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6届高三年级9月份联考语文试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阅读(72分)(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白露为霜桂花落尽,接着又是秋雨。风露变换天地气息,凉意开始往皮肤下渗,前段时间如影随形的焦灼最近却不明不白地消失了。也有一些起念,也有一些放弃,好像不再愿意像从前那样执着,界限也不那么分明。不知道跟这时节有没有关系。《月令集》中写这个节气时言辞流丽:“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是说从这时起清晨植物上就可以看见凝露了,但因为其他季节也有露水,总要区别开。于是,古人用春夏秋冬四时分别与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对应来为它们命名,秋属金,金色白,因此得名白露。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左思风力”的主角左思就曾经留意过这个节气一“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露意已被染得很足。可是后来的白居易仍忙不迭地为这一节气再补一笔:“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这下算把处署后残余下的那么点儿暑气驱得半点不剩了。也许是觉得这零星露水太过单薄,于是诗人们就拉别的意象来与它相衬。其中出镜率高的,当属秋天的风。宋代秦观写过一首叫《鹊桥仙》的词,里面最著名的一句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金风玉露”就是“秋风白露”,这里用它来比喻恋人间的相逢,毕竞只有白露赶上了早已等在这里的秋风,才能共同催产出一年中最好的时节。风化而无形,难捕捉,但容易为人所感。尤其不同季节的风,给人的感觉截然不同。秦观“金风玉露一相逢”里“金风”并不只是秋风的一个比喻,而是古代沿袭下来的说法。《警世通言》里就提到过一年四季的风的不同名字:“春天为和风,夏天为熏风,秋天为金风,冬天为朔风。”秋风在古代被称作“金风”,这名字乍一听和秋天给人的印象很搭配,但它并不是完全来源于此。唐代学者李善曾在注点古籍时为“金风”下过这样一个注解:“西方为秋而主金,故秋风曰金风也。”这是除了五行外,再次把四季与中国传统的四方概念联系起来,于是,金风也常被叫作“西风”。“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古诗文中也常能见到这个词,很有摇曳的风致。人的多愁善感最容易发生在季节的转换中,所以秋风很轻易就能撩动人们的心弦。相传诗仙李白曾为秋风写词:“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秋风吹起物候的异动,除了草木上坠落的露水,还有明月、寒鸦、落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