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接种乙肝疫苗可以预防_____________,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____________,可见,接种疫苗能预防相应的传染病。疫苗是将____________或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的免疫制剂,用来预防该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接种疫苗可以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提高人体对特定传染病的免疫力。____________是依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特定人群接种疫苗,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疫苗,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属于____________;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属于____________。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传染病,属于____________免疫。因为接种疫苗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当这种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____________可以快速分裂分化,进而产生____________,和留存在体内的抗体一起,迅速出击、围攻,使入侵的病原微生物无法生存和繁殖,起到预防传染病的作用。温故而知新乙型肝炎肺结核病原体抗体记忆细胞病原体抗原特异性记忆细胞抗体急性白血病是一种恶性疾病。患者早期出现发热、贫血、骨关节疼痛、鼻出血等症状,病情发展迅速,严重时引起死亡。白血病属于非传染性疾病。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有哪些 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危害 课堂导入第二章 生活习惯与健康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生活习惯与行为选择能够影响人体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规划个人生活,坚持体育锻炼,提高公共卫生意识,是保持健康、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本章学习,能关注常见疾病对人体和社会产生的危害;拒绝吸烟、饮酒和毒品;学会科学合理地用药;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增强机体健康。学习目标重要概念 6.22024冀少版新教材.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疾病预防与人体健康第二章 生活习惯与健康第一节 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阐述常见非传染性疾病的病因、症状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形成关注生命健康、珍惜生命的观念。生命观念通过分析资料、讨论交流,培养归纳总结、逻辑推理能力,辩证看待非传染性疾病与生活方式的关系。科学思维尝试调查身边常见非传染性疾病,学会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提高科学探究能力。探究实践关注非传染性疾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积极宣传健康生活方式,倡导健康生活理念。态度责任01020304学习目标——核心素养重点难点重点1.列举常见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2.阐述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常见非传染性疾病的病因、症状和预防措施。1.理解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理;2.理解癌症的发生与细胞癌变的关系。难点寻证据.调查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网络、书刊或到医院调查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重点关注常见癌症的致病原因及对人体的危害。将收集到的信息填入表4-2-1。疾病 致病原因 对人体的危害表4-2-1 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课前作业根据获得的证据思考下列问题。1.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有哪些?2.癌症对人类的健康有哪些危害?3.癌症致病原因有哪些?观看视频探究新知 一、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关节炎以及哮喘、气管炎等都是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探究新知 一、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常见的癌症有肺癌、肝癌、白血病、胃癌、食道癌、淋巴癌等。肺癌肝癌探究新知 一、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1.肺癌——吸烟是诱发肺癌的重要因素——引起呼吸系统功能障碍探究新知 一、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2.肝癌——导致消化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功能障碍,并引发并发症——发霉食物中的黄曲霉素是肝癌的主要致病因素探究新知 一、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3.白血病——对人体骨髓造血和免疫系统造成严重影响——环境中的甲醛是引起白血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探究新知 一、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4.癌细胞——不受机体的控制,不断分裂,迅速增殖,除危害器官本身外,还会远距离转移,侵害其他的组织、器官,严重时可以导致死亡。探究新知 二、非传染性疾病的致病因素1.诱发癌症的主要因素图4-2-1 诱发肝癌的主要因素1行为因素2饮食因素3环境因素4代谢因素5感染因素吸烟、二手烟、饮酒、缺乏锻炼等发霉食品、深加工肉类和腌菜等食用过多PM2.5污染、紫外线辐射、甲醛等体重超重、高血脂、高尿酸、糖尿病等幽门螺杆菌、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乳头瘤病毒(HPV)等——癌症的致病因素除了行为因素、饮食因素、环境因素外,还有代谢因素和感染因素探究新知 二、非传染性疾病的致病因素2.