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第三框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课 第三框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第三框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1.杭州2023年第19届亚运会吉祥物是一组名为“江南忆”的机器人,三个吉祥物分别取名“琮琮”“莲莲”和“宸宸”。“琮琮”以机器人的造型代表世界遗产良渚古城遗址,名字源于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玉琮,其全身以黄色为主色调,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吉祥物“琮琮”(  )
①作为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②作为良渚文化的重要标志物,说明越古老的文化越有价值 ③适应时代要求,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④文化寓意鲜明,说明只有经济发展才能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2.龙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从图腾崇拜到爱国主义,从祭祀活动到竞技体育,龙舟文化不断地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创造性转化,使龙舟文化内涵适应时代的实践 ②创造性转化,对龙舟陈旧的外观形象予以改造
③创新性发展,对龙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 ④创新性发展,转化为符合时代特色的呈现形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3年10月世界科幻大会在成都举行,本届科幻大会的吉祥物名为“科梦”。“科梦”结合了宇宙飞船、银杏叶、太阳神鸟图腾、三星堆青铜鸟、成都科幻大会场馆等元素, 让大家看到了古蜀文明与现代科技的巧妙融合、机械感与想象力的精彩碰撞。“科梦”的设计(  )
①推动了优秀古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②彰显了源远流长的古蜀文化的独特气质和魅力
③展现了现代科技丰富古蜀文化具体内涵的功能 ④增强了坚守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强大信心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4.为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必须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实施中医药传承工程,不断弘扬当代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加快智能装备、智能生产线研发,推动我国中药制造技术迈向高端水平。这表明激发中医药行业的生命力,需要(  )
①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②以文化促进科技发展,以现代科学技术助力文化发展 ③促进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经济、政治融合发展 ④顺应社会生活变化,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从“不倒翁小姐姐”到“李白对诗”,再到如今的“盛唐密盒”……白居易笔下的雁塔题名、诗仙李白的醉酒吟诗、古诗古画中的簪花仕女、青史留名的房谋杜断等,散落在史书典籍中的故事遗珠,通过现代舞蹈、真人演绎、现场互动等形式,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这些也让大唐不夜城成为古城西安的一张魅力名片。这张魅力名片(  )
①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多种民族文化交流的成果 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产物 ③启示我们要在创新的基础上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 ④佐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世代相传中行稳致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知识点二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6.2023年9月30日是我国第10个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全国各地以形式多样的活动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在全社会传承浩然之气,凝聚勇往直前的奋进伟力。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是基于英烈精神(  )
①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②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涵养着人们的爱国情怀 ③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凝聚前行动力 ④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7.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学生要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应有的态度是(  )
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②在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过程中,要充分吸收外来文化
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④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广袤的神州大地上,处处留下青年奋斗的足印。从攻克“卡脖子”的科技难题到写好乡村振兴的宏大文章,从筑梦经济建设大舞台到服务社会民生最基层,无数青年扛起责任,勇毅担当,用拼搏奉献书写了新时代青春答卷。他们用行动(  )
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构筑中华民族精神
③证明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 ④表明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3年是我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他们弘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贡献。由此可见(  )
①援外医疗队是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生动体现 ②中国医疗队坚守和践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③中国医疗队精神就是新时代的中华民族精神 ④援外医疗队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给民族精神注入生机和活力,使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给我们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启示是(  )
①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②要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③要立足实践,在实践中促进其基本内涵不断变化 ④要在实践中推动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2023年12月13日是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M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到当地学校开展了“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主题活动。红色宣讲员通过浅显易懂的话语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抗日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壮举感天动地、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立志报效祖国”等内容,还宣讲了在抗日战争中涌现出的抗战名将杨靖宇、抗日少年英雄王二小等事迹。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让所有在场的师生感动万分。学生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要弘扬抗战精神,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珍爱和平,以史为鉴,传承家国情怀。
结合材料,运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弘扬抗战精神。
第三框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1.A 玉琮是良渚文化的重要标志物,散发着永恒的魅力,但不意味着越古老的文化越有价值,②错误。经济是文化的基础,但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自身传承性,“只有经济发展才能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说法错误,④排除。
2.C 创造性转化侧重形式的创新和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进行改造,对龙舟陈旧外观形象的改造属于创造性转化,②正确。创造性发展侧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对龙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属于创新性发展,③正确。创新性发展,使龙舟文化内涵适应时代的实践,①错误。创造性转化,转化为符合时代特色的呈现形式,④错误。
3.B “科梦”的设计推动了优秀古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彰显了源远流长的古蜀文化的独特气质和魅力,①②正确。“科梦”的设计,创新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而不是丰富古蜀文化具体内涵,③不符合题意。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坚守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且内容和形式是不断发展的,④错误。
