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科学期末试卷1.(2025六下·龙岗期末)光学显微镜的镜头由目镜和物镜组成,这两种镜片的组合是( )。A. B.C. D.【答案】A【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解析】【分析】A选项,两个均为凸透镜,光学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本质就是凸透镜。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能通过折射使物体放大成像,符合显微镜镜头的光学特性。B选项,包含凹透镜(左侧)和凸透镜(右侧)。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对光线起发散作用,无法满足显微镜镜头需要会聚光线、精准放大成像的要求,所以该组合不符合题意。C选项,两个都是凹透镜,凹透镜的发散特性会让光线无法有效会聚形成清晰、可放大的像,不能作为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此组合不符合题意。D选项,是平板玻璃,平板玻璃对光线基本无会聚或发散的光学改变,无法实现显微镜镜头放大物体的功能,该组合也不符合题意。综上,光学显微镜目镜和物镜的镜片组合是A选项。2.(2025六下·龙岗期末)下列细胞图片中,属于洋葱表皮细胞的是( )。A. B.C. D.【答案】D【知识点】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解析】【分析】A选项,细胞形态不规则,且可见气孔等结构,这是植物叶片表皮细胞的典型特征(气孔用于气体交换),不符合洋葱表皮细胞规则排列、无气孔的特点。B选项,细胞有突起、形态独特,属于神经细胞(用于传递神经信号),和洋葱表皮细胞的形态、功能完全不同。C选项,能看到类似导管、筛管的结构,属于植物的输导组织细胞(负责运输水分、养分),并非洋葱表皮细胞(洋葱表皮细胞主要起保护作用)。D选项,细胞排列紧密、形态规则(近似长方形),有明显细胞壁,符合洋葱表皮细胞排列整齐、形态规则,起保护作用的特点。综上所述,洋葱表皮细胞对应的是D选项。3.(2025六下·龙岗期末)在病毒性流感的高发期,同学们出门需要带口罩。口罩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A.阻挡病毒 B.溶解病毒 C.消灭病毒 D.改变病毒【答案】A【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解析】【分析】口罩在病毒性流感高发期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其多层纤维结构形成物理屏障,对空气中的病毒颗粒、飞沫等进行过滤和阻挡,减少病毒经呼吸道进入人体的机会。口罩本身并不具备溶解病毒的化学作用,无法通过成分溶解病毒;也没有消灭病毒的功能,普通口罩不含能杀菌或灭活病毒的特殊成分,不能直接杀死病毒;同时,口罩更不能改变病毒的结构、特性或生存状态。因此,口罩的核心作用是物理性地阻挡病毒进入人体,应选A选项。4.(2025六下·龙岗期末)小科在校园生物大搜索中发现,筋杜鹃的叶片在枝条上交叉分布,错落有致,伸向四面八方(如图)。这种排列方式主要是为了( )。A.更好地吸收水分 B.更好地接收阳光C.更好地吸收矿物质 D.更加美观【答案】B【知识点】叶子的形态与生长环境【解析】【分析】植物叶片的生存策略是尽可能高效地进行光合作用,因为光合作用是植物制造有机物、维持生长的关键。筋杜鹃叶片交叉分布、伸向四面八方,能最大程度减少叶片间的相互遮挡,让更多叶片接触阳光,保障光合作用顺利进行,这是植物适应环境的自然选择结果。而吸收水分和矿物质靠根部,美观是人类视角的附加感受,并非植物生长的核心需求,所以这种排列主要为更好接收阳光。因此,应选B选项。5.(2025六下·龙岗期末)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在借助( )转化形成自身所需要的能量。A.水能 B.电能 C.动能 D.光能【答案】D【知识点】光合作用【解析】【分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核心的能量转化过程依赖于光能。在光照条件下,植物通过叶绿体中的叶绿素等光合色素捕获阳光中的光能,随后将这部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生成的有机物(如淀粉)中,为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提供能量。这一过程中,光能是驱动光合作用的关键能量来源,而水能、电能、动能均不参与光合作用的能量转化,因此植物光合作用是借助光能转化形成自身所需的能量,应选D选项。6.(2025六下·龙岗期末)下列生物现象与昼夜交替有关的是( )。A.北极狐冬天换毛 B.大雁迁徙C.猫头鹰昼伏夜出 D.青蛙冬眠【答案】C【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解析】【分析】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形成的白天与黑夜周期性交替的自然规律,生物对这一规律的适应表现为昼夜节律性活动。A选项,北极狐冬天换毛是对季节变化的适应。冬季来临时,气温大幅下降,北极狐会褪去夏季较薄的毛发,换上厚密的白色绒毛,既能抵御严寒,又能在雪地中伪装自己。这一现象与季节更替相关,而非昼夜交替的短期规律。B选项,大雁迁徙是典型的季节性行为。北方冬季寒冷、食物匮乏时,大雁会成群飞往温暖的南方觅食;春季气温回升后,再返回北方繁殖。迁徙行为主要受季节变化驱动,目的是寻找适宜的生存和繁殖环境,与昼夜交替无直接关联。C选项,猫头鹰的昼伏夜出是对昼夜交替的直接适应。作为夜行性动物,猫头鹰的生理结构(如大眼睛对弱光的高敏感度、耳羽结构增强听觉定位能力)和行为模式完全适配夜间环境:夜间猎物(如田鼠)活跃,便于其捕食;而白天光线较强时,它们则隐蔽休息以节省能量。这种活动规律直接受昼夜交替的节律调控。D选项,青蛙冬眠是对冬季低温环境的适应。当气温降低到一定程度时,青蛙的新陈代谢会大幅减缓,进入休眠状态以减少能量消耗,从而度过食物短缺的寒冷期。这一现象是对季节变化(温度长期下降)的反应,与昼夜交替无关。综上,与昼夜交替有关的生物现象是猫头鹰昼伏夜出,应选C选项。7.(2025六下·龙岗期末)下列地球模型中,适合模拟地球自转的是( )。A. B.C. D.【答案】A【知识点】地球自转【解析】【分析】地球自转指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的旋转运动。A选项,是地球仪,其设计有地轴,可通过手动或机械驱动让球体绕地轴转动,能直观模拟地球自转时绕轴旋转的核心特征,符合需求。B选项,呈现的是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如地核、地幔等),用于展示地球内部构造,无法体现绕轴旋转的自转运动,不符合题意。C选项,主要是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地形等平面示意,没有可模拟旋转的结构,不能体现自转,不符合题意。D选项,是太阳系行星绕太阳公转的模型(中心圆为太阳,外围小球代表行星沿轨道绕转),模拟的是公转(绕太阳运动),而非地球自转(绕地轴运动),不符合题意。综上,适合模拟地球自转的是A选项,因它可通过绕地轴转动,还原地球自转的运动形式。8.(2025六下·龙岗期末)如图所示,小科将数显压力测力计放置在杠杆的a、b、c点位置向下压,比较三次测量的压力大小( )。A.a点用力最小 B.b点用力最小C.c点用力最小 D.三点用力一样大【答案】C【知识点】杠杆【解析】【分析】杠杆平衡条件是阻力乘阻力臂等于动力乘动力臂。杠杆左侧的5N是阻力,阻力臂在图里是固定不变的。数显压力测力计的力是动力,a、b、c 三点中,c点离支点水平距离最远,动力臂最长,b点其次,a点最短。当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就像撬石头,撬棍越长越省力。因为阻力和阻力臂不变,c点动力臂最长,所以c点用力最小,答案选C选项。9.(2025六下·龙岗期末)下列螺丝或钉子中,用一定大小的内六角扳手最容易拆装的是( )。A. B.C. D.【答案】C【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解析】【分析】不同的螺丝需要对应形状的扳手来拆装,这是工具适配性的体现,就像钥匙对应锁孔一样。A选项,这是普通钉子,钉子靠敲击钉入或拔出,不需要扳手,内六角扳手是拧转工具,无法用于普通的钉子,所以A选项不符合题意。B选项,这是十字螺丝,需要用十字螺丝刀(或十字扳手),内六角扳手的形状和它不匹配,无法有效卡住螺丝槽口拧转,所以B选项不符合题意。C选项,这是内六角螺丝,螺丝头部的凹槽是六边形,和内六角扳手的形状完全契合。当用内六角扳手插入凹槽时,能牢牢卡紧,通过拧转扳手就可以轻松拆装螺丝,符合工具与螺丝形状适配的原理。D选项,这是外六角螺丝,需要用开口扳手或套筒扳手(套住螺丝的六角形头部),内六角扳手的内六角结构无法匹配外六角螺丝的外六角形状,所以D选项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工具的形状、结构要和被操作物体(如螺丝)的对应部位匹配,才能发挥作用,因此答案选C选项。10.(2025六下·龙岗期末)汽车要从山脚开到山顶,有以下4种上山路线的方案,最省力的是( )。A. B.C. D.【答案】D【知识点】斜面【解析】【分析】斜面的长度越长、坡度越缓,物体沿斜面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越小,也就越省力。四条路线都是汽车上山的路径,可看作不同的斜面。A选项,路线最笔直、最短,相当于斜面长度很短,坡度很陡。汽车沿此路行驶,类似推车上陡坡,需要克服很大阻力,很费力。B选项,路线比A选项路线曲折一些,斜面长度有所增加,坡度比A选项缓,但整体仍较短,省力效果不明显。C选项,路线更曲折,斜面长度进一步变长,坡度更缓,省力效果比B选项好,但还不是最理想的。D选项,路线最曲折、盘旋最多,斜面长度最长,坡度最缓(高度缓慢提升)。汽车沿此路行驶,就像推车上很长的缓坡,阻力最小,最省力。综上所述,斜面通过延长运动距离,减小坡度,从而达到省力的目的。四条路线中,D选项的斜面长度最长、坡度最缓,最大程度利用了斜面越长越省力的原理。所以汽车走D选项的路线时,发动机克服的阻力最小,行驶最省力。应选D选项。11.(2025六下·龙岗期末)下列电器内部包含电动机的是( )。A.手机充电器B.电热水壶C.台灯D.手持小风扇【答案】D【知识点】电动机【解析】【分析】电动机的核心功能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A选项,手机充电器的主要作用是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为手机电池充电,能量转化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于电池中),不涉及机械能的产生,因此不属于电动机的应用。 B选项,电热水壶工作时,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热量,能量转化是电能转化为热能(内能),用于加热水,没有机械运动,与电动机的能量转化无关。 C选项,台灯的核心功能是照明,电流通过灯丝或LED灯珠时,能量转化为光能(部分转化为热能),同样没有机械能的输出,不属于电动机驱动的装置。 D选项,手持小风扇工作时,内部的电动机接通电源后,会带动扇叶高速转动,实现空气流动。这一过程中,电能被转化为扇叶转动的机械能,完全符合电动机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能量转化特征。 因此,属于电动机应用的是手持小风扇,答案选D选项。12.(2025六下·龙岗期末)要设计强有力的电磁铁,增强电磁铁的磁力,可以采用( )的办法。A.增加线圈圈数B.使用塑料棒代替电磁铁中的铁芯C.改变电池的正负极连接方向D.更换更小的铁芯【答案】A【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解析】【分析】电磁铁磁力大小和线圈圈数、电流大小、铁芯有关,规律是这些因素在合理范围里越强,磁力越大。要增强电磁铁磁力,增加线圈圈数能让电流的磁效应叠加,聚积更多磁力,能明显增强磁力。而用塑料棒代替铁芯,塑料不导磁,会让磁力减弱;改变电池正负极只是换磁极方向,不影响磁力大小;换更小铁芯,能磁化的材料少,磁力也会变弱。所以,只有A选项增加线圈圈数才能增强电磁铁磁力,应选A选项。13.(2025六下·龙岗期末)为了更科学地测试塔台的顶端承重能力,在以下物品中,应选用( )。A.相同形状不同重量的积木 B.相同质量相同大小的科学书C.相同颜色不同大小的水杯 D.不同长度不同质量的铅笔【答案】B【知识点】对比实验;塔台【解析】【分析】科学测试塔台顶端承重能力时,核心原则是控制变量,即除了承重重量这一测试变量外,其他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如物品大小、形状、放置稳定性等)都应保持一致,这样才能准确、客观地衡量塔台的承重能力。