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课件 (共25张PPT) 人教版(2024) 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6.1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课件 (共25张PPT) 人教版(2024) 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人类的五种感觉:获取信息量
听觉
人从外界接受的信息中,听觉信息数量仅次于视觉信息数量。
耳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
你又是如何听到声音的呢?
学习任务1:自主学习教材P8图4-5,认识耳的基本结构。
耳的结构:


鼓膜
听神经
咽鼓管








耳郭

外耳道

听小骨

鼓室

耳蜗

前庭

半规管
中耳
收集声波
耳郭
将手作杯状放在耳后,会感觉声音变响,就是因为手比耳郭大,能收集到更多的声音。
外耳道
传导声波
外耳道
外耳道将耳郭收集的声波传到中耳,还具有防止外物侵入和保护中耳的作用。
鼓膜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鼓膜
鼓膜能随着外界空气的振动而产生共振,再把振动传给后面相连的听小骨。
听小骨
鼓室
放大传递振动
听小骨
听小骨位于鼓室内,是人体内最小最轻的骨, 将声波对鼓膜的振动作用放大20倍,并传至内耳。
鼓室
鼓室
鼓室像是一个不规则的小房间,容积约为1立方厘米。有与外界大气压力相等的空气。
前庭
半规管
与身体平衡有关
前庭、半规管
前庭和半规管内有位觉感受器,可以感受头部位置和速度的变化,把这些感受到的刺激反映到中枢以后,就引起一系列反射来维持身体的平衡。
有听觉感受器
耳蜗
听神经
耳蜗
耳蜗内有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将声音信息通过听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
咽鼓管
维持鼓膜两侧气压平衡
知识拓展:
咽鼓管
咽鼓管使中耳内的空气跟外界空气相通,使鼓膜内、外的气压维持平衡,这样鼓膜才能很好地振动。
(形成听觉)
外界的声波
耳郭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耳蜗
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听觉神经
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道或鼓膜。
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
避免长期处于噪声环境。
耳和听觉的保护
不让脏水进入外耳道。
擤鼻涕时,压住单个鼻孔擤,不要太用力。
遇到巨大声响时, 嘴不堵耳,使咽鼓管张开口;或者闭嘴堵耳,保证 两侧气压平衡

鼓膜
鼻咽部有炎症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 。
细菌通过咽鼓管从咽部进入中耳
中耳炎
你知道我们盲人是如何阅读的吗?
其他感觉器官
感受外界冷、热、痛、触、压等
其他感觉器官
皮肤
鼻腔上端的黏膜内有许多对气味十分敏感的细胞,与人的嗅觉有关,可以感知外界空气中的各种气味。

舌的上面和两侧有许多对味道十分敏感的突起,
与人的味觉有关,能够辨别酸、甜、苦、咸。

外耳、内耳、中耳
听小骨
外界的声波
耳郭
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听觉神经
耳蜗
鼓膜
外耳道
鼻、舌、皮肤
课堂总结:
1、耳的结构与功能
2、听觉的形成过程
3、耳和听觉的保护
4、其他感觉器官
1. 小亮自小就容易晕车,在学习了“听觉”后,了解到这是由于耳中感受重力、运动的结构过于敏感导致的。这些结构是指( )
A.①②④ B.④⑤
C.②③ D.④⑤⑥
课堂练习
B
2. 某同学长时间佩戴耳机听音乐导致听力受损。经医生检查,发现该同学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部分受损,这类细胞存在于(  )
A.耳蜗 B.鼓膜 C.听小骨 D.咽鼓管
3 . 庆典活动燃放礼炮时,捂住耳朵是一种下意识行为,有利于保护我们的身体。这样做可以避免损伤(  )
A.外耳道 B.耳蜗 C.听小骨 D.鼓膜
A
D
4 . 入耳式耳机通过空气传导将声音传至外耳道、中耳,进入内耳(气传导);骨传导耳机通过振动头骨将声音直接传至内耳(骨传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气传导过程中,鼓膜因接收到的声波而振动
B.骨传导过程中,颅骨振动直接引起听小骨振动
C.不论是气传导还是骨传导,听觉感受器都在耳蜗中
D.两种传导方式都是在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形成听觉
B
5. 我们通过视觉和听觉从外界获取大部分信息。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晶状体可以折射光线 B.视觉的形成在视网膜
C.鼓膜是听觉感受器 D.听觉的形成在耳蜗
6. 下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视力矫正方法正确的一组是(  )
A.①和④
B.①和③
C.②和③
D.②和④
A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