4.B 题干表明激发中医药行业的生命力,需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①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以文化促进科技发展,以现代科学技术助力文化发展,②不符合题意。文化与经济、政治融合发展,这与激发中医药行业的生命力无直接关系,排除③。
5.C 散落在史书典籍中的故事遗珠,通过现代舞蹈、真人演绎、现场互动等形式,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这些也让大唐不夜城成为古城西安的一张魅力名片,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产物,也进一步佐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世代相传中行稳致远,②④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多种民族文化的交流,①不符合题意。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促进文化创新,而且我们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③排除。
6.B 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①说法错误。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是基于英烈精神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涵养着人们的爱国情怀;同时弘扬英烈精神,有利于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凝聚前行动力,②③符合题意。英烈精神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④说法错误。
7.B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青年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应有的态度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①④符合题意。要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而不是一切外来文化,②错误。传统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必须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是一切传统文化,③错误。
8.B 无数青年用行动证明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用实际行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③符合题意。材料表明新时代青年用行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而不是构筑中华民族精神,②错误。材料表明新时代青年用实际行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④与题意不符。
9.A 中国医疗队精神是新时代的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突出表现之一,③错误。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④错误。
10.B 题干启示我们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在实践中推动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地丰富和发展,①④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中国共产党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的做法,不强调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②与题意不符。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不变,其具体内涵因时而变,③错误。
11.①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②抗战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③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解析:可联系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作用,抗战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等知识回答。
3 / 3第三框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1.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要求
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    和陈旧的      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      相适应、与      相协调。
2.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
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
(1)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    为核心,     、爱好和平、勤劳勇敢、     的伟大民族精神。
(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    ,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
(3)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    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    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2.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1)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    。
(2)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      。
(3)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      ,是中华民族永远的      。
3.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既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判一判
 (1)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使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当代文化相协调。(  )
(2)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目的是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新文化形式。(  )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
(4)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着眼点。(  )
选一选
 “当我们背起这些熟悉的诗,在一起举起酒杯和古人会须一饮,突然觉得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绵延。其实唐诗、古人离我们并不遥远,他们就在我们身边。”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  )
①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和家国情怀
②实现了对唐代诗歌文化的全面继承
③创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呈现形式
④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风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            。
(2)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       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连一连
1.教材P99“阅读与思考”
(1)查阅资料,品读老子的这句话,谈谈为什么今天发展文化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提示:老子这句话的大意是,认识到客观规律是亘古不变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类在不断实践中发现并掌握规律,这些规律可以指导人们进行各种实践活动。我们要进行文化创新,离不开对包含规律的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2)从上述雕刻、文学等发展的事例来看,你认为该如何实现文化创新?
提示: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文化创新。
2.教材P101“阅读与思考”
(1)查阅资料,了解伟大建党精神是怎么形成的,它与中华民族精神是什么关系。
提示:①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先驱在20世纪20年代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产生的宝贵精神财富,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开拓前行。民族复兴历史任务是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时代背景,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理论来源,伟大建党活动是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文化土壤。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伟大建党精神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和生动体现,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伟大建党精神传承和弘扬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2)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表现?
