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 教案(表格式)2025-2026学年沪科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5.5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 教案(表格式)2025-2026学年沪科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

资源简介

第五节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教学设计)
年级 九年级 学科 物理 课时数 1课时 教师
课题 第五节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
教学 目标 物理观念 掌握串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 能运用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解释简单电路现象,进行基础的电流、电压计算。
科学思维 通过 “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归纳结论” 的探究过程,培养 “控制变量”“多次实验避免偶然性” 的科学思维。 能对比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归纳两者的本质差异,建立 “电路连接方式决定电规律” 的逻辑关系。
科学探究 能独立设计 “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特点” 的实验方案:明确实验目的、选择器材、设计数据记录表格。 能规范完成实验操作: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准确测量不同位置的电流、电压,记录数据并分析误差。 能根据实验数据归纳结论:通过对比不同测量点的数据,验证猜想,得出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规律,完成实验报告。
科学态度 与责任 认识 “多次实验” 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培养严谨求实的实验态度; 体会电路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感受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探究电学规律的兴趣。
教材 分析 本节课是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五章 电与电路” 的第五节,是前四节 “电路组成、电流测量、电压测量” 的综合应用与规律总结,也是后续学习 “欧姆定律”“电路故障分析”“电学计算” 的核心基础,在电学知识体系中起 “承上启下” 的关键作用。教材逻辑结构围绕 “科学探究” 展开,遵循 “猜想→实验→结论→反思” 的完整探究流程:从 “用电器串联 / 并联时电流、电压可能不同” 的生活经验切入,引导学生提出猜想,明确探究方向;分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两大模块,分别探究电流、电压特点,明确实验步骤,强调 “更换不同规格灯泡” 的重要性;通过 “大量实验” 总结规律,明确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同时设计 “反思交流”,深化对实验科学性的理解;突出 “猜想 - 证据 - 结论” 的探究逻辑,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能力,符合九年级学生 “从具体操作向抽象规律过渡” 的认知需求。 本节课的核心价值在于:让学生从 “单一测量” 走向 “规律探究”,初步建立电学的 “规律观”,同时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有基础 知识基础:掌握电路串、并联连接,能规范用电流表、电压表测量,知电表使用规则,具探究电路规律知识前提。 能力基础:有独立连接简单电路、读取电表示数、记录数据经验,能完成“单一变量”简单实验,具基础探究能力。 思维基础:能据生活经验猜想,但对“多次实验验证普遍性”思维理解不足,易将“一次结果”当普遍规律。 2. 学习难点 实验设计:难理解“更换不同规格灯泡”目的,忽略结论普遍性。 数据分析:测量有微小误差时,难判断“数据是否相等”。 规律理解:易混淆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特点,难结合电流路径解释本质。 3. 教学策略 用“问题引导”强化严谨性: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解“更换灯泡”必要。 用“误差分析”助归纳:明确实验数据允许微小偏差,避免学生质疑结论。 用“路径图示”解本质:结合电流路径图直观解释“电流/电压特点”成因,深化理解。
教学重点 1.设计并完成 “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特点” 的实验 2.归纳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 3.运用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解释简单电路现象或进行基础计算。
教学重点 1.理解 “更换不同规格灯泡重复实验” 的目的,确保实验结论的普遍性; 2.结合电流路径,从本质上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 3.区分并记忆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规律,避免混淆。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景提问】 展示两个实验装置图: 图 1:两个不同规格的灯泡串联,闭合开关后 “一亮一暗”; 图 2:两个不同规格的灯泡并联,闭合开关后 “都亮且亮度不同”; 1 2 提问: “串联电路中,两个灯泡亮度不同,通过它们的电流是否一样大?” “并联电路中,两个灯泡亮度不同,它们两端的电压是否一样大?” 【猜想假设】 鼓励学生结合已有知识提出猜想(如 “串联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压处处相等”),记录在黑板上,明确本节课通过实验验证猜想。 观察实验装置图,结合 “灯泡亮度与电流、电压的关联” 提出猜想;参与猜想讨论,明确探究目标(验证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进入学习情境。
学习新课 一、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 1.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特点 【实验设计】实验目的:验证 “串联电路电流是否处处相等”; 实验器材:电池组(3V)、电流表、两个不同规格的灯泡(L1、L2)、开关、导线; 电路图:展示图 15-49(串联电路,标注测量点:A - 干路、B-L1与L2之间、C-L2与电源负极之间); 数据表格: 小灯泡规格 A点电流IA/AB点电流IB/AC点电流IC/A 小灯泡L1、L2串联0.220.220.22小灯泡L3、L4串联0.300.300.30
【实验结论】串联电路中,A、B、C三处的电流是相等的(I=I1=I2)。 2.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特点 继续使用根据电路图连接的实物图,将电压表分别并联在A、B之间,B、C之间以及A、C之间,测出并记录电压值。 数据表格: 小灯泡规格 L1两端电压UAB/VL2两端电压UBC/V电源两端电压UAC/V小灯泡 L1、L2串联1.81.23.0小灯泡 L3、L4串联1.11.93.0
