因片段进行S酶切电泳,其结果与6号不同D.4号患病与X染色体形成巴氏小体有关,6号与1号的基因型不同二、多选题13.在低氧条件下,某单细胞藻叶绿体基质中的蛋白F可利用H+和光合作用产生的NADPH生成H2。为研究藻释放H2的培养条件,将大肠杆菌和藻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后分成2等份,1份形成松散菌-藻体,另1份形成致密菌-藻体,在CO2充足的封闭体系中分别培养并测定体系中的气体含量,2种菌-藻体培养体系中的O2含量变化相同,结果如图所示。培养过程中,任意时刻2体系之间的光反应速率无差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菌-藻体不能同时产生O2和H2B.菌-藻体的致密程度可影响H2生成量C.H2的产生场所是该藻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D.培养至72h,致密菌-藻体暗反应产生的有机物少于松散菌-藻体14.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持续存在的蛋白尿和肾小球滤过能力持续性降低。DN患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被过度激活,导致血压升高。肾素也称血管紧张素原酶。RAAS调节血压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患者可以通过注射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蛋白质,缓解蛋白尿的发生B.肾素作为信息分子,可间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 的重吸收C.醛固酮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均可用于治疗DND.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均通过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来发挥作用15.种群延续所需要的最小种群密度为临界密度,只有大于临界密度,种群数量才能增加,最后会达到并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数量,即环境容纳量(K值)。不同环境条件下,同种动物种群的K值不同。图中曲线上的点表示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某动物种群的K值和达到K值时的种群密度,其中m为该动物种群的临界密度,K0以下的环境表示该动物的灭绝环境。a、b、c、d四个点表示不同环境条件下该动物的4个种群的K值及当前的种群密度,且4个种群所在区域面积相等,各种群所处环境稳定。不考虑迁入迁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通过提高K值对a点种群进行有效保护B.b点种群发展到稳定期间,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c点种群发展到稳定期间,种内竞争逐渐加剧D.通过一次投放适量该动物可使d点种群得以延续16.为探究赤霉素(GA)对杨树侧根发育的影响,科学家构建了GA合成缺陷突变体杨树(ga),并测定了野生型杨树(WT)和ga的侧根长度,如图A所示。为了进一步研究赤霉素与生长素在杨树侧根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机理,选生长素转运蛋白超表达突变体杨树(pin)进行实验,结果如图B、C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据图推测赤霉素可能会促进侧根的伸长B.相对于WT,pin中生长素可以促进侧根发育C.赤霉素可以通过降低生长素转运蛋白的表达量,减少生长素向根部运输D.实验说明生长素对根长的调控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特点三、非选择题(共55分)17.植物叶肉细胞中同时进行光呼吸和光合作用,光呼吸会利用Rubisco酶催化C5与O2结合生成C3,光呼吸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光保护机制。某实验小组研究了外源褪黑素(MT)对O3胁迫下葡萄叶片光合碳同化(将CO2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和光呼吸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已知O3会对叶组织结构产生一定的毒害作用,而褪黑素自身作为抗氧化物质,在植物遭受生物胁迫和非生 物胁迫时都具有重要保护作用。回答下列问题:注:CK:对照组,Je(PCR)是指用于碳同化的光合电子流速,Je(PCO)是指用于光呼吸的电子流速。(1)据题可知,光呼吸与光合作用都利用 为原料,但光合作用通过 (生理过程)反应实现了该物质的再生,而光呼吸将该物质氧化分解并最终产生CO2。光呼吸与细胞呼吸的主要区别在于 (答两点)。(2)Rubisc酶是植物光合作用中的一个关键酶,既控制着 CO2的固定,同时又制约着碳素向卡尔文循环和光呼吸分流。由实验结果可知,从对反应阶段的影响来看,O3胁迫后Je(PCR)和Je(PCO)均显著降低,表明 ,而MT处理后Je(PCR)和Je(PCO)显著升高,从影响因素方面,说明MT处理可能提高了 。(3)研究发现光呼吸可消耗过剩的ATP和NADPH,且易在低CO2浓度的条件下发生,结合图示信息推测MT诱导使光呼吸增强的意义是 ,进而进行光保护。另外,在外界CO2浓度低或叶片气孔关闭时,还可以 ,进而有利于光合作用进行。18.长时程增强是发生在两个神经元信号传输中的一种持久的增强现象,与人的长时记忆有关。分别对突触前神经元进行低频刺激、强直刺激,产生的变化如图1、2所示。谷氨酸的回收过程需要神经胶质细胞中谷氨酰胺合成酶的参与。(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 (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能量。突触处的传递过程中完成了 的信号转变。(2)若抑制神经胶质细胞中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则可能导致突触后膜持续 (填“兴奋”或“抑制”)(3)强直刺激后,突触前末梢释放大量谷氨酸,使突触后膜产生的动作电位加大,导致阻塞于NMDA受体通道中的Mg2+移出,进而使 ,最终导致突触处信号传输持久增强。(4)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在神经元之间,具有 神经元等功能。