提示: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既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人民面临不同的问题、担负不同的历史任务,在历史实践中形成的民族精神会深深打上时代的烙印。
议题一 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情境】 2023年9月27日,国民神话史诗电影《封神第一部》亮相第十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闭幕式,其还原了三千年前独属于中国浪漫的神话史诗故事。观众在观影时获得的沉浸感,源于影片对于中国文化的融入、普世情感的表达、当代视角的解读和先进技术的使用。在随后的颁奖典礼上,电影《封神第一部》荣获第十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金丝路奖”组委会特别奖。神话有温度,电影有态度,相信随着影片在世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将有更多观众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探究 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阐明近年来我国众多传统文化素材电影取得成功的原因。
1.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创造和传承的一切文化的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指整个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文化,这些文化往往也是长期发挥正能量的文化。
(2)在历史上形成并长期存在的传统文化,并不都是优秀文化。有些文化在创造之初或许具有进步意义,但随后逐渐演变为代表腐朽没落势力的文化,失去了进步意义;还有的文化,历史上曾经是人们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是由于无法适应新的社会历史环境和条件,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更有一些文化,以今天的价值观来看,从创造之初起,就是以压制人性、反人道为导向的,它们也不属于我们所说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范畴。
2.正确理解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1)区别: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
(2)联系:两者是密切相关、前后相继的关系。只有通过改造和转化,才能实现创新和发展;只有把传统文化中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进行改造和转化,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新的表达形式,才能推动整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创新和发展;只有首先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才能进一步增强其影响力和号召力。概而言之,创造性转化是创新性发展的前奏,创新性发展是创造性转化的升华。
(3)目的:同我们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联系,努力解决和回答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政育人、文以化人的作用,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1.(2023·浙江6月选考20题)2023年的除夕,故宫里的诸多神兽在“甪端”的带领下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音乐剧《甪端》通过文化提炼和艺术加工,让原本高冷枯燥的文物,化身为一个个生动活泼的角色,拉近了观众与文物、历史与现实的距离。《甪端》的成功在于(  )
①对传统文化辩证取舍,增强了观众的文化认同 ②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形式,拉近了观众与文物的距离 ④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近年来,故宫文创推出了许多文创产品,例如故宫口红、故宫雪糕等,这些文创产品凭借着亮眼的设计以及产品背后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吸引了一大批网友的注意。这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  )
A.取其精华、全盘吸收 B.注重经济效益
C.以创新为主、继承为辅 D.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国产动画《雾山五行》一经开播便以超燃的打斗场面和极具韵味的水墨画风收获全网超高口碑。有人将它称作“迄今为止,把国画泼彩山水动画化诠释得最好的作品”。《雾山五行》展现传统国画之魅力获得成功,启示我们(  )
①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必须对传统文化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 ②立足当今社会实践,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协调的新形式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④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有一种浪漫叫“中国人给航天器取名”:探日卫星叫“羲和”、火星车叫“祝融”、载人空间站叫“天宫”……“羲和”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太阳女神与制定时历的女神,象征中国对太阳探索的缘起与拓展;“祝融”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火神;“天宫”是中国神话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宫殿,寓意对未知天空的探索……中式浪漫的航天器命名(  )
①作为文化的核心支配着人类的太空探索活动 ②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③集中体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 ④通过中国文化元素彰显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议题二 如何认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情境】 一部中国航天波澜壮阔、大气磅礴的创业史、奋斗史,也是伟大航天精神的孕育史、传承史。几代航天人培育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广大航天人始终以发展航天事业为崇高使命,以报效祖国为神圣职责,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广大航天人知难而进、勇于创新,不计个人得失,不求名利地位,以苦为乐,无怨无悔,用自己的青春、智慧,攻克了一系列国际宇航界公认的尖端课题。仰望星空,航天事业神圣而光荣,但也充满坎坷与艰辛,我们必须坚持精神引领,用好精神力量。航天人始终保持斗争精神、顽强意志、优良作风,毫无畏惧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坚持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抒写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英雄气概。无论条件如何变化,无论前进到哪一阶段,都要把航天精神传承好、弘扬好、发展好。
探究 运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阐述弘扬我国航天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1.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1)凝聚作用:精神纽带。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56个民族的共同精神财富,国家的统一、各民族的团结要由这个共同的民族精神来维系,各民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由这个共同的民族精神来凝聚。
(2)支撑作用:精神支柱。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特别是当民族生存的物质条件遇到困难、前进发展遭受挫折的时候,这种支撑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和明显。
(3)激励作用:精神动力。强大的民族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民族物质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一定的物质力量发挥出更好、更大的作用。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推动着伟大的事业的发展。具有坚强精神的民族才是有前途的民族,中华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振兴的精神动力。
(4)指引作用:精神火炬。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2.正确理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的关系
(1)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1.(2023·海南高考12题)60年前,毛泽东同志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60年来,各行各业书写着不同时代的雷锋故事。道德模范、时代楷模、中国好人等不断涌现,激励越来越多的人践行雷锋精神,在服务社会、助人为乐、爱岗敬业中提升人生境界。这表明,雷锋精神(  )
①为社会发展进步注入不竭精神动力 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③引领社会风尚,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④是民族精神的核心,贯穿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4·浙江1月选考16题)工匠精神源于“工”这一古老职业,鬼斧神工、炉火纯青等都是对“工”之技艺的形象表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诸多大国工匠以“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创造了一个个工程技术奇迹。工匠精神(  )
①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
③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
④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  )
A.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B.汲取和借鉴世界各民族的一切文化
C.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改造传统文化
第三框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基础知识·准落实】
新学知识巧梳理
(一)1.内涵 表达形式 当代文化 现代社会 2.内涵
(二)1.(1)爱国主义 团结统一 自强不息 (2)核心
(3)创造 团结 2.(1)支柱 (2)精神动力 (3)价值追求 精神火炬 4.(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时代新人
判一判
 (1)× (2)× (3)× (4)×
选一选
 C 《长安三万里》以动画电影的形式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和家国情怀,创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呈现形式,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风尚,①③④正确。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对包括唐代诗歌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不能全面继承,②错误。
连一连
 
【学科素养·稳提升】
议题一
情境探究
