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惠来一中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练习(1)
八年级生物科试卷
注意事项:用黑色的签字笔或钢笔把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注意书写规范,字迹潦草者不得分,不得使用修改液、改正带等!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1. 下列关于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骨是由骨膜、骨质和骨髓构成的器官
B. 骨的硬度与骨中的无机物和有机物有关
C. 骨松质内的骨髓终生具有造血功能
D. 成年人的骨中,有机物约占2/3,无机物约占1/3
2.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说的是骨折后的病人在医生将骨折的两端接回原位后,需要休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直至骨愈合和修复。在骨愈合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结构是(  )
A. 骨髓 B. 骨膜 C. 骨密质 D. 骨松质
3. 下图为学生上课时,做出举手动作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只需要一块肌肉就能完成举手动作
B. ①在运动中提供动力
C. 只需要骨骼肌和①②参与就能完成举手动作
D. 参与该过程的骨骼肌两端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4. 下面是“蚂蚁的通讯”探究实验的几个步骤,其中错误的是( )
A. 实验过程中不能用手直接碰触
B 实验时蚂蚁处于饥饿状态
C. 从相邻的两个蚁穴中各捕捉10只蚂蚁
D. 木条粗细长短一样
5. 你见过群鸟起飞吗?研究人员通过长期的追踪观察,发现有些鸟类逐渐增强的叫声可能有助于鸟群就何时起飞达成“共识”。有关这种鸟类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研究该种鸟类行为的方法是一种观察法
B. 这种行为是鸟类生来就有的行为
C. 这种行为有利于减少被捕食的风险
D. 逐渐增强的叫声是鸟类在求偶
6. 松毛虫是枯叶蛾科松毛虫属昆虫的统称。某处松树林内的鸟遭人类大量猎杀,导致松毛虫大量繁殖,对松树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鸟可以帮助松树传播种子,扩大松树的分布范围
B. 可大量引入外地食虫鸟,控制松毛虫的数量
C. 用性外激素作引诱剂吸引雄虫,并可直接将雄虫杀死
D. 松树数量的减少,说明鸟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7. 巢湖执行10年禁渔期,“禁渔”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中的( )
A. 建立繁育中心 B. 迁地保护
C. 建立种质库 D. 就地保护
8. 将成熟的新鲜香菇放在白纸上,轻轻敲一敲会落下一些褐色的粉末。这些褐色粉末是( )
A. 菌丝 B. 种子 C. 孢子 D. 芽体
9. 江苏省洋河酒厂酒,素有“福泉酒海清香美,味占江淮第一家”的美誉,酿酒时需要加入(  )
A. 酵母菌 B. 醋酸菌 C. 乳酸菌 D. 曲霉
10. 细菌分布广泛,几乎无处不在。下列有关细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细菌的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
B. 可以通过分裂的方式快速生殖
C. 环境恶劣时可通过芽孢生殖
D. 新细菌与原细菌遗传物质不同
11. 某同学在培养基上接种了甲、乙两种细菌进行培养,同时,他还在培养基上放置了盐水浸过的纸片,经过恒温培养一段时间后,盐纸片周围只有甲细菌生长。以下对实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甲细菌对盐的耐受力比乙细菌强
B. 乙细菌的生存不需要无机盐
C. 无机盐可以影响某些细菌的分布
D. 不同种的细菌生活条件不同
12. 保存不当的橘子表面长出了青绿色的“绒毛”——青霉,小刚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 青绿色主要是结构①的颜色
B. ②和③具有相同的基本结构
C ②可从橘子中吸收营养物质
D. ①在条件适宜时发育成新个体
13. 下列关于人类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男性、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分别是睾丸和卵巢
B. 子宫是孕育胎儿的场所
C. 胎儿通过胎盘上的绒毛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D.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子宫
14. 如图是女性生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输送卵细胞的结构是②
B. 分娩是指受精卵植入①的内膜的过程
C. 该系统的主要生殖器官是③
D. 胎儿发育到266天左右时,从④产出
15. 中国是雉类资源的宝库,其中不乏特有物种,四川山鹧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便是近年来在四川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频繁出现的珍稀鸟类之一。下列关于四川山鹧鸪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四川山鹧鸪的生殖方式是体内受精、卵生
