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函数 课时练习(含解析)-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函数 课时练习(含解析)-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4.1函数(课时练习)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函数 中,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2.周长为100m的长方形的一边长是x(cm),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x>0 B.03.已知一次函数y=-x-2,当x取大于1的值时,函数值的取值范围为(  ).
A.y>-3 B.y<-3 C.y>3 D.y<3
4.一次函数,当自变量时,函数值是(  )
A.-2 B.2 C.-6 D.6
5.星期天,小王去朋友家借书,下图是他离家的距离(千米)与时间(分钟)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王去时的速度大于回家的速度
B.小王在朋友家停留了10分钟
C.小王去时花的时间少于回家时所花的时间
D.小王去时走下坡路,回家时走上坡路
6.某中学要在校园内划出一块面积是的长方形土地做花圃,设这个长方形的相邻两边的长分别为xm和ym,那么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为(  )
A. B. C. D.
7.A、B两地相距20千米,甲、乙两人都从A地去B地,图中 和 分别表示甲、乙两人所走路程 (千米)与时刻 (小时)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
①乙晚出发1小时;②乙出发3小时后追上甲;③甲的速度是4千米/小时;④乙先到达B地.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8.已知A,B两地相距1680米,甲步行沿一条笔直的公路从A地出发到B地,乙骑自行车比甲晚7分钟从B地出发,沿同一条公路到达A地后立刻以原速度返回,并与甲同时到达B地、甲、乙离A地的距离y(米)与甲行走时间x(分)的函数图象如下,则甲出发后两人第一次相遇所需的时间是(  )
A.10分钟 B.10.5分钟 C.11分钟 D.11.5分钟
二、填空题
9.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设腰长为,底边为,试写出与的函数表达式   .
10.甲、乙两人以相同路线前往离学校12千米的地方参加植树活动.图中l甲,l乙分别表示甲、乙两人前往目的地所行驶的路程s(千米)随时间t(分)变化的函数图象,则每分钟乙比甲多行驶   千米.
11.西安市出租车起步价8.5元(路程小于或等于3公里),超过3公里每增加1公里加收2元,出租车费y(元)与行程x(公里)()之间的函数关系   .
12.已知 A,B两地相距80km,甲、乙两人沿同一条公路从 A 地出发到 B地, 乙骑自行车, 甲骑摩托车.图中DE,OC分别表示甲、乙离开A地的路程s(km)与时间t(h)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则甲与乙的速度之差为   ,甲出发后经过   小时追上乙
13.小张骑车从图书馆回家,中途在文具店买笔耽误了1分钟,然后继续骑车回家.若小张骑车的速度始终不变,从出发开始计时,小张离家的距离 (单位:米)与时间 (单位:分钟)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则文具店与小张家的距离为   .
14.小明从家跑步到学校,接着立即原路步行回家.如图是小明离家的路程y(米)与时间x(分)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则小明步行回家的平均速度是   米/分.
三、解答题
15.若y-1与x+2成正比例,且当x=2时,y=5.
(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点在该函数图象上,求m的值.
16.写出下列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
(2).
(3).
(4).
17.一水池的容积是,现蓄水,用水管以的速度向水池注水,直到注满为止.
(1)蓄水量与注水时间之间的关系式为   .
(2)当时,   .
(3)要注满水池容积的水,需要多少小时
18.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一辆货车和一辆轿车先后从甲地出发向乙地,轿车比货车晚出发1.5小时,两车距离甲地的距离y(千米)与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货车的速度为   ;段的函数表达式为   .
(2)轿车出发后,用了多长时间追上货车?
(3)当货车行驶多长时间,两车相距15千米?
19.如图,一摞相同规格的碗整齐地叠放在桌面上,请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信息,解答问题:
(1)请将下表补充完整:
碗的数量x(个) 1 2 3 4 5 ……
高度y(cm) 4 5.2     7.6     ……
(2)整齐叠放在桌面上碗的高度y(cm)与碗的数量x(个)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   ;当碗的数量为10个时,碗的高度是   cm.
(3)若这摞碗的高度为20.8cm,求这摞碗的数量.
20.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工程队完成某项工程的进度图,首先是甲独做了10天,然后两队合做,完成剩下的工程.
(1)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多少天?
(2)求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的天数;
(3)实际完成的时间比甲独做所需的时间提前多少天?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解:当x-3≠0时,函数有意义,
解得:x≠3,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函数表达式为分式时,分式的分母不能为零,即可得出结果.
2.【答案】D
【解析】【解答】解:一边长为xcm,则另一边长为(50-x)cm,
x>0,且50-x>0,
∴ 0<x<50.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性质可得另一边为(50-x)cm,边长均大于0,即可求得.
3.【答案】B
【解析】【解答】解:y=-x-2,则x=-2-y,
∵ x>1,即-2-y>1,
∴ y<-3.
故答案为:B.
【分析】一次函数y=-x-2变形可得x=-2-y,根据x的取值范围即可求得函数值的取值范围.
4.【答案】B
【解析】【解答】解:∵一次函数y= 2x 2,
∴当x= 2时,一次函数y= 2×( 2) 2=2.
