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全等三角形 课堂小测(含答案) 2025-2026学年数学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四章全等三角形 课堂小测(含答案) 2025-2026学年数学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十四章 全等三角形
14.1 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
学习要点
知识点1 全等三角形及其相关概念
1.全等形:能够 完全重合 的两个图形叫全等形.全等形的形状、大小相同.
2.全等三角形的相关概念
(1)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①对应顶点:全等三角形中,能够重合的顶点;
②对应边:全等三角形中,能够重合的边;
③对应角:全等三角形中,能够重合的角.
3.全等三角形的表示方法
全等用符号“≌”表示,读作“全等于”,用“≌”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须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知识点2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1.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书写格式
∵△ABC≌△A'B'C',∴AB=A'B',AC=A'C',BC=B'C',∠A=∠A',∠B=∠B',∠C=∠C'.
课堂达标
1.盈盈想在图中再加一个方格,使整个图形被直线l分成的两部分全等,这个方格可放的位置为 (B)
A.①
B.②或③
C.①或②
D.③或④
2.如图所示,△AOC≌△BOD,C,D是对应点,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C)
A.∠A与∠B是对应角
B.∠AOC与∠BOD是对应角
C.OC与OB是对应边
D.OC与OD是对应边
第2题图   第4题图
3.已知有两个三角形全等,若一个三角形三边的长分别为3,5,7,另一个三角形三边的长分别为3,3a-2b,a+2b,则a+b= 5或4 .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是(-3,0),(0,2),△OA'B'≌△AOB.若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则位于第四象限的点B'的坐标是 (3,-2) .
5.如图,已知△ABC≌△DEF,∠C和∠F是对应角,在△ABC中,BC是最长边,在△DEF中,EF是最长边,AC=2.6 cm,CE=0.7 cm,EF=3.5 cm,∠CAE=15°,∠F=56°.
(1)求线段DF及线段BE的长度;
(2)求∠AEB的度数.
解:(1)∵△ABC≌△DEF,∴BC=EF,AC=DF.∵AC=2.6 cm,∴DF=2.6 cm.∵CE+BE=BC,CE=0.7 cm,EF=3.5 cm,∴BE=BC-CE=EF-CE=3.5-0.7=2.8(cm).
(2)∵△ABC≌△DEF,∠F=56°,∴∠C=∠F=56°.∵∠CAE=15°,∴∠AEB=∠C+∠CAE=56°+15°=71°.
14.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1课时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
学习要点
知识点1 三角形全等的基本事实:边角边
1.边角边: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 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2.书写格式
如图所示,在△ABC和△A'B'C'中,∴△ABC≌△A'B'C'(SAS).
知识点2 三角形全等的基本事实:角边角
1.角边角: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相等 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2.书写格式
如图所示,在△ABC和△A'B'C'中,∴△ABC≌△A'B'C'(ASA).
知识点3 三角形全等的基本事实:角角边
1.角角边: 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 的两个三角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2.书写格式
如图所示,在△ABC和△A'B'C'中,∴△ABC≌△A'B'C'(AAS).
课堂达标
1.如图,AC和BD相交于点O,OA=OC,OB=OD,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AB∥CD
B.AB=CD
C.AB≠CD但AB∥CD
D.∠A=∠C
2.如图,点B,C,E在同一条直线上,∠B=∠E=∠ACF,AB=CE,则与BC相等的线段是 (D)
A.AC B.AF C.CF D.EF
3.如图,已知AB∥CD,且∠B=∠D,要判定△ABC≌△CDA最直接的方法是 (A)
A.AAS B.SAS C.ASA D.SSS
第3题图    第4题图
4.如图,已知AD=AE,BE=CD,∠1=∠2=100°,∠BAE=60°,则∠CAE的度数为 40° .
5.如图,在△ABC和△DBE中,AC=DE,∠ACB=∠DEB,BC=BE.若EF⊥BC于F,∠BEF=60°,求∠ABD的度数.
解:在△DBE和△ABC中,
∴△DBE≌△ABC(SAS),∴∠DBE=∠ABC,∴∠DBE-∠ABE=∠ABC-∠ABE,即∠ABD=∠EBF.∵EF⊥BC,∴∠BFE=90°.∵∠BEF=60°,∴∠EBF=90°-∠BEF=30°,∴∠ABD=∠EBF=30°.
第2课时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二)
学习要点
知识点1 三角形全等的基本事实:边边边
1.边边边: 三边分别相等 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2.书写格式
如图所示,在△ABC和△A'B'C'中,∴△ABC≌△A'B'C'(SSS).
知识点2 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1)以点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OB于点C,D.
(2)画一条射线O'A',以点O'为圆心,OC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C'.
(3)以点C'为圆心,CD长为半径画弧,交前弧于点D'.