心血管疾病的致病因素(2)吸烟、酗酒、运动少等不良生活习惯(1)长期的高脂、高糖、高盐等不健康饮食(3)情绪的长期不稳定等因素探究新知 二、非传染性疾病的致病因素3.糖尿病的致病因素长期暴饮暴食膳食不均衡睡眠时间不足运动少——不良的生活方式糖尿病会出现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还会出现多器官损伤,诱发多种并发症。探究新知 二、非传染性疾病的致病因素4.非传染性疾病不具有传染性,通常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引起。心血管疾病、癌症等非传染性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探究新知 三、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1.早发现、早治疗,大多数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探究新知 三、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2.食物多样、营养均衡,吃水果蔬菜,不吃变质食品,少吃腌、炸、熏、烤的食物,保持健康体重,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探究新知 三、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3.不吸烟、不酗酒,坚持每天锻炼并保持足够的睡眠,形成健康的生活作息,保持乐观心态。探究新知 三、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4.远离辐射、化学物质等致癌因素,可减少各种肺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做中学.调查收集有关癌症防治研究进展的资料通过图书或网络等方式,收集有关癌症防治研究的资料,了解癌症防治的最新进展。课后作业课堂练习经典例题1.2025年5月31日是第38个世界无烟日。下列有关吸烟及其危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吸烟产生的烟雾可通过呼吸道进入肺B.吸烟会对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多个系统造成损害C.呼出烟雾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腔容积会变大D.吸烟不仅损害自身健康,也会对他人健康造成威胁C呼出烟雾时,是呼气过程,此时肋间肌和膈肌舒张,而不是收缩。由于肋间肌和膈肌的舒张,胸腔容积会变小,从而使得肺内的气体被排出体外。经典例题2.营养过剩和过于肥胖可能会导致血管壁脂质堆积,严重时甚至引发动脉硬化、高血压、脑血栓等疾病。为了传播生命安全与健康生活的观念和知识,生物兴趣小组用超轻黏土制作了动脉硬化发展过程的模型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动脉将血液送到身体各部分B.白细胞是人体健康的“卫士”C.斑块增大导致血管弹性变大D.坚持锻炼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c斑块增大是动脉硬化的一个表现,随着斑块的增大,血管的弹性会变小,而不是变大经典例题3.烟草燃烧时会产生尼古丁、焦油和一氧化碳等物质。为探究吸烟对肺的影响,在老师的帮助下,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注: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更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向上推注射器,模拟人的吸气过程B.血液在实验后颜色不变C.实验后,白色棉絮变色的原因是烟雾中有一氧化碳D.吸烟对肺有影响,对人体健康不利D上推注射器,锥形瓶内气压增大,模拟呼气过程实验模拟了吸烟过程,烟草燃烧的产物(如一氧化碳)会与鸡血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血液中的氧含量降低,进而使得血液颜色由鲜红色变为暗红色;而烟草燃烧的微小的固体颗粒物也会滞留在棉絮上,导致棉絮颜色发生变化。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避免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高糖饮食可诱发糖尿病,但是与心血管疾病无关B.吸烟是诱发肝癌的主要因素C.食物多样、营养均衡等良好的饮食习惯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D.多吃腌、炸、熏、烤食物与患非传染性疾病无关C当堂练2.食道癌是一种常见的癌症。如图是研究人员对1200名食道癌患者致病原因调查的数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调查结果来看,________和________ 是 引起食道癌的主要原因。(2)食道癌属于_____________疾病,________传染性。通常由________因素和________因素引起。吸烟酗酒非传染性不具有遗传环境(3)说出有利于预防癌症的几种生活习惯。答:①保持健康的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加工类食物等;②坚持规律运动,避免久坐,促进新陈代谢;③保持健康体重;④避免致癌因素暴露;⑤定期体检筛查;⑥保持良好的心态与作息;⑦注意个人卫生等。槟榔与口腔癌开眼界槟榔槟榔果中含有一些致瘾物质,长期拒绝容易上瘾。长期咀嚼槟榔果,会导致口腔黏膜长期受损,形成各种慢性炎症。槟榔果盛产区域的居民,口腔癌的发生率较高。观看视频课堂小结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常见的癌症诱发癌症的主要因素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的特点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关节炎以及哮喘、气管炎等——肺癌、肝癌、白血病、胃癌、食道癌、淋巴癌等——行为因素、饮食因素、环境因素、代谢因素和感染因素——不具有传染性,通常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引起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作息,保持乐观的心态远离致癌因素早发现、早治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2.1 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教学课件).pptx 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 教学视频.mp4 槟榔与口腔癌 教学视频.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