【实验结论】串联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等于各小灯两端的电压之和(U=U1+U2)。 【例1】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甲比乙亮,则三个电流表的示数关系正确的是( ) A.I1>I2>I3 B.I1<I2<I3 C.I1=I2=I3 D.I1=I2<I3 【答案】C 【详解】如图电路为串联电路,三个电流表测量的是串联电路中不同位置的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三个电流表示数相等。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例2】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用电流表分别测出如图中A、B、C三处的电流大小。为了进一步探究A、B、C三处的电流大小的关系,总结普遍规律,他下一步的操作最合理的是(  ) A.将电源两极对调,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B.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C.将图中两只灯泡位置对调,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D.改变开关S的位置,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答案】B 【详解】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时,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要进行多次测量。可以通过改变电源电压,或者更换不同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A.将电源的正负极对调,不能改变电路中的电阻、电压、电流,实验数据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更换不同的灯泡,电阻变化,电路中的电流发生变化,得出几组不同的实验数据,再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这样得出的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减小了偶然性,故B符合题意; C.两只灯泡的位置对调,不能改变电路的电阻、电压和电流,实验数据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D.改变开关的位置,不能改变电路的电阻、电压和电流,实验数据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参考串联实验设计,自主完成并联实验的表格设计;分组操作,注意 “支路与干路的连接”“电表正负接线柱方向”,规范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归纳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对比串联电路,初步区分两者差异。
学习新课 二、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 1.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按照电路图将实验器材连接起来,然后将电流表分别串联在灯泡L1、L2支路和干路中,测得通过支路和干路的电流。 数据表格: 小灯泡规格A点电流IA/AB点电流IB/AC点电流IC/A 小灯泡L1、L2并联0.560.220.34小灯泡L3、L4并联0.510.200.31
【实验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两条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I=I1+I2)。 2.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 【自主学习】 ①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根据电源电压选择电压表的量程。 ②闭合开关,将电压表的两端分别连到A与B(L1两端)、C与D(L2两端)、电源两端,测量电压UAB、UCD、U。 ③改变两个小灯泡的规格,重做上述实验。 数据表格: 小灯泡规格L1两端电压UAB/VL2两端电压UCD/V电源两端电压U/V 小灯泡 L1、L2并联2.92.92.9小灯泡 L3、L4并联2.82.82.8
【实验结论】在并联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与各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相等(U=U1=U2)。 【交流反思】 1. 实验中为什么要换不同规格的灯泡 实验中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主要是为了得出普遍适用的结论,避免结论的偶然性 。在实验中,使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可以让实验在电阻不同的条件下进行,从而得出一般规律,确保结论的普遍性和代表性。 2. “如果用电器规格不同,它们两端的电压一定不同”。这种看法是否正确 这种看法不完全正确 。在串联电路中,不同规格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可能不同,但在并联电路中,不同规格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是相同的,都等于电源电压。 【教师归纳】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的总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例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S、S1和S2,灯L1、L2都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2测通过灯L2的电流 B.电流表A1和A2示数相等 C.断开S2,电流表A2示数变小 D.断开S2,灯L1变暗 【答案】C 【详解】AB.电路为并联电路,电流表A1与L1串联,测量L1所在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2在干路上,测总电流,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故电流表A1示数小于A2的示数,故AB错误; CD.断开S2,电路为只有L1的简单电路,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所以灯L1所在支路电流不变,灯亮度不变,电流表A2示数等于电流表A1的示数,所以电流表A2示数变小,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例4】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用电流表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分别为0.2A、0.3 A、0.5 A,在表格中记录好数据后,下一步他首先应该做的是( ) A.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B.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C.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流值 D.换用电流表的另一量程,再测出一组电流值 【答案】C 【详解】一次实验的结果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所以应改变实验条件,即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使电路中的电流发生变化,再进行几次测量,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而改变电流表的量程则无助于实验结论的得出。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例5】一个电路中有两个用电器,用电压表分别测量其电压,发现两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不相同,则这两个用电器的连接方式(  ) A.一定是串联 B.一定是并联 C.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答案】A 【解析】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两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不相同,所以它们一定不是并联,所以一定是串联,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例6】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实验中,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 (2)要用电压表测量小灯泡L1两端的电压,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3)闭合开关,观察到小灯泡L1发光、L2不发光,故障可能是 ; (4)排除故障后,用电压表分别测量小灯泡L1、L2及电源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示数均如图乙所示,为 V。