A选项中,积木形状相同但重量不同。虽然形状一致,但不同重量的积木无法实现均匀、稳定地累加重量,每次添加的重量不统一,会导致测试过程中变量混乱,无法清晰判断塔台能承受的最大重量,存在较大误差。B选项中,科学书质量相同、大小相同。这意味着每次添加的重量完全一致,且书本大小相同,放置在塔台顶端时的受力面积、稳定性也保持一致。通过逐本累加书本,能清晰记录塔台在重量逐渐增加过程中的变化,唯一变量是总承重重量,符合科学测试的严谨性要求。C选项中,水杯颜色相同但大小不同,颜色不影响测试,但大小不同会导致水杯放置时的受力面积、重心位置不一致,可能因物品本身的稳定性差异影响塔台的承重表现,无法准确反映塔台的真实承重能力。D选项中,铅笔长度和质量均不同。存在长度和质量两个变量,不仅添加的重量不统一,不同长度的铅笔放置时的重心、占用空间也不同,变量过多会严重干扰测试结果,无法科学衡量塔台的承重能力。综上,通过稳定累加相同重量和大小的书本,可准确测试塔台的顶端承重能力,应选B选项。14.(2025六下·龙岗期末)下列形状中最不利于稳固塔台的是 ( )。A. B.C. D.【答案】A【知识点】塔台【解析】【分析】三角形结构具有稳定性,而四边形结构容易变形(不稳固)。A选项,是四边形结构,四边形的边和角没有固定的支撑关系,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形变(比如推一下就会倾斜或变形),无法为塔台提供稳定的支撑,最不利于塔台稳固。B选项,是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的三条边相互支撑,形成固定的角度,外力作用时不易变形,能为塔台提供稳定的基础,符合稳固性要求。C选项和D选项是在四边形框架中加入了三角形结构,通过三角形的稳定性加固了原本易变形的四边形,让整体结构变得稳固,减少了变形的可能性。因此,只有A选项的四边形结构因本身易变形的特性,最不利于稳固塔台,答案选A选项。15.(2025六下·龙岗期末)中国有许多伟大的建筑和工程,三峡工程、港珠澳大桥、北京“鸟巢”和中国天眼都是其中的代表。以下对它们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三峡工程是跨海大桥,用于车辆通行B.北京“鸟巢”是用钢铁编织成的巨型鸟巢,供鸟类栖息C.中国天眼是射电望远镜,能接收宇宙信号D.港珠澳大桥是体育场,可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答案】C【知识点】认识工程【解析】【分析】A选项错误,三峡工程是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主要功能包括防洪、发电、航运等,并非跨海大桥,也不用于车辆通行。B选项错误,北京“鸟巢”(国家体育场)是大型体育场馆,因外观形似鸟巢而得名,其主体结构由钢铁构建,用于举办体育赛事、大型活动等,并非供鸟类栖息。C选项正确,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是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其核心功能是接收来自宇宙深处的无线电信号,用于天文观测和研究。D选项错误,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跨海通道,主要用于车辆通行,实现三地的交通互联,并非体育场。综上,描述正确的是C选项。16.(2025六下·龙岗期末)在住房建造过程中,工程师需要( )。A.测试住房模型后直接施工,并不需要改进不合理的部分B.考虑成本、时间、环境、客户需求等多方面的因素,对设计方案进行反复修改完善C.以个人主观经验为唯一决策依据D.优先考虑设计的创新性,可以忽略安全问题【答案】B【知识点】认识工程【解析】【分析】A选项错误,工程师在测试住房模型后,若发现不合理部分必须进行改进,直接施工可能导致安全隐患或功能缺陷,不符合工程规范。B选项正确,住房建造是系统性工程,工程师需综合考虑成本(控制预算)、时间(确保工期)、环境(减少对周边影响)、客户需求(满足居住功能)等多方面因素,通过反复修改完善设计方案,才能保障工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C选项错误,个人主观经验存在局限性,工程决策需基于科学计算、数据论证和多方面评估,而非单一依据,否则可能导致决策失误。D选项错误,安全是工程的首要原则,任何设计都不能忽略安全问题,创新性需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否则会对居住者的生命财产构成威胁。综上,正确答案是B选项。17.(2025六下·龙岗期末)小科弟弟商场走散后,被好心叔叔送至服务台。小科爸爸向工作人员询问好心人的外貌特征以便致谢。以下描述中,不能帮助小科爸爸找到好心人的是(.)。A.“那个叔叔的下颌是有沟的。”B.“他比我还要高一点,大概有175cm。”C.“那个人的眼睛很小,是单眼皮。”D.“他接了个电话就快速离开了。”【答案】D【知识点】外貌特征【解析】【分析】通过描述找到好心人,关键在于提供稳定、独特的外貌特征,这些特征能帮助他人在人群中准确识别目标。A选项,提到下颌有沟,这是面部的固定生理特征,属于独特的外貌细节,不同人的下颌形态存在差异,这样的描述能缩小识别范围,帮助锁定目标。B选项,描述身高约175cm,比小科爸爸高一点,身高是明确且稳定的身体特征,不同人的身高有明显区别,通过身高范围可以快速排除不符合的人,为识别提供重要依据。C选项,指出眼睛很小,是单眼皮,眼部特征是外貌识别的核心细节之一,单眼皮、眼睛大小等属于固定的生理特征,具有较强的辨识度,能有效帮助区分不同个体。D选项,仅说接了个电话就快速离开了,这是对好心人当时行为动作的描述,属于动态的过程,而非外貌特征。行为具有临时性和普遍性,很多人都可能有接电话后离开的动作,无法通过这样的描述确定具体的外貌,自然无法帮助通过外貌找到好心人。综上,只有D选项的描述不涉及稳定的外貌特征,无法为寻找好心人提供有效帮助。18.(2025六下·龙岗期末)在下图所示的二歧分类法中,属于Z类的植物是 ( )。A.狗尾草 B.蒲公英 C.油松 D.榕树【答案】C【知识点】茎的形态【解析】【分析】题目是二歧分类法,植物先分草质茎和木质茎。Z类属于“木质茎”分支里,且要满足“针形叶”(因为木质茎下分“Z类”和“非针形叶”,Z类与“非针形叶”对立,所以Z类是针形叶)。A选项,狗尾草是草质茎(茎柔软、支撑力弱),归为草质茎分支,不符合Z类的木质茎前提,排除。B选项,蒲公英同样是草质茎(茎细弱,易折断),属于草质茎分支,排除。C选项,油松是木质茎(茎坚硬,有发达木质部),而且油松的叶是针形叶(像针一样细长),符合Z类属于木质茎和针形叶的分类特点,符合题意。D选项,榕树虽为木质茎,但它的叶是宽阔的非针形叶(叶片宽大),属于非针形叶分支,不符合Z类特点,排除。综上,只有油松符合Z类“木质茎和针形叶”的分类条件,所以答案是C选项。(2025六下·龙岗期末)深圳大鹏湾多次出现一头体长约为8米的未成年粉色布氏鲸。布氏鲸通常在秋天育产,雌性每两年生产一次,胎生,用乳汁哺育后代。布氏鲸现存数量极少,已被认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请结合上述文字回答19-20题。19.布氏鲸属于 ( )动物。A.鱼类 B.鸟类 C.哺乳类 D.爬行类20.下列保护国家一级动物布氏鲸的方式中不可取的是( )。A.建立布氏鲸自然保护区B.捕捞布氏鲸,进行人工饲养C.禁止过度捕捞布氏鲸栖息区内的鱼虾D.积极治理布氏鲸栖息区内的水污染现象【答案】19.C20.B【知识点】保护环境;哺乳动物【解析】【分析】(1)题干明确提到布氏鲸 “胎生,用乳汁哺育后代”,这是哺乳类动物最显著的特征。A选项,鱼类的繁殖方式多为卵生,且用鳃呼吸、靠鳍运动,与布氏鲸特征不符;B选项,鸟类通过产卵繁殖,体表覆盖羽毛,有翼用于飞行,显然与布氏鲸的胎生、哺乳特征无关;C选项,哺乳类动物的核心特征是胎生、哺乳(用乳汁哺育幼崽),布氏鲸明确具备这两个特征,符合哺乳类动物定义,符合题意。D选项爬行类多数为卵生,体表有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同样不具备胎生和哺乳的特点。因此,布氏鲸符合哺乳类动物的定义,答案为C选项。(2)A选项,建立布氏鲸自然保护区能为布氏鲸提供安全的栖息、繁殖环境,减少人类干扰,是保护濒危动物的有效方式,不符合题意。B选项,布氏鲸依赖广阔海洋环境和自然食物链生存,人工捕捞会破坏野生种群,且人工环境无法模拟其自然生存条件,可能导致其健康受损,属于不可取的方式,符合题意。C选项,鱼虾是布氏鲸的食物来源,保障食物充足可维持其种群生存,有利于保护,不符合题意。D选项,水污染会破坏海洋生态,威胁布氏鲸健康,治理污染能改善其生存环境,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捕捞布氏鲸,进行人工饲养不利于保护布氏鲸的生存,应选B选项。19.布氏鲸具有胎生、用乳汁哺育后代的特征,这是哺乳类动物的典型特征,而鱼类卵生、用鳃呼吸,鸟类卵生、有羽毛,爬行类卵生(多数)、体表有鳞片或甲,因此布氏鲸属于哺乳类,应选C选项。20.A选项,建立自然保护区能为布氏鲸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是有效的保护方式。B选项,捕捞布氏鲸进行人工饲养会破坏其天然生存状态,且布氏鲸为大型海洋生物,人工饲养难度极大,还可能对其造成伤害,属于不可取的方式。C选项,禁止过度捕捞鱼虾可保障布氏鲸的食物来源,有利于其生存。D选项,治理水污染能改善栖息环境质量,对保护布氏鲸至关重要。综上所述,应选B选项。21.(2025六下·龙岗期末)下列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位置关系中,可能产生日食的是( )。A. B.C. D.【答案】A【知识点】日食【解析】【分析】日食形成的关键条件是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且三者几乎在同一直线上,月球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 。看题目中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位置关系时,找“太阳-月球-地球”这样排列的情况,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中间。A选项里,太阳在左,接着月球,最后地球,月球在中间,符合日食的形成条件,能产生日食;B选项地球在中间,是月食的情况;C选项太阳在中间、D选项位置分散,都没法让月球挡住太阳光,就不会有日食。所以,只有月球处于太阳和地球中间,且三者大致成一条直线,才可能产生日食,应选A选项。(2025六下·龙岗期末)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飞船在酒泉发射成功,在距离地面约 390公里的近地轨道上对接空间站,航天员在空间站完成多项研究后,于2025年4月30日,乘坐神舟十九号飞船返回地球。22.神舟系列是我国的( )。A.探月卫星 B.空间站C.载人航天飞船 D.月球车23.下图▲表示“空间站”所在天体系统的位置,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22.C23.A【知识点】探索宇宙;载人航天【解析】【分析】(1)A选项,探月卫星的核心任务是对月球开展探测,像我国的“嫦娥系列”,它们会围绕月球运行,采集月球数据。而神舟系列飞船是往返地球与空间站,负责运送航天员、物资,和探月完全不相关,所以A选项错误。B选项,空间站是长期有人驻留、开展大规模空间科研的大型设施,比如我国的“天宫空间站”,它是一个固定的空间平台。神舟系列飞船是运输工具,用来接送航天员往返地球和空间站,并非空间站本身,所以B选项错误 。C选项,神舟系列飞船的设计目标就是搭载航天员,实现地球与空间站(或之前的载人航天工程阶段目标)的往返,具备载人功能,属于典型的载人航天飞船,所以C选项正确。D选项,月球车是在月球表面行驶、执行探测任务的设备,像“玉兔号”月球车 ,主要活动区域是月球。神舟系列飞船活动在地球轨道及前往空间站的路线,和月球车没有关联,所以D选项错误。综上所述,应选C选项。(2)天体系统存在明确的层级关系,从小到大依次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 ,空间站围绕地球运行,属于地月系。A选项,图中▲标注在地月系内部 。因为空间站是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天体,地月系包含地球以及围绕地球运动的天体(如月球、空间站),所以空间站属于地月系,该选项正确。B选项,图中▲标注在太阳系区域 。但太阳系是比地月系更高一级的天体系统,地月系从属于太阳系。空间站首先属于地月系,并非直接属于太阳系这个更宏观的层级,该选项错误。C选项,图中天体系统顺序是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这完全颠倒了天体系统的层级。正确的是地月系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该选项错误。D选项,图中▲标注在银河系之外 。