探究 提示: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近年来我国众多传统文化素材电影取材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用当代审美激活文化基因,融入时代元素,引发观看热潮和持续热议,赢得了票房收入。②对中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立足社会实践,结合当今时代和社会发展,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近年来我国众多传统文化素材电影借助于现代科技,用数字技术呈现瑰丽想象,探索中国风格,追求中国气派,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跟踪训练
1.B 《甪端》通过文化提炼对传统文化进行辩证取舍,让原本高冷枯燥的文物,化身为一个个生动活泼的角色,拉近了观众与文物、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增强了观众的文化认同,①正确。《甪端》运用音乐剧的形式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形式,拉近了观众与文物的距离,③正确。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②错误。材料体现了表达形式的创新,并没有体现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④不选。
2.D 故宫文创推出的文创产品凭借着亮眼的设计以及产品背后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吸引了一大批网友的注意。这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不断创新,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D符合题意。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全盘吸收,A错误。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B错误。对待传统文化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C错误。
3.C 我们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①错误。《雾山五行》展现传统国画之魅力获得成功,这启示我们立足当今社会实践,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协调的新形式,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②④正确。材料主要强调《雾山五行》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未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③不选。
4.C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①错误。中式浪漫的航天器命名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通过中国文化元素彰显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②④正确。材料未涉及政治、经济问题,也就不能说明中式浪漫的航天器命名是否集中体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③排除。
议题二
情境探究
探究 提示: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②我国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③我国航天精神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信念和不懈追求,已经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巨大动力,必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跟踪训练
1.A 对雷锋精神通过不同形式进行弘扬和传承,激励人们践行雷锋精神,服务社会、助人为乐、爱岗敬业,表明雷锋精神能为社会发展进步注入不竭精神动力,引领社会风尚,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①③符合题意。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②错误。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④错误。
2.B 工匠精神源于“工”这一古老职业,鬼斧神工、炉火纯青等都是对“工”之技艺的形象表达,表明工匠精神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①正确。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②不符合题意。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③不符合题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诸多大国工匠以“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创造了一个个工程技术奇迹,表明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④正确。
3.C 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A错误。要汲取和借鉴世界各民族的一切优秀文化,B错误。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正确。传统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D错误。
6 / 6(共70张PPT)
第三框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目录
基础知识·准落实
1
学科素养·稳提升
2
教学效果·勤检测
3
01
基础知识·准落实
梳理归纳 高效学习
(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1.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要求
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
和陈旧的 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
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 相适应、与
相协调。

涵 
表达形式 
当代文化 
现代
社会 
2.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
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 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
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
内涵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 中华民族精神
(1)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 为核
心, 、爱好和平、勤劳勇敢、 的
伟大民族精神。
(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 ,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
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
神,相辅相成,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
(3)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 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
大 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爱国主义 
团结统一 
自强不息 
核心 
创造 
团结 
2. 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1)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
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

(2)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
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 。
(3)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 ,是中华民族永远
的 。

柱 
精神动力 
价值追求 
精神火炬 
3. 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既是长期历史积淀的
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4.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

(2)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 为着眼点,强化
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 
时代新人 
判一判
(1)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使之与现代社会相适
应、与当代文化相协调。 ( × )
(2)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目的是使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转化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新文化形式。
( × )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
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
火炬。 ( × )
(4)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为着眼点。 ( × )
×
×
×
×
选一选
“当我们背起这些熟悉的诗,在一起举起酒杯和古人会须一饮,突
然觉得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绵延。其实唐诗、古人离我们并不遥远,他
们就在我们身边。”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  )
①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和家国情怀
②实现了对唐代诗歌文化的全面继承
③创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呈现形式
④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风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 《长安三万里》以动画电影的形式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价
值观和家国情怀,创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呈现形式,有助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风尚,①③④正确。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
糟粕,对包括唐代诗歌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不能全
面继承,②错误。
连一连
  
1. 教材P99“阅读与思考”
(1)查阅资料,品读老子的这句话,谈谈为什么今天发展文化离
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提示:老子这句话的大意是,认识到客观规律是亘古不变
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类在不断实践中发现并掌握规
律,这些规律可以指导人们进行各种实践活动。我们要进行
文化创新,离不开对包含规律的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2)从上述雕刻、文学等发展的事例来看,你认为该如何实现文
化创新?
