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暑期自学效果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暑期自学效果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内江一中高2026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生物试题
单项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引起腹泻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是痢疾杆菌,下列关于痢疾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患者全身的痢疾杆菌可以看作一个群落
B.痢疾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C.与动物细胞相比,痢疾杆菌有细胞壁
D.酵母菌和痢疾杆菌都是原核生物
2.耐寒黄花苜蓿的基因M编码的蛋白M属于水通道蛋白家族,将基因M转入烟草植株可提高其耐寒能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内的自由水占比增加可提升植物的耐寒能力
B.低温时,水分子通过与蛋白M结合转运到细胞外
C.蛋白M增加了水的运输能力,同时改变水的运输方向
D.水通道蛋白介导的跨膜运输不是水进出细胞的唯一方式
选项 实验内容 替代措施
A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用“过氧化氢酶溶液”替代“肝脏研磨液”
B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用“猪成熟红细胞”替代“猪肝细胞”
C 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用“伊红美蓝溶液”替代“甲紫溶液”
D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 用“菠菜叶表皮细胞”替代“藓类叶片”
3.用替代的实验材料或者试剂开展下列实验,能达成实验目的的是(  )
A.A B.B C.C D.D
4.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内细胞器中的酶和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糖体中有相应的酶,可将氨基酸结合到特定tRNA的3'
B.高尔基体膜上分布有相应的酶,可对分泌蛋白进行修饰加工
C.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仅能消化衰老、损伤的细胞组分
D.叶绿体中的ATP合成酶,可将光能直接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
5.反渗透技术通过施加适当强度的外界压力,使溶剂逆着自然渗透的方向从半透膜一侧向另一侧作反向渗透。下列关于利用反渗透技术实现海水淡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渗透作用发生的必备条件是有半透膜和膜两侧有浓度差
B.半透膜通过孔径大小阻止离子、无机盐等通过
C.海水淡化过程中,高压泵应该安装在淡水侧
D.海水淡化过程中,更多水分子从高浓度溶液向低浓度溶液移动
6.肌动蛋白是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之一。研究表明,Cofilin-1是一种能与肌动蛋白相结合的蛋白质,介导肌动蛋白进入细胞核。Cofilin-1缺失可导致肌动蛋白结构和功能异常,引起细胞核变形,核膜破裂,染色质功能异常。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肌动蛋白可通过核孔自由进出细胞核
B.编码Cofilin-1的基因不表达可导致细胞核变形
C.Cofilin-1缺失可导致细胞核失去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核的能力
D.Cofilin-1缺失会影响细胞核控制细胞代谢的能力
7.下列有关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DNA和脱氧核糖的元素组成均为C、H、O、N、P
B.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大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C.病毒的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蛋白质在其核糖体上合成
D.糖原、蛋白质和脂肪都是由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8.某科研小组研究低氧对甲、乙两个水稻品种根部细胞呼吸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根细胞都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B.在产生乙醇的过程中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C.甲、乙两品种对比,乙品种更适合在低氧条件下种植
D.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可转化为乙醇和CO
9.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红豆杉试管苗,有助于解决紫杉醇药源短缺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比例会影响愈伤组织的形成
B.培养基先分装到锥形瓶,封口后用干热灭菌法灭菌
C.芽原基细胞由于基因选择性表达,不能用作外植体
D.紫杉醇不能通过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来获取,植物组织培养优势明显
