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时是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 “周围的植物” 单元的第 2 课,承接第 1 课 “认识常见植物” 的基础,聚焦 “如何科学观察植物” 这一核心能力,是培养学生 “探究实践素养” 的关键课时。教材以 “用多种感官观察植物” 为主线,通过 “明确观察方法 — 分组实践观察 — 交流观察发现 — 拓展观察应用” 的逻辑链,引导学生从 “简单认植物” 升级为 “细致察特点”,学习 “用眼睛看、用手摸、用鼻子闻(安全植物)” 的多感官观察法,同时初步尝试 “用简单符号记录观察结果”。教材注重贴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避免复杂术语,以 “安全观察” 为前提,为后续学习 “植物的生长变化”“植物各部分作用” 奠定观察能力基础,是连接 “认知植物” 与 “研究植物” 的重要桥梁。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已具备以下基础与认知特点: 已有经验:通过第 1 课学习,能说出 3-4 种常见植物的名称,知道植物有根、茎、叶等部分,但观察时多停留在 “看颜色、看形状” 的单一维度,未形成 “多感官结合” 的观察习惯; 认知特点:以具象思维为主,对 “动手摸、闻气味” 等互动式观察兴趣浓厚,但注意力容易被无关事物分散(如观察时玩叶子),需要教师明确观察目标和步骤; 学习能力:能使用简单词语描述观察感受(如 “叶子滑”“花很香”),但记录能力较弱,多依赖画图或简单符号,且对 “安全观察” 的意识不足(如可能想尝植物),需教师反复强调。核心素养分析1. 科学观念 通过多感官观察,进一步了解植物各部分(根、茎、叶、花)的具体特点(如 “叶子有锯齿边”“茎上有小绒毛”“花有香味”),知道不同植物的各部分特点存在差异,强化 “植物有多样形态和结构” 的观念。 2. 科学思维 通过 “对比不同植物的同一部分”(如 “绿萝叶子是光滑的,菊花叶子有锯齿”“多肉茎是短胖的,柳树茎是细长的”),进一步巩固 “找相同、找不同” 的比较思维,能根据观察结果简单归纳 “植物某部分的共同特点”(如 “大部分植物的叶子是绿色的”)。 3. 探究实践 能参与 “多感官观察植物” 的实践活动,学习 “用眼睛看细节(如叶子纹路)、用手摸触感(如软硬、光滑 / 粗糙)、用鼻子闻气味(如花香、草味)” 的观察方法,尝试用 “画图 + 简单文字 / 符号”(如画锯齿代表叶子边,写 “香” 字代表气味)记录观察结果,提升观察与记录的探究能力。 4. 态度责任 在观察中养成 “按步骤有序观察”“不破坏植物”“安全观察(不尝、不揉眼睛)” 的科学态度;感受 “细致观察能发现植物更多秘密” 的乐趣,愿意主动观察身边的植物,增强对自然事物的探究兴趣。教学重点学习 “用眼睛看、用手摸、用鼻子闻(安全植物)” 的多感官观察方法,能有序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 能说出 1-2 种植物各部分的具体特点(如 “绿萝叶子是心形的,摸起来滑滑的”“玫瑰花的茎上有刺,摸起来扎手”)。教学难点能按 “先看后摸再闻” 的顺序进行有序观察,避免观察时杂乱无章; 能将观察到的特点用 “简单符号 + 图画” 准确记录(如用 “△” 代表刺,用波浪线代表叶子纹路),突破 “记录与观察结果对应” 的困难。教具准备学生分组教具 安全植物实物(如绿萝、菊花、多肉、薄荷)、“多感官观察步骤” 卡通挂图(看→摸→闻)、PPT 课件(植物细节图:叶子纹路、茎上绒毛)、安全提示卡(“不尝植物”“摸后洗手”) 每人 1 张 “观察记录卡”(画有植物根、茎、叶、花的轮廓,留有记录区)、彩色蜡笔、放大镜(帮助看细节)、湿纸巾(摸后擦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回顾旧知:拿出第 1 课认识的绿萝盆栽,提问:“小朋友们,这是什么植物呀?我们上次知道它有哪几个部分呀?”