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阶段性检测(一)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阶段性检测(一)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咸阳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检测
七年级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25分。
1. 将颗粒饱满的种子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种在潮湿肥沃的土壤中,乙组种在潮湿贫瘠的土壤中,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这两组种子发芽的情况是( )
A. 甲先发芽 B. 乙先发芽 C. 同时发芽 D. 都不发芽
2. 《国家粮油仓库储存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在常规储存条件下,粮食正常储存年限一般为小麦5年,稻谷和玉米3年。超过规定年限后,不能再作为粮食出售。原因是(  )
A. 种子的胚死亡而影响种子的萌发 B. 种子进入休眠期而无法播种
C. 种子发霉易引起食物中毒 D. 种子消耗了大量有机物
3. 在测定种子发芽率时,正确的做法是(  )
A. 为避免浪费,用三五粒种子就可以 B. 尽量挑个大的种子进行实验
C. 应该在适宜种子萌发的环境中进行 D. 测一次就可以,不用重复实验
4. 我国华北地区有一句农谚:“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秋分时节播种的小麦种子经过萌发,现在已是绿色的麦苗了。小麦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是( )
①种子吸收水分
②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③胚乳里的营养物质运输到胚
④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⑤子叶消失,幼苗独立生活
A. ①③②④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③⑤④② D. ③①④②⑤
5. 下图是根尖不同部位细胞的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② B. 由根冠到成熟区的正确排序是③①②④
C. 与幼根的生长密切相关的是①和④ D. ③对根尖起保护作用
6.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植物体能发育出诗中的万千枝条及其绿叶的结构是(  )
A. 根 B. 茎 C. 芽 D. 叶
7. 下列关于樱桃植株生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伸长区
B. 芽在发育时,营养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
C. 茎加粗生长是茎的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D. 植株生长需要施肥,主要是给植物提供有机物
8. 图为某种花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对该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此花的主要结构是雌蕊和雄蕊
B. 在开花时期,雨天多于晴天会影响过程①
C. 落在⑤上的花粉受黏液刺激会生出花粉管
D. 受精作用完成后,图中②将发育成种子
9. 一般开花植物进行有性生殖时,需经下列步骤:①精子和卵细胞结合;②长出花粉管③长出新个体;④花粉传到雌蕊;⑤胚珠形成种子。它们的先后顺序是(  )
A. ④→①→②→⑤→③ B. ③→④→①→⑤→②
C. ④→②→①→⑤→③ D. ④→②→⑤→①→③
10. 如图为桃花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被子植物具有双受精现象 B. 花粉落到①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C. 花粉管穿过⑤到达③完成受精 D. 受精完成后,③发育成果实
11. 甜椒的花中能够发育形成种皮的结构是(  )
A. 胚珠 B. 子房壁 C. 珠被 D. 子房
12. 杂交育种需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收集的花粉来自(  )
A. 花瓣 B. 柱头 C. 花药 D. 子房
13. 取一支带叶白色百合花枝条,将其下端插入滴有红墨水的溶液中,3~4小时后,花瓣中的“经络”变红了。依据这种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
A. 运输无机盐的是导管 B. 运输有机物的是导管
C. 运输水分的是筛管 D. 水分在植物体内从下往上运输
14.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叶片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中。该过程中,这部分水依次经过的主要结构是(  )
A. 根尖根毛区→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脉导管
B. 根尖根毛区→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脉导管→叶片气孔
C. 根尖根毛区→根中筛管→茎中筛管→叶脉筛管→叶片气孔
D. 根尖分生区→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脉导管→叶片气孔
15. 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下列关于蒸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分主要通过表皮细胞散失到空气中
B. 通过蒸腾作用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
C. 蒸腾作用能拉动有机物在体内的运输
D. 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光合作用
16. 与蒸腾作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上表皮 B. 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
C. 蒸腾作用的强弱只与叶片面积的大小有关 D. 植物体内的水分只有 1%~5%是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
17. 下列关于蒸腾作用对植物本身的意义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B. 促进根从土壤吸收水分
C. 提高空气温度,调节气候
D. 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18.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发现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A. 恩吉尔曼实验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B. 海尔蒙特实验发现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
C. 普利斯特利实验证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D. 萨克斯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19. 关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运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通过合理密植可达到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目的
B.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
C. 白天,在温室大棚中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提高产量
D. 农作物在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保证了有机物的生产
20.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进行“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 实验。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实验的先后顺序是①③②④⑤
B. 步骤①暗处理的目的是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C. 步骤④中,大烧杯中是清水,小烧杯中是酒精
D. 步骤⑤的现象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产物是淀粉
21. 某小组为了探究二氧化碳是否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前应将甲、乙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B. 该实验的变量是氢氧化钠溶液
