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秦皇岛市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秦皇岛市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秦皇岛市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考试
高二年级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7小题,共74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病毒在生命系统中不属于细胞层次但属于个体层次
B. 一株水稻的生命层次从简单到复杂依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个体
C. 细胞学说认为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及其细胞产物构成
D. 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体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表现在元素组成的含量上完全相同
B. 细胞中常见的元素根据其作用大小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C. 沙漠中的仙人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D.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中CuSO4溶液的质量浓度相等
3.水和无机盐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将作物秸秆充分燃烧后,剩余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
B. 由于氢键,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对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性十分重要
C. 水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也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D. 自由水和结合水均能参与物质运输和化学反应
4.阐明生命现象的规律,必须建立在阐明生物大分子结构的基础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核酸包括DNA和RNA两大类,其中DNA是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简称
B. 淀粉是由葡萄糖缩合形成的多聚体,水解产物只有葡萄糖
C. 脂质中的脂肪是不含N元素的多聚体
D. 生物大分子是由许多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单体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5.蚕丝被贴身暖和、轻盈透气,是“健康绿色睡眠”的首选。下列关于组成“蚕丝”主要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它的基本组成单位的通式为—CO—NH—
B. 它的形成过程中没有水产生
C. 蚕丝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D. 它一定含有的化学元素是C、H、O、N、P、Fe
6.以下关于DNA与RNA的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细胞内存在的主要部位相同的 B. 组成的五碳糖不同
C. 都由两条核苷酸链构成 D. 组成的碱基种类完全相同
7.细胞膜的特性和功能是由其结构决定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膜的脂质结构使溶于脂质的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
B. 由于磷脂双分子层内部是疏水的,因此水分子不能通过细胞膜
C. 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有物质运输功能
D. 细胞的生长现象不支持细胞膜的静态结构模型
8.一项来自康奈尔大学的研究揭示了体内蛋白分选转运装置的作用机制,即为了将细胞内的废物清除,细胞膜塑形蛋白会促进囊泡(分子垃圾袋)形成,将来自细胞区室表面旧的或受损的蛋白质带到了内部“回收利用工厂”,在那里将废物降解,使组件获得重新利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膜塑形蛋白在合成过程中,场所由核糖体提供,动力可由叶绿体提供
B. “分子垃圾袋”应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
C. “回收利用工厂”可能是溶酶体,“组件”可能是氨基酸或核苷酸
D. 人体细胞内能形成囊泡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中心体等
9.细胞生物学家翟中和院士曾说过:哪怕一个最简单的细胞,也比迄今为止设计出的任何智能电脑更精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肠杆菌和人的成熟红细胞都没有生物膜,也都没有生物膜系统
B. 利用泡沫、橡皮泥等材料制作的真核细胞三维模型属于物理模型
C. 动物细胞中能形成囊泡的结构有高尔基体、核糖体、内质网等
D. 对核基因表达有调控作用的蛋白质,可通过核孔自由进出细胞核
10.下列有关细胞吸水和失水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由细胞膜和液泡膜组成
B. 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一定会发生质壁分离
C. 细胞膜对膜两侧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
D. 在渗透作用中,当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相等时,水分子不再通过半透膜
11.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只有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B. 只有协助扩散需要载体
C. 只有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 D. 只有自由扩散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
12.酶促反应受多种因素的限制, 下列酶促反应能取得预期实验效果的是( )
A. 用双缩脲试剂来检测蛋白酶能催化蛋白质的分解
B. 用过氧化氢酶和作为催化剂来探究酶的高效性
C. 用淀粉溶液作为底物探究pH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D. 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时, 可用碘液检测实验结果
13.下列关于腺苷三磷酸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1个脱氧核糖、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B. 正常细胞中ATP与ADP的比值相对稳定
C. 许多吸能反应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D. 水稻细胞内的ATP只能由细胞呼吸产生
14.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可产生ATP,但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才能产生ATP
B. 酵母菌发酵产生的酒精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来检测
C. 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以抑制一些厌氧菌的生存和繁殖