提示: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文化创新。
2. 教材P101“阅读与思考”
(1)查阅资料,了解伟大建党精神是怎么形成的,它与中华民族
精神是什么关系。
提示:①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先驱在20世纪20年
代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结合产生的宝贵精神财富,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使命,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开拓前行。
民族复兴历史任务是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时代背景,马克思列宁
主义是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理论来源,伟大建党活动是伟大建党
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
文化土壤。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
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
动力。伟大建党精神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伟
大建党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和生动体现,是对中华民
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伟大建党精神传承和弘扬了伟大的中华民
族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2)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表现?
提示: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既是
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
程。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人民面临不同的问题、担负不
同的历史任务,在历史实践中形成的民族精神会深深打上
时代的烙印。
02
学科素养·稳提升
内化知识 知能升华
议题一 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情境】 2023年9月27日,国民神话史诗电影《封神第一部》亮相
第十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闭幕式,其还原了三千年前独属于中国浪
漫的神话史诗故事。观众在观影时获得的沉浸感,源于影片对于中国
文化的融入、普世情感的表达、当代视角的解读和先进技术的使用。
在随后的颁奖典礼上,电影《封神第一部》荣获第十届丝绸之路国际
电影节“金丝路奖”组委会特别奖。神话有温度,电影有态度,相信
随着影片在世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将有更多观众感受到中国传
统文化的魅力。
探究 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阐明近年来我国众多传统文
化素材电影取得成功的原因。
提示: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源远流长、博大
精深。近年来我国众多传统文化素材电影取材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并用当代审美激活文化基因,融入时代元素,引发观看热潮和持
续热议,赢得了票房收入。②对中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古为今用、
推陈出新,立足社会实践,结合当今时代和社会发展,以人民群众喜
闻乐见的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近年
来我国众多传统文化素材电影借助于现代科技,用数字技术呈现瑰丽
想象,探索中国风格,追求中国气派,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1. 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创造和传承的一切文化
的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指整个中华传统文化中有
利于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文化,这些文化往往也是长期发
挥正能量的文化。
(2)在历史上形成并长期存在的传统文化,并不都是优秀文化。
有些文化在创造之初或许具有进步意义,但随后逐渐演变为
代表腐朽没落势力的文化,失去了进步意义;还有的文化,
历史上曾经是人们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是由于无法
适应新的社会历史环境和条件,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更
有一些文化,以今天的价值观来看,从创造之初起,就是以
压制人性、反人道为导向的,它们也不属于我们所说的优秀
传统文化的范畴。
2. 正确理解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1)区别: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
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
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
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创新性发展,就是
要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
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
(2)联系:两者是密切相关、前后相继的关系。只有通过改造和
转化,才能实现创新和发展;只有把传统文化中对今天仍有
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进行改造和转化,赋予其
新的时代内涵和新的表达形式,才能推动整个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内涵的创新和发展;只有首先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生命力,才能进一步增强其影响力和号召力。概而言之,创
造性转化是创新性发展的前奏,创新性发展是创造性转化的
升华。
(3)目的:同我们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联系,努力解决和回答
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充分发挥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资政育人、文以化人的作用,为培育和践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铸就中华
文化新辉煌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1. (2023·浙江6月选考20题)2023年的除夕,故宫里的诸多神兽在
“甪端”的带领下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音乐剧《甪端》
通过文化提炼和艺术加工,让原本高冷枯燥的文物,化身为一个个
生动活泼的角色,拉近了观众与文物、历史与现实的距离。《甪
端》的成功在于(  )
①对传统文化辩证取舍,增强了观众的文化认同 ②传统文化具有
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的表达形式,拉近了观众与文物的距离 ④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的思想内涵,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 《甪端》通过文化提炼对传统文化进行辩证取舍,让原
本高冷枯燥的文物,化身为一个个生动活泼的角色,拉近了观众与
文物、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增强了观众的文化认同,①正确。《甪
端》运用音乐剧的形式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了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的表达形式,拉近了观众与文物的距离,③正确。文化创新
的源泉是社会实践,②错误。材料体现了表达形式的创新,并没有
体现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④不选。
2. 近年来,故宫文创推出了许多文创产品,例如故宫口红、故宫雪糕
等,这些文创产品凭借着亮眼的设计以及产品背后鲜为人知的历史
故事吸引了一大批网友的注意。这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
(  )
A. 取其精华、全盘吸收
B. 注重经济效益
C. 以创新为主、继承为辅
D. 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解析: 故宫文创推出的文创产品凭借着亮眼的设计以及产品背
后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吸引了一大批网友的注意。这启示我们对待
传统文化要不断创新,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D符合题
意。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全盘吸收,A错
误。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把社会效益
放在首位,B错误。对待传统文化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C错误。
3. 国产动画《雾山五行》一经开播便以超燃的打斗场面和极具韵味的
水墨画风收获全网超高口碑。有人将它称作“迄今为止,把国画泼