B. 图为山鹧鸪卵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发育为雏鸟的是①
C. 只要环境条件适宜,每个卵都可以发育为雏鸟
D. 对山鹧鸪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就地保护
16. 如图所示,巴斯德用一个鹅颈瓶保存肉汤,肉汤一年都没有腐败,其原因在于(  )
A. 鹅颈瓶是封口的,细菌根本无法进入
B. 空气中的细菌很难通过鹅颈瓶的瓶口进入肉汤
C. 鹅颈瓶中的空气不能与外界空气相通
D. 没有空气,细菌无法生长繁殖
17. 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唯一的证据
B. 米勒实验证明了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
C. 生物进化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 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
18. 大熊猫是食草动物,但冰川导致气候剧变前,它是食肉动物。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这种食性的转变是(  )
A. 人工选择的结果 B. 大熊猫为适应环境而产生变异的结果
C. 自然选择的结果 D. 随机选择的结果
19. 文山三七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三七在种植过程中会遭到各种害虫的侵害,七农通过喷洒农药的方式进行防治,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防治效果逐渐下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害虫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B. 农药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C. 农药选择了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生存下来
D. 害虫抗药性的产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0. 海鬣(liè)蜥分布于科隆群岛,由南美陆生鬣蜥演化而来。海鬣蜥长有两对巨大的爪子,使它们能紧紧地抓住岩石,去吃水边的海草。而南美大陆上的鬣蜥爪子却比较小,使它们能够爬树吃树叶。关于海鬣蜥的演化,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 科隆群岛上海鬣蜥巨大的爪子是有利变异
B. 海鬣蜥的后代中不可能存在爪子小的
C. 由于高度适应环境,海鬣蜥已停止演化
D. 为了吃到海草,海鬣蜥演化出了巨大的爪子
21. 如图所示,对甲、乙、丙三个不同地层内挖掘到生物化石的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B. 甲层生物数量一定比丙层生物数量多
C. 乙层中,只有复杂、高等的生物的化石,没有简单、低等的生物的化石
D. 这些地层中的生物化石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可能是丙、甲、乙
22. 人类的进化历程悠久漫长,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埃及发现的古猿头骨化石被认为是人猿同祖的证据之—
B. 人类进化发展大约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C. 能人是最早用火、开始狩猎、按照自己的愿望制造石器的古猿
D.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生的最显著变化是脑容量增加
23. 现代类人猿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丛林中,适于树栖生活,虽然它们和人类生活习性差异很大,但它们是人类的近亲。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A. 猩猩 B. 长臂猿 C. 黑猩猩 D. 森林古猿
24. 露西是一具发现于东非的古人类化石,是已知最早的人类祖先。骨骼化石显示:“露西”的下肢骨比上肢骨更粗更长,构成骨盆的髋骨也较宽阔。我们能推测出“露西”有______的能力( )
A. 使用工具 B. 制作工具 C. 人工取火 D. 直立行走
25. 蛋白质和核酸都是构成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蛋白质),对生命起源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根据化学演化学说,这些成果为生命起源的哪个阶段提供了有力证据( )
A. 从无机小分子合成有机小分子
B. 从有机小分子形成有机大分子
C. 有机大分子相互作用组成原始生命
D. 原始生命演化成原始的单细胞生物
26. 在植物园或公园里,各种植物的标牌就是采用双名法来表示该种植物的国际通用名称。创立双名法的科学家是( )
A. 林奈 B. 巴斯德 C. 达尔文 D. 孟德尔
27. 下图棉花、油菜、马铃薯、拟南芥、酵母菌和果蝇六种生物,它们的分类地位如图所示。除酵母菌外,与拟南芥亲缘关系最近与最远的生物分别是( )
A. 油菜、果蝇 B. 油菜、棉花和马铃薯
C. 棉花、马铃薯 D. 棉花和马铃薯、果蝇
2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门必同纲 B. 同目必同科 C. 同属必同目 D. 同纲必同科