C. 叶片须经酒精脱色、漂洗后才能滴加碘液
D. 只有甲装置中的叶片在滴加碘液后变蓝
22. 关于光合作用反应式,下列哪一项表达是正确的(  )
A. 二氧化碳+氧气有机物+水 B.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C.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 D. 二氧化碳+有机物水+氧气
23. 如图是某小组同学探究大豆种子呼吸作用的实验过程,甲瓶内是萌发的种子,乙瓶内是煮熟的种子,根据实验现象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呼吸作用产生水 B. 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C. 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D. 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24. 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B. 呼吸作用主要在细胞线粒体中进行
C. 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D. 呼吸作用只在晚上进行
25. 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呼吸作用的原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措施中与呼吸作用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 在播种前需适时的进行松土
B. 花生在种植时需要及时排水排涝
C. 贮藏粮食时要保持低氧、干燥和低温
D. 种植农作物时可以间作套种,提高产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35分。
26.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外部条件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挑选40粒饱满、大小相近的小麦种子,平均分成四份,处理方法如图1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选用饱满的小麦种子,目的是保证种子里的______(填“子叶”或“胚乳”)储存有充足的营养物质供胚发育。实验时,每个罐子各放10颗种子而不是1颗种子的原因是_____。
(2)结合图1分析,本实验共有_____组对照实验。为了探究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应选择_____形成对照。
(3)甲、乙、丙、丁中,种子可以萌发的是_____。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影响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有________。
27. 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衰老和死亡的过程,如图是被子植物种子、植株、花、果实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一粒种子萌发时,图甲中的____(填序号)会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
(2)图乙中③幼根的生长是通过_____细胞分裂数量的增多和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来实现的。
(3)图丙中,从开花到结果必须经历____和____两个重要生理过程。
(4)丁图中②是由丙图中的______(填序号)发育而来。
(5)受精卵将来发育成胚,胚的组成包括____。(选填甲图中的序号)
28. 下图1为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图2为叶片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2中[①]是____,其中含有能够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____和能够运输有机物的筛管,构成结构①的主要组织是图1中的[C]____。
(2)[②]和[④]合称为_____,它主要是由图1中的[B]____组织构成。
(3)结构⑤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蒸腾作用将_____散失到大气中,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29. 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大棚植物的光合作用,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两个密闭装置,植物、营养液、隔板等条件的设置相同。回答问题。
(1)实验前应将植株放在______处一昼夜,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2)将装置放在______下几小时后,分别将A、B叶片取下,放在盛有______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
(3)叶片脱色、漂洗后,滴加碘液,不变蓝的叶片是[______](填“A”或“B”)。
(4)根据实验结果,为了促进大棚植物的生长,可适当增加______。此外,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还有______(写出一点)。
30. 某生物兴趣小组对呼吸作用的实质进行探究,请根据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进行图1所示的实验时,首先将阀门关闭,密封保存一段时间后,往瓶中注入清水,打开阀门,使瓶内的气体进入试管,试管内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种子呼吸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
(2)图2中甲瓶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内装有等量的煮熟的种子,把甲、乙两瓶放在温暖的地方,一段时间后,观察蜡烛在两瓶中的燃烧情况。甲瓶中蜡烛立即熄灭,因为种子呼吸时消耗了瓶内的_______。装有煮熟种子的乙瓶的作用是_______。
(3)图3中甲、乙两个保温瓶中分别装有萌发的种子和煮熟的种子。分别插入温度计,一段时间后,温度明显升高的是_______,说明种子呼吸时释放出热量。与实验前相比,实验完成后,甲瓶种子中有机物的含量会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1. 为了探究某植物不同器官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异,科研人员联合某中学“趣味生物社团”的学生开展相关研究,他们选择长势良好的该植物不同部位材料各30克分别置于黑暗密闭容器中,9小时后测定各密闭容器中的氧气含量,记录数据如图所示(实验前各容器中氧气含量为21.2%),根据所学回答问题。
(1)根据器官种类可以判断该植物是一种_____植物(填植物类群)。
(2)实验材料最好取自该植物____(填“同一”或“不同”)植株的不同部位。
(3)实验结果显示:在黑暗密闭容器中,该植物呼吸作用强度最大的器官是_______。
(4)实验需要在黑暗中完成,是为了排除_____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请推测,如果这些密闭容器材料都置于光下,则装有____的容器氧气含量要明显高于上图数据,完成一次实验后,为保证此实验数据和结果更加科学有效,该实验应该______。
咸阳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检测
七年级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25分。
【1题答案】
C
【2题答案】
D
【3题答案】
C
【4题答案】
A
【5题答案】
B
【6题答案】
C
【7题答案】
C
【8题答案】
D
【9题答案】
C
【10题答案】
C
【11题答案】
C
【12题答案】
C
【13题答案】
D
【14题答案】
B
【15题答案】
B
【16题答案】
B
【17题答案】
C
【18题答案】
B
【19题答案】
D
【20题答案】
A
【21题答案】
B
【22题答案】
B
【23题答案】
C
【24题答案】
D
【25题答案】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35分。
【26题答案】
(1) ①. 胚乳 ②. 防止偶然因素对实验造成影响
(2) ①. 3 ②. 乙和丁
(3) ①. 乙组 ②. 空气、水分和温度
【27题答案】
(1)② (2)分生区
(3) ①. 传粉 ②. 受精
(4)⑥ (5)①②③④
【28题答案】
(1) ①. 叶脉 ②. 导管 ③. 输导组织
(2) ①. 表皮 ②. 保护
(3)水蒸气
【29题答案】
(1)黑暗 (2) ①. 光 ②. 酒精
(3)B (4) ①. 二氧化碳浓度 ②. 光照
【30题答案】
(1)二氧化碳##CO2
(2) ①. 氧气##O2 ②. 形成对照
(3) ①. 甲瓶 ②. 减少
【31题答案】
(1)被子 (2)同一
(3)种子 (4) ①. 光合作用 ②. 叶 ③. 重复做实验或重复三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