新的研究发现,当突触前膜兴奋时,一部分谷氨酸扩散到了邻近的星形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的一种),作用于其上的非NMDA受体通道,导致贮存于胞浆中的D-Ser释放出来,然后结合于突触后膜上的NMDA受体通道,从而与谷氨酸共同作用,激活NMDA受体通道。谷氨酸作用过强可加重帕金森病的症状。请你根据D-ser的作用机制提出治疗帕金森病的新思路: 。19.亚洲象喜食野芭蕉、粽叶芦等草本植物,成年象日需新鲜食物150 - 200kg,日摄食时长16 - 18小时,日排便量20 - 30kg。受橡胶种植扩张等因素影响,亚洲象的栖息地不断破碎化,生态位遭到严重压缩。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西双版纳地区设立5个相互分隔的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由80%提升至96%。然而,近年来野象象群持续北迁,使人象活动空间大幅重叠,人象冲突风险攀升。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组成成分分析,亚洲象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 (答出2点即可)。从能量角度分析,亚洲象每天进食时间长的原因是 (答出2点即可)。(2)科研人员通过采集大象粪便可对象群的种群密度进行估算。此方法中提取并分析粪便中的DNA以区分不同个体,其原理是 。此外,粪便DNA法 (能/否)反映该种群的性别比例。(3)西双版纳野象谷的森林覆盖率显著提升,但象群却“北迁出逃”,分析原因可能有 。(4)建立生态保护走廊是保护亚洲象的重要措施,其意义体现在 (答出2点即可)。20.干旱胁迫是农作物减产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有较严重的影响。干旱胁迫对农作物细胞的叶绿素和细胞色素b f都有影响。光系统Ⅱ和光系统I共同参与光合作用过程中电子的传递过程,是完成光反应必需的结构。下图为光反应中电子传递过程示意图,其中实线代表H+传递,虚线代表e-传递,PQ既可传递e-,又可传递H+。回答下列问题: (1)光系统Ⅱ由光合色素和蛋白质构成,其中光合色素的作用是 。光系统Ⅱ产生的e-最终传递给NADP+,伴随着高能e-的传递,实现了H+在膜B侧的积累,该过程中H+跨膜运输的方式为 。(2)图中A侧为 (填“叶绿体基质”或“类囊体腔”)一侧。图中能够增大类囊体膜内外H+浓度差的过程有 (答2点)。(3)除草剂X与PQ竞争,可阻止电子传递至细胞色素b6f。用除草剂X处理植株,会导致ATP合成量下降,结合题图分析,其原因是 。(4)干旱胁迫会导致植物体内过氧化物的产生和积累,损伤叶绿体等细胞器。为探究油菜素内酯对干旱胁迫下植物抗氧化系统的调控作用,某研究小组以优质谷子晋谷21号为实验材料,均分为CK组、DS组、BR组,对三组的处理分别是 。一段时间后测量指标如下图,实验表明 。 21.稻瘟病和褐飞虱是严重影响水稻生产的两大病虫害。稻瘟病病菌种类繁多,为培育抗病虫害的水稻新品种,育种工作者进行了下列相关研究。(1)现有纯合水稻品系甲和乙,甲对稻瘟病病菌X表现为抗病,对稻瘟病病菌Y感病;乙对病菌Y抗病,对病菌X感病。对病菌X的抗病与感病由一对基因M、m控制;对病菌Y的抗病与感病由一对基因H、h控制。①育种工作者将甲和乙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F1对病菌X和Y均表现为抗病,检测F2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对病菌Y 对病菌X 抗病 感病抗病 150株 53株感病 52株 17株据表推测这两对抗病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为 。甲和乙的基因型分别为 。同时对病菌X和Y具有抗性的F2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②育种工作者根据M/m、H/h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分别对F2部分植株的DNA进行PCR扩增。已知M比m片段短,h比H片段短,扩增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判断符合选有目标的植株编号为 ,依据是 。(2)研究发现,甲和乙对稻瘟病病菌Z均表现为抗病性。为研究甲和乙中对病菌Z抗病基因的位置,育种工作者用两种水稻杂交,F1均对病菌Z表现为抗病性,统计F1自交后代F2的性状分离比。①若F2对病菌Z的表型及比例为 ,则甲和乙对病菌Z的抗性基因可能位于同一个位点。②若F2对病菌Z的表型及比例为 ,则甲和乙对病菌Z的抗病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3)通过筛选获得具有上述抗病基因且品质优良的纯合品系丙,欲将抗褐飞虱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与品系丙的抗病及各种优良性状整合在同一植株上,可采用的正确有种步骤是 (按正确顺序选填下列字母)。a.抗褐飞虱品系与野生型进行杂交 b.抗褐飞虱品系与品系丙进行杂交c.品系丙与野生型进行杂交 d.杂交后代自交筛选抗褐飞虱个体,使其与品系丙杂交e.杂交后代自交筛选抗稻瘟病个体,使其与抗褐飞虱品系杂交f.多次重复d,筛选抗褐飞虱个体 g.多次重复e,筛选抗稻瘟病个体自交,后代中选取目的基因纯合的植株,进行稻瘟病抗性和褐飞虱抗性田间实验鉴定。丰城九中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日新开学考试生物选择题(前12小题,每题2分,后4小题每题4分,共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二、非选题(共60分)17.(1) , 。(答两点)。(2) ,。,。18.(1) 。 。(2)(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 。19.(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 。(3) 。(4) 。20. (1) 。 。(2)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 。 21.① 。 。 。② , 。(2)① 。② 。(3) (按正确顺序选填下列字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日新开学生物答案.docx 日新生物开学考试.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