29. 下列关于原生动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个体都是由单细胞构成的
B. 能从外界环境中摄取食物
C. 细胞内没有真正的细胞核
D. 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30. 下列原生动物中能使人生病的是(  )
A. 草履虫 B. 眼虫 C. 疟原虫 D. 变形虫
31. 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单细胞生物不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B. 草履虫生长到一定大小时,就会通过分裂产生新的个体
C. 有的单细胞生物对人类是有利的,有的单细胞生物对人类是有害的
D. 赤潮形成的原因是大量含氮、磷的有机物排入海中,导致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
32. 所有藻类细胞里都含有的色素是(  )
A. 叶绿素和藻黄素 B.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
C. 叶绿素和藻红素 D. 藻黄素和类胡萝卜素
33. 下列关于藻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多数藻类生活在江、河、湖、池和海洋中
B. 多数藻类的结构都具有根、茎、叶的分化
C. 许多藻类可作为人类的食物和医药的原料
D. 有些藻类可作为检测水域污染的指示生物
34. 养观赏鱼是一件休养生息、赏心悦目的事,但令人头疼的是,鱼缸的水稍微长一点时间不换,就会变得绿油油的,鱼缸内壁还会出现绿膜,原因是( )
A. 鱼缸里产生了大量的细菌 B. 鱼排出的粪便是绿色的
C. 鱼掉色了 D. 水中长出了大量绿色微小的藻类
35. 草履虫是一种身体很小的原生动物,它只由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原生动物,雌雄同体。它和变形虫的寿命最短,以小时来计算,寿命时间为一昼夜左右。下列有关草履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依靠鞭毛在水中旋转前进 B. 通过表膜排出食物残渣
C. 通过纤毛进行呼吸 D. 通过分裂进行生殖
36. 下列单细胞生物对人类有利的一面是( )
A. 疟原虫使人患疟疾
B. 痢疾内变形虫能破坏人的肠壁,侵入肝、脾,严重危害人的健康
C. 草履虫对污水净化有一定的作用
D. 海水中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时可形成赤潮,危害渔业
37. 藻类中水绵、衣藻呈绿色,海带是黄褐色,紫菜是红褐色,它们颜色不同,这类植物的共同特点是( )
A. 都是生活在淡水中 B. 都是多细胞
C. 都能固着在海底生活 D. 都能释放氧气
38. 下列与生物分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科
B. 猫和狗的亲缘关系比猫和鸡的亲缘关系远
C. 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
D. 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间的相似程度(性状差异)
39. 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人,屠呦呦为世界抗疟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她和她的团队研究的青蒿素是目前世界上消灭疟原虫(一种单细胞动物)最有效的药物。下列与疟原虫结构最相近的是( )
A. 乳酸菌 B. 酵母菌 C. 草履虫 D. 噬菌体
40. 早期藻类是植物的祖先而不是动物的祖先,其原因是( )
A. 具有遗传物质 B. 具有真正的细胞核
C. 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D. 有起到固定作用的假根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一、读图理解
41. 苯丙酮尿症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苯丙酮尿症(PKU)患者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大脑发育障碍等症状。如图是某家族该病的遗传系谱图(受基因D、d控制)。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遗传学上,人的表现正常和患苯丙酮尿症是一对_____。I代3号和4号表现正常Ⅱ代7号表现也正常,这种现象是______。
(2)Ⅱ代7号的直系亲属有______(填序号)。I代3号和4号再生育一个患病男孩的几率是_____。
(3)Ⅲ代11号的基因组成是_____,Ⅳ代15号的基因组成与Ⅲ代10号相同的概率是_____。
(4)现有Ⅳ代16号神经细胞、口腔上皮细胞、生殖细胞、成熟的红细胞各一个,这些细胞中X染色体加起来至少有_______条。
(5)为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实现优生优育,应采取的措施包括禁止______、提倡遗传咨询和进行产前诊断。
(6)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其中起遗传作用的物质是______,亲子代间遗传物质传递的“桥梁”是精子和_______。
二、实验探究
42. 1953年美国科学家米勒做了一个探索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实验。如图是实验装置示意图、分析图回答下列问题:
(1)米勒的实验属于_______(选填“对照实验”或“模拟实验”)。