彩山水动画化诠释得最好的作品”。《雾山五行》展现传统国画之
魅力获得成功,启示我们(  )
①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必须对传统文化陈旧的表达形式予
以改造 ②立足当今社会实践,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
相协调的新形式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
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④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
才能更好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 我们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
发展,①错误。《雾山五行》展现传统国画之魅力获得成功,这启
示我们立足当今社会实践,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协
调的新形式,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实现优秀
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②④正确。材料主要强调《雾山五行》的
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未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③不选。
4. 有一种浪漫叫“中国人给航天器取名”:探日卫星叫“羲和”、火
星车叫“祝融”、载人空间站叫“天宫”……“羲和”是中国古代
神话中的太阳女神与制定时历的女神,象征中国对太阳探索的缘起
与拓展;“祝融”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火神;“天宫”是中国神话
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宫殿,寓意对未知天空的探索……中式浪漫的航
天器命名(  )
①作为文化的核心支配着人类的太空探索活动
②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③集中体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
④通过中国文化元素彰显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
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①错误。中式浪漫的航天器命名体现
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通过中国文化元素彰显民族
精神和民族自豪感,②④正确。材料未涉及政治、经济问题,也就
不能说明中式浪漫的航天器命名是否集中体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
相互交融的特点,③排除。
议题二 如何认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情境】 一部中国航天波澜壮阔、大气磅礴的创业史、奋斗史,也
是伟大航天精神的孕育史、传承史。几代航天人培育铸就了特别能吃
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广大航
天人始终以发展航天事业为崇高使命,以报效祖国为神圣职责,表现
出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
广大航天人知难而进、勇于创新,不计个人得失,不求名利地位,以
苦为乐,无怨无悔,用自己的青春、智慧,攻克了一系列国际宇航界
公认的尖端课题。仰望星空,航天事业神圣而光荣,但也充满坎坷与
艰辛,我们必须坚持精神引领,用好精神力量。航天人始终保持斗争
精神、顽强意志、优良作风,毫无畏惧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坚持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抒写了“衣带渐宽终不
悔”“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英雄气概。无论条件如何变化,无论前进
到哪一阶段,都要把航天精神传承好、弘扬好、发展好。
探究 运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阐述弘扬我国航天精神对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提示: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
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
神、伟大梦想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
力。②我国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华民族
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丰富了民族精
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③我国航天精神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信念
和不懈追求,已经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宝
贵精神财富和巨大动力,必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1. 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1)凝聚作用:精神纽带。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56个民族的共同
精神财富,国家的统一、各民族的团结要由这个共同的民族
精神来维系,各民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由这个共同的民族
精神来凝聚。
(2)支撑作用:精神支柱。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
柱,特别是当民族生存的物质条件遇到困难、前进发展遭受
挫折的时候,这种支撑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和明显。
(3)激励作用:精神动力。强大的民族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民
族物质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一定的物质力量发挥出更
好、更大的作用。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
高的精神支撑推动着伟大的事业的发展。具有坚强精神的民
族才是有前途的民族,中华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实现民族振兴的精神动力。
(4)指引作用:精神火炬。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
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
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2. 正确理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的关系
(1)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
当代的继承和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只有不断
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
长、日益丰富;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
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1. (2023·海南高考12题)60年前,毛泽东同志发出“向雷锋同志学
习”的号召。60年来,各行各业书写着不同时代的雷锋故事。道德
模范、时代楷模、中国好人等不断涌现,激励越来越多的人践行雷
锋精神,在服务社会、助人为乐、爱岗敬业中提升人生境界。这表
明,雷锋精神(  )
①为社会发展进步注入不竭精神动力 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整体
风貌和精神特征 ③引领社会风尚,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④是
民族精神的核心,贯穿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 对雷锋精神通过不同形式进行弘扬和传承,激励人们践
行雷锋精神,服务社会、助人为乐、爱岗敬业,表明雷锋精神能为
社会发展进步注入不竭精神动力,引领社会风尚,推动社会主义道
德建设,①③符合题意。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整体风
貌和精神特征,②错误。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④错误。
2. (2024·浙江1月选考16题)工匠精神源于“工”这一古老职业,鬼
斧神工、炉火纯青等都是对“工”之技艺的形象表达。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中,诸多大国工匠以“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追求卓越”的精神,创造了一个个工程技术奇迹。工匠精神(  )
①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 
③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 ④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生
动诠释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 工匠精神源于“工”这一古老职业,鬼斧神工、炉火纯