而银河系是包含太阳系、地月系的庞大天体系统,空间站不可能在银河系之外,该选项错误。综上所述,应选A选项。22.神舟系列是载人航天飞船,用于运送航天员等,探月卫星是用于探月的,空间站是长期驻留的,月球车是月球探测用车,所以选C选项。23.天体系统层次为地月系(包含地球、月球、空间站等),地月系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A选项图中▲在地月系内,符合空间站在天体系统的位置;B选项中▲在太阳系,C选项中▲在银河系,D选项▲中在银河系外,均错误,所以选A选项。24.(2025六下·龙岗期末)根据“银河”光带,我们可以很方便地找到由三颗亮星组成的“夏季大三角”。下列亮星中,不属于“夏季大三角”的是( )。A.天津四 B.织女星 C.牛郎星 D.心宿二【答案】D【知识点】星座【解析】【分析】“夏季大三角” 是夏季夜空中由三颗明亮的恒星组成的标志性星群,它们分别来自不同的星座,通过银河光带可以更方便地定位。A选项,天津四属于天鹅座,是天鹅座中最亮的恒星,位于“夏季大三角” 的一个顶点,是组成部分之一。B选项,织女星属于天琴座,是天琴座中最亮的恒星,亮度极高,是“夏季大三角”的核心成员之一。C选项,牛郎星也叫河鼓二,属于天鹰座,是天鹰座的亮星,与织女星隔银河相望,同样是“夏季大三角”的组成部分。D选项,心宿二是天蝎座的标志性亮星,颜色呈红色,属于冬季或夏末夜空中的亮星,但并不属于“夏季大三角”的成员。因此,不属于“夏季大三角”的亮星是心宿二,答案为D选项。25.(2025六下·龙岗期末)小科想制作网红星空饮,制作指引如下。下列说法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用蝶豆花泡水,颜色由无色变成蓝色B.往蓝色的蝶豆花水中滴柠檬汁,颜色由蓝色变成紫色C.往饮品中加入白糖,搅拌,白糖不见了D.往饮品中加入冰块,杯子外壁出现小水珠【答案】B【知识点】化学变化【解析】【分析】化学变化的核心是有新物质生成。A选项,蝶豆花泡水变色,是色素溶解到水中(物理溶解,无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选项,滴柠檬汁后颜色变紫,是柠檬汁中的酸性物质与蝶豆花中的色素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有色物质,属于化学变化;C选项,白糖“不见”是溶解现象(分子扩散,无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选项,杯子外壁小水珠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状态变化,无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综上,只有B选项中发生了化学变化,选B选项。26.(2025六下·龙岗期末)小科制作糖画时观察到,砂糖颗粒先是熔化成透明糖浆,然后在持续高温下颜色逐渐变深为焦糖色。整个加热过程中( )。A.只有物理变化 B.只有化学变化C.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D.无任何变化【答案】C【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析】【分析】判断物理变化和还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在加热糖的过程中:①砂糖颗粒熔化成透明糖浆,只是状态从固态变为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本质还是糖,只是形态改变),属于物理变化;②持续高温下颜色变深为焦糖色,是砂糖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如脱水、分解等),生成了新的物质(焦糖),属于化学变化。因此,整个过程既有物理变化(熔化),又有化学变化(生成焦糖),答案选C选项。27.(2025六下·龙岗期末)下列物质混合在一起能产生气体的是( )。A.食盐+水 B.食盐+白醋 C.小苏打+水 D.小苏打+白醋【答案】D【知识点】产生气体的变化【解析】【分析】判断物质混合是否产生气体,主要是通过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等现象来确定。A选项,食盐放入水中,会慢慢溶解,变成盐水。这个过程中,看不到有气泡产生,食盐只是均匀地分散在水中,没有变成其他物质,所以没有气体产生,属于物理变化;B选项,把食盐加入白醋中,食盐也会溶解在白醋里,就像溶解在普通的水中一样。观察不到有气泡出现,也没有其他迹象表明有新的气体生成,所以食盐和白醋混合不会产生气体,属于物理变化;C选项,小苏打放进水里,会有一些溶解,但不会看到有明显的气泡冒出来。它只是溶解在水中,形成一种溶液,没有产生新的气体,属于物理变化;D选项,当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时,会看到有大量的气泡迅速冒出来。这些气泡就是新产生的气体,这说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气体,属于化学变化。因此,小苏打和白醋合在一起能产生气体,应选D选项。28.(2025六下·龙岗期末)家住深圳龙岗 (纬度22.5°N)的小科在阳台上用一根10厘米长的铅笔测量影子的长度。他分别在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这四天的上午11点记录了影子的长度。下面四个柱状图中,最能正确反映小科测量的四季影子变化规律的是 ( )。A. B.C. D.【答案】B【知识点】影长的四季变化【解析】【分析】在同一地点、同一物体,太阳高度角越大,物体的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角越小,物体的影子越长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5 °N),深圳纬度22.5°N,距离太阳直射点较近,此时太阳高度角最大,所以物体影子最短。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23.5 °S),深圳距离太阳直射点较远,此时太阳高度角最小,所以物体影子最长。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深圳的太阳高度角介于夏至日和冬至日之间,且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置关于赤道对称,深圳在这两天的太阳高度角大致相等,所以物体影子长度大致相等 ,且影子长度比夏至日长,比冬至日短。根据前面的分析,影子长度规律为:冬至日影子最长,夏至日影子最短,春分和秋分影子长度相近且介于二者之间。A选项和D选项中影子长度变化不符合“夏至最短、冬至最长”的规律;C选项中夏至影子最长,不符合实际。综上所述,答案选B选项。29.(2025六下·龙岗期末)两位植物爱好者经研究发现,大约每10000株三叶草中有一株是四叶草。下列关于三叶草和四叶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叶片数量不一样,这是变异的结果B.叶片大小不同,这是变异的结果C.叶片数量不一样,这是遗传的结果D.叶片形状不完全相同,这是变异的结果【答案】C【知识点】变异;遗传【解析】【分析】遗传: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即后代继承亲代特征的现象(如三叶草通常都长3片叶,这是遗传的结果)。变异:指亲子间或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即生物个体之间存在的不同特征(如少数三叶草长出4片叶,与普遍的3片叶存在差异,这是变异的结果)。A选项,三叶草通常3片叶,四叶草4片叶,叶片数量不同,这是子代与亲代(或个体间)的差异,属于变异,本选项说法正确。B选项,即使都是三叶草,叶片大小也可能不同;三叶草和四叶草的叶片大小也可能有差异,这种个体间的差异属于变异,本选项说法正确。C选项,叶片数量不一样(3片和4片)是个体间的差异,并非亲代传递给后代的相似性,不属于遗传,而是变异,本选项说法错误。D选项,叶片形状不完全相同(如边缘光滑程度、叶脉分布等差异),属于个体间的差异,是变异的结果,本选项说法正确。综上分析,关于三叶草和四叶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选项。30.(2025六下·龙岗期末)阅读下表格中的数据,在八大行星纸带中,木星的位置大致处于( )。行星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万千米) 直径(千米)水星 5800 4878金星 10800 12104地球 15000 12756火星 22800 6787木星 77800 142800土星 142700 120000天王星 287000 51200海王星 449600 48600A.A B.B C.C D.D【答案】B【知识点】太阳系【解析】【分析】观察图中的表格可知木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77800万千米,纸带的单位说明“一格=10000万千米”。根据“格数=距离÷每格代表距离”,得木星对应的格数为:77800÷10000=7.78(格)。观察图中的纸带,B位置对应的格数与计算出的7.78格相符。所以,木星的位置大致处于B位置,答案选B选项。31.(2025六下·龙岗期末)实验探究科学老师通过 Deep Seek生成HTML 文件代码,快速开发了一个神奇的AI 虚拟“星球实验”。并进行了以下两个虚拟实验实验一:调整日地距离,探索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变化日地距离(单位:万千米) 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单位℃)5000 225.710000 79.615000 14.920000 -23.7实验二:调节地轴倾斜角度,探索四季变化地球一号:地轴倾斜23.5°(真实地球状态)时间 观测点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赤道(0°) 28℃ 29℃. 28℃ 27℃深圳(22.5°N) 22℃ 30℃ 24℃ 15℃北极(90°N) -20℃ 2℃(极昼) -22℃ -32℃ (极夜)地球二号:地轴垂直 (完全不倾斜)时间 观测点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赤道(0°) 28.5℃ 28.5℃ 28.5℃ 28.5℃深圳(22.5°N) 22.5℃ 22.5℃ 22.5℃ 22.5℃北极(90°N) -25℃ -25℃ -25℃(1)已知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15000万千米,在虚拟实验一中,若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变大,地表平均温度将会( )。A.升高 B.降低 C.不变(2)根据虚拟实验二,你认为形成四季变化的原因是 ( )A.地轴倾斜产生了四季变化B.地轴垂直产生了四季变化C.地轴倾斜角度与四季变化无关(3)如果地球从“地球一号”变成“地球二号”,我们的生活会发生哪些变化 (至少写出3点) ① ;② ; ③ 。【答案】(1)B(2)A(3)没有明显四季更替,全年温度趋于稳定;北极和南极不再有极昼、极夜现象;生物的生长、繁殖周期被打乱,农业生产模式改变【知识点】四季成因;太阳系【解析】【分析】(1)太阳是地球热量的主要来源 。实验一的表格数据呈现了日地距离和地球表面平均温度的关系:日地距离为5000万千米时,温度高达225.7℃;当距离增加到10000万千米,温度降至79.6℃;距离为15000万千米时,温度是14.9℃;距离达到20000万千米,温度变为-23.7℃。从这些数据能清晰看出,日地距离越大,地球接收到的太阳热量越少,地表平均温度就越低 。所以当假设地球与太阳平均距离变大时,地表平均温度会降低,答案选B选项。(2)对比地球一号(地轴倾斜23.5°,模拟真实地球状态)和地球二号(地轴垂直,无倾斜)的实验数据:地球一号(地轴倾斜):在不同季节(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赤道、深圳(22.5°N)、北极(90°N)等地的温度差异明显。比如深圳在夏至时温度30℃,冬至时15℃;北极在夏至有极昼且温度2℃,冬至是极夜且-32℃,这就是四季变化和极昼极夜现象的体现。地球二号(地轴垂直):不管是哪个季节,赤道、深圳、北极的温度都几乎不变,不存在四季更替和极昼极夜情况 。由此可以得出,地轴倾斜是产生四季变化的原因 ,答案选A选项。(3)从地球一号(有四季、极昼极夜等变化)变到地球二号(地轴垂直,无这些变化),生活变化从季节、气候、生物 等角度想:①季节消失:不再有春夏秋冬交替,全年温度、气候稳定,不用根据季节换衣服、规划农事。②极昼极夜消失:北极、南极不会再出现连续白天或黑夜,极地生态(如极光观赏、极地生物生存模式)改变 。