(2)米勒实验装置中,①烧瓶内注入的气体相当于______,它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主要不含_______,请推测最初形成的生命是_______(填“需氧型”或“不需氧型”)。③烧瓶内的沸水相当于_______,实验后取样检测到其中可能含有______,它是可以合成蛋白质的有机小分子物质。
(3)火花放电模拟的是原始地球上的_____,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能量。②装置是冷凝器,这模拟了原始地球条件下的_______过程。
(4)通过实验,米勒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条件下,原始大气中的______能够转变为______,证明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
三、资料分析
43. 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所示。请结合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完成下列问题:
类型 地点 项目 工业污染区 非污染区
深色桦尺蛾 浅色桦尺蛾 深色桦尺蛾 浅色桦尺蛾
释放数目 154只 164只 472只 496只
再回收率 58% 25% 6% 42%
(1)桦尺蛾的体色本身就存在着不同,有深色和浅色之分,这是一种______(填“遗传”或“变异”)现象。
(2)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工业污染区______桦尺蛾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并繁殖后代,______桦尺蛾则容易被淘汰;在非工业污染区______桦尺蛾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并繁殖后代。由此说明,环境对桦尺蛾起到了______作用。
(3)通过上述事实说明,桦尺蛾的变异是______的,而环境的选择是______的。(两空均填“定向”或“不定向”)
(4)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的。根据达尔文进化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______的结果。
(5)如果工业区严格控制污染,工厂的排烟量大大减少,将对桦尺蛾的类型和数量产生怎样的影响?______。
(6)桦尺蛾的幼虫对桦树的危害很大,但目前对它的防治仍然是以喷洒药剂毒杀为主。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往往会伤及其他昆虫和以这些昆虫为食的鸟类,这不利于______。
四、综合运用
44. 据图回答问题。
(1)在分类阶层中,生物种类最多的单位是______,其中生物之间所含有的共同特征最______,生物体间的差异最______;生物种类最少的单位是______,其中生物之间所包含的共同特征最______,生物体间的差异最_____。
(2)与梅花鹿同一目的动物有(举二例)______。
(3)梅花鹿与牛在分类阶层上有_____个相同的单位,它们是______。
(4)梅花鹿在_____这个分类阶层上与人分开。
惠来一中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练习(1)
八年级生物科试卷
注意事项:用黑色的签字笔或钢笔把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注意书写规范,字迹潦草者不得分,不得使用修改液、改正带等!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B
【15题答案】
【答案】C
【16题答案】
【答案】B
【17题答案】
【答案】D
【18题答案】
【答案】C
【19题答案】
【答案】B
【20题答案】
【答案】A
【21题答案】
【答案】D
【22题答案】
【答案】C
【23题答案】
【答案】D
【24题答案】
【答案】D
【25题答案】
【答案】B
【26题答案】
【答案】A
【27题答案】
【答案】A
【28题答案】
【答案】C
【29题答案】
【答案】C
【30题答案】
【答案】C
【31题答案】
【答案】A
【32题答案】
【答案】B
【33题答案】
【答案】B
【34题答案】
【答案】D
【35题答案】
【答案】D
【36题答案】
【答案】C
【37题答案】
【答案】D
【38题答案】
【答案】D
【39题答案】
【答案】C
【40题答案】
【答案】C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一、读图理解
【41题答案】
【答案】(1) ① 相对性状 ②. 遗传
(2) ①. 3、4、12、13、14 ②. 1/8
(3) ①. Dd ②. 2/3
(4)2##二##两 (5)近亲结婚
(6) ①. DNA ②. 卵细胞
二、实验探究
【42题答案】
【答案】(1)模拟实验
(2) ①. 原始大气 ②. 氧气 ③. 不需氧型 ④. 原始海洋 ⑤. 氨基酸
(3) ①. 闪电 ②. 降雨
(4) ①. 无机物 ②. 有机小分子
三、资料分析
【43题答案】
【答案】(1)变异 (2) ①. 深色 ②. 浅色 ③. 浅色 ④. 选择
(3) ①. 不定向 ②. 定向
(4)长期自然选择 (5)深色桦尺蛾数量减少,浅色桦尺蛾数量增多(意近即可)
(6)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四、综合运用
【44题答案】
【答案】(1) ①. 界 ②. 少 ③. 大 ④. 种 ⑤. 多 ⑥. 小 (2)长颈鹿、牛
(3) ①. 4 ②. 界、门、纲、目
(4)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