10.高浓度的铵盐对海水养殖中的对虾有一定的毒害作用,是制约其大规模养殖的环境因素之一,具有高降解能力的硝化细菌可有效净化水体中铵盐,降低对虾的死亡率。科研人员从当地对虾养殖池塘中筛选出对铵盐降解率高且稳定的硝化细菌菌株,将等量的三种候选菌甲、乙、丙分别接入等浓度的含铵盐培养液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铵盐浓度,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结果如图2 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M培养基上进行的是用平板划线法纯化菌种,该过程中接种环需要灼烧5次
B.图1中将候选菌接入含铵盐培养液的目的是对硝化细菌扩大化培养,需要不断振荡
C.据图2分析,应选择候选菌甲作为菌种进行后续培养
D.当配制选择培养基时,需要以铵盐为唯一氮源从而筛选出硝化细菌
11.我国农学家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记载:“凡五谷种子,浥郁则不生,生者亦寻死。”意思是种子如果受潮发霉就不会发芽,即使发芽也会很快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农业生产中,种子储藏需要干燥的环境
B.种子受潮导致细胞鲜重降低,干重增加,细胞代谢减弱
C.发霉过程中,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可能抑制种子萌发相关酶的活性
D.霉菌在种子上大量繁殖,消耗了种子的营养物质,不利于种子正常萌发
12.佝偻病伴发的手足抽搐症状与人体内某种元素缺乏有关。该元素还可以( )
A.参与构成叶绿素 B.用于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C.辅助血红蛋白携氧 D.参与构成甲状腺激素
13.出芽酵母中的液泡是一种酸性细胞器,定位在液泡膜上的ATP水解酶(V-ATPase)可使液泡酸化。液泡酸化消失是导致线粒体功能异常的原因之一,具体机制如图所示(Cys为半胱氨酸,Fe-S表示电子传递链中的铁硫蛋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ATP水解酶抑制剂,不会影响Cys进入液泡
B.正常情况下,液泡中Cys的浓度低于细胞质基质
C.线粒体功能异常又会加剧液泡酸化消失
D.液泡酸化消失将导致O 消耗减少,CO 释放增加
14.下图是制备抗白细胞介素-6(IL-6)单克隆抗体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步骤①给小鼠注射IL-6后,应从脾中分离筛选T淋巴细胞
B.步骤②能分离出大量产生相同抗体的单一淋巴细胞
C.步骤③加入灭活病毒或PEG诱导细胞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D.步骤④经过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筛选出了杂交瘤细胞
15.人脐血含有与骨髓中相同类型的干细胞。关于脐血中的干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用来治疗造血功能障碍类疾病
B.分化后,表达的蛋白种类发生变化
C.分化后,细胞结构发生变化
D.具有与早期胚胎细胞相同的分化程度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题,共55分。
16.(11分)砷可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拟南芥对砷胁迫具有一定的耐受性,为探究其机制,研究者进行了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砷通过转运蛋白F进入根细胞时需消耗能量,该运输方式属于 。砷的累积可导致细胞内自由基含量升高。自由基造成细胞损伤甚至死亡的原因为 (答出两点即可)。
(2)针对砷吸收相关基因C缺失和过量表达的拟南芥,研究者检测了其根细胞中砷的含量,结果如图。由此推测,蛋白C可 (填“增强”或“减弱”)根对砷的吸收。进一步研究表明,砷激活的蛋白C可使F磷酸化、磷酸化的F诱导细胞膜内陷、形成含有蛋白F的囊泡。由此判断,激活的蛋白C可使细胞膜上转运蛋白F的数量 ,造成根对砷吸收量的改变。囊泡的形成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在结构上具有 的特点。
(3)砷和磷可竞争性通过转运蛋白F进入细胞。推测在砷胁迫下植物对磷的吸收量 (填“增加”或“减少”),结合(2)和(3)的信息,分析其原因: (答出两点即可)。
17.(11分)以我国科学家为主的科研团队将OSNL(即4个基因Oct4/Sox2/Nanog/Lin28A的缩写)导入黑羽鸡胚成纤维细胞(CEFs),诱导其重编程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再诱导iPS分化为诱导原始生殖细胞(iPGCs),然后将iPGCs注射到孵化2.5天的白羽鸡胚血管中,最终获得具有黑羽鸡遗传特性的后代,实验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CEFs是从孵化9天的黑羽鸡胚中分离获得的,为了获得单细胞悬液,鸡胚组织剪碎后需用 处理。动物细胞培养通常需要在合成培养基中添加 等天然成分,以满足细胞对某些细胞因子的需求。
(2)体外获取OSNL的方法有 (答出1种即可)。若要在CEFs中表达外源基因的蛋白,需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载体中除含有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外,还须有启动子和 等。启动子是 识别和结合的部位,有了它才能驱动 。
(3)iPS细胞和iPGCs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4)诱导iPS细胞的技术与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主要区别是 。
(5)该实验流程中用到的生物技术有 (答出2点即可)。
(11分)Rubisco是光合作用暗反应中的关键酶。科研人员将Rubisco基因转入某作物的野生型(WT)获得该酶含量增加的转基因品系(S),并做了相关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这一改良提高了该作物的光合速率(如下图)和产量潜力。回答下列问题。