③生物节律混乱:植物开花、结果时间固定,动物迁徙、冬眠等习性改变,农业种植周期、渔业捕捞规律全变。综上所述, 我们的生活会发生的变化有①没有明显四季更替,全年温度趋于稳定;②北极和南极不再有极昼、极夜现象;③生物的生长、繁殖周期被打乱,农业生产模式改变。32.(2025六下·龙岗期末)资料分析材料1:小科在探索手摇发电机点亮小灯泡的实验中,发现发电机与电动机的结构有相似的地方。当快速摇动手柄时,会带动线圈在磁铁周围转动,从而产生电流,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让小灯泡亮起来。材料2:小科参加了龙岗区能源生态园“每周半天计划”研学活动,进一步了解电能的来源。在研学过程中,他了解到垃圾在焚烧炉内充分燃烧,焚烧产生的热量将水加热,生成高压蒸汽,推动汽轮机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实现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处理。同时,他了解到焚烧处理法会释放有害物质,且燃烧不稳定,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材料3:小科为了了解家庭生活中使用的能量,调查了生活中常用电器的功率和能量来源等,记录如下表:序号 电器名称 功率(瓦) 能源 可否再生1 白炽灯 60 火力发电厂提供的电 不可再生2 平板电脑 25 电池 不可再生3 小夜灯 5 火力发电厂提供的电 不可再生4 太阳能热水器 / 太阳能 可再生(1)小科发现摇动不同的手摇发电机,其小灯泡的亮度也有所不同,你认为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A.内部线圈的匝数B.内部线圈的缠绕方向C.内部磁场的强弱(2)垃圾焚烧发电的能量转化的方式为( )。A.化学能→机械能→电能B.化学能→热能→电能C.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3)小科的调查中,最省电的电器是 ( )。A.白炽灯 B.平板电脑 C.小夜灯(4)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减少城市污染并提升电能使用效率,请你结合科学知识,从发电、用电等环节,提出两点合理建议。① ; ② 。【答案】(1)B(2)C(3)C(4)广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发电,减少垃圾焚烧发电;使用节能电器,养成随手关灯、关电器的习惯,提高电能利用率【知识点】电能和磁能;能量的转化;节约能源【解析】【分析】(1)手摇发电机利用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大小影响灯泡亮度,而电流大小与线圈匝数、磁场强弱有关。A选项,线圈匝数越多,电磁感应越强,电流越大,灯泡越亮,会影响亮度。B选项,缠绕方向只改变电流方向(比如正负极性),不改变电流大小,所以不影响灯泡亮度。C选项,磁场越强,电磁感应越明显,电流越大,灯泡越亮,会影响亮度。综上所述,最不可能的原因是,应选B选项。(2)垃圾焚烧发电是“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的过程。垃圾(含化学能)燃烧,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加热水产生蒸汽);蒸汽推动汽轮机转动,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垃圾焚烧发电的能量转化的方式为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A选项跳过了热能环节;B选项缺少机械能转化(汽轮机转动的关键),均不符合题意,应选C选项。(3)电器功率越小,相同时间越省电(功率表示单位时间耗电量)。题目中电器的功率分别为:白炽灯60瓦、平板电脑25瓦、小夜灯5瓦,可知小夜灯功率最小,因此最省电,应选C选项。(4)结合绿色低碳、减少污染、提升电能效率的目标,从发电、用电环节提建议:①发电环节:推广太阳能、风能发电。原理:太阳能、风能是可再生、无污染能源,替代垃圾焚烧(污染大)、火力发电(依赖化石燃料),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可持续供应电能。②用电环节:使用节能电器、养成节电习惯。原理:节能电器(如LED灯替代白炽灯)功率低、耗电少;人走关灯、合理设置电器待机模式,能降低无效耗电量,提升电能使用效率。33.(2025六下·龙岗期末)读图理解全运展馆展示台招标公告【项目名称】全运展馆内展示台模型设计、建设工程【项目需求】展示台,高度达到140 cm,稳定性强,顶部需要有置物空间,展示台顶部的承重能力需要达到 10 千克,放置展品;展品可能容易滚动,展示台顶部需要防滑;底部方便移动;展示台的抗震能力、抗风能力至少达到3级;底部占地面积在80cm2到100cm2之间,预算金额不超过150元。2025年11月,第十五届全运会将在粤港澳大湾区盛大开幕!为迎接全运会,深圳市全运展馆向全市招标:设计一座多功能展示台,顶部放置全运会的特色展品,比如吉祥物“喜洋洋”和焕然一新的全运会场馆模型。小科和伙伴们决定组成团队参与竞标,经历一次完整的工程挑战!(1)为了展示台能够达到招标公告中的“【项目需求】”,小科在设计图的底部加入了滚珠,它的功能是 。(2)小科在使用右图的地震仪测试模型的抗震能力时发现,当地震仪增加到3级时,模型倒塌。此时,模型的抗震能力应该记为( )A.2级 B.3级 C.4级(3)“【项目需求】”中提到“展品可能容易滚动,展示台顶部需要防滑”,下列最适合做防滑垫板材料的是( )(4)以下是小科团队测试的两个方案结果,请结合招标公告要求,选择一个方案提出两点改进建议。测试项目 高度 顶端承重 抗风能力 抗震能力 底部占地面积 预算金额A方案 140cm 5千克 3级 1级 70cm2 125元B方案 135cm 10千克 2 级 3级 100cm2 200元我选择( )方案,改进建议是: 。【答案】(1)滚珠功能是让展示台底部方便移动,利用滚动摩擦减小移动阻力(2)A(3)A(4)A方案,改进建议是加固展示台顶部的结构,比如增加支撑的材料,让顶部能承受更重的重量,把顶端承重提升到10千克;优化模型的结构,像增加三角形的稳定结构,让展示台更稳固,把抗震能力提高到3级。(或B方案,改进建议是增加模型的高度,比如加长支撑柱,让展示台高度达到140cm;优化展示台的结构,像降低它的重心、加固侧面部分,提升抗风能力到3级。)【知识点】塔台【解析】【分析】(1)招标公告里“项目需求”说展示台底部要方便移动。小科在设计图底部加滚珠,从科学角度出发,滚珠能把底部的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很多,这样就能让展示台底部移动起来更轻松,满足底部方便移动的需求。所以滚珠的功能是让展示台底部方便移动,通过滚动摩擦减小移动时的阻力。(2)抗震能力指的是模型能承受的地震等级情况。当地震仪加到3级时模型就倒塌了,这说明模型没办法承受3级的地震 ,它只能承受比3级低的等级,也就是2级 。所以模型的抗震能力记为2级,答案选A选项。(3)防滑需要增大接触面的摩擦力。来看这几种垫板:带有螺纹的橡胶垫板:橡胶本身就比较粗糙,上面的螺纹又进一步让接触面变得更粗糙。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防滑效果就好。透明的玻璃垫板:表面很光滑,摩擦力小,展品放在上面容易滑动,起不到防滑作用。光滑的金属垫板:表面也是光滑的,摩擦力小,展品容易滚动,不能防滑。所以最适合做防滑垫板材料的是带有螺纹的橡胶垫板,答案选A选项。(4)招标公告有这些要求:展示台高度要达到140cm 、顶端承重能力要到10千克 、抗风能力和抗震能力至少3级 、底部占地面积在80cm2到100cm2之间 、预算金额不超过150元。①选A方案(高度140cm、顶端承重5千克、抗风能力3级、抗震能力1级、底部占地面积70cm2、预算125元)改进点一:顶端承重不够,招标要求是10千克,现在只有5千克。可以加固展示台顶部的结构,比如增加支撑的材料,让顶部能承受更重的重量,把顶端承重提升到10千克。改进点二:抗震能力不足,招标要求至少3级,现在才1级。可以优化模型的结构,像增加三角形的稳定结构,让展示台更稳固,把抗震能力提高到3级。改进点三(可选):底部占地面积不符合,招标要求80-100cm2,现在是70cm2。可以调整展示台底部的尺寸,让它的占地面积在80-100cm2之间。②选B方案(高度135cm、顶端承重10千克、抗风能力2级、抗震能力3级、底部占地面积100cm2、预算200元)改进点一:高度不够,招标要求140cm,现在是135cm。可以增加模型的高度,比如加长支撑柱,让展示台高度达到140cm。改进点二:抗风能力不足,招标要求至少3级,现在是2级。可以优化展示台的结构,像降低它的重心、加固侧面部分,提升抗风能力到3级。改进点三(可选):预算超支了,招标要求不超过150元,现在是200元。可以替换成成本更低的材料,把预算控制在150元以内。34.(2025六下·龙岗期末)综合应用龙岗河发源于梧桐山北麓,流经横岗、园山、龙城、龙岗、坪地等街道,最终汇入淡水河,属于东江水系。河流两岸生长着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水中生活着鲤鱼、鲫鱼等多种鱼类,浅滩处还能看到蛙类的踪迹。河岸树林中栖息着各种鸟类,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2023年夏季,深圳遭遇特大暴雨,龙岗河水位暴涨,水流速度变快,导致部分河堤被冲毁,岸边的植物被连根拔起,许多鱼群被急流卷走。暴雨过后,河水变得浑浊,部分区域泥沙堆积,影响了水生生物的生存。假设你是一名科学调查员,请根据以下问题展开分析:(1)如果要对龙岗河周边的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在观察记录的过程中不伤害小动物B.遇到不认识的生物,我们应该直接忽略C.可以通过脚印、毛发等踪迹推测曾经来过的动物,并记录下来(2)如果用显微镜观察龙岗河水中的微小生物,下列物品中不需要用到的是( )。A.脱脂棉纤维 B.载玻片 C.碘酒(3)暴雨过后,水位上涨,下列几种行为中正确的是( )。A.小刚:河里的水变多了,我们正好可以一起去游泳B.小明:河水看起来很脏,等待专业人员治理前我们可以多往里面扔一些生活垃圾C.小红:现在的河水里可能包含大量细菌和微生物,我们不能随意触碰,需要等待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处理(4)暴雨过后,河水中滋生大量蚊虫,有居民建议将河内所有微小生物全部消杀干净,你赞同这个建议吗 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1)B(2)C(3)C(4)不赞同。微小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消杀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物质循环和生物链,可通过投放蚊虫天敌等生态方法控制蚊虫。【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水中的微小生物【解析】【分析】(1)A选项,调查生物多样性时,不伤害小动物是基本要求,这样能保证生态不被破坏,A选项做法正确。B选项,遇到不认识的生物,不能直接忽略,应通过查阅资料、请教专家等方式鉴别并记录,忽略会导致调查数据不完整,B选项做法错误。C选项,通过脚印、毛发等踪迹推测动物,是科学调查中常用的间接观察方法,能补充生物多样性数据,C选项做法正确。因此,做法不正确的是遇到不认识的生物,应该直接忽略,应选B选项。(2)A选项,观察水中微小生物时,脱脂棉纤维可限制生物运动,方便观察,需要用到。B选项,载玻片是放置标本(河水样本)的基础工具,需要用到。C选项,碘酒一般用于给标本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晰,但观察自然河水中的微小生物,无需染色就能观察基本形态,所以不需要碘酒。因此,观察河水中的微小生物不需要用到的是碘酒,应选C选项。(3)A选项,暴雨后河水水位上涨、水流复杂,且可能存在污染物、暗流,游泳有极大安全风险,A选项做法错误。B选项,往河里扔生活垃圾会加剧水污染,破坏生态,B选项做法错误。C选项,暴雨后河水浑浊,可能滋生大量细菌、微生物,随意触碰易引发健康问题,等待专业人员处理是科学、安全的做法,C选项做法正确。因此,暴雨过后,水位上涨,正确的行为是不能随意触碰,等待专业的工作人员处理,应选C选项。(4)不赞同。理由:微小生物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它们能参与物质循环(分解有机物)、作为鱼类等生物的食物。若全部消杀,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生物链断裂(如以微生物为食的水生动物会因食物短缺死亡),进而影响整个龙岗河的生态稳定。可采用生态方法控制蚊虫,比如投放蚊虫的天敌(如食蚊鱼),既环保又能维持生态平衡。1 / 1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科学期末试卷1.