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一块奶酪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 一块奶酪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13 一块奶酪
教材第52~53页
1.会认“宣、恐”等生字,读准多音字“处”。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结合课文内容对蚂蚁队长作出简单的评价。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评价课文中蚂蚁队长的形象。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搜集有关蚂蚁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方法】
课文的语言生动有趣,适用于分角色朗读的训练,所以,教学本课主要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蚂蚁队长以身作则、严守纪律的美好品质。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朗读指导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读中引领学生走进蚂蚁们的情感世界,最终明白故事蕴含的道理。
【学习方法】
练习强化法,通过反复练习读生字,提升认识汉字的能力;运用以读为主的学习方法,通过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及文章所表达的感情。
1课时
情景导入
师:家里冰箱里放着一块你非常爱吃的奶酪,但妈妈不允许你吃,你会怎么做?(生:想办法吃。)面对一块美味诱人的奶酪,搬运奶酪的蚂蚁队长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了解一下。(板书:一块奶酪)(生齐读课题。)
探究新知
一、初读课文。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并说出识字方法。
(2)教师适时归纳。
4.指生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二、分段朗读。
指生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读完后,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蚂蚁队长带领蚂蚁们搬运奶酪,在搬运过程中面对掉在地上的奶酪渣,蚂蚁队长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最终让最小的蚂蚁吃掉了奶酪渣。
三、合作交流,品读感悟。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1)蚂蚁队长带领它的队伍在做什么?(搬运奶酪。)蚂蚁队长是怎样严格要求它的队伍的?
(课件出示)蚂蚁队长集合好队伍,向大家宣布:“今天搬运粮食,只许出力,不许偷嘴。谁偷嘴就要处罚谁。”
(2)问题引导:蚂蚁队长带领的队伍在搬运粮食的过程中,究竟遇到了怎样棘手的难题呢?蚂蚁队长又是如何巧妙应对这一难题的?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文中仔细寻找答案。(引导学生学习第4~12自然段并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了解事情的经过。)
小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在小组内,每位同学都要积极发言,分享自己从课文中找到的关于难题和蚂蚁队长应对方法的相关内容,并说一说自己的理解。小组内要互相倾听,共同探讨,形成小组的统一观点。教师到各小组巡视,倾听大家的想法,为学生答疑解惑。
全班汇报,每个小组挑选一名代表,向大家汇报小组内的讨论成果。
难题:一块奶酪渣掉在了地上,这对于遵守不许偷嘴禁令的蚂蚁们来说,成了一个巨大的挑战。
蚂蚁队长的做法:蚂蚁队长在经过内心激烈的挣扎后,最终命令最小的蚂蚁吃掉了奶酪渣。
(3)蚂蚁队长的心理变化分析:
①看到奶酪渣时: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语句“盯着那一点儿掉在地上的奶酪渣,蚂蚁队长想:丢掉,实在太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不许偷嘴的禁令。怎么办呢?它的心七上八下”。从“丢掉,实在太可惜”这句话中,我们能感受到蚂蚁队长对食物的珍惜,毕竟这是大家辛苦搬运的成果。而“趁机吃掉它,又要犯不许偷嘴的禁令”,又体现出蚂蚁队长心中对禁令的敬畏。此时,蚂蚁队长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引导学生在读这部分的时候,要读出那种纠结、犹豫的感觉,仿佛自己就是那个面对奶酪渣不知如何是好的蚂蚁队长。
②犹豫后:“它犹豫了一会儿,终于一跺脚:‘注意啦,全体都有。稍息!立正!向后——转!齐步——走!’”从“犹豫了一会儿”可以看出蚂蚁队长内心的斗争时间并不短,它在努力权衡利弊。“终于一跺脚”这个动作,非常生动地表现出蚂蚁队长下定决心的那一刻。从这个动作和它下达的命令中,能深切地感受到蚂蚁队长作出决定时的坚定。引导学生在读这部分时,要把蚂蚁队长的这种坚定读出来。
(4)品质体会:通过蚂蚁队长的这一系列行为,组织学生进行一场讨论。请大家说一说从蚂蚁队长的做法中,看到了它身上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引导学生说出:蚂蚁队长以身作则,自己制定的不许偷嘴的禁令,哪怕面对巨大的诱惑,也坚决遵守;蚂蚁队长关爱弱小,将奶酪渣让给了最小的蚂蚁。)蚂蚁队长正是因为具备这些优秀品质,才赢得了蚂蚁们的尊重和信任,带领大家顺利完成搬运任务。
2.回顾全文,体味感悟。
(1)你喜欢这位蚂蚁队长吗?为什么?(喜欢。因为蚂蚁队长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自己不搞特殊化。)你喜欢这群小蚂蚁吗?为什么?(喜欢。因为它们有严格的纪律性。)(板书:严于律己)
(2)假如你是蚂蚁队长,你会怎样要求蚂蚁们?又会怎么做?
预设:会对蚂蚁们严格要求,自己也不能犯禁令。
3.选择其中一只小蚂蚁,发挥想象,以小蚂蚁的身份改编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四、总结课文,拓展想象。
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中自己曾经遇到的这样有诱惑力的事,想想:自己当时是怎么做的?学习课文后觉得应该怎么做?今后在生活中面对诱惑又该怎么做?
作业布置
1.选用相关同步练习。
2.把《一块奶酪》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并和家人交流自己对蚂蚁队长的看法。
课文写了一位蚂蚁队长在搬运奶酪的过程中以身作则,克服了自私的心理,从而赢得了蚂蚁们的拥护的故事,告诉人们作为领导要大公无私才能赢得人们的尊重。
课文运用了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生动表现了蚂蚁队长内心的矛盾和犹豫。写文章需要以情动人,而情感又产生于内心。因此,想要写活人物,就必须着力于心理描写。只有心理描写与其他描写手法相结合,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所以,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学会熟练地把多种描写方法运用到写作中。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学生对蚂蚁队长的品质有了较深刻的体会。但在引导学生分析蚂蚁队长心理变化时,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文本细节的挖掘,多给予学生思考和表达的机会,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