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生物试题卷说明:1.全卷共二大题,24小题,满分50分。2.请按试题序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答在试题卷或其它位置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桃花水母身体晶莹透明,在水中宛若漂浮的瓣瓣桃花。因其对水环境的要求极高,一度认为己从地球上消失,2002年被正式列为世界最高级别的极危生物,被称为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不能直接用手触碰,是因为它们的外胚层中有大量的()A.刺细胞B.毒细胞C.角质层D.外骨路2.下列生理活动与“水流从缢蛏的入水管进入,从出水管流出”无直接关系的是()A.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B.摄取水中的食物颗粒C.排出未消化的食物残渣D.分泌物质形成贝壳3.蛔虫是一种生活在人体小肠内的寄生虫,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蛔虫消化管结构复杂,消化能力强B.蛔虫体表有角质层,具有保护作用C.如虫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D.生活中,若不注意饮食卫生,易患蛔虫病4.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吸奶,就会抓握物体,这属于()A.学习行为B.先天性行为C.训练而成D.防御行为5.在分类上,判断中华白海豚为哺乳动物,其主要依据是()A.水中生活B.用肺呼吸C.胎生、哺乳D.体温恒定6.下列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不属于昆虫的是()7.鱼之所以能在水中生活有两个至关重要的特点是()①有鱼鳔能使鱼停留在不同的水层②能在水中呼吸③有侧线能感知水温、水流④身体呈流线型⑤能靠游泳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A.①⑤B.②④C.③④D.②⑤8.我国动物家庭又添新成员,下图是近年在云南发现的新物种——爬行类红唇棘蜥和昆虫长腹新蝎蛉。下列有关这两个新物种的分析正确的是()A.它们都能在陆地上生活,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B.它们的体表都有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C.长腹新蝎蛉的体温不恒定而红唇棘蜥的体温恒定D.它们的生殖方式都是卵生,都用肺呼吸9.某小组的同学在讨论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时,提出下列看法,其中错误的是()A.食量大,消化能力强B.体温恒定,适应性强C.直肠很短,不存粪便D.前肢变成翼,骨骼薄而轻10.下列关于菌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B.只要条件合适,无须人工培养,在自然条件下也可以形成菌落C.用肉眼能看见的一大堆细菌或真菌就叫作菌落D.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11.早在北魏时期,《齐民要术》中就有制作泡菜的记载。制作泡菜主要包括清洗、装坛、压实、密封等步骤。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清洗泡菜坛可以防止杂菌污染B.密封坛口可以创造无氧环境C.导致蔬菜变酸的主要是酵母菌D.发酵宜在合适的温度下进行12.氧气是绝大多数生物生存的必需物质。下列关于各种动物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鲸鱼一肺,②蚯蚓一湿润的体壁, ③蜥蜴一肺, ④鲫鱼一鳃, ⑤青蛙一肺和皮肤,⑥蝗虫一气门, ⑦家鸽一肺和气囊,⑧河蚌一鳃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④⑤⑦⑧C.②③④⑤⑥⑦D.①②③④⑤⑥13. 2023 上饶市马拉松比赛在上饶市市民公园开赛,运动员们尽情展现坚韧不拔的体育精神。以下关于参与该运动的各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A.赛前运动员要充分进行热身运动,增强关节灵活性B.跑步过程中需要多个系统协调配合提供能量C.膝关节由关节头.关节窝和关节囊构成D.大腿上的股四头肌的肌腱由结缔组织构成,分别附着在相邻骨上14.诺如病毒感染全年均可发生,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我国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节,学校等人群聚集场所是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场所,以下对诺如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感染兰花B.可以独立生活C.没有细胞结构D.可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15.某草场为保护牛羊,大量猎杀狼,狼的减少使野兔数量大增,致使牧草被过度啃食,草场退化,牧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威胁。该事例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所起的作用是()A.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为人类提供食物和皮毛C.