(2025六下·龙岗期末)光学显微镜的镜头由目镜和物镜组成,这两种镜片的组合是( )。A. B.C. D.2.(2025六下·龙岗期末)下列细胞图片中,属于洋葱表皮细胞的是( )。A. B.C. D.3.(2025六下·龙岗期末)在病毒性流感的高发期,同学们出门需要带口罩。口罩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A.阻挡病毒 B.溶解病毒 C.消灭病毒 D.改变病毒4.(2025六下·龙岗期末)小科在校园生物大搜索中发现,筋杜鹃的叶片在枝条上交叉分布,错落有致,伸向四面八方(如图)。这种排列方式主要是为了( )。A.更好地吸收水分 B.更好地接收阳光C.更好地吸收矿物质 D.更加美观5.(2025六下·龙岗期末)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在借助( )转化形成自身所需要的能量。A.水能 B.电能 C.动能 D.光能6.(2025六下·龙岗期末)下列生物现象与昼夜交替有关的是( )。A.北极狐冬天换毛 B.大雁迁徙C.猫头鹰昼伏夜出 D.青蛙冬眠7.(2025六下·龙岗期末)下列地球模型中,适合模拟地球自转的是( )。A. B.C. D.8.(2025六下·龙岗期末)如图所示,小科将数显压力测力计放置在杠杆的a、b、c点位置向下压,比较三次测量的压力大小( )。A.a点用力最小 B.b点用力最小C.c点用力最小 D.三点用力一样大9.(2025六下·龙岗期末)下列螺丝或钉子中,用一定大小的内六角扳手最容易拆装的是( )。A. B.C. D.10.(2025六下·龙岗期末)汽车要从山脚开到山顶,有以下4种上山路线的方案,最省力的是( )。A. B.C. D.11.(2025六下·龙岗期末)下列电器内部包含电动机的是( )。A.手机充电器B.电热水壶C.台灯D.手持小风扇12.(2025六下·龙岗期末)要设计强有力的电磁铁,增强电磁铁的磁力,可以采用( )的办法。A.增加线圈圈数B.使用塑料棒代替电磁铁中的铁芯C.改变电池的正负极连接方向D.更换更小的铁芯13.(2025六下·龙岗期末)为了更科学地测试塔台的顶端承重能力,在以下物品中,应选用( )。A.相同形状不同重量的积木 B.相同质量相同大小的科学书C.相同颜色不同大小的水杯 D.不同长度不同质量的铅笔14.(2025六下·龙岗期末)下列形状中最不利于稳固塔台的是 ( )。A. B.C. D.15.(2025六下·龙岗期末)中国有许多伟大的建筑和工程,三峡工程、港珠澳大桥、北京“鸟巢”和中国天眼都是其中的代表。以下对它们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三峡工程是跨海大桥,用于车辆通行B.北京“鸟巢”是用钢铁编织成的巨型鸟巢,供鸟类栖息C.中国天眼是射电望远镜,能接收宇宙信号D.港珠澳大桥是体育场,可举办大型体育赛事16.(2025六下·龙岗期末)在住房建造过程中,工程师需要( )。A.测试住房模型后直接施工,并不需要改进不合理的部分B.考虑成本、时间、环境、客户需求等多方面的因素,对设计方案进行反复修改完善C.以个人主观经验为唯一决策依据D.优先考虑设计的创新性,可以忽略安全问题17.(2025六下·龙岗期末)小科弟弟商场走散后,被好心叔叔送至服务台。小科爸爸向工作人员询问好心人的外貌特征以便致谢。以下描述中,不能帮助小科爸爸找到好心人的是(.)。A.“那个叔叔的下颌是有沟的。”B.“他比我还要高一点,大概有175cm。”C.“那个人的眼睛很小,是单眼皮。”D.“他接了个电话就快速离开了。”18.(2025六下·龙岗期末)在下图所示的二歧分类法中,属于Z类的植物是 ( )。A.狗尾草 B.蒲公英 C.油松 D.榕树(2025六下·龙岗期末)深圳大鹏湾多次出现一头体长约为8米的未成年粉色布氏鲸。布氏鲸通常在秋天育产,雌性每两年生产一次,胎生,用乳汁哺育后代。布氏鲸现存数量极少,已被认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请结合上述文字回答19-20题。19.布氏鲸属于 ( )动物。A.鱼类 B.鸟类 C.哺乳类 D.爬行类20.下列保护国家一级动物布氏鲸的方式中不可取的是( )。A.建立布氏鲸自然保护区B.捕捞布氏鲸,进行人工饲养C.禁止过度捕捞布氏鲸栖息区内的鱼虾D.积极治理布氏鲸栖息区内的水污染现象21.(2025六下·龙岗期末)下列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位置关系中,可能产生日食的是( )。A. B.C. D.(2025六下·龙岗期末)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飞船在酒泉发射成功,在距离地面约 390公里的近地轨道上对接空间站,航天员在空间站完成多项研究后,于2025年4月30日,乘坐神舟十九号飞船返回地球。22.神舟系列是我国的( )。A.探月卫星 B.空间站C.载人航天飞船 D.月球车23.下图▲表示“空间站”所在天体系统的位置,正确的是( )。A. B.C. D.24.(2025六下·龙岗期末)根据“银河”光带,我们可以很方便地找到由三颗亮星组成的“夏季大三角”。下列亮星中,不属于“夏季大三角”的是( )。A.天津四 B.织女星 C.牛郎星 D.心宿二25.(2025六下·龙岗期末)小科想制作网红星空饮,制作指引如下。下列说法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用蝶豆花泡水,颜色由无色变成蓝色B.往蓝色的蝶豆花水中滴柠檬汁,颜色由蓝色变成紫色C.往饮品中加入白糖,搅拌,白糖不见了D.往饮品中加入冰块,杯子外壁出现小水珠26.(2025六下·龙岗期末)小科制作糖画时观察到,砂糖颗粒先是熔化成透明糖浆,然后在持续高温下颜色逐渐变深为焦糖色。整个加热过程中( )。A.只有物理变化 B.只有化学变化C.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D.无任何变化27.(2025六下·龙岗期末)下列物质混合在一起能产生气体的是( )。A.食盐+水 B.食盐+白醋 C.小苏打+水 D.小苏打+白醋28.(2025六下·龙岗期末)家住深圳龙岗 (纬度22.5°N)的小科在阳台上用一根10厘米长的铅笔测量影子的长度。他分别在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这四天的上午11点记录了影子的长度。下面四个柱状图中,最能正确反映小科测量的四季影子变化规律的是 ( )。A. B.C. D.29.(2025六下·龙岗期末)两位植物爱好者经研究发现,大约每10000株三叶草中有一株是四叶草。下列关于三叶草和四叶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叶片数量不一样,这是变异的结果B.叶片大小不同,这是变异的结果C.叶片数量不一样,这是遗传的结果D.叶片形状不完全相同,这是变异的结果30.(2025六下·龙岗期末)阅读下表格中的数据,在八大行星纸带中,木星的位置大致处于( )。行星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万千米) 直径(千米)水星 5800 4878金星 10800 12104地球 15000 12756火星 22800 6787木星 77800 142800土星 142700 120000天王星 287000 51200海王星 449600 48600A.A B.B C.C D.D31.(2025六下·龙岗期末)实验探究科学老师通过 Deep Seek生成HTML 文件代码,快速开发了一个神奇的AI 虚拟“星球实验”。并进行了以下两个虚拟实验实验一:调整日地距离,探索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变化日地距离(单位:万千米) 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单位℃)5000 225.710000 79.615000 14.920000 -23.7实验二:调节地轴倾斜角度,探索四季变化地球一号:地轴倾斜23.5°(真实地球状态)时间 观测点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赤道(0°) 28℃ 29℃. 28℃ 27℃深圳(22.5°N) 22℃ 30℃ 24℃ 15℃北极(90°N) -20℃ 2℃(极昼) -22℃ -32℃ (极夜)地球二号:地轴垂直 (完全不倾斜)时间 观测点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赤道(0°) 28.5℃ 28.5℃ 28.5℃ 28.5℃深圳(22.5°N) 22.5℃ 22.5℃ 22.5℃ 22.5℃北极(90°N) -25℃ -25℃ -25℃(1)已知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15000万千米,在虚拟实验一中,若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变大,地表平均温度将会( )。A.升高 B.降低 C.不变(2)根据虚拟实验二,你认为形成四季变化的原因是 ( )A.地轴倾斜产生了四季变化B.地轴垂直产生了四季变化C.地轴倾斜角度与四季变化无关(3)如果地球从“地球一号”变成“地球二号”,我们的生活会发生哪些变化 (至少写出3点) ① ;② ; ③ 。32.(2025六下·龙岗期末)资料分析材料1:小科在探索手摇发电机点亮小灯泡的实验中,发现发电机与电动机的结构有相似的地方。当快速摇动手柄时,会带动线圈在磁铁周围转动,从而产生电流,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让小灯泡亮起来。材料2:小科参加了龙岗区能源生态园“每周半天计划”研学活动,进一步了解电能的来源。在研学过程中,他了解到垃圾在焚烧炉内充分燃烧,焚烧产生的热量将水加热,生成高压蒸汽,推动汽轮机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实现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处理。同时,他了解到焚烧处理法会释放有害物质,且燃烧不稳定,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材料3:小科为了了解家庭生活中使用的能量,调查了生活中常用电器的功率和能量来源等,记录如下表:序号 电器名称 功率(瓦) 能源 可否再生1 白炽灯 60 火力发电厂提供的电 不可再生2 平板电脑 25 电池 不可再生3 小夜灯 5 火力发电厂提供的电 不可再生4 太阳能热水器 / 太阳能 可再生(1)小科发现摇动不同的手摇发电机,其小灯泡的亮度也有所不同,你认为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A.内部线圈的匝数B.内部线圈的缠绕方向C.内部磁场的强弱(2)垃圾焚烧发电的能量转化的方式为( )。A.化学能→机械能→电能B.化学能→热能→电能C.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3)小科的调查中,最省电的电器是 ( )。A.白炽灯 B.平板电脑 C.小夜灯(4)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减少城市污染并提升电能使用效率,请你结合科学知识,从发电、用电等环节,提出两点合理建议。① ; ② 。33.(2025六下·龙岗期末)读图理解全运展馆展示台招标公告【项目名称】全运展馆内展示台模型设计、建设工程【项目需求】展示台,高度达到140 cm,稳定性强,顶部需要有置物空间,展示台顶部的承重能力需要达到 10 千克,放置展品;展品可能容易滚动,展示台顶部需要防滑;底部方便移动;展示台的抗震能力、抗风能力至少达到3级;底部占地面积在80cm2到100cm2之间,预算金额不超过150元。2025年11月,第十五届全运会将在粤港澳大湾区盛大开幕!为迎接全运会,深圳市全运展馆向全市招标:设计一座多功能展示台,顶部放置全运会的特色展品,比如吉祥物“喜洋洋”和焕然一新的全运会场馆模型。小科和伙伴们决定组成团队参与竞标,经历一次完整的工程挑战!(1)为了展示台能够达到招标公告中的“【项目需求】”,小科在设计图的底部加入了滚珠,它的功能是 。(2)小科在使用右图的地震仪测试模型的抗震能力时发现,当地震仪增加到3级时,模型倒塌。此时,模型的抗震能力应该记为( )A.2级 B.3级 C.4级(3)“【项目需求】”中提到“展品可能容易滚动,展示台顶部需要防滑”,下列最适合做防滑垫板材料的是( )(4)以下是小科团队测试的两个方案结果,请结合招标公告要求,选择一个方案提出两点改进建议。测试项目 高度 顶端承重 抗风能力 抗震能力 底部占地面积 预算金额A方案 140cm 5千克 3级 1级 70cm2 125元B方案 135cm 10千克 2 级 3级 100cm2 200元我选择( )方案,改进建议是: 。34.(2025六下·龙岗期末)综合应用龙岗河发源于梧桐山北麓,流经横岗、园山、龙城、龙岗、坪地等街道,最终汇入淡水河,属于东江水系。河流两岸生长着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水中生活着鲤鱼、鲫鱼等多种鱼类,浅滩处还能看到蛙类的踪迹。