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1.6《周围的植物 —— 校园里的植物》(教科版)三年级上1.6《周围的植物 —— 校园里的植物》这些植物在哪里见过?它们长在校园的哪个角落?新知导入聚集探究新知校园里常见的植物有柳树、樱花树、月季花、冬青等,我们要做到不拔起、不采摘、不伤害它们。准备好笔、记录夹。观察时仔细看植物外形、颜色等,用文字或简单图画记录,且别靠近池塘、电线。观察认识了桃树、柳树、月季花等校园植物。新发现:有的植物叶子形状很特别;新问题: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为啥不一样。课堂练习(一)选择题 1.下列植物中,长在校园花坛里的是?( )A. 柳树 B. 月季 C. 蒲公英2.观察校园植物时,不能做的是?( )A. 摸冬青叶子 B. 摘月季花 C. 闻月季花香3.校园里的柳树,最可能长在哪个位置?( )A. 校门口 B. 操场中间 C. 花坛里BBA(二)判断题 1.校园里的植物种类很多,长在不同的地方。( )2.观察校园植物时,听到红色时间卡要快速合。( )3.校园植物让我们的校园变得更美丽,我们要爱护它们。( )√√√课堂总结小侦探,真能干,找到植物记下来;校门口,柳树摇,叶子细细像小船;花坛里,月季开,红红花朵香喷喷;操场边,蒲公英,种子飞飞像小伞;爱植物,护校园,我们都是小卫士!”(“今天找到哪些植物?要怎么爱护它们?”板书设计1.6 周围的植物 —— 校园里的植物一、探索路线(贴校园路线图)校门口 → 花坛 → 操场边二、植物小发现(贴学生探索卡示例)植物生长位置我的发现(画图 + 标注)柳树校门口(细叶子)标注:叶子细、滑月季花坛(小红花)标注:花红、香蒲公英操场边(小伞种子)标注:种子会飞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让备课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时是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 “周围的植物” 单元的收官课,承接前 5 课 “认识植物、掌握观察方法、了解生长位置、记录植物特征、感知植物变化” 的基础,聚焦 “校园场景中植物的综合探究”,是 “课堂知识” 向 “生活实践” 转化的关键载体。教材以 “校园植物实地探索” 为主线,通过 “规划探索路线 — 实地观察记录 — 分类梳理发现 — 强化护绿意识” 的逻辑链,引导学生从 “室内观察” 走向 “户外实践”,综合运用多感官观察、简单记录等技能,认识校园植物的名称、分布及特点,初步建立 “校园是多样植物的生长家园” 的科学观念。教材注重 “安全引导” 与 “兴趣激发”,贴合一年级学生好动、爱探索的特点,为后续 “关注身边自然环境” 奠定实践基础,是单元知识与能力的整合与升华。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学习本课时,具备以下基础与认知特点: 已有经验:通过前 5 课能识别绿萝、菊花等常见植物,掌握 “看、摸、闻” 观察法,会用简笔画记录植物,但对 “校园植物” 认知零散(如认识校门口大树,不熟悉花坛、操场边植物),未系统梳理校园植物的种类与分布; 认知特点:以具象思维为主,对 “户外探索” 兴趣浓厚,但注意力易被无关事物吸引(如追逐蝴蝶、玩石子),需明确观察目标与安全规则约束; 学习能力:能简单描述植物特点,但户外记录时易出现 “记录不完整”“注意力分散” 问题,绘画能力差异大,需简化记录任务、分层指导。核心素养分析1. 科学观念 通过校园实地观察,认识校园内 3-4 种常见植物(如柳树、月季、冬青、蒲公英)及生长位置(校门口、花坛、操场边),知道校园植物种类多样,初步建立 “校园环境适合多种植物生长” 的科学观念。 2. 科学思维 通过 “给校园植物分类”(如 “长在花坛的植物:月季、冬青;长在路边的植物:柳树、小草”),巩固 “根据共同特征分类” 的思维方法,能归纳 “校园植物多生长在土壤里、需要阳光” 的共同特点,培养初步的分类与归纳能力。 3. 探究实践 能参与 “校园植物实地探索”,综合运用 “看颜色形状、摸触感、闻气味” 的观察方法,学习 “按路线有序探索”“用探索卡记录发现” 的技能,提升户外探究与实践记录能力。 4. 