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D.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16.真空保鲜罐(如下图)的使用方法是将食品装入保鲜盒后,利用抽气筒抽取容器中的空气,达到预定真空度,然后完成封口工序。这种保存食品的原理是()A.防止食品中水分的蒸发B.防止食品中营养成分的流失C.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D.杀死食品中的细菌和真菌17. 下列有关“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探究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无菌棉棒擦取手心后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就是接种B.接种后的培养基应再次进行高温灭菌处理C.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进行高温灭菌处理D.细菌和真菌的生长需要从培养基中获取有机物18.生物学家将生物进行科学分类,是为了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下列有关生物分类叙述错误的是()A.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B.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C.分类的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界、纲、门、目、科、种、属D.分类单位越小,其中所包括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19. 每年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国家生态环境部于5月22日在北京举办了主题为“纪念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25周年”的专题宣传活动,并发布了《2018年中国生物物种名录》,该书记载的物种直接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A. 基因的多样性B.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C.个体数量的多样性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20.观察生物的分类图解,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②③④⑤同分别代表的生物是裙带菜、落叶松、大豆、非洲鳄、小尾寒羊B.植物中,大豆和落叶松亲缘关系更近C.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D.小尾寒羊与非洲鳄都属于脊椎动物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30分)21.(7分)下面是某中学生物小组的同学收集到的部分动物图片。请据图回答:(1)若将图中动物分成ABCDF和E两类,则分类依据是 。(2)请写出动物A适于飞行的一条外部形态特征 。(3)动物B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原因是 。(2分)(4)相比于动物B,动物D后代的成活率大大提高的原因是 。(5)动物E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原因是 。作用是 。22.(8分)微生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新冠变异株奥密克戎与图 (填字母)属于同类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由 和内部的遗传物质两部分组成,新冠变异株奥密克戎属于 (填“动物”、"植物"、“细菌")病毒。(2)图B与C、D、E 的结构相比,主要区别在于B细胞内没有 。因此属于原核生物。(3)D 主要进行 生殖,对D用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能看到其细胞中染上颜色的 和淀粉粒。(4) 图E中的 a是 。图中的C.E都可以通过a来繁殖后代。而图A生物离开活细胞通常会变成 。23. (10分)通常人们认为:只有高等动物才能完成“通过拉绳来获取食物”这类非自然的高难度觅食操作。近来,科研人员用熊蜂做了相关研究,探讨低等动物能否完成同样操作。(1)熊蜂属于具有社会行为的昆虫,群体中有负责繁殖的蜂王和雄蜂,负责采集花粉、花蜜和喂食等其他工作的工蜂,它们具有明确的分工.因此,本实验应选取蜂群中的 来进行,熊蜂的胸部有 ,适于爬行和飞翔,这使得它能更快速地逃避敌害及不利的环境。(2)实验装置如图 1:透明玻璃台下有一蓝色假花,假花中央装有糖水,一根绳子与假花相连,绳子的另一端延伸至透明玻璃台外可被熊蜂接触。玻璃台下缝隙高度较小,熊蜂不能钻入,只能通过拉绳将假花拽到玻璃台边缘,才能成功取食喝到糖水.①为保证实验效果,你认为必须要做的处理有 。(2 分)a.实验前几天让熊蜂适应直接从假花中喝糖水b.实验前 2 小时不喂食,使参与测试的熊蜂处于饥饿状态c. 每次实验中假花与玻璃台边缘的距离保持一致②实验测试了 82 只熊蜂,有 64 只成功取食。每只成功的熊蜂再重复相同测试步骤。记录成功取食需要的时间,结果见图 2.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测试次数的增加取食成功所需时间 。