河岸树林中栖息着各种鸟类,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2023年夏季,深圳遭遇特大暴雨,龙岗河水位暴涨,水流速度变快,导致部分河堤被冲毁,岸边的植物被连根拔起,许多鱼群被急流卷走。暴雨过后,河水变得浑浊,部分区域泥沙堆积,影响了水生生物的生存。假设你是一名科学调查员,请根据以下问题展开分析:(1)如果要对龙岗河周边的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在观察记录的过程中不伤害小动物B.遇到不认识的生物,我们应该直接忽略C.可以通过脚印、毛发等踪迹推测曾经来过的动物,并记录下来(2)如果用显微镜观察龙岗河水中的微小生物,下列物品中不需要用到的是( )。A.脱脂棉纤维 B.载玻片 C.碘酒(3)暴雨过后,水位上涨,下列几种行为中正确的是( )。A.小刚:河里的水变多了,我们正好可以一起去游泳B.小明:河水看起来很脏,等待专业人员治理前我们可以多往里面扔一些生活垃圾C.小红:现在的河水里可能包含大量细菌和微生物,我们不能随意触碰,需要等待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处理(4)暴雨过后,河水中滋生大量蚊虫,有居民建议将河内所有微小生物全部消杀干净,你赞同这个建议吗 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解析】【分析】A选项,两个均为凸透镜,光学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本质就是凸透镜。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能通过折射使物体放大成像,符合显微镜镜头的光学特性。B选项,包含凹透镜(左侧)和凸透镜(右侧)。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对光线起发散作用,无法满足显微镜镜头需要会聚光线、精准放大成像的要求,所以该组合不符合题意。C选项,两个都是凹透镜,凹透镜的发散特性会让光线无法有效会聚形成清晰、可放大的像,不能作为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此组合不符合题意。D选项,是平板玻璃,平板玻璃对光线基本无会聚或发散的光学改变,无法实现显微镜镜头放大物体的功能,该组合也不符合题意。综上,光学显微镜目镜和物镜的镜片组合是A选项。2.【答案】D【知识点】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解析】【分析】A选项,细胞形态不规则,且可见气孔等结构,这是植物叶片表皮细胞的典型特征(气孔用于气体交换),不符合洋葱表皮细胞规则排列、无气孔的特点。B选项,细胞有突起、形态独特,属于神经细胞(用于传递神经信号),和洋葱表皮细胞的形态、功能完全不同。C选项,能看到类似导管、筛管的结构,属于植物的输导组织细胞(负责运输水分、养分),并非洋葱表皮细胞(洋葱表皮细胞主要起保护作用)。D选项,细胞排列紧密、形态规则(近似长方形),有明显细胞壁,符合洋葱表皮细胞排列整齐、形态规则,起保护作用的特点。综上所述,洋葱表皮细胞对应的是D选项。3.【答案】A【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解析】【分析】口罩在病毒性流感高发期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其多层纤维结构形成物理屏障,对空气中的病毒颗粒、飞沫等进行过滤和阻挡,减少病毒经呼吸道进入人体的机会。口罩本身并不具备溶解病毒的化学作用,无法通过成分溶解病毒;也没有消灭病毒的功能,普通口罩不含能杀菌或灭活病毒的特殊成分,不能直接杀死病毒;同时,口罩更不能改变病毒的结构、特性或生存状态。因此,口罩的核心作用是物理性地阻挡病毒进入人体,应选A选项。4.【答案】B【知识点】叶子的形态与生长环境【解析】【分析】植物叶片的生存策略是尽可能高效地进行光合作用,因为光合作用是植物制造有机物、维持生长的关键。筋杜鹃叶片交叉分布、伸向四面八方,能最大程度减少叶片间的相互遮挡,让更多叶片接触阳光,保障光合作用顺利进行,这是植物适应环境的自然选择结果。而吸收水分和矿物质靠根部,美观是人类视角的附加感受,并非植物生长的核心需求,所以这种排列主要为更好接收阳光。因此,应选B选项。5.【答案】D【知识点】光合作用【解析】【分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核心的能量转化过程依赖于光能。在光照条件下,植物通过叶绿体中的叶绿素等光合色素捕获阳光中的光能,随后将这部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生成的有机物(如淀粉)中,为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提供能量。这一过程中,光能是驱动光合作用的关键能量来源,而水能、电能、动能均不参与光合作用的能量转化,因此植物光合作用是借助光能转化形成自身所需的能量,应选D选项。6.【答案】C【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解析】【分析】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形成的白天与黑夜周期性交替的自然规律,生物对这一规律的适应表现为昼夜节律性活动。A选项,北极狐冬天换毛是对季节变化的适应。冬季来临时,气温大幅下降,北极狐会褪去夏季较薄的毛发,换上厚密的白色绒毛,既能抵御严寒,又能在雪地中伪装自己。这一现象与季节更替相关,而非昼夜交替的短期规律。B选项,大雁迁徙是典型的季节性行为。北方冬季寒冷、食物匮乏时,大雁会成群飞往温暖的南方觅食;春季气温回升后,再返回北方繁殖。迁徙行为主要受季节变化驱动,目的是寻找适宜的生存和繁殖环境,与昼夜交替无直接关联。C选项,猫头鹰的昼伏夜出是对昼夜交替的直接适应。作为夜行性动物,猫头鹰的生理结构(如大眼睛对弱光的高敏感度、耳羽结构增强听觉定位能力)和行为模式完全适配夜间环境:夜间猎物(如田鼠)活跃,便于其捕食;而白天光线较强时,它们则隐蔽休息以节省能量。这种活动规律直接受昼夜交替的节律调控。D选项,青蛙冬眠是对冬季低温环境的适应。当气温降低到一定程度时,青蛙的新陈代谢会大幅减缓,进入休眠状态以减少能量消耗,从而度过食物短缺的寒冷期。这一现象是对季节变化(温度长期下降)的反应,与昼夜交替无关。综上,与昼夜交替有关的生物现象是猫头鹰昼伏夜出,应选C选项。7.【答案】A【知识点】地球自转【解析】【分析】地球自转指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的旋转运动。A选项,是地球仪,其设计有地轴,可通过手动或机械驱动让球体绕地轴转动,能直观模拟地球自转时绕轴旋转的核心特征,符合需求。B选项,呈现的是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如地核、地幔等),用于展示地球内部构造,无法体现绕轴旋转的自转运动,不符合题意。C选项,主要是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地形等平面示意,没有可模拟旋转的结构,不能体现自转,不符合题意。D选项,是太阳系行星绕太阳公转的模型(中心圆为太阳,外围小球代表行星沿轨道绕转),模拟的是公转(绕太阳运动),而非地球自转(绕地轴运动),不符合题意。综上,适合模拟地球自转的是A选项,因它可通过绕地轴转动,还原地球自转的运动形式。8.【答案】C【知识点】杠杆【解析】【分析】杠杆平衡条件是阻力乘阻力臂等于动力乘动力臂。杠杆左侧的5N是阻力,阻力臂在图里是固定不变的。数显压力测力计的力是动力,a、b、c 三点中,c点离支点水平距离最远,动力臂最长,b点其次,a点最短。当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就像撬石头,撬棍越长越省力。因为阻力和阻力臂不变,c点动力臂最长,所以c点用力最小,答案选C选项。9.【答案】C【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解析】【分析】不同的螺丝需要对应形状的扳手来拆装,这是工具适配性的体现,就像钥匙对应锁孔一样。A选项,这是普通钉子,钉子靠敲击钉入或拔出,不需要扳手,内六角扳手是拧转工具,无法用于普通的钉子,所以A选项不符合题意。B选项,这是十字螺丝,需要用十字螺丝刀(或十字扳手),内六角扳手的形状和它不匹配,无法有效卡住螺丝槽口拧转,所以B选项不符合题意。C选项,这是内六角螺丝,螺丝头部的凹槽是六边形,和内六角扳手的形状完全契合。当用内六角扳手插入凹槽时,能牢牢卡紧,通过拧转扳手就可以轻松拆装螺丝,符合工具与螺丝形状适配的原理。D选项,这是外六角螺丝,需要用开口扳手或套筒扳手(套住螺丝的六角形头部),内六角扳手的内六角结构无法匹配外六角螺丝的外六角形状,所以D选项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工具的形状、结构要和被操作物体(如螺丝)的对应部位匹配,才能发挥作用,因此答案选C选项。10.【答案】D【知识点】斜面【解析】【分析】斜面的长度越长、坡度越缓,物体沿斜面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越小,也就越省力。四条路线都是汽车上山的路径,可看作不同的斜面。A选项,路线最笔直、最短,相当于斜面长度很短,坡度很陡。汽车沿此路行驶,类似推车上陡坡,需要克服很大阻力,很费力。B选项,路线比A选项路线曲折一些,斜面长度有所增加,坡度比A选项缓,但整体仍较短,省力效果不明显。C选项,路线更曲折,斜面长度进一步变长,坡度更缓,省力效果比B选项好,但还不是最理想的。D选项,路线最曲折、盘旋最多,斜面长度最长,坡度最缓(高度缓慢提升)。汽车沿此路行驶,就像推车上很长的缓坡,阻力最小,最省力。综上所述,斜面通过延长运动距离,减小坡度,从而达到省力的目的。四条路线中,D选项的斜面长度最长、坡度最缓,最大程度利用了斜面越长越省力的原理。所以汽车走D选项的路线时,发动机克服的阻力最小,行驶最省力。应选D选项。11.【答案】D【知识点】电动机【解析】【分析】电动机的核心功能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A选项,手机充电器的主要作用是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为手机电池充电,能量转化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于电池中),不涉及机械能的产生,因此不属于电动机的应用。 B选项,电热水壶工作时,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热量,能量转化是电能转化为热能(内能),用于加热水,没有机械运动,与电动机的能量转化无关。 C选项,台灯的核心功能是照明,电流通过灯丝或LED灯珠时,能量转化为光能(部分转化为热能),同样没有机械能的输出,不属于电动机驱动的装置。 D选项,手持小风扇工作时,内部的电动机接通电源后,会带动扇叶高速转动,实现空气流动。这一过程中,电能被转化为扇叶转动的机械能,完全符合电动机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能量转化特征。 因此,属于电动机应用的是手持小风扇,答案选D选项。12.【答案】A【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解析】【分析】电磁铁磁力大小和线圈圈数、电流大小、铁芯有关,规律是这些因素在合理范围里越强,磁力越大。要增强电磁铁磁力,增加线圈圈数能让电流的磁效应叠加,聚积更多磁力,能明显增强磁力。而用塑料棒代替铁芯,塑料不导磁,会让磁力减弱;改变电池正负极只是换磁极方向,不影响磁力大小;换更小铁芯,能磁化的材料少,磁力也会变弱。所以,只有A选项增加线圈圈数才能增强电磁铁磁力,应选A选项。13.【答案】B【知识点】对比实验;塔台【解析】【分析】科学测试塔台顶端承重能力时,核心原则是控制变量,即除了承重重量这一测试变量外,其他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如物品大小、形状、放置稳定性等)都应保持一致,这样才能准确、客观地衡量塔台的承重能力。A选项中,积木形状相同但重量不同。虽然形状一致,但不同重量的积木无法实现均匀、稳定地累加重量,每次添加的重量不统一,会导致测试过程中变量混乱,无法清晰判断塔台能承受的最大重量,存在较大误差。B选项中,科学书质量相同、大小相同。这意味着每次添加的重量完全一致,且书本大小相同,放置在塔台顶端时的受力面积、稳定性也保持一致。通过逐本累加书本,能清晰记录塔台在重量逐渐增加过程中的变化,唯一变量是总承重重量,符合科学测试的严谨性要求。C选项中,水杯颜色相同但大小不同,颜色不影响测试,但大小不同会导致水杯放置时的受力面积、重心位置不一致,可能因物品本身的稳定性差异影响塔台的承重表现,无法准确反映塔台的真实承重能力。D选项中,铅笔长度和质量均不同。存在长度和质量两个变量,不仅添加的重量不统一,不同长度的铅笔放置时的重心、占用空间也不同,变量过多会严重干扰测试结果,无法科学衡量塔台的承重能力。综上,通过稳定累加相同重量和大小的书本,可准确测试塔台的顶端承重能力,应选B选项。14.