(引导学生说出 “绿萝”“根、茎、叶”) 引发疑问:“大家说得很对!但老师发现一个秘密 —— 绿萝的叶子上有细细的纹路,你们看到了吗?除了看,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发现绿萝更多的秘密呢?” 板书课题:用彩色粉笔写课题 ——《周围的植物 —— 观察植物》,带领学生念 2 遍,强调 “观察” 就是 “仔细看、认真摸,发现更多特点”。 学生活动 积极回答旧知:“这是绿萝!有根、茎、叶!”; 凑近绿萝观察叶子,有的学生说 “没看到纹路”,有的说 “好像有一点点”,对 “其他观察方法” 充满好奇; 跟着教师念课题,初步理解 “观察” 的含义。 设计意图 通过 “回顾旧知 + 发现新疑问” 的方式,衔接第 1 课内容,同时引发学生对 “细致观察” 的兴趣,自然引出 “如何观察植物” 的主题,降低学习衔接的难度。二、讲授新课 (一)聚焦:我们能用哪些方法观察植物?(4 分钟) 教师活动 展示观察方法:拿出薄荷盆栽,边演示边说:“老师想知道薄荷的特点,首先用眼睛看 —— 薄荷的叶子是绿色的,形状长长的;然后用手轻轻摸 —— 叶子摸起来软软的;最后用鼻子闻(凑近但不碰到)—— 薄荷有香香的味道。” 出示安全提示:举起 “安全提示卡”,强调:“观察时只能看、摸、闻,绝对不能尝植物,摸完植物要用湿纸巾擦手,保护自己哦!” 聚焦核心问题:“我们用‘看、摸、闻’的方法,能发现植物哪些秘密呢?接下来我们分组试试看!” 学生活动 认真看教师演示,有的学生跟着做 “闻” 的动作,小声说 “我也想闻闻薄荷”; 齐声念安全提示:“不尝植物,摸后擦手!”; 兴奋地期待分组观察,有的学生已经开始看向桌上的植物实物。 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直观演示 “多感官观察方法”,让学生明确观察步骤;提前强调 “安全观察”,避免后续活动中出现安全问题;聚焦 “用方法找秘密”,为探索环节明确目标。 (二)探索:分组观察植物,记录发现(10 分钟) 教师活动 明确分组任务:将学生分成 4 人一组,每组发放 1 种安全植物(绿萝、菊花、多肉、薄荷),讲解任务:“1 人负责‘看’,说说植物各部分的颜色、形状;1 人负责‘摸’,说说触感;1 人负责‘闻’(安全植物),说说气味;1 人负责记录,在‘观察记录卡’上用画图或符号记下来(如叶子有锯齿就画锯齿)。” 示范记录方法:拿起 “观察记录卡”,指着叶子轮廓说:“如果看到叶子是心形,就把叶子轮廓涂成绿色,画个小爱心;如果摸起来滑,就写个‘滑’字或画个笑脸。” 巡回指导:在各组间走动,提醒学生 “按看→摸→闻的顺序来”,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记录(如帮不会写 “香” 字的学生画个香味符号 “ ”),及时纠正不安全行为(如用力掐叶子、凑太近闻)。 学生活动 分组开展观察:“看” 的学生指着菊花叶子说 “叶子边有尖尖的齿”,“摸” 的学生说 “菊花茎有点硬”,“闻” 的学生说 “薄荷好香呀”,“记录” 的学生在卡片上画锯齿和香味符号; 积极互动:有的学生用放大镜看叶子纹路,兴奋地说 “我看到叶子上有细细的线”;有的学生摸多肉叶子说 “软软的,像小胖子”; 完成记录卡:在教师帮助下,用简单图画和符号完成记录,如在绿萝茎的位置画 “细细的线”,在薄荷叶子旁画 “ ”。 设计意图 通过 “明确分工 + 示范记录”,降低一年级学生的操作难度,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机会;“巡回指导” 确保观察有序、安全进行,帮助学生突破 “记录与观察对应” 的难点,提升探究实践能力。 (三)研讨:我们发现了植物的哪些秘密?(4 分钟) 教师活动 邀请小组分享:请 2-3 个小组拿着植物和记录卡上台,说:“请你们组告诉大家,观察的是什么植物?用看、摸、闻的方法发现了什么秘密?”(若学生表达不完整,教师补充:“他们组观察的是菊花,看到叶子有锯齿,摸起来茎硬硬的,对不对?”) 引导找规律:展示各组的记录卡,提问:“我们观察了 4 种植物,它们的叶子颜色有什么一样的地方?