态度责任 感受 “校园植物美化校园环境” 的作用,体会植物与校园生活的联系;在观察中养成 “不摘花、不踩草、轻声交流” 的习惯,增强爱护植物、守护校园环境的责任感。教学重点认识校园内 3-4 种常见植物的名称、生长位置,能说出植物 1-2 个特点(如 “柳树叶子细细的,长在校门口”“月季花开在花坛,是红色的”); 综合运用多感官观察校园植物,用 “探索卡” 简单记录植物名称、位置及特点。教学难点户外探索时保持秩序,按路线有序观察,避免注意力分散(如跑闹、围观无关事物); 实现 “观察 — 记录” 有效衔接,将植物特点准确用简笔画 + 关键词记录在探索卡上。教具准备校园植物探索路线图(标注:校门口→花坛→操场边)、校园植物实拍图(提前拍摄校内柳树、月季等)、扩音器(户外指挥)、安全提示牌(“不摘花、不踩草”“轻声交流”)、时间提醒卡(绿 / 黄 / 红卡,对应剩余 2/1/0 分钟) 每组 1 张 “植物探索卡”(印有校园路线轮廓,含 “植物名称、生长位置、我的发现” 记录栏)、彩色蜡笔、放大镜(每组 2 个)、clipboard(文件夹板,防卡片吹动)、小组标志(不同颜色帽子)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展示校园植物图:播放提前拍摄的校园植物视频(校门口柳树、花坛月季、操场边蒲公英),提问:“这些植物在哪里见过?它们长在校园的哪个角落?” 激发探索兴趣:“今天我们当‘校园植物小侦探’,一起去寻找这些植物,还要记录它们的‘小秘密’,你们愿意吗?” 明确安全规则:举起安全提示牌,带领学生念儿歌:“小侦探,去探索,不摘花,不踩草;轻声说,不跑闹,跟着小组不乱跑!” 学生活动 兴奋回答:“这是校门口的柳树!”“花坛里的月季花是红色的!”; 积极响应:“愿意!我想找操场边的蒲公英!”; 跟着念安全儿歌,明确户外要求。 设计意图 用熟悉的校园场景唤醒记忆,激发探索兴趣;安全儿歌简化规则记忆,为户外秩序管理铺垫。二、讲授新课 (一)聚焦:我们怎么探索校园植物?(5 分钟) 教师活动 讲解探索路线:展示校园路线图,说:“我们的路线是校门口→花坛→操场边,每个地方停留 6 分钟,听‘时间提醒卡’行动。” 明确小组分工:“每组选 1 名小组长(举标志、带路线)、1 名记录员(填探索卡)、1 名安全员(提醒安全),遇到不认识的植物怎么办?(引导说 “问老师”)” 示范记录方法:拿起探索卡,举例:“看到柳树,在‘名称’栏写‘柳树’,‘位置’栏画校门,‘发现’栏画细叶子,标‘叶子细’。” 学生活动 记住路线:“校门口→花坛→操场边”; 小组分工:小组长举帽子,安全员小声提醒 “不摘花”; 理解记录方法:有的学生提前在探索卡上画校门轮廓。 设计意图 明确路线与分工,示范记录方法,降低户外探索难度,确保活动有序开展。 (二)探索:校园植物实地观察(12 分钟) 教师活动 带领户外探索: 校门口(柳树):用扩音器引导:“摸一摸柳树叶子,滑不滑?数一数叶子像什么?(引导说 “像小船”)”,举绿色卡提醒 “还有 2 分钟”; 花坛(月季、冬青):“闻一闻月季香不香?冬青叶子是硬还是软?记录员要抓紧填卡哦!”,举黄色卡提醒 “还有 1 分钟”; 操场边(蒲公英、小草):“吹一吹蒲公英种子,会飞吗?小草长在土壤里还是水里?”,举红色卡提醒 “时间到,集合啦!”。 巡回指导:帮助记录员简化记录(如 “小草画细线条,标‘长在操场边’”),用 clipboard 固定卡片,避免风吹动。 学生活动 有序观察:摸柳树叶子说 “滑滑的”,闻月季说 “香香的”,吹蒲公英种子兴奋喊 “会飞!”; 认真记录:记录员在组员提醒下,填 “柳树 — 校门口 — 叶子细”“月季 — 花坛 — 花红、香”; 遵守秩序:看到黄色卡加快记录,听到红色卡快速集合。 设计意图 分地点引导观察,时间提醒卡把控进度;clipboard 解决户外记录难题,确保 “观察 — 记录” 衔接。 (三)研讨:我们发现了什么?(5 分钟) 教师活动 小组分享:请 2-3 组小组长带探索卡上台,说:“找到哪些植物?它们的‘小秘密’是什么?”(如学生说 “月季长在花坛,花是红的”,教师补充 “还香香的,对吗?”) 分类归纳:在黑板贴 “花坛里”“路边” 分类框,说:“把你们的探索卡贴到对应框里,看看有什么发现?” 引导总结:“大部分植物长在土壤里,都需要阳光。” 强化观念:“校园里有这么多植物,它们让校园变美了,我们要好好爱护它们!” 学生活动 上台分享:“我们找到蒲公英,长在操场边,种子会飞!” 