从行为获得途径看,后几次熊蜂成功取食是 行为,这种行为由 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有利于熊蜂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3)实验过程中观察发现,在第一次成功拉动绳子之前,熊蜂的时间大部分用于试图钻入透明玻璃台下的缝隙接近糖水,简称“挤缝”、研究人员推测“挤缝”时熊蜂头向缝里挤,足向后蹬,才可能勾动绳子,也就是说“挤缝”行为是第一次成功拉绳的前提,研究人员利用图3装置,用一批 (填“经过”或“未经过”)测试的熊峰进行实验。若结果为 。(2分)说明上述推测正确。24.(5分)阅读资料并回答问题。资料一:地球上自从 35 亿年前出现生命以来,可能有 10 亿种生物存在过,如今绝大多数已经消失。地质年代物种灭绝的速度极为缓慢,鸟类平均 300 年灭绝1 种,兽类平均 8000 年灭绝 1 种。有人估计,鸟类和哺乳类在 16001700 年期间,大约每 100 年灭绝 1 种;在 1850 年到 1950 年期间,大约每 10 年灭绝 1 种:20 世纪后期以来,每三年就有两种鸟类灭绝。资料二:一项研究显示了哺乳类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如下表所示:(1)由资料一可知,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物种灭绝的速度在 。(2)分析资料二可知,哺乳类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最主要原因是 。(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保护濒危物种应从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 多样性三个层面采取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4)作为中学生,你能为保护濒危的哺乳类和鸟类做些什么 。(请举一例)。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答案与解析答案:A解析:桃花水母属于腔肠动物,其外胚层中具有刺细胞,用于防御和捕食。毒细胞(B)并非其主要结构,角质层(C)和外骨骼(D)为其他动物类群特征。答案:D解析:缢蛏通过水流完成气体交换、摄食和排出残渣,但贝壳由外套膜分泌形成,与水流无直接关系。答案:A解析:蛔虫寄生生活导致消化管结构简单,体表角质层(B)可抵抗消化液侵蚀,生殖器官发达(C)适应寄生环境,饮食不洁易感染(D)正确。答案:B解析:婴儿的吸吮和抓握属于先天性行为,由遗传物质决定,无需学习。答案:C解析:哺乳动物的核心特征是胎生、哺乳,与生活环境和呼吸方式无关。答案:D答案:D解析:鱼类适应水中生活靠鳃呼吸(②)和游泳(⑤),侧线(③)和流线型(④)为辅助结构,非核心。答案:B解析:红唇棘蜥(爬行类)和长腹新蝎蛉(昆虫)体表均具防止水分蒸发的结构(角质鳞片/外骨骼),前者用肺呼吸,后者用气管呼吸,均为卵生。答案:B解析:体温恒定是鸟类适应环境的特性,但非直接与飞行相关的结构特征。答案:C解析:菌落为肉眼可见的细菌或真菌集合体,但需培养形成,自然条件下无法直接观察。答案:C解析:泡菜制作依赖乳酸菌无氧发酵,酵母菌(C)在有氧条件下活动,导致蔬菜变酸的主要为乳酸菌。答案:D解析:正确气体交换场所为:①鲸(肺)、②蚯蚓(体壁)、③蜥蜴(肺)、④鲫鱼(鳃)、⑤青蛙(肺和皮肤)、⑧河蚌(鳃);⑥蝗虫通过气管而非气门,⑦家鸽仅用肺呼吸。答案:C解析:膝关节由关节面(头、窝)、关节囊和关节腔构成,选项C缺失关节软骨和滑液描述。答案:C解析:病毒无细胞结构,依赖宿主存活,光学显微镜不可见,诺如病毒不感染植物。答案:D解析:狼减少导致草场退化,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关键作用。答案:C解析:真空环境抑制需氧菌繁殖,属巴氏消毒法原理,未完全灭菌。答案:B解析:接种后的培养基高温灭菌会杀死接种的微生物,操作错误。答案:C解析: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为界、门、纲、目、科、属、种,选项C顺序错误。答案:B解析:生物物种名录直接体现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答案:B解析:若分类图示中大豆属双子叶植物,落叶松属裸子植物,二者亲缘关系较远。二、非选择题答案与解析21. (7分)(1) 脊椎有无(或体温是否恒定)(2) 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为翼(减少阻力或适于飞翔)(3) 生殖和发育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如卵具卵壳、体内受精)(4) 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生存率(5) 外骨骼限制生长; 保护内部结构,防止水分蒸发22. (8分)(1) A; 蛋白质外壳; 动物(2) 成形的细胞核(3) 出芽; 细胞核(4) 孢子; 结晶体23. (10分)(1) 工蜂; 三对足和两对翅(2) ① b、c② 显著减少; 学习; 遗传(3) 未经过; 无“挤缝”行为的熊蜂无法成功拉绳24. (5分)(1) 加快(2) 栖息地丧失(3) 基因; 建立自然保护区(4) 参与保护宣传/拒绝购买野生动物制品(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官溪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 答案与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