D. 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
15.下列有关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叶绿素a和叶绿素b分布于叶绿体基质中 B. 叶绿体色素与NADPH和O2的形成有关
C. 叶绿素比叶黄素更易溶于层析液 D. 叶绿体色素主要吸收绿光和蓝紫光
16.菠菜根的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下列对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DNA和染色体的数目增加一倍
B. 细胞分裂前期,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中心体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C. 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适于染色体计数和形态观察
D. 细胞分裂末期,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形成环沟,最后分开形成两个子细胞
17.大花杓兰是一种濒危药用植物,研究人员利用其地下芽,实现了大花杓兰苗株大规模培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过程证明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B. 该培养技术能保持植物的优良品质
C. 该过程中发生了细胞的分化 D. 只有培养地下芽才能得到完整植株
18.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
B. 细胞代谢产生的自由基攻击磷脂可能引起细胞衰老
C. 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
D. 在细胞中,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表达而产生癌细胞
19.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
①若两对相对性状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则此两对相对性状遗传一定符合基因分离定律
②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③孟德尔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说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④孟德尔得到了高茎:矮茎=30:34属于“演绎”的内容
⑤孟德尔发现问题采用的实验方法依次是先杂交再测交
A. 一项 B. 两项 C. 三项 D. 四项
20.下列相关人体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21-三体个体的形成可能与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分开异常有关
B. 有丝分裂产生的2个子细胞基因型相同,减数分裂一定产生4个基因型不都相同的生殖 细胞
C. 同一个体的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相同
D. 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随机性有关
21.摩尔根从野生果蝇培养瓶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性个体。他将白眼♂与红眼♀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眼。再让F1红眼果蝇相互交配,F2性别比为1∶1,红眼占3/4,但所有雌性全为红眼,白眼只限于雄性。下列关于摩尔根上述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上述现象出现的假说之一是控制眼色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
B. 上述实验完整地体现了假说—演绎法,并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 若控制白眼的基因同时位于X与Y染色体上,F2白眼只为雄性
D. 上述实验能够说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与性别相关联
22.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C. 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D. 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
23.从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到确定真正的遗传物质,是历史上多位科学家不断探索的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烟草花叶病毒的实验研究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B. 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C. 艾弗里团队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 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转化因子是DNA
24.下列对双链DNA 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长度相同的两个DNA 分子,氢键数可能不同
B. DNA 彻底水解的产物中五碳糖的数量大于碱基A 的数量
C. 在DNA 双链结构中, 碱基的比例总是 (A+G) / (T+C) =1
D. 减数分裂中 DNA 的两条链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导致等位基因分离
25.下列有关计算中,不正确的是( )
A.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在不含放射性的大肠杆菌内增殖3代,具有放射性的噬菌体占总数为1/4
B. 某蛋白质分子中含有120个氨基酸,则控制合成该蛋白质的基因中至少有720个碱基
C. 某DNA片段有3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T比例为40%:则复制三次该DNA片段时总共需要720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D. 用15N标记的精原细胞(含8条染色体)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15N的染色体数分别是8和8
26.下列关于基因、DNA、染色体及其相互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基因中的遗传信息蕴含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中
B. 基因都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 DNA中的碱基对数目不等于其上所有基因中的碱基对数目之和
D. 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分布的是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
27.下列关于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DNA分子复制和转录的模板相同
B. 三个过程都属于“中心法则”的内容
C. 一种tRNA可以携带几种结构相似的氨基酸
D. DNA复制发生差错时一定会导致表达出的蛋白质改变
28.下列有关基因表达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表观遗传中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