(4)过点D'画射线O'B',则∠A'O'B'即为所求作的角.
知识点3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HL
1.斜边、直角边: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 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
2.书写格式
如图所示,在Rt△ABC和Rt△A'B'C'中∴Rt△ABC≌Rt△A'B'C'(HL).
课堂达标
1.如图,下列三角形中,与△ABC全等的是 (C)
A  B  C  D
第1题图    第2题图
2.如图,AB=ED,AC=CE,点C是BD的中点,若∠A=35°,则∠E= 35 °.
3.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可说明△COD≌△C'O'D',进而得出∠AOB=
∠A'O'B'的依据是 SSS .
4.如图,在△ABC中,过点A向BC作垂线,垂足为E,D为CA延长线上一点,过点D作DF∥AE交BC于点F,交AB于点P,若DF=BE,BA=DC.请判断AB与C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AB⊥CD.理由:∵AE⊥BC,DF∥AE,∴DF⊥BC,∴∠DFC=90°.在Rt△ABE和Rt△CDF中,∴Rt△ABE≌Rt△CDF(HL),∴∠B=∠D.∵∠BPF=∠APD,∴∠DAP=∠BFD=90°,
∴AB⊥CD.
14.3 角的平分线
学习要点
知识点1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1.角的平分线的作法
作图依据:构造△OMC≌△ONC(SSS).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找到角的平分线.
(1)以点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M,交OB于点N.
(2)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OB的内部相交于点C.
(3)画射线OC.射线OC即为所求.
2.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1)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 相等 .
(2)几何语言
如图所示,∵OM平分∠AOB,CE⊥OA于点E,CF⊥OB于点F,∴CE=CF.
知识点2 角的平分线的判定
1.角的平分线的判定
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 相等 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2.几何语言
如图所示,∵PE⊥OA于点E,PF⊥OB于点F,且PE=PF,∴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
课堂达标
1.如图,OP平分∠AOB,PD⊥OA于点D,点E是射线OB上的一个动点,若PD=3,则PE的最小值 (A)
               
A.等于3 B.大于3
C.小于3 D.无法确定
第1题图     第2题图
2.如图,在△ABC中,点O到三边的距离相等,∠BAC=60°,则∠BOC= (A)
A.120° B.125° C.130° D.140°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x轴,y轴上分别截取OA=OB,再分别以点A,B为圆心,以大于AB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若点P的坐标为(a,2),则a的值是 2或-2 .
4.在△ABC中,∠A=90°,BD平分∠ABC,AD=3,BC=10,△ABC的面积为27,求AB的长.
解:如图,过点D作DE⊥BC,垂足为E.∵BD平分∠ABC,DA⊥AB,DE⊥BC,∴DE=DA=3.∵△ABC的面积为27,∴△ABD的面积+△BDC的面积=27,∴AD·AB+BC·DE=27,∴×3AB+×10×3=27,∴AB=8,∴AB的长为8.
5.如图,在△ABC中,AD是角平分线,∠B=50°,∠C=62°,DE⊥AC.
(1)求∠ADE的度数;
(2)若DE=5,求点D到AB的距离.
解:(1)∵∠B=50°,∠C=62°,∴∠BAC=180°-50°-62°=68°.∵AD是角平分线,∴∠DAC=∠BAC=34°.∵DE⊥AC,∴∠AED=90°,∴∠ADE=90°-34°=56°.
(2)作DF⊥AB于F,如图所示.∵AD是角平分线,DF⊥AB,DE⊥AC,∴DF=DE=5,即点D到AB的距离为5.第十四章 全等三角形
14.1 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
学习要点
知识点1 全等三角形及其相关概念
1.全等形:能够 的两个图形叫全等形.全等形的形状、大小相同.
2.全等三角形的相关概念
(1)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①对应顶点:全等三角形中,能够重合的顶点;
②对应边:全等三角形中,能够重合的边;
③对应角:全等三角形中,能够重合的角.
3.全等三角形的表示方法
全等用符号“≌”表示,读作“全等于”,用“≌”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须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知识点2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1.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书写格式
∵△ABC≌△A'B'C',∴AB=A'B',AC=A'C',BC=B'C',∠A=∠A',∠B=∠B',∠C=∠C'.
课堂达标
1.盈盈想在图中再加一个方格,使整个图形被直线l分成的两部分全等,这个方格可放的位置为 ( )
A.①
B.②或③
C.①或②
D.③或④
2.如图所示,△AOC≌△BOD,C,D是对应点,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
A.∠A与∠B是对应角
B.∠AOC与∠BOD是对应角
C.OC与OB是对应边
D.OC与OD是对应边
第2题图   第4题图
3.已知有两个三角形全等,若一个三角形三边的长分别为3,5,7,另一个三角形三边的长分别为3,3a-2b,a+2b,则a+b= .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是(-3,0),(0,2),△OA'B'≌△AOB.若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则位于第四象限的点B'的坐标是 .