展示探索卡上的画; 分类贴卡:兴奋地将探索卡贴到对应框里,发现 “花坛里有月季、冬青,路边有柳树、小草”; 齐声说:“要爱护校园植物!” 设计意图 分享梳理观察结果,分类活动培养归纳思维;强化护绿意识,落实态度责任目标。 (四)拓展:我是校园护绿小卫士(3 分钟) 教师活动 发起护绿行动:“怎么保护校园植物?”(引导说 “不摘花、提醒同学爱护”) 布置实践任务:“每天上学观察一种校园植物,记录它有没有变化(如叶子变绿了),下周分享‘植物观察日记’。” 学生活动 积极发言:“我要提醒同学不踩小草!”“我要给植物浇水!”; 答应任务:“我要观察花坛里的月季,看看会不会开更多花!” 设计意图 将护绿意识转化为行动,长期观察任务延伸课堂学习,培养持续探究习惯。三、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6 分) 下列植物中,长在校园花坛里的是?( ) A. 柳树 B. 月季 C. 蒲公英 观察校园植物时,不能做的是?( ) A. 摸冬青叶子 B. 摘月季花 C. 闻月季花香 校园里的柳树,最可能长在哪个位置?( ) A. 校门口 B. 操场中间 C. 花坛里 二、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6 分) 校园里的植物种类很多,长在不同的地方。( ) 观察校园植物时,听到红色时间卡要快速集合。( ) 校园植物让我们的校园变得更美丽,我们要爱护它们。( ) 参考答案 选择题:1. B 2. B 3. A 判断题:1. √ 2. √ 3. √ 设计意图 检测核心知识,强化 “植物位置、观察规则” 认知,题目贴合校园生活,符合一年级水平。四、课堂小结 儿歌总结:“小侦探,真能干,找到植物记下来;校门口,柳树摇,叶子细细像小船;花坛里,月季开,红红花朵香喷喷;操场边,蒲公英,种子飞飞像小伞;爱植物,护校园,我们都是小卫士!”(带领做动作:摇手模仿柳树,比开花手势) 提问回顾:“今天找到哪些植物?要怎么爱护它们?” 学生活动 边做动作边念儿歌,兴趣浓厚; 齐声回答:“找到柳树、月季、蒲公英!要不摘花、不踩草!” 设计意图 儿歌 + 动作帮助记忆,小结约 95 字,贴合一年级认知,强化知识与护绿意识。板书设计1.6 周围的植物 —— 校园里的植物 一、探索路线(贴校园路线图) 校门口 → 花坛 → 操场边 二、植物小发现(贴学生探索卡示例) 植物 生长位置 我的发现(画图 + 标注) 柳树 校门口 (细叶子)标注:叶子细、滑 月季 花坛 (小红花)标注:花红、香 蒲公英 操场边 (小伞种子)标注:种子会飞 三、护绿小卫士(贴彩色标语) 不摘花 不踩草 爱植物 护校园教学反思1. 成功之处 户外探索激发兴趣:实地观察让学生主动参与,95% 的学生能积极提问、分享发现,如 “蒲公英种子会飞”,体现 “做中学” 理念; 分工与时间管理有效:小组长、安全员分工明确,时间提醒卡把控进度,户外秩序良好,无安全问题; 记录工具实用:clipboard 解决户外卡片吹动问题,80% 的探索卡能完整记录 “名称 + 位置 + 特点”,记录效果达标。 2. 不足之处 个体差异关注不足:20% 绘画弱的学生记录时 “叶子画成圆圈”,虽有小助手协助,但仍有部分卡片记录不规范; 研讨归纳深度不够:分类活动仅停留在 “贴卡片”,未进一步引导发现 “植物生长与阳光、土壤的关系”,科学思维培养不充分; 户外突发应对不足:个别小组遇到蝴蝶时短暂围观,教师引导回观察任务耗时 1 分钟,影响进度。 3. 教学建议 强化分层指导:下次准备 “简化探索卡”(印有植物轮廓,学生仅涂色、填关键词),发放给绘画弱的学生; 深化研讨设计:增加 “植物生长条件” 讨论,如 “这些植物都长在有阳光的地方吗?”,引导归纳生长规律; 提前预设突发:课前强调 “遇到小动物不围观,先完成观察任务”,并安排 1 名辅助教师协助管理突发情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6《周围的植物 —— 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课件.pptx 【核心素养】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含反思.docx 视频素材:校园的植物.mp4 视频素材:环保小卫士.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