更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多次测量,发现电压表示数均如图乙所示。由此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的电压 。 【答案】 断开 见下图 灯泡L2断路 3 相等 【详解】(1)连接电路时,为保护电路,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2)要用电压表测量小灯泡L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和灯泡L1并联,如图所示: (3)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互不影响,闭合开关,观察到小灯L1发光、L2不发光,可能灯L2断路。 (4)由图乙可知,电压表的量程是0~3V,分度值是0.1V,电压表的示数为3V。 更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多次测量,电压表的示数是3V,说明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 参与反思讨论,理解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完成规律应用示例,掌握基础计算;结合家庭电路实例,体会规律的生活应用,深化对串、并联特点的理解。
课 堂 练 习 1.如图甲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时,灯泡L1和L2发光。电流表A、A1的指针指在同一位置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取下灯泡L2,电流表A1示数不变 B.若小灯泡L1比L2亮,原因是小灯泡L1两端的电压比L2两端的电压大 C.若某时刻只有灯泡L1熄灭,原因可能是L1被短路 D.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0.3A 【答案】A 【详解】A.由图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量通过L1的电流,电流表A测量干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特点可知,当取下灯泡L2,对灯泡L1的支路没有影响,因此电流表A1示数不变,故A正确; B.根据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两灯泡两端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故B错误; C.若某时刻只有灯泡L1熄灭,原因可能是L1断路,如果L1短路,两个灯都会熄灭,故C错误; D.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知,通过A的电流一定大于通过A1的电流,而电流表A、A1的指针指在同一位置,所以电流表A选择的是0~3A的量程,由乙图可知,示数为1.5A,电流表A1选择的是0~0.6A的量程,示数为0.3A,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知,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 故D错误。 故选A。 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灯泡L1、L2都发光,通电一段时间后,灯泡L2突然熄灭,下列关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的示数减小,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B.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增大 C.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 D.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减小 【答案】C 【详解】由题图可知,L1与L2并联接入电路中,电流表测量通过L1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当灯泡L2突然熄灭后,电源电压不变,即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此时通过L1的电流也不变,即电流表的示数也不变。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3.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两灯均发光,若突然断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变小 B.灯泡变暗 C.电压表V示数变大 D.电流表示数变小 【答案】A 【详解】由图可知,开关闭合时,该电路为并联电路,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电流表A2测量干路中的电流,A1测量灯泡L1的电流,开关接在干路中; ABD.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互不影响,若L2突然断路,灯泡L2所在支路的电流为0,但通过灯泡L1的电流不变,电流表A1示数不变,灯泡L1两端的电压仍然等于电源电压,则L1亮度不变,由于减少一条支路,干路电流会变小,即电流表示数变小。故A符合题意,BD不符合题意; C.若L2突然断路,电压表此时仍然测电源电压,所以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和是两盏完全相同的灯。若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示数为,则通过灯的电流大小为 A,通过灯的电流大小为 A。 【答案】 0.14 0.14 【详解】[1][2]若开关S闭合后,电流依次经过灯,则串联接入电路,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电流表示数为,则通过灯的电流大小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则通过灯的电流大小为。 5.图甲是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特点的电路,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那么电流表的示数是 A,通过灯的电流是 A,通过灯的电流是 A。 【答案】 0.3 0.3 0.3 【详解】[1][2][3]图乙中电流表选择了0~0.6A量程接线柱,读数为0.3A,故电流表A1示数为0.3A;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后,电路为L1、L2串联,因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所以两个电流表示数以及通过灯L1、L2的电流均为0.3A,即。 6.如图甲所示电路中,当开关闭合,、断开时,灯泡、的连接方式是 ;当开关、闭合,断开时,两灯泡均发光,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均如图乙所示,则通过的电流为 A。 【答案】 串联 0.8 【详解】[1]当开关闭合,、断开时,电流路径只有一条,通过L1的电流必然通过L2,所以灯泡、的连接方式是串联。 [2]当开关、闭合,断开时,两灯泡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电流表测支路电流,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均如图乙所示,接的是大量程,接的是小量程。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均如图乙所示,干路电流 的电流 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通过的电流 7.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灯L1和L2并联,若电流表A1断路,则L1 (选填“会”或“不会”)发光,电流表A2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会 变小 【详解】[1]由题图可知,电流表A1测通过L2的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中的电流。