5.如图,已知△ABC≌△DEF,∠C和∠F是对应角,在△ABC中,BC是最长边,在△DEF中,EF是最长边,AC=2.6 cm,CE=0.7 cm,EF=3.5 cm,∠CAE=15°,∠F=56°.
(1)求线段DF及线段BE的长度;
(2)求∠AEB的度数.
14.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1课时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
学习要点
知识点1 三角形全等的基本事实:边角边
1.边角边: 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2.书写格式
如图所示,在△ABC和△A'B'C'中,∴△ABC≌△A'B'C'(SAS).
知识点2 三角形全等的基本事实:角边角
1.角边角: 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2.书写格式
如图所示,在△ABC和△A'B'C'中,∴△ABC≌△A'B'C'(ASA).
知识点3 三角形全等的基本事实:角角边
1.角角边: 的两个三角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2.书写格式
如图所示,在△ABC和△A'B'C'中,∴△ABC≌△A'B'C'(AAS).
课堂达标
1.如图,AC和BD相交于点O,OA=OC,OB=OD,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AB∥CD
B.AB=CD
C.AB≠CD但AB∥CD
D.∠A=∠C
2.如图,点B,C,E在同一条直线上,∠B=∠E=∠ACF,AB=CE,则与BC相等的线段是 ( )
A.AC B.AF C.CF D.EF
3.如图,已知AB∥CD,且∠B=∠D,要判定△ABC≌△CDA最直接的方法是 ( )
A.AAS B.SAS C.ASA D.SSS
第3题图    第4题图
4.如图,已知AD=AE,BE=CD,∠1=∠2=100°,∠BAE=60°,则∠CAE的度数为 .
5.如图,在△ABC和△DBE中,AC=DE,∠ACB=∠DEB,BC=BE.若EF⊥BC于F,∠BEF=60°,求∠ABD的度数.
第2课时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二)
学习要点
知识点1 三角形全等的基本事实:边边边
1.边边边: 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2.书写格式
如图所示,在△ABC和△A'B'C'中,∴△ABC≌△A'B'C'(SSS).
知识点2 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1)以点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OB于点C,D.
(2)画一条射线O'A',以点O'为圆心,OC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C'.
(3)以点C'为圆心,CD长为半径画弧,交前弧于点D'.
(4)过点D'画射线O'B',则∠A'O'B'即为所求作的角.
知识点3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HL
1.斜边、直角边: 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
2.书写格式
如图所示,在Rt△ABC和Rt△A'B'C'中∴Rt△ABC≌Rt△A'B'C'(HL).
课堂达标
1.如图,下列三角形中,与△ABC全等的是 (C)
A  B  C  D
第1题图    第2题图
2.如图,AB=ED,AC=CE,点C是BD的中点,若∠A=35°,则∠E= °.
3.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可说明△COD≌△C'O'D',进而得出∠AOB=
∠A'O'B'的依据是 .
4.如图,在△ABC中,过点A向BC作垂线,垂足为E,D为CA延长线上一点,过点D作DF∥AE交BC于点F,交AB于点P,若DF=BE,BA=DC.请判断AB与C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14.3 角的平分线
学习要点
知识点1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1.角的平分线的作法
作图依据:构造△OMC≌△ONC(SSS).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找到角的平分线.
(1)以点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M,交OB于点N.
(2)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OB的内部相交于点C.
(3)画射线OC.射线OC即为所求.
2.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1)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 .
(2)几何语言
如图所示,∵OM平分∠AOB,CE⊥OA于点E,CF⊥OB于点F,∴CE=CF.
知识点2 角的平分线的判定
1.角的平分线的判定
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 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2.几何语言
如图所示,∵PE⊥OA于点E,PF⊥OB于点F,且PE=PF,∴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
课堂达标
1.如图,OP平分∠AOB,PD⊥OA于点D,点E是射线OB上的一个动点,若PD=3,则PE的最小值 ( )
               
A.等于3 B.大于3
C.小于3 D.无法确定
第1题图     第2题图
2.如图,在△ABC中,点O到三边的距离相等,∠BAC=60°,则∠BOC= ( )
A.120° B.125° C.130° D.140°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x轴,y轴上分别截取OA=OB,再分别以点A,B为圆心,以大于AB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若点P的坐标为(a,2),则a的值是 .
4.在△ABC中,∠A=90°,BD平分∠ABC,AD=3,BC=10,△ABC的面积为27,求AB的长.
5.如图,在△ABC中,AD是角平分线,∠B=50°,∠C=62°,DE⊥AC.
(1)求∠ADE的度数;
(2)若DE=5,求点D到AB的距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