(1)Rubisco在叶绿体的 中催化 与CO2结合。部分产物经过一系列反应形成(CH2O),这一过程中能量转换是 。
(2)据图分析,当胞间CO2浓度高于B点时,曲线②与③重合是由于 不足。A点之前曲线①和②重合的最主要限制因素是 。胞间CO2浓度为300μmol·mol-1时,曲线①比②的光合速率高的具体原因是 。
(3)研究发现,在饱和光照和适宜CO2浓度条件下,S植株固定CO2生成C3的速率比WT更快。使用同位素标记的方法设计实验直接加以验证,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19.(11分)湖北盛产莲藕,开发莲藕加工产品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莲藕中丰富的酚类物质在加工时极易发生褐变,褐变会影响产品的品质。回答下列问题:
(1)莲藕细胞的液泡中存在酚类物质,细胞质基质中存在多酚氧化酶(PPO)。加工过程中,莲藕细胞的 系统受损,区室化功能丧失,使得PPO与酚类物质接触,当 存在时,即满足图1所示化学反应的基本条件,引发褐变。由于PPO催化具有 的特点,因此白色莲藕迅速褐变。
(2)在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经常使用抗坏血酸等食品添加剂。为探究抗坏血酸对莲藕褐变的影响,科研人员将新鲜的白色莲藕块快速研磨,将得到的莲藕粗液与不同浓度的抗坏血酸溶液混合,一段时间后测定不同浓度抗坏血酸溶液处理对莲藕粗液褐变度的影响,如图2所示。其中对照组的处理为: 。由图2分析可知 。
(3)为进一步探究抗坏血酸影响褐变的作用机理,科研人员测定了莲藕粗液中的酚类及醌类物质含量(如图3所示)。分析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在一定范围内,实验组酚类和醌类物质的含量随着抗坏血酸浓度的上升分别表现为 。综合上述信息可推测,抗坏血酸影响褐变的作用机理可能是 。
20.(11分)马铃薯作为重要农作物,提高其冷耐受性可拓展优质马铃薯的种植区域。我国科研人员发现,野生马铃薯中S基因的表达与其冷耐受性调控有关,将该基因导入栽培马铃薯中可显著增强其抗寒能力。回答下列问题。
(1)PCR扩增目的基因时,需要模板DNA、引物、 、含Mg2+的缓冲液和耐高温的DNA聚合酶。DNA聚合酶在PCR的 步骤中起作用。
(2)图中标识了载体和S基因中限制酶的切割位点。为将S基因正确插入载体,PCR扩增S基因时需在引物的 (填“5'端”或“3'端”)添加限制酶识别序列,结合上表分析,上游引物应添加的碱基序列是
5'- -3',切割载体时应选用的两种限制酶是 ,PCR扩增产物和载体分别被限制酶切割后,经纯化和连接,获得含S基因的表达载体并导入农杆菌。
(3)用携带S基因的农杆菌侵染栽培马铃薯愈伤组织时,基因表达载体中T-DNA进入愈伤组织细胞,将S基因整合到 ,抗性基因 可用于筛选成功转化的愈伤组织。该愈伤组织经 形成芽、根,继续培育可获得抗寒能力显著增强的马铃薯植株。试卷第1页,共3页
高三生物参考答案
CDABC ABBAD BBCCD
16.(11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答案】(1) 主动运输 自由基会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各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当自由基攻击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磷脂分子时,产物同样是自由基,这些新产生的自由基又会去攻击别的分子,由此引发雪崩式的反应,对生物膜损伤比较大,此外,自由基还会攻击DNA,可能引起基因突变,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下降。(2分)
(2) 减弱 减少 一定的流动性
(3) 减少 砷激活蛋白C,使细胞膜上转运蛋白F数量减少,而磷也是通过转运蛋白F进入细胞,所以磷的吸收量减少;砷和磷可竞争性通过转运蛋白F进入细胞,砷胁迫下,更多的转运蛋白F用于转运砷,导致磷的吸收量减少 (每点2分,共4分)
17.(11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答案】(1) 胰蛋白酶、胶原蛋白酶等 动物血清
(2) PCR技术、人工合成法 终止子 RNA聚合酶 目的基因转录出mRNA,最终表达出所需要的蛋白质
(3)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诱导iPS细胞的技术是将已经分化的细胞诱导为类似胚胎干细胞的一种细胞(iPS),再诱导iPS分化为诱导原始生殖细胞(iPGCs)的技术,而细胞核移植技术是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去核的卵母细胞内,使这个重组的细胞发育为胚胎,继而发育为动物个体的技术(2分)
(5)基因工程、动物细胞培养(2分)
18.(11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答案】(1) 基质 C5 ATP和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有机物(CH2O)中稳定的化学能(2分)
(2) 光照强度 CO2浓度 曲线①光照强度高,光反应速率快,产生更多的ATP和NADPH,使暗反应速率加快,光合速率高。(2分)
(3)用14C标记CO2,分别将S植株与WT植株置于相同的饱和光照和适宜14CO2浓度条件下,定时检测C3放射性强度,比较S植株与WT的C3生成速率。(3分)
(11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 生物膜 氧气(O ) 高效性
(2) 莲藕粗液与等量的蒸馏水混合(2分) 抗坏血酸能抑制褐变;一定范围内,随着抗坏血酸浓度的升高,褐变度在逐渐下降(2分)
(3) 上升、下降(2分) 抗坏血酸可作为还原剂,将醌类物质还原成酚类物质,进而抑制莲藕褐变;或答抗坏血酸能够抑制PPO酶的活性减少醌类物质形成,进而抑制莲藕褐变(2分)
20.(11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答案】(1) 4种脱氧核苷酸 延伸
(2) 5'端 AGATCT (2分) BamHⅠ、EcoRⅠ(2分)
(3) 栽培马铃薯愈伤组织细胞的染色体上(2分) 2 再分化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