触感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引导学生说出 “大部分叶子是绿色的”“有的叶子滑,有的叶子有刺”) 总结观察方法:“今天我们用‘看、摸、闻’的方法,发现了植物好多秘密!以后观察植物,就可以按这个顺序来,记得要安全观察哦!” 学生活动 小组上台分享:拿着薄荷说 “我们观察的是薄荷,看叶子长长的,摸起来软软的,闻起来香香的”,展示记录卡上的香味符号,其他同学认真听,点头表示认同; 找规律:举手回答 “绿萝和薄荷的叶子是绿色的”“玫瑰花的茎有刺,多肉的茎没有刺”; 跟着教师念:“观察植物,看、摸、闻,安全第一!” 设计意图 通过 “小组分享” 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补充帮助学生完善表述;“找规律” 活动培养比较与归纳思维,同时总结 “多感官观察方法”,落实科学观念与探究实践目标。 (四)拓展:观察校园里的植物(2 分钟) 教师活动 发起 “校园观察任务”:“今天我们在教室里观察了植物,校园里还有好多植物呢!下课后,我们一起去校园里,用‘看、摸、闻’的方法观察一棵大树,看看能发现什么秘密?” 布置家庭任务:“放学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观察家里的植物,把发现的秘密画在记录卡上,明天带来和同学分享,好吗?” 学生活动 兴奋地期待校园观察:“我想观察校门口的大树!”“我要看看校园里的花有没有香味!”; 点头答应家庭任务,有的学生小声和同桌说 “我要观察奶奶家的月季花”。 设计意图 将课堂观察延伸到 “校园”“家庭”,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运用观察方法,巩固所学技能;通过 “亲子互动” 提升学习兴趣,培养 “主动观察身边事物” 的习惯。三、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6 分) 观察植物时,我们不能用的方法是?( ) A. 用眼睛看叶子形状 B. 用嘴巴尝植物味道 C. 用手摸叶子触感 用手摸玫瑰花的茎,可能会有什么感觉?( ) A. 滑滑的 B. 扎扎的 C. 软软的 观察薄荷时,用鼻子闻能发现什么特点?( ) A. 有香味 B. 有臭味 C. 没有味道 二、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6 分) 观察植物时,只要用眼睛看就够了,不用摸和闻。( ) 摸完植物后,要用湿纸巾擦手,保持卫生。( ) 不同植物的叶子,形状和触感可能不一样。( ) 参考答案 选择题:1. B 2. B 3. A 判断题:1. × 2. √ 3. √ 设计意图 题目紧密围绕 “多感官观察方法” 和 “安全观察” 设计,选项简单直观,符合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既能检测学生对核心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强化 “安全观察” 的意识。四、课堂小结 用儿歌总结:“小眼睛,看仔细,叶子形状和颜色;小小手,轻轻摸,软硬光滑要记得;小鼻子,闻一闻,花香草香真不错;观察植物有方法,安全有序快乐多!”(带领学生边做动作边念:看时指眼睛,摸时伸手,闻时捂鼻子) 提问回顾:“今天我们学了哪几种观察植物的方法?观察时要注意什么呀?” 学生活动 跟着教师边做动作边念儿歌,动作夸张,兴趣浓厚; 齐声回答:“学了看、摸、闻的方法!要注意不尝植物,摸后擦手!” 设计意图 用 “儿歌 + 动作” 的形式总结,符合一年级学生好动、爱模仿的特点,帮助学生快速记忆观察方法和安全要求;小结字数约 90 字,简洁易懂,贴合学生认知。板书设计1.2 周围的植物 —— 观察植物 一、观察方法(贴卡通步骤图) 看(颜色、形状)→ 摸(软硬、光滑 / 粗糙)→ 闻(香味、草味) 二、我们的发现(贴学生记录卡示例) 植物 绿萝 薄荷 看的特点 叶子心形、绿色 叶子细长、绿色 摸的特点 叶子滑、茎细 叶子软、茎细 闻的特点 无明显味道 有香味 三、安全提示(贴安全提示卡) 不尝植物 摸后擦手 轻轻观察教学反思1. 