【答案】A【知识点】塔台【解析】【分析】三角形结构具有稳定性,而四边形结构容易变形(不稳固)。A选项,是四边形结构,四边形的边和角没有固定的支撑关系,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形变(比如推一下就会倾斜或变形),无法为塔台提供稳定的支撑,最不利于塔台稳固。B选项,是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的三条边相互支撑,形成固定的角度,外力作用时不易变形,能为塔台提供稳定的基础,符合稳固性要求。C选项和D选项是在四边形框架中加入了三角形结构,通过三角形的稳定性加固了原本易变形的四边形,让整体结构变得稳固,减少了变形的可能性。因此,只有A选项的四边形结构因本身易变形的特性,最不利于稳固塔台,答案选A选项。15.【答案】C【知识点】认识工程【解析】【分析】A选项错误,三峡工程是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主要功能包括防洪、发电、航运等,并非跨海大桥,也不用于车辆通行。B选项错误,北京“鸟巢”(国家体育场)是大型体育场馆,因外观形似鸟巢而得名,其主体结构由钢铁构建,用于举办体育赛事、大型活动等,并非供鸟类栖息。C选项正确,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是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其核心功能是接收来自宇宙深处的无线电信号,用于天文观测和研究。D选项错误,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跨海通道,主要用于车辆通行,实现三地的交通互联,并非体育场。综上,描述正确的是C选项。16.【答案】B【知识点】认识工程【解析】【分析】A选项错误,工程师在测试住房模型后,若发现不合理部分必须进行改进,直接施工可能导致安全隐患或功能缺陷,不符合工程规范。B选项正确,住房建造是系统性工程,工程师需综合考虑成本(控制预算)、时间(确保工期)、环境(减少对周边影响)、客户需求(满足居住功能)等多方面因素,通过反复修改完善设计方案,才能保障工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C选项错误,个人主观经验存在局限性,工程决策需基于科学计算、数据论证和多方面评估,而非单一依据,否则可能导致决策失误。D选项错误,安全是工程的首要原则,任何设计都不能忽略安全问题,创新性需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否则会对居住者的生命财产构成威胁。综上,正确答案是B选项。17.【答案】D【知识点】外貌特征【解析】【分析】通过描述找到好心人,关键在于提供稳定、独特的外貌特征,这些特征能帮助他人在人群中准确识别目标。A选项,提到下颌有沟,这是面部的固定生理特征,属于独特的外貌细节,不同人的下颌形态存在差异,这样的描述能缩小识别范围,帮助锁定目标。B选项,描述身高约175cm,比小科爸爸高一点,身高是明确且稳定的身体特征,不同人的身高有明显区别,通过身高范围可以快速排除不符合的人,为识别提供重要依据。C选项,指出眼睛很小,是单眼皮,眼部特征是外貌识别的核心细节之一,单眼皮、眼睛大小等属于固定的生理特征,具有较强的辨识度,能有效帮助区分不同个体。D选项,仅说接了个电话就快速离开了,这是对好心人当时行为动作的描述,属于动态的过程,而非外貌特征。行为具有临时性和普遍性,很多人都可能有接电话后离开的动作,无法通过这样的描述确定具体的外貌,自然无法帮助通过外貌找到好心人。综上,只有D选项的描述不涉及稳定的外貌特征,无法为寻找好心人提供有效帮助。18.【答案】C【知识点】茎的形态【解析】【分析】题目是二歧分类法,植物先分草质茎和木质茎。Z类属于“木质茎”分支里,且要满足“针形叶”(因为木质茎下分“Z类”和“非针形叶”,Z类与“非针形叶”对立,所以Z类是针形叶)。A选项,狗尾草是草质茎(茎柔软、支撑力弱),归为草质茎分支,不符合Z类的木质茎前提,排除。B选项,蒲公英同样是草质茎(茎细弱,易折断),属于草质茎分支,排除。C选项,油松是木质茎(茎坚硬,有发达木质部),而且油松的叶是针形叶(像针一样细长),符合Z类属于木质茎和针形叶的分类特点,符合题意。D选项,榕树虽为木质茎,但它的叶是宽阔的非针形叶(叶片宽大),属于非针形叶分支,不符合Z类特点,排除。综上,只有油松符合Z类“木质茎和针形叶”的分类条件,所以答案是C选项。【答案】19.C20.B【知识点】保护环境;哺乳动物【解析】【分析】(1)题干明确提到布氏鲸 “胎生,用乳汁哺育后代”,这是哺乳类动物最显著的特征。A选项,鱼类的繁殖方式多为卵生,且用鳃呼吸、靠鳍运动,与布氏鲸特征不符;B选项,鸟类通过产卵繁殖,体表覆盖羽毛,有翼用于飞行,显然与布氏鲸的胎生、哺乳特征无关;C选项,哺乳类动物的核心特征是胎生、哺乳(用乳汁哺育幼崽),布氏鲸明确具备这两个特征,符合哺乳类动物定义,符合题意。D选项爬行类多数为卵生,体表有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同样不具备胎生和哺乳的特点。因此,布氏鲸符合哺乳类动物的定义,答案为C选项。(2)A选项,建立布氏鲸自然保护区能为布氏鲸提供安全的栖息、繁殖环境,减少人类干扰,是保护濒危动物的有效方式,不符合题意。B选项,布氏鲸依赖广阔海洋环境和自然食物链生存,人工捕捞会破坏野生种群,且人工环境无法模拟其自然生存条件,可能导致其健康受损,属于不可取的方式,符合题意。C选项,鱼虾是布氏鲸的食物来源,保障食物充足可维持其种群生存,有利于保护,不符合题意。D选项,水污染会破坏海洋生态,威胁布氏鲸健康,治理污染能改善其生存环境,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捕捞布氏鲸,进行人工饲养不利于保护布氏鲸的生存,应选B选项。19.布氏鲸具有胎生、用乳汁哺育后代的特征,这是哺乳类动物的典型特征,而鱼类卵生、用鳃呼吸,鸟类卵生、有羽毛,爬行类卵生(多数)、体表有鳞片或甲,因此布氏鲸属于哺乳类,应选C选项。20.A选项,建立自然保护区能为布氏鲸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是有效的保护方式。B选项,捕捞布氏鲸进行人工饲养会破坏其天然生存状态,且布氏鲸为大型海洋生物,人工饲养难度极大,还可能对其造成伤害,属于不可取的方式。C选项,禁止过度捕捞鱼虾可保障布氏鲸的食物来源,有利于其生存。D选项,治理水污染能改善栖息环境质量,对保护布氏鲸至关重要。综上所述,应选B选项。21.【答案】A【知识点】日食【解析】【分析】日食形成的关键条件是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且三者几乎在同一直线上,月球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 。看题目中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位置关系时,找“太阳-月球-地球”这样排列的情况,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中间。A选项里,太阳在左,接着月球,最后地球,月球在中间,符合日食的形成条件,能产生日食;B选项地球在中间,是月食的情况;C选项太阳在中间、D选项位置分散,都没法让月球挡住太阳光,就不会有日食。所以,只有月球处于太阳和地球中间,且三者大致成一条直线,才可能产生日食,应选A选项。【答案】22.C23.A【知识点】探索宇宙;载人航天【解析】【分析】(1)A选项,探月卫星的核心任务是对月球开展探测,像我国的“嫦娥系列”,它们会围绕月球运行,采集月球数据。而神舟系列飞船是往返地球与空间站,负责运送航天员、物资,和探月完全不相关,所以A选项错误。B选项,空间站是长期有人驻留、开展大规模空间科研的大型设施,比如我国的“天宫空间站”,它是一个固定的空间平台。神舟系列飞船是运输工具,用来接送航天员往返地球和空间站,并非空间站本身,所以B选项错误 。C选项,神舟系列飞船的设计目标就是搭载航天员,实现地球与空间站(或之前的载人航天工程阶段目标)的往返,具备载人功能,属于典型的载人航天飞船,所以C选项正确。D选项,月球车是在月球表面行驶、执行探测任务的设备,像“玉兔号”月球车 ,主要活动区域是月球。神舟系列飞船活动在地球轨道及前往空间站的路线,和月球车没有关联,所以D选项错误。综上所述,应选C选项。(2)天体系统存在明确的层级关系,从小到大依次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 ,空间站围绕地球运行,属于地月系。A选项,图中▲标注在地月系内部 。因为空间站是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天体,地月系包含地球以及围绕地球运动的天体(如月球、空间站),所以空间站属于地月系,该选项正确。B选项,图中▲标注在太阳系区域 。但太阳系是比地月系更高一级的天体系统,地月系从属于太阳系。空间站首先属于地月系,并非直接属于太阳系这个更宏观的层级,该选项错误。C选项,图中天体系统顺序是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这完全颠倒了天体系统的层级。正确的是地月系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该选项错误。D选项,图中▲标注在银河系之外 。而银河系是包含太阳系、地月系的庞大天体系统,空间站不可能在银河系之外,该选项错误。综上所述,应选A选项。22.神舟系列是载人航天飞船,用于运送航天员等,探月卫星是用于探月的,空间站是长期驻留的,月球车是月球探测用车,所以选C选项。23.天体系统层次为地月系(包含地球、月球、空间站等),地月系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A选项图中▲在地月系内,符合空间站在天体系统的位置;B选项中▲在太阳系,C选项中▲在银河系,D选项▲中在银河系外,均错误,所以选A选项。24.【答案】D【知识点】星座【解析】【分析】“夏季大三角” 是夏季夜空中由三颗明亮的恒星组成的标志性星群,它们分别来自不同的星座,通过银河光带可以更方便地定位。A选项,天津四属于天鹅座,是天鹅座中最亮的恒星,位于“夏季大三角” 的一个顶点,是组成部分之一。B选项,织女星属于天琴座,是天琴座中最亮的恒星,亮度极高,是“夏季大三角”的核心成员之一。C选项,牛郎星也叫河鼓二,属于天鹰座,是天鹰座的亮星,与织女星隔银河相望,同样是“夏季大三角”的组成部分。D选项,心宿二是天蝎座的标志性亮星,颜色呈红色,属于冬季或夏末夜空中的亮星,但并不属于“夏季大三角”的成员。因此,不属于“夏季大三角”的亮星是心宿二,答案为D选项。25.【答案】B【知识点】化学变化【解析】【分析】化学变化的核心是有新物质生成。A选项,蝶豆花泡水变色,是色素溶解到水中(物理溶解,无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选项,滴柠檬汁后颜色变紫,是柠檬汁中的酸性物质与蝶豆花中的色素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有色物质,属于化学变化;C选项,白糖“不见”是溶解现象(分子扩散,无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选项,杯子外壁小水珠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状态变化,无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综上,只有B选项中发生了化学变化,选B选项。26.【答案】C【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析】【分析】判断物理变化和还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在加热糖的过程中:①砂糖颗粒熔化成透明糖浆,只是状态从固态变为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本质还是糖,只是形态改变),属于物理变化;②持续高温下颜色变深为焦糖色,是砂糖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如脱水、分解等),生成了新的物质(焦糖),属于化学变化。因此,整个过程既有物理变化(熔化),又有化学变化(生成焦糖),答案选C选项。27.【答案】D【知识点】产生气体的变化【解析】【分析】判断物质混合是否产生气体,主要是通过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等现象来确定。A选项,食盐放入水中,会慢慢溶解,变成盐水。这个过程中,看不到有气泡产生,食盐只是均匀地分散在水中,没有变成其他物质,所以没有气体产生,属于物理变化;B选项,把食盐加入白醋中,食盐也会溶解在白醋里,就像溶解在普通的水中一样。观察不到有气泡出现,也没有其他迹象表明有新的气体生成,所以食盐和白醋混合不会产生气体,属于物理变化;C选项,小苏打放进水里,会有一些溶解,但不会看到有明显的气泡冒出来。它只是溶解在水中,形成一种溶液,没有产生新的气体,属于物理变化;D选项,当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时,会看到有大量的气泡迅速冒出来。