B. 基因都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性状的
C. 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 细胞分化导致同一生物个体不同种类的细胞中的rRNA存在差异
2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培育无子西瓜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原理
B. 培育八倍体小黑麦是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C. 培育高产、矮秆杂交水稻是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
D. 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
30.染色体变异和人的健康、农作物生产关系密切。下列情况中与染色体结构变异有关的是( )
A. 人的猫叫综合征 B. 香蕉产生不可育配子
C. 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 D. 用小麦花药培育单倍体植株
31.通过研究马的化石发现,始祖马生活在丛林中,其短冠齿适合啃食嫩叶,多趾足适于在松软的丛林地面行走;现代马生活在草原上,其长冠齿适合啃食草本植物,单趾足适于在开阔的草原上奔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B. 现代马冠齿长度的演变是冠齿发生定向变异的结果
C. 足趾数与齿冠是马与植物协同进化的结果
D. 马和驴前肢骨骼相似是共同由来学说的解剖学证据
32.下列关于自然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存斗争的结果是适者生存
B.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没有能够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C. 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器官越用越发达,且这种优良性状能够遗传给后代
D. 自然选择作用直接作用的是生物个体的表现型
33.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B. 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C. 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
D. 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34.下列关单倍体、多倍体及染色体组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都没有同源染色体
B. 洋葱(2n=16)根尖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含四个染色体组
C. 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
D. 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所结西瓜无籽
3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基因突变可产生新基因,是生物进化原材料的根本来源
B. 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的变异,人工选择保留人类所需的变异
C. 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协同进化的过程
D. 某种群连续自交使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说明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36.下列符合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长期使用青霉素会出现抗药性的细菌是细菌定向变异的结果
B. 浅色桦尺蛾和黑色桦尺蛾之间协同进化可体现物种的多样性
C. 突变和自然选择都可能使种群基因频率改变从而导致生物进化
D. 若两个物种能杂交产生后代则说明它们一定不存在生殖隔离
37.某农田蜗牛危害严重,农民起初喷洒杀虫剂R控制虫害,但几年后效果不明显,于是通过放养青蛙来控制蜗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拉马克认为蜗牛抗药性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 达尔文认为蜗牛抗药性变异产生于杀虫剂R使用后
C. 使用杀虫剂R效果不明显的原因是蜗牛种群内抗药性基因频率上升
D. “收割理论”认为青蛙的存在不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空2分,共12分
38.已知黑腹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偶然出现的XXY个体为雌性可育,其在产生配子时,其中两条同源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另一条随机进入一极。黑腹果蝇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现有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设计实验①与实验②的主要目的是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论上预期实验①的F2基因型共有_________种,其中雄性个体中表现上图乙性状的概率为_________。
(3)实验②F1中出现了1只例外的白眼雌蝇,请分析:
Ⅰ.若该蝇是基因突变导致的,则该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Ⅱ.若该蝇是亲本减数分裂过程中X染色体未分离导致的,则该蝇产生的配子为__________。
Ⅲ.检验该蝇产生的原因可用表现型为__________的果蝇与其杂交。
三、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空2分,共14分
39.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A所示全过程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在人体细胞中不会发生的过程有___________(填序号)。图B所示的复制方式称为___________。
(2)图E所示分子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完成图A中②和③的生理过程需要的酶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_。
(4)豌豆的圆粒和皱粒与细胞内的淀粉分支酶有关,这说明基因对该性状的控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秦皇岛市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考试
高二年级生物试题
【答案】
1. B 2. C 3. D 4. D 5. C 6. B 7. B
8. B 9. B 10. C 11. C 12. B 13. B 14. D
15. B 16. C 17. D 18. D 19. C 20. B 21. B
22. B 23. B 24. D 25. C 26. B 27. B 28. C
29. B 30. A 31. B 32. C 33. D 34. B 35. D
36. C 37. C
38. (1)眼色性状与翅型性状是否与性别有关(眼色性状与翅型性状是否伴性遗传)
(2)12 ;3/8
(3)XbXb (AaXbXb); XbXb、Y、Xb、XbY ;红眼雄性
39. (1)中心法则;③④;半保留复制
(2)携带运输(转运)氨基酸、识别密码子
(3)RNA聚合酶;逆转录酶
(4)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