青等都是对“工”之技艺的形象表达,表明工匠精神蕴含着中华民
族的文化基因,①正确。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
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
远的精神火炬,②不符合题意。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
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③不符合题意。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中,诸多大国工匠以“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
求卓越”的精神,创造了一个个工程技术奇迹,表明工匠精神是以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
诠释,④正确。
3. 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
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在新时
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  )
A.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B. 汲取和借鉴世界各民族的一切文化
C.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 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改造传统文化
解析: 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A错误。要汲取和借鉴世
界各民族的一切优秀文化,B错误。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
神,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正确。传统文化有先
进和落后之分,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D错误。
03
教学效果·勤检测
强化训练 查缺补漏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1. 杭州2023年第19届亚运会吉祥物是一组名为“江南忆”的机器人,
三个吉祥物分别取名“琮琮”“莲莲”和“宸宸”。“琮琮”以机
器人的造型代表世界遗产良渚古城遗址,名字源于良渚古城遗址出
土的代表性文物玉琮,其全身以黄色为主色调,实证了中华五千多
年文明史。吉祥物“琮琮”(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①作为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②作为良渚文化的重要标志物,说明越古老的文化越有价值
③适应时代要求,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④文化寓意鲜明,说明只有经济发展才能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解析: 玉琮是良渚文化的重要标志物,散发着永恒的魅力,但
不意味着越古老的文化越有价值,②错误。经济是文化的基础,但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自身传承性,“只有经济发展才能让传统文
化焕发生机”说法错误,④排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龙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深受
人们的喜爱和推崇。从图腾崇拜到爱国主义,从祭祀活动到竞技体
育,龙舟文化不断地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下说法正确的
是(  )
①创造性转化,使龙舟文化内涵适应时代的实践 ②创造性转化,
对龙舟陈旧的外观形象予以改造 ③创新性发展,对龙舟文化的内
涵进行补充拓展 ④创新性发展,转化为符合时代特色的呈现形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创造性转化侧重形式的创新和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
的内涵进行改造,对龙舟陈旧外观形象的改造属于创造性转化,②
正确。创造性发展侧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
和完善,对龙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属于创新性发展,③正
确。创新性发展,使龙舟文化内涵适应时代的实践,①错误。创造
性转化,转化为符合时代特色的呈现形式,④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2023年10月世界科幻大会在成都举行,本届科幻大会的吉祥物名为
“科梦”。“科梦”结合了宇宙飞船、银杏叶、太阳神鸟图腾、三
星堆青铜鸟、成都科幻大会场馆等元素, 让大家看到了古蜀文明与
现代科技的巧妙融合、机械感与想象力的精彩碰撞。“科梦”的设
计(  )
①推动了优秀古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②彰显了源远流长的古蜀文化的独特气质和魅力 
③展现了现代科技丰富古蜀文化具体内涵的功能 
④增强了坚守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强大信心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科梦”的设计推动了优秀古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
性发展,彰显了源远流长的古蜀文化的独特气质和魅力,①②正
确。“科梦”的设计,创新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而
不是丰富古蜀文化具体内涵,③不符合题意。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
有糟粕,我们坚守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且内容和形式是不断发
展的,④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为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必须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实施中
医药传承工程,不断弘扬当代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
经验,加快智能装备、智能生产线研发,推动我国中药制造技术迈
向高端水平。这表明激发中医药行业的生命力,需要(  )
①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②以文化
促进科技发展,以现代科学技术助力文化发展 ③促进中医药文化
的创造性转化,与经济、政治融合发展 ④顺应社会生活变化,推
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题干表明激发中医药行业的生命力,需要把握好文化继
承与发展的关系,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造
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①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以文化促进科
技发展,以现代科学技术助力文化发展,②不符合题意。文化与经
济、政治融合发展,这与激发中医药行业的生命力无直接关系,排
除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从“不倒翁小姐姐”到“李白对诗”,再到如今的“盛唐密
盒”……白居易笔下的雁塔题名、诗仙李白的醉酒吟诗、古诗古画
中的簪花仕女、青史留名的房谋杜断等,散落在史书典籍中的故事
遗珠,通过现代舞蹈、真人演绎、现场互动等形式,再次呈现在世
人面前,这些也让大唐不夜城成为古城西安的一张魅力名片。这张
魅力名片(  )
①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多种民族文化交流的成果 ②是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产物 ③启示我们要在创
新的基础上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 ④佐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
在世代相传中行稳致远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散落在史书典籍中的故事遗珠,通过现代舞蹈、真人演
绎、现场互动等形式,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这些也让大唐不夜城
成为古城西安的一张魅力名片,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
化、创新性发展的产物,也进一步佐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
世代相传中行稳致远,②④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多种民族文化的
交流,①不符合题意。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促进文化创新,而且我们
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③排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知识点二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6. 2023年9月30日是我国第10个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
式在北京隆重举行。全国各地以形式多样的活动缅怀革命先烈、弘
扬英烈精神,在全社会传承浩然之气,凝聚勇往直前的奋进伟力。