故答案为:B.
【分析】将x=-2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根据含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5.【答案】B
【解析】【解答】解:A: 小王去时的速度=2÷20=0.1千米,小王回家的速度=2÷(40-30)=0.2千米,0.1<0.2,小王去时的速度小于回家的速度,故A选项错误.
B:由图可知:小王在朋友家停留的时间:30-20=10分钟,故B选项正确.
C:小王去时花的时间是20分钟,回家时所花的时间:40-30=10分钟,20分钟>10分钟,小王去时
所花的时间大于回家时所花的时间,故C选项错误.
D:根据题中所给信息无法确定小王去时走下坡路,回家时走上坡路,故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图中所给信息,用排除法对每一个选项进行分析和判断,选出正确答案即可.
6.【答案】D
【解析】【解答】解:∵某中学要在校园内划出一块面积是100m2的矩形土地做花园,设这个矩形相邻两边长分别为xm和ym,
∴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为:xy=100,
即;
故答案为:D.
【分析】直接利用矩形面积求法公式得出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
7.【答案】C
【解析】【解答】根据函数的图象直接读取信息:①乙比甲晚出发1小时,符合题意;
②乙应出发2小时后追上甲,不符合题意;
③甲的速度为12÷3=4(千米/小时),符合题意;甲到达需要20÷4=5(小时);乙的速度为12÷2=6(千米/小时),SI④乙到达需要的时间为20÷6=3 (小时),即乙在甲出发4 小时到达,甲5小时到达,故乙比甲先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函数的图象直接读取信息,乙比甲晚出发1小时,乙应出发2小时后追上甲,据此判断①②;利用速度=路程÷时间,可得甲的速度为12÷3=4(千米/小时),据此判断③;分别求出甲乙到达的时间,然后判断④即可.
8.【答案】B
【解析】【解答】解:根据图象可知:乙的速度为:1680÷(14-7)=240米/min,
乙从A地返回到B用时为1680÷240=7min,
∴甲从A地出发到B地用时为:14+7=21min,
∴甲的速度为:1680÷21=80米/min,
∴设两人第一次相遇的时间为t,则乙用时为:(t-7)min,
∴80t+240(t-7)=1680,
解得t=10.5.
∴两人第一次相遇所需的时间为10.5min.
故答案为:B.
【分析】正确的识别出横纵坐标的意义是解决本题的基础,分析出每段图象的含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尤其是相遇问题的分析和列出相应的方程是解决本题的核心.
9.【答案】
【解析】【解答】解:∵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设腰长为,底边为,
∴,
∴,
∵,
∴,
又∵,即,
∴,
∴,
∴与的函数表达式为.
故答案为:.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得到函数关系式,然后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得到的取值范围解题.
10.【答案】0.6
【解析】【解答】解:由图象可得,l甲每分钟行驶(千米);
l乙每分钟行驶(千米);
∴ 1-0.4=0.6(千米),即每分钟乙比甲多行驶0.6千米.
故答案为:0.6.
【分析】根据函数图象找出路程和对应的时间,利用速度=路程÷时间分别计算出甲和乙的速度,再求差即可.
11.【答案】
【解析】【解答】解:设乘出租车,应付y元车费.
∵每增加1公里加收2元,
∴根据题意得:当时,.
故答案为:.
【分析】设乘出租车xkm,应付y元车费,当x>3时,超过3公里的费用为2(x-3),加上起步价可得y与x的关系式.
12.【答案】;0.8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和图象可得,乙到达B地时甲距A地120km,
甲的速度是:120÷(3 1)=60km/h,
乙的速度是:80÷3=km/h,
∴甲与乙的速度之差为60 =km/h,
设甲出发后追上乙的时间为x h,
∴60x=(x+1),
解之:x=0.8.
故答案为:,0.8.
【分析】利用图象可知乙到达B地时甲距A地120km利用点(3,80),(3,120)分别求出甲乙的速度,再求出速度差;设甲出发后追上乙的时间为x h,可得到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求出x的值.
13.【答案】900m
【解析】【解答】解:由图象及题意可得小张骑车从图书馆到家所需时间为5分钟,则有:
.
故答案为:900m.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小张骑车从图书馆到家所需时间为(6-1=5)5分钟, 文具店到小张家所用时间为3分钟,图书馆到家的距离为1500米,然后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可得小张骑车的速度;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可求得文具店与小张家的距离.
14.【答案】80
【解析】【解答】解:由图象可知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800米,
从5分钟到15分钟的一段线段代表小明步行回家.
其步行速度为800÷(15-5)=80(米/分).
故答案为:80.
【分析】根据图象可知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800米,呈下降趋势的线段表示其步行回家,利用路程除以时间可得速度.
15.【答案】(1)解:y-1与x+2成正比例,
设,
将x=2时,y=5,代入得:,
解得,

移项得,
故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
(2)解:点在该函数图象上,

解得,
故m的值是2.