成功之处 导入环节通过 “回顾旧知 + 发现新秘密”,自然衔接第 1 课内容,同时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课堂开场氛围活跃; 采用 “多感官观察 + 分工记录” 的方式,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每个学生都有明确任务,避免观察时混乱,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 课堂小结用 “儿歌 + 动作” 的形式,学生边做边念,记忆深刻,同时强化了 “安全观察” 的要求,落实了态度责任素养。 2. 不足之处 部分学生在 “闻植物” 时过于兴奋,出现 “凑太近闻”“用力吸” 的情况,虽及时纠正,但反映出安全提示的细致度不足; 记录环节,少数学生仍不知道如何用符号记录(如不会画 “锯齿”),教师需要逐个指导,占用较多时间,导致部分小组记录未完成; 研讨环节,学生分享时多聚焦 “自己组的植物”,较少主动对比其他组的发现,归纳能力有待提升。 3. 教学建议 后续教学中,可制作 “观察工具包”(内含放大镜、湿纸巾、安全提示小卡片),并在 “闻植物” 前示范 “轻轻扇闻” 的方法(用手扇动气味到鼻子前),强化安全观察细节; 提前准备 “观察符号参考图”(如锯齿、绒毛、香味等符号),贴在小组桌上,帮助学生快速选择符号记录,减少教师指导时间; 研讨环节增加 “小组互看记录卡” 的环节,让学生主动对比 “其他组植物的特点”,引导学生说 “我们组的绿萝叶子是滑的,他们组的菊花叶子有锯齿,不一样”,提升归纳思维能力。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6张PPT)1.2《周围的植物 —— 观察植物》(教科版)三年级上1.2《周围的植物 —— 观察植物》小朋友们,这是什么植物呀?我们上次知道它有哪几个部分呀?新知导入聚集探究新知1.我们应该怎样描述植物?2.我们种的植物长得怎么样了?描述植物可从外形入手:说清楚根、茎、叶的样子(如根是否粗壮、茎直或弯、叶的形状颜色),是否开花、花的颜色形状,还有植物整体高矮、生长环境(如土里、水里)。因没看到种下的植物,无法精准描述长势。若养护得当,可能叶片翠绿、茎秆挺拔;若光照或浇水不当,或许叶片发黄、生长缓慢。课堂练习(一)选择题 观察植物时,我们不能用的方法是?( )A. 用眼睛看叶子形状 B. 用嘴巴尝植物味道 C. 用手摸叶子触感用手摸玫瑰花的茎,可能会有什么感觉?( )A. 滑滑的 B. 扎扎的 C. 软软的观察薄荷时,用鼻子闻能发现什么特点?( )A. 有香味 B. 有臭味 C. 没有味道BAB(二)判断题 1.观察植物时,只要用眼睛看就够了,不用摸和闻。( )2.摸完植物后,要用湿纸巾擦手,保持卫生。( )3.不同植物的叶子,形状和触感可能不一样。( )×√√课堂总结小眼睛,看仔细,叶子形状和颜色;小小手,轻轻摸,软硬光滑要记得;小鼻子,闻一闻,花香草香真不错;观察植物有方法,安全有序快乐多!”今天我们学了哪几种观察植物的方法?观察时要注意什么呀?”板书设计1.2 周围的植物 —— 观察植物一、观察方法(贴卡通步骤图)看(颜色、形状)→ 摸(软硬、光滑 / 粗糙)→ 闻(香味、草味)二、我们的发现(贴学生记录卡示例)植物看的特点摸的特点闻的特点绿萝叶子心形、绿色叶子滑、茎细无明显味道薄荷叶子细长、绿色叶子软、茎细有香味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让备课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2《周围的植物 —— 观察植物》教学课件.pptx 【核心素养】1.2《观察植物》教案含反思.docx 视频素材:植物的秘密.mp4 视频素材:观察植物.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