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是基于英烈精神(  )
①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②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涵养着人们的爱国情怀
③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凝聚前行动力
④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
征,①说法错误。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是基于英烈精神
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涵养着人们的爱国情怀;同时弘扬英烈精
神,有利于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凝聚前行动力,②③符
合题意。英烈精神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④说法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学生要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
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
精神应有的态度是(  )
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②在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过程中,要充分吸收外来文化 ③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④人人都应该成
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青年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
精神应有的态度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
合,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①④符合题意。要
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而不是一切外来文化,②错误。传
统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必须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
化,而不是一切传统文化,③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广袤的神州大地上,处处留下青年奋斗的足印。从攻克“卡脖子”
的科技难题到写好乡村振兴的宏大文章,从筑梦经济建设大舞台到
服务社会民生最基层,无数青年扛起责任,勇毅担当,用拼搏奉献
书写了新时代青春答卷。他们用行动(  )
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构筑中华民族精神
③证明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
④表明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无数青年用行动证明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
民,用实际行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③符合题意。材料表
明新时代青年用行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而不是构筑中华民族精
神,②错误。材料表明新时代青年用实际行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
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体现中华民族精
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④与题意不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2023年是我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他们弘扬“不畏艰苦、甘于
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以实际行动讲好
中国故事,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贡献。由此可见
(  )
①援外医疗队是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生动体现
②中国医疗队坚守和践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③中国医疗队精神就是新时代的中华民族精神
④援外医疗队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中国医疗队精神是新时代的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突
出表现之一,③错误。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
貌和精神特征,④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
期,我们党始终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给民族
精神注入生机和活力,使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给我们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启示是(  )
①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②要坚持党
的领导,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③要立足实践,在实践
中促进其基本内涵不断变化 ④要在实践中推动中华民族精神不
断地丰富和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题干启示我们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以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在实践中推动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地丰富和
发展,①④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中国共产党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
神方面的做法,不强调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②与题意
不符。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不变,其具体内涵因时而变,③
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二、非选择题
11.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2023年12月13日是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M
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到当地学校开展了“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弘扬伟
大抗战精神”主题活动。红色宣讲员通过浅显易懂的话语向同学
们详细介绍了“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中国
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抗日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壮
举感天动地、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立志报效祖国”等内容,还宣讲
了在抗日战争中涌现出的抗战名将杨靖宇、抗日少年英雄王二小
等事迹。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让所有在场的师生感动万分。学
生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要弘扬抗战精神,铭记历
史,勿忘国耻,珍爱和平,以史为鉴,传承家国情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结合材料,运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为
什么要弘扬抗战精神。
答案:①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
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
炬,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②抗战精
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
容,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③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铭记
历史,珍爱和平,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解析:可联系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作用,抗战精神是对中华民
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等知识回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