【解析】【分析】(1)设, 将x=2时,y=5代入,求出k的值即可;
(2)将点代入(1)中的解析式求出m的值即可。
16.【答案】(1)解: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2)解:∵1-x≠0,
∴x≠1,
故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3)解:∵4-x≥0,
∴x≤4,
故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4)解:∵x-2≠0,x-1≥0,
∴x≠2,x≥1,
故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且.
【解析】【分析】(1)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即可得出答案;
(2)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根据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
(3)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根据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
(4)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根据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列出不等式;当函数表达式中有二次根式时,根据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
17.【答案】(1)
(2)60m3
(3)解:由题意得,10+5t=90×80%,
解得:t=12.4,
故要注满水池容积80%的水,需要12.4小时.
【解析】【解答】解:(1)蓄水量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式千位:V=10+5t;
当V=90时,得90=10+5t;
解得:t=16,
故0≤t≤16;
故答案为:;
(2)当t=10时,V=10+50=60(m3);
故答案为:60m3;
【分析】(1)根据水池中原有水的体积+注入水的体积=水池中现有水的体积可列出函数关系式,然后将v=90代入算出对应的t的值,可得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2)将t=10代入(1)所得函数解析式计算即可;
(3)求出蓄水池容积80%,再列方程求解即可.
18.【答案】(1)60千米/小时;y=80x-120(1.5≤x≤2.5)
(2)解:∵轿车在 段的速度是: (千米/小时),
设轿车出发x小时追上货车,
∵轿车比货车晚出发1.5小时,
∴B点对应的数据为:1.5,
∴ ,
解得: ,
∴轿车出发2.4小时追上货车.
(3)解:设在轿车行进过程,轿车行驶x小时,两车相距15千米,
两车相遇之前,得 ,
解得 ,
两车相遇之后,得 ,
解得 ,
答:在轿车行进过程中,轿车行驶2.1小时或2.7小时,两车相距15千米.
【解析】【解答】(1)解:根据图象可得:货车的行驶速度为: (千米/小时),
∵轿车比货车晚出发1.5小时,
∴点B的坐标为: ,
设 段的函数表达式为 ,
把 , 代入得: ,
解得: ,
∴ 段的函数表达式为y=80x-120(1.5≤x≤2.5).
故答案为:60千米/小时,y=80x-120(1.5≤x≤2.5);
【分析】(1)根据图象可知货车行驶时间与路程,根据“速度=路程÷速度”即可求货车的行驶速度;根据题意可知轿车比货车晚出发1.5小时,得出点B的坐标为(1.5,0),根据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解析式即可;
(2)设轿车出发x小时追上货车,根据相遇时两车距离甲地的路程相等,列方程并解方程即可;
(3)设在轿车行进过程,轿车行驶x小时,两车相距15千米,分两种情况:①两车相遇之前,②两车相遇之后,分别列方程求解即可.
19.【答案】(1)6.4;8.8
(2)y=1.2x+2.8;14.8
(3)解:当y=20.8时,
则1.2x+2.8=20.8,
解得:x=15,
∴这摞碗的数量为15个.
【解析】【解答】解:(1)5.2-4=1.2cm,
5.2+1.2=6.4cm,
7.6+1.2=8.8cm,
故答案为:6.4;8.8;
(2)由题意得:
y=4+(5.2-4)(x-1)
=4+1.2(x-1)
=4+1.2x-1.2
=1.2x+2.8,
∴函数表达式为:y=1.2x+2.8,
当x=10时,则y=2.8+1.2×10=14.8cm,
故答案为:y=2.8+1.2x;14.8;
【分析】(1)根据表格先求出x每增加1,y就增加1.2,然后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2)根据整齐叠放在桌面上碗的高度=一个碗的高度+(5.2-4)×(碗的总数-1),计算即可得出从而可得y=1.2x+2.8;将x=10代入y=1.2x+2.8中,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3)把y=20.8代入y=1.2x+2.8,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20.【答案】(1)解:因为甲队独做10天完成总工作量的0.25,所以甲一天做了0.25÷10= ,于是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的天数为:1÷ =40天;
(2)解:甲乙6天完成总量的(0.5-0.25)即0.25,则乙6天的工作量是0.25- ×6= ,所以乙的效率是 ÷6= ,所以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的天数为1÷ =60天 ;
(3)解:甲乙合作完成了总量的0.75,除以他们的效率和再加上10,即是实际完成的时间,即0.75÷( + )+10=18+10=28(天),因为甲队独做需用40天,所以40-28=12天,故实际完成的时间比甲独做所需的时间提前12天.
【解析】【分析】(1)由第一段图像可知,甲队独做10天完成总工作量的0.25,则可求出甲的工作效率,再用总量1除以这个效率即可得出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的天数;(2)由第二段图像可知,甲乙6天完成总量的(0.5-0.25)即0.25,甲6天做的工作量可求,于是求出乙6天的工作量,进而求出乙的工作效率,再用总量除以这个效率即可得出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的天数;(3)因为甲队独做用40天,再求出实际完成的时间,两个数相减即可,甲乙合作完成了总量的0.75,除以他们的效率和再加上10,即是实际完成的时间,用40减这个数值即可得出结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