这些气泡就是新产生的气体,这说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气体,属于化学变化。因此,小苏打和白醋合在一起能产生气体,应选D选项。28.【答案】B【知识点】影长的四季变化【解析】【分析】在同一地点、同一物体,太阳高度角越大,物体的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角越小,物体的影子越长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5 °N),深圳纬度22.5°N,距离太阳直射点较近,此时太阳高度角最大,所以物体影子最短。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23.5 °S),深圳距离太阳直射点较远,此时太阳高度角最小,所以物体影子最长。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深圳的太阳高度角介于夏至日和冬至日之间,且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置关于赤道对称,深圳在这两天的太阳高度角大致相等,所以物体影子长度大致相等 ,且影子长度比夏至日长,比冬至日短。根据前面的分析,影子长度规律为:冬至日影子最长,夏至日影子最短,春分和秋分影子长度相近且介于二者之间。A选项和D选项中影子长度变化不符合“夏至最短、冬至最长”的规律;C选项中夏至影子最长,不符合实际。综上所述,答案选B选项。29.【答案】C【知识点】变异;遗传【解析】【分析】遗传: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即后代继承亲代特征的现象(如三叶草通常都长3片叶,这是遗传的结果)。变异:指亲子间或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即生物个体之间存在的不同特征(如少数三叶草长出4片叶,与普遍的3片叶存在差异,这是变异的结果)。A选项,三叶草通常3片叶,四叶草4片叶,叶片数量不同,这是子代与亲代(或个体间)的差异,属于变异,本选项说法正确。B选项,即使都是三叶草,叶片大小也可能不同;三叶草和四叶草的叶片大小也可能有差异,这种个体间的差异属于变异,本选项说法正确。C选项,叶片数量不一样(3片和4片)是个体间的差异,并非亲代传递给后代的相似性,不属于遗传,而是变异,本选项说法错误。D选项,叶片形状不完全相同(如边缘光滑程度、叶脉分布等差异),属于个体间的差异,是变异的结果,本选项说法正确。综上分析,关于三叶草和四叶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选项。30.【答案】B【知识点】太阳系【解析】【分析】观察图中的表格可知木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77800万千米,纸带的单位说明“一格=10000万千米”。根据“格数=距离÷每格代表距离”,得木星对应的格数为:77800÷10000=7.78(格)。观察图中的纸带,B位置对应的格数与计算出的7.78格相符。所以,木星的位置大致处于B位置,答案选B选项。31.【答案】(1)B(2)A(3)没有明显四季更替,全年温度趋于稳定;北极和南极不再有极昼、极夜现象;生物的生长、繁殖周期被打乱,农业生产模式改变【知识点】四季成因;太阳系【解析】【分析】(1)太阳是地球热量的主要来源 。实验一的表格数据呈现了日地距离和地球表面平均温度的关系:日地距离为5000万千米时,温度高达225.7℃;当距离增加到10000万千米,温度降至79.6℃;距离为15000万千米时,温度是14.9℃;距离达到20000万千米,温度变为-23.7℃。从这些数据能清晰看出,日地距离越大,地球接收到的太阳热量越少,地表平均温度就越低 。所以当假设地球与太阳平均距离变大时,地表平均温度会降低,答案选B选项。(2)对比地球一号(地轴倾斜23.5°,模拟真实地球状态)和地球二号(地轴垂直,无倾斜)的实验数据:地球一号(地轴倾斜):在不同季节(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赤道、深圳(22.5°N)、北极(90°N)等地的温度差异明显。比如深圳在夏至时温度30℃,冬至时15℃;北极在夏至有极昼且温度2℃,冬至是极夜且-32℃,这就是四季变化和极昼极夜现象的体现。地球二号(地轴垂直):不管是哪个季节,赤道、深圳、北极的温度都几乎不变,不存在四季更替和极昼极夜情况 。由此可以得出,地轴倾斜是产生四季变化的原因 ,答案选A选项。(3)从地球一号(有四季、极昼极夜等变化)变到地球二号(地轴垂直,无这些变化),生活变化从季节、气候、生物 等角度想:①季节消失:不再有春夏秋冬交替,全年温度、气候稳定,不用根据季节换衣服、规划农事。②极昼极夜消失:北极、南极不会再出现连续白天或黑夜,极地生态(如极光观赏、极地生物生存模式)改变 。③生物节律混乱:植物开花、结果时间固定,动物迁徙、冬眠等习性改变,农业种植周期、渔业捕捞规律全变。综上所述, 我们的生活会发生的变化有①没有明显四季更替,全年温度趋于稳定;②北极和南极不再有极昼、极夜现象;③生物的生长、繁殖周期被打乱,农业生产模式改变。32.【答案】(1)B(2)C(3)C(4)广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发电,减少垃圾焚烧发电;使用节能电器,养成随手关灯、关电器的习惯,提高电能利用率【知识点】电能和磁能;能量的转化;节约能源【解析】【分析】(1)手摇发电机利用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大小影响灯泡亮度,而电流大小与线圈匝数、磁场强弱有关。A选项,线圈匝数越多,电磁感应越强,电流越大,灯泡越亮,会影响亮度。B选项,缠绕方向只改变电流方向(比如正负极性),不改变电流大小,所以不影响灯泡亮度。C选项,磁场越强,电磁感应越明显,电流越大,灯泡越亮,会影响亮度。综上所述,最不可能的原因是,应选B选项。(2)垃圾焚烧发电是“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的过程。垃圾(含化学能)燃烧,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加热水产生蒸汽);蒸汽推动汽轮机转动,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垃圾焚烧发电的能量转化的方式为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A选项跳过了热能环节;B选项缺少机械能转化(汽轮机转动的关键),均不符合题意,应选C选项。(3)电器功率越小,相同时间越省电(功率表示单位时间耗电量)。题目中电器的功率分别为:白炽灯60瓦、平板电脑25瓦、小夜灯5瓦,可知小夜灯功率最小,因此最省电,应选C选项。(4)结合绿色低碳、减少污染、提升电能效率的目标,从发电、用电环节提建议:①发电环节:推广太阳能、风能发电。原理:太阳能、风能是可再生、无污染能源,替代垃圾焚烧(污染大)、火力发电(依赖化石燃料),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可持续供应电能。②用电环节:使用节能电器、养成节电习惯。原理:节能电器(如LED灯替代白炽灯)功率低、耗电少;人走关灯、合理设置电器待机模式,能降低无效耗电量,提升电能使用效率。33.【答案】(1)滚珠功能是让展示台底部方便移动,利用滚动摩擦减小移动阻力(2)A(3)A(4)A方案,改进建议是加固展示台顶部的结构,比如增加支撑的材料,让顶部能承受更重的重量,把顶端承重提升到10千克;优化模型的结构,像增加三角形的稳定结构,让展示台更稳固,把抗震能力提高到3级。(或B方案,改进建议是增加模型的高度,比如加长支撑柱,让展示台高度达到140cm;优化展示台的结构,像降低它的重心、加固侧面部分,提升抗风能力到3级。)【知识点】塔台【解析】【分析】(1)招标公告里“项目需求”说展示台底部要方便移动。小科在设计图底部加滚珠,从科学角度出发,滚珠能把底部的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很多,这样就能让展示台底部移动起来更轻松,满足底部方便移动的需求。所以滚珠的功能是让展示台底部方便移动,通过滚动摩擦减小移动时的阻力。(2)抗震能力指的是模型能承受的地震等级情况。当地震仪加到3级时模型就倒塌了,这说明模型没办法承受3级的地震 ,它只能承受比3级低的等级,也就是2级 。所以模型的抗震能力记为2级,答案选A选项。(3)防滑需要增大接触面的摩擦力。来看这几种垫板:带有螺纹的橡胶垫板:橡胶本身就比较粗糙,上面的螺纹又进一步让接触面变得更粗糙。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防滑效果就好。透明的玻璃垫板:表面很光滑,摩擦力小,展品放在上面容易滑动,起不到防滑作用。光滑的金属垫板:表面也是光滑的,摩擦力小,展品容易滚动,不能防滑。所以最适合做防滑垫板材料的是带有螺纹的橡胶垫板,答案选A选项。(4)招标公告有这些要求:展示台高度要达到140cm 、顶端承重能力要到10千克 、抗风能力和抗震能力至少3级 、底部占地面积在80cm2到100cm2之间 、预算金额不超过150元。①选A方案(高度140cm、顶端承重5千克、抗风能力3级、抗震能力1级、底部占地面积70cm2、预算125元)改进点一:顶端承重不够,招标要求是10千克,现在只有5千克。可以加固展示台顶部的结构,比如增加支撑的材料,让顶部能承受更重的重量,把顶端承重提升到10千克。改进点二:抗震能力不足,招标要求至少3级,现在才1级。可以优化模型的结构,像增加三角形的稳定结构,让展示台更稳固,把抗震能力提高到3级。改进点三(可选):底部占地面积不符合,招标要求80-100cm2,现在是70cm2。可以调整展示台底部的尺寸,让它的占地面积在80-100cm2之间。②选B方案(高度135cm、顶端承重10千克、抗风能力2级、抗震能力3级、底部占地面积100cm2、预算200元)改进点一:高度不够,招标要求140cm,现在是135cm。可以增加模型的高度,比如加长支撑柱,让展示台高度达到140cm。改进点二:抗风能力不足,招标要求至少3级,现在是2级。可以优化展示台的结构,像降低它的重心、加固侧面部分,提升抗风能力到3级。改进点三(可选):预算超支了,招标要求不超过150元,现在是200元。可以替换成成本更低的材料,把预算控制在150元以内。34.【答案】(1)B(2)C(3)C(4)不赞同。微小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消杀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物质循环和生物链,可通过投放蚊虫天敌等生态方法控制蚊虫。【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水中的微小生物【解析】【分析】(1)A选项,调查生物多样性时,不伤害小动物是基本要求,这样能保证生态不被破坏,A选项做法正确。B选项,遇到不认识的生物,不能直接忽略,应通过查阅资料、请教专家等方式鉴别并记录,忽略会导致调查数据不完整,B选项做法错误。C选项,通过脚印、毛发等踪迹推测动物,是科学调查中常用的间接观察方法,能补充生物多样性数据,C选项做法正确。因此,做法不正确的是遇到不认识的生物,应该直接忽略,应选B选项。(2)A选项,观察水中微小生物时,脱脂棉纤维可限制生物运动,方便观察,需要用到。B选项,载玻片是放置标本(河水样本)的基础工具,需要用到。C选项,碘酒一般用于给标本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晰,但观察自然河水中的微小生物,无需染色就能观察基本形态,所以不需要碘酒。因此,观察河水中的微小生物不需要用到的是碘酒,应选C选项。(3)A选项,暴雨后河水水位上涨、水流复杂,且可能存在污染物、暗流,游泳有极大安全风险,A选项做法错误。B选项,往河里扔生活垃圾会加剧水污染,破坏生态,B选项做法错误。C选项,暴雨后河水浑浊,可能滋生大量细菌、微生物,随意触碰易引发健康问题,等待专业人员处理是科学、安全的做法,C选项做法正确。因此,暴雨过后,水位上涨,正确的行为是不能随意触碰,等待专业的工作人员处理,应选C选项。(4)不赞同。理由:微小生物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它们能参与物质循环(分解有机物)、作为鱼类等生物的食物。若全部消杀,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生物链断裂(如以微生物为食的水生动物会因食物短缺死亡),进而影响整个龙岗河的生态稳定。可采用生态方法控制蚊虫,比如投放蚊虫的天敌(如食蚊鱼),既环保又能维持生态平衡。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科学期末试卷(学生版).docx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科学期末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