当电流表A1断路,没有电流通过灯L2,所以L2不会发光,但并联电路互不影响,灯L1会发光。 [2]刚开始电流表A2测量干路电流,若电流表A1断路,此时电流表A2只测通过L1的电流,所以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 8.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开关闭合、断开时,电压表的读数是3V;断开、闭合时,电压表的读数是4.5V,则两端的电压为 V,两端的电压为 V。 【答案】 3 1.5 【详解】[1][2]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两灯泡串联,电压表测量L1的电压,电压表的读数是3V;S1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的读数是4.5V,电路连接方式不变,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则L1两端的电压为3V;由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得,L2两端的电压为 9.如图所示,这是某实验小组做“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实验的电路图。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 (2)按照图甲所示电路图连好实物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原因可能是 ; (3)纠正错误后,图丙是他们测量电流时连接的实物图,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 点电流。若在图丙中把a导线的左端由电流表的“0.6”接线柱改接在“-”接线柱上,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 点的电流;(以上两空均选填“A”、“B”或“C”) (4)小安换用 (选填“相同”或“不同”)规格的灯泡做了三次实验,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 (5)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用表格中字母描述)。 实验次数A处电流IA/AB处电流IB/AC处电流IC/A10.100.120.2220.140.220.3630.100.240.34
【答案】(1)断开 (2)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3) C B (4) 不同 得到普遍规律 (5) 【详解】(1)为了防止连接电路时因电流过大而损坏元件,在连接电路时,应将开关断开,从而保护电路。 (2)由图乙可知,闭合开关后,电流表发生了反偏,则原因是电流从负接线柱流入,从正接线柱流出了,即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3)[1]由图丙可知,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经过开关后,分成两条路径分别经过两灯泡,再汇合后经过电流表,故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即测量C点的电流。 [2]若在图丙中把a导线的左端由电流表的“0.6”接线柱改接在“-”接线柱上,则电流表与灯泡L2串联后再与灯泡L1汇合,故电流表测量通过灯泡L2的电流,即测量B点的电流。 (4)[1][2]为了避免偶然性,得到普遍规律,该实验中应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5)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一次实验中有 第二次实验中有 第三次实验中有 由此可得出结论: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 10.小明按照图甲所示电路进行实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若灯断路,则两端 选填“有”或“无”电压。 (2)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电压、和。其中测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示数为 V。接着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并多次实验,数据记录见表: 实验次序电压电压电压123
①分析数据,得到初步结论: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 ; ②为使结论更具普遍性,可将灯泡换成其他类型用电器多次实验。此外,还可以 。 【答案】(1)无 (2) 之和 改变电源电压并多次实验 【详解】(1)由图可知,该电路为串联电路,所以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若灯断路,整个电路断路,则两端无电压。 (2)[1]如图乙所示,电压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其示数为。 [2]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AC两端电压等于AB两端电压与BC两端电压之和,即串联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3]根据一组数据得出的结论有偶然性,所以为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除了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实验外,还可以改变电源电压并多次实验。 11.某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电路“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选填“闭合”或“断开”);闭合开关开始实验,电压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V; (2)小华按图甲测出灯两端的电压后,将电压表接到两端,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指针偏转如图丙所示。原因是 ; (3)排除故障后,小华继续实验,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数据得到,且,为了使结论具有普遍性,接下来应该 。 实验次数10.70.71.421.41.42.832.22.24.4
【答案】(1) 断开 1.7 (2)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3)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测量 【详解】(1)[1]在连接电路时,为保护电路,开关应断开。 [2]图乙中电压表使用的小量程,分度值为0.1V,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7V。 (2)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时,电流从电压表正接线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否则,电压表指针反向偏转。图丙中,闭合开关,电压表指针反向偏转,说明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3)由表中数据可知,两灯两端的电压始终相等,说明两个灯泡规格相同,为了使结论具有普遍性,接下来应该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测量。
板 书 设 计 第五节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 1.串联电路特点 电流:处处相等 电压:总电压 = 各部分电压之和 2.并联电路特点 电流:干路电流 = 各支路电流之和 电压:各支路电压相等1.规律应用
课 堂 小 结 第五节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
作业布置 1. 